书城政治选票的背后
3381700000002

第2章 性格即命运——美国人的性格与大选(2)

这种务实倾向足以解释美国人对不同职业所持的不同看法:管理和经济在美国比哲学和人类学吃香,同样,法律和医科也胜过艺术。这足以解释他们为什么对遥远的外国漠不关心。“波兰在哪里,和我什么关系?”“既然没有关系,不能给我带来好处,我为什么要关心它?”如果剖析他们的心理,多数人可能这么想。

美国人讲究实际,也就意味着没有那么多繁文缛节,喜欢胡同里赶驴——直来直去,客套对他们来说非常陌生。跟美国人讲话的时候,你必须有一说一,有二说二,不要谦虚。否则,反而会被认为是虚伪,甚至发生误解。

关于中美之间谦虚引发的误解,这个笑话最经典:

江青接见美国外宾,一见面,老美直夸“你真是太漂亮了”,江青按照中国的传统谦虚了一下,回答说:“哪里哪里。”翻译死脑筋,望文生义翻成“Where,where.”老美先是一愣神,然后忙不迭地说:“Everywhere,Everywhere,”意思是说“到处都漂亮。”

同样道理,如果和美国人初次见面做自我介绍,有多大能耐你就尽管忽悠,谦虚反会被认为你确实无能。跟他们谈业务,不必先客套一番,打过招呼即可谈正事。早餐、午餐时,也可以谈工作。到美国人家中做客,爱吃什么、饱不饱,直说,别客气,否则。如果明明没有吃饱而说够了,主人不会像中国人那样硬给你添的。回去后,要随即写封短信,以表谢意。我应美国******要求去美国采访时,******的官员带我们到美国人家里做客,反复叮嘱说,最好带点小礼物,回来后记得写封信表示感谢。

讲究实用在生活中各个方面都有所体现。比如说,教育方面,美国的孩子从小就动手操作,无论搞得怎样乌七八糟,老师也说“真棒”、“干得不错”,予以鼓励。我的一位朋友在美国工作,孩子上美术课,老师根本不教什么技法,随你画,你在天空画上10个太阳他也说很好很好,到15岁以后,才有老师教一些简单的线条、色彩和透视原理。

是的,美国人很实际,他们不觉得这有什么不好。

当年“五月花”号载着一百多英国清教徒远涉重洋抵达北美,迎接他们的不是鲜花和掌声,而是恶劣的自然环境和饥饿的威胁,潇洒、气度、仪表、派头,什么都可以扔下,生存才是头等课题。从那一刻起,讲究实际就注定是美国人性格中重要的一部分。

移民里面的智者也号召大家讲究实际,用稍微学术一点的话说,就是鼓励“实用主义”加“功利主义”。富兰克林为此撰写了唯一的书——《自传》来警醒大家,开篇第一句话就是,这本书可能对他的儿子有用。他甚至相信,信仰上帝也是有用的,因为上帝能够褒奖德性而惩罚恶行。

有用就是硬道理。美国人在作出重大决定时,往往首先便会考虑这样做是否行之有效。他们不是很哲学化(Philosophically oriented)或理论化(theoretically oriented),并为此感到自豪,如果你硬要说美国人也会尊崇一派学说,那么,只可能是实用主义(pragmatism)。

注重实际的结果是,美国几百年来出了无数的发明家、实干家,却出不了理论大师,即使有,也没有人理会,没有人关心他是谁。

比如说,18世纪的哲学家乔纳森·爱德华兹在美国国内就属“无名之辈”,在他的笔记“论存在”中,爱德华兹吸收了巴门尼德的存在的必然性论点,认为,绝对没有这样一个时间,在这个时间内,绝对存在(Being)不存在。总之,绝对存在是永恒的。

与之相反,法国存在主义大师让·保罗·萨特在法国无人不知。我在巴黎访问时,法国外交部的陪同人员指着路边的咖啡厅说,这是当年萨特经常来的地方,你一定要进去坐坐,而美国******的翻译带着我在华盛顿游玩时,只能指着五角大楼说,你知道吧,这是世界上最大的办公楼群,可以容纳两万多人办公,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看看,同样是哲学家,遭遇竟如此迥异。法国人崇拜大师,尽管他们从来不看或者说看不懂大师的著作,充其量听说过几句大师的名言。而美国人呢,采取不在乎的态度,他们注重实际,心想,管他什么大师呢,有用吗?他们宁愿去看那些如何投资,如何管理企业的书籍,因为这些有用。

当然,重实际轻理论没有什么错误,相反,正是这样的精神促进了各项发明的诞生。可怜的富尔顿拿着蒸汽船的模型找法国皇帝拿破仑,换来的是无情的嘲笑,而拿回美国后试着投入运行,却改写了人类海上运输的历史。富兰克林发现闪电,爱迪生发明留声机,这些都是一遍一遍实践的结果。实践、实际、实用、实验,这几个不同的词汇其实有着相同的内涵。

发明家重视实践,而普通老百姓也是喜欢自己动手,多数美国人都懂得怎样使用机器、修理电气设备、油漆家具和粉刷墙壁;他们认为,做这些生活中的粗活理所当然,绝对无损体面。相反,那些书呆子、假绅士,才会被人取笑。据说,美国人有个判断男人的标准:不会给汽车换机油的男人不是真正的男人。而在中国,自己亲手换机油的少之又少。当然,有一个重要原因是美国人工成本高。自己动手更省钱,为了省钱自己干,不也是追求实际、不追求面子的表现吗?

