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戴尔·卡耐基全传
3379800000069

第69章 《快乐的人生》—— 指导人们如何获得快乐(3)

每个人都是自己人生的建筑师,是建立一种成功的生活或者一种悲惨的生活,关键就在于你勾画的是一个什么样的蓝图。

你的人生中有多少个10年就在一眨眼中不见了,你这辈子就在平平淡淡中浪费了你的生命,万万不要做不切实际地幻想,自己一定要下定决心,因为你所做的这个决定会影响你的一生。

根据一项调查表明,大多数成功的人做决定都很快,那是因为他们早已清楚明白自己的人生观以及人生所要追求的是什么;另外调查还显示,他们在做了决定后不会轻易地去更改。

从相反一方面来看,失败的人做决定通常是很慢的,但是在改变主意的时候又快得很,可以说是优柔寡断。如果你想成功,一定得具备快刀斩乱麻的这种果断行为。

“决定”的本身就带有一些行动的意味,所以当你做了一个明确的决定时,记得后面跟着的就是有关的行动。每个人都应该信守这条重要的法则:如果没有想好实现结果的具体行动,就不要贸然做出决定。

有一个小男孩,他的父亲是一位马术师,他从小就必须一直跟着父亲东奔西跑,一个马厩接着一个马厩,一个农场接着一个农场地去训练马匹。因为经常四处奔波,所以男孩的求学过程不是很顺利。

在男孩上初中的时候,有一次老师让全班同学写作文,题目是长大后的志愿。那晚他洋洋洒洒写了7张纸,描述了他的伟大志愿,那就是想拥有一座属于自己的牧马农场,并且仔细画了一张200亩农场的设计图,上面标有马厩、跑道等的位置,然后在这一大片农场中央,还要建造一栋占地400平方英尺的巨宅。

成功人士比你富一千倍并不能说明他们比你聪明一千倍。难道不是吗?关键在于他们确立了人生目标。他的报告是用了他好大的心血才完成的,第二天他把它交给了老师。两天后他拿回了报告,第一张上打了一个又红又大的F,在它的旁边还写了一行字:下课后来找我。

脑海中充满好奇的他下课后带着报告去找老师:“为什么给我不及格?”

老师回答道:“你年纪轻轻,不要老做白日梦。你没钱,没家庭背景,什么都没有。盖座农场可是个花钱的大工程,你要花钱买地,花钱买纯种马匹,花钱照顾它们。”他接着又说:“如果你肯重写一个比较不离谱的志愿,我会给你打你想要的分数。”

这个男孩回家以后反复地思量了好多次,然后来征求父亲的观点。他的父亲只是告诉他:“儿子,这是非常重要的决定,你必须自己拿定主意才行。“

男孩再三考虑了多天后,他决定原稿交回,一个字都不改,他告诉老师:“即使拿个大红字,我也不愿放弃我的梦想。”

在20多年以后,这位老师带领着他的30个学生来农场露营一星期,是在那个曾经被他指责过的男孩的农场。在离开之前,那位老师对如今已是农场主的男孩说:“说来有些惭愧。你读初中时,我曾泼过你冷水。这些年来,也对不少学生说过相同的话。幸亏你有这个毅力坚持自己的目标。”

成功其实很简单,只要你做出一个重要决定,并且用实际行动来实现这个决定,那么你就会成功。

六、百分之七十的烦恼。

人类百分之七十的烦恼都跟金钱有关,而人们在处理金钱时,却往往意外地盲目。

根据《妇女家庭月刊》所作的一项调查,我们百分之七十的烦恼都跟金钱有关。盖洛普·乔治是盖洛普民意测验协会的主席,他曾说过,从他所作的研究中显示,大多数人都相信,只要他们的收入增加百分之十,财政上就不会再出现任何的困难。在很多例子中确实如此,然而令人感到惊奇的是,有更多例子则并不是这个样子。我曾向预算专家爱尔茜·史塔普里顿夫人请教。她曾担任财政顾问多年,以个人指导员身份,帮助过许多被金钱烦恼拖累的人。她帮助过各种收入的人,从一年赚不到一千美元的行李员,至年薪十万美元的公司经理。在她看来,对大多数人来说,多赚一些钱并不能解决他财政上的烦恼。其实,收入增加之后,对他们的帮助并不是很大,只是徒然增加开支—增加头痛。“