做人方面直爽、直白、直截了当,做事方面快速、高效、说干就干,这就是讲究实际带来的正面效应。

脚踏实地的另一个副产品是快乐。他们没有太多的历史负累,没有太多对未来的担忧,也没有太多不切实际的幻想,因此可以快乐地生活。美国人喜欢说“catch Today”,即抓住今天,相比过去和未来,今天才是最重要的,最有实际意义的。

讲求实际的最直接体现是对数字的迷恋和极度重视。你如果参加一个美国公司总裁的演讲,他口中肯定是一大串让你头晕眼花的数据。公司年产值多少,每年增长多大比例,在多少个地区设有办事处,多少员工等等,总之,一切都是数字。

美国的经济学家,个个都是数学高手,总是喜欢用数学模型来讲解经济问题,不仅如此,崇尚数字之风还从自然科学延伸到社会科学。美国的社会学研究也是靠相信的统计数据来说明问题。而与之相比,欧洲国家的社会学更注重理论研究和逻辑分析。

即使评价一本书,也是以数字来定乾坤。美国人眼中的好书标准,就是卖出了多少本,卖得多的,就是好书。如此简单。

美国的数字偏爱,也影响了许多中国学者。比如说,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在《万历十五年》中总结道,明朝之所以灭亡,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缺乏详尽的“数目字管理”。

暂停一下,喘口气,先别忙着夸奖他们,讲究实际也带来了不良影响。美国人的优点是讲究实际,而美国人的缺点是太讲究实际,其直接后果是过于功利,或者说太势利眼。

在美国早期,势利眼的体现主要是瞧不起乡下人,或者蔑视社会地位不如自己的人。美国第二任总统约翰·亚当斯称财政部长汉密尔顿为“苏格兰小班的臭屁崽子”,安德鲁·杰克逊总统被当时的政治对手称为“田纳西的野蛮人”。

而今,人们常说,在欧洲,大家想知道你是谁;而在美国,大家想知道你是干什么的。一个明显的区别是,欧洲人觉得你的族谱你的家庭背景是重要的,而美国人觉得你的职业决定了你是什么样的人。在美国,你的职业决定你的社会地位,这是常常带着势利眼光的。

说这话的人不是我,而是散文作家、美国西北大学教授艾本斯坦,他在《势利:美国版本》一书中尖酸刻薄地批评了美国在职业、学历、政治、民主方面的势利眼。

美国人势利眼,听了这话许多人不肯相信。作为客人到美国,你的第一印象肯定是美国人真友好,真热情。初次见面,他就会亲切地和你聊天,向陌生人问路他也不会给你指个相反的方向。我好几次到美国人家里做客,也都受到超级大餐级的热情款待。可仔细想想,你在美国接触过的人还有多少保持联系、保持那一丝的温情,恐怕屈指可数吧。对美国人来说,时间宝贵,他不会精力浪费和一个无关的人交往。美国人的社交圈子讲究身份,讲究有用没用。人人生而平等,那是教科书上写的。当然,势利并非是表面上的侮辱和鄙视,只有没有教养的人才会那么做。势利是打内心深处发出的,是刻在骨子里的。

在国际社会,美国作为一个整体,更是实用主义至上。最近几年,美国外交的钟摆更加重视实用,把从前的理想主义抛之脑后。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打着解放伊拉克人民的旗号推翻了萨达姆,可中国国内的一些学者硬是宣扬美国惩罚独裁者的战争是正义的,连美国人自己听了都觉得吃惊。石油是美国经济的发动机,核心利益所在,打伊拉克正是能源需求的推动,加上一举扫平中东控制能源库的冲动。

对于中国,美国人也是功利主义至上。中国弱了,它看不起;中国强了,它担心。把艾本斯坦形容个人的话用在美国身上也比较恰当:势利眼只有一个标准,那就是比较,比较意味着竞争、对手和嫉妒。势利眼总要选个立场,他需要确定自己比旁边的人强。 美国就是这样!

不能做失败者——“疯狂”的美国人

疯狂工作,是美国人的典型特征。美国的大都市里,每个人都匆匆走过,伦敦、巴黎的悠闲和恬淡在纽约绝不会看到。在法国南部度假胜地尼斯游玩时,我曾碰巧和一位美国女孩“同居一室”。当时,我们住20欧元一晚、不分男女的青年旅舍,晚上大家开“卧谈会”,她说自己当中学老师,每天工作10小时,周末还要另外打一份工,一番话说出,让在场的欧洲室友大为不解。在欧洲,每天8小时、每周工作5天都有人抱怨连连。

在美国,一个白领如果要完成相同的工作,那么他一周至少要工作60个小时,而且周末还得经常加班。而欧洲就完全不同。我2007年秋天在雅典访问时,下午3点钟出去买机票,愕然发现大多数店铺还没开门,大门显要位置写着“本店5点开门”。

美欧工作精神的差异在各国驻华机构也表现的淋漓尽致。

美国驻华使馆安排一些活动,常常是早上8点,或者7点30,通知媒体说某位大员要在国贸大饭店的工作早餐上发表演讲,欢迎大家去聆听。当然,演讲人和商界名流们有大餐,而记者们只能饿着肚子听了。而欧洲国家的驻华机构,此类事情基本上不会发生。意大利某驻华机构的中方助理对我说,你要找我们老板,一定要试着上午10点后打电话,10点前他一定不上班,10点后不一定上班,能否找到,要看你的运气了。

的确,和欧洲相比,美国人过的日子异常紧张。有统计表明,美国人每月平均每人工作1966个小时,比欧洲人均工作时间最长的英国多235小时,比法国人均多310小时,也就是将近39个工作日。

换个算法也许更简单,更容易理解,美国人平均每年休息13天,而意大利是42天,法国是37天,即便是一向被视为工作狂的日本人每年也有25天的假期。世界旅游组织的统计数据表明,在发达国家中,美国人的带薪假期是最少的。

在我个人的海外采访过程中,也切实感受到美国和欧洲的不同。去法国、英国采访,一天最多两个项目,可以悠闲地享受午餐的乐趣。而在美国,中午坐下来吃顿饭绝对是奢侈,常常是一天三个采访项目,晚上写稿,中午,对不起,麦当劳或者肯德基凑合一顿。陪同人员一下车就说,30分钟吃饭的时间,要快。节奏之快让人抓狂,难怪麦当劳这类快餐的发源地在美国。 美国人为什么如此“疯狂”? 有人从宗教的角度来解释美国的勤奋。移民到新大陆的清教徒都必须立下誓约,要过一种勤劳节俭、清心寡欲的生活。按照新教的教义,所有的人都是生下来就带着“原罪”的,人来到这个世界的唯一目的是通过辛勤劳动来还债,然后死了就可以上天堂。

为了赎罪,大多数人都拼命工作,一个社会的大多数人如果都选择少吃多做不浪费,财富会呈几何倍数增长,资本的原始积累可以迅速完成,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正是读出了这一点,才写出不朽的著作《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现代学者们则从另外的角度进行解读。

2005年,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心理学家加特纳(John D·Gartner)出版了其著作《轻症躁狂的优势》。加特纳发现,许多对美国人性格的描绘,如精力充沛、动力十足、近乎愚蠢的乐观主义、企业精神、宗教狂热、傲慢自大、救世主的情怀等等,都和“轻症躁狂”的症状重合。其中最基本的特点,就是极度亢奋的情绪。这种情绪发作起来至少可以延续一个星期,患者在此期间觉得自己就是宇宙的主人,觉得自己了不起,并忘我地投入到工作或寻欢作乐之中(其中包括过度追求性生活导致婚姻破裂)。这实际上类似一种癫狂性抑郁症的初期症状。

我个人觉得,宗教精神和心理因素都有些道理,但更直接的原因是社会评价体系的压力和美国法律的缺失。

前面已经讲过,美国人讲究实际,有些势利眼,他们和人打交道也不会关心你的祖上有何丰功伟绩,而是关心你个人是做什么的。

在美国,谈起某人时最具侮辱性的一句话就是“你是个失败者”。有一份好工作,工作做得出色,取得成功,成了社会的核心评价体系之一。

美国人极为看重成功。成功不一定是物质上的回报,而是得到某种认可,最好是可以衡量的那种。如果一个男孩后来没有从商,而是做了布道的教士,那也没什么。但是他的教堂规模越大,教堂会众越多,别人就认为他越成功。

好多事情都说明,成功是美国人生活的重点。清教徒相信工作带来的好处,既有工作本身的乐趣,还因为工作的回报是上帝之爱的体现。一片富饶的土地到处都是机遇,等待着人们到来。在一个不固守陈规的社会,没有严格的等级和阶级,这样,人就一定能通过成功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从一无所有到百万富翁的“美国梦”故事,更是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美国人白手起家。

英国的人类学家杰弗里·戈罗尔用弗罗伊德的说法来解释这一切。欧洲是被所有的移民抛弃的父亲;移民为了在美国过上新生活,背离了自己的文化。移民为了要成功从未停止过奋斗,因为目标的内容没有限制。同样,第二代移民拒绝接受移民过来的父母,因为后者无法适应美国标准。他能减轻压力的唯一方式,就是取得更大的成功。在整个美国,有意大利人、爱尔兰人、德国人或波兰人名字的律师、医生、教授和政治家,都能证明这种成功欲望的强烈。

既然成功如此重要,理应多花些时间努力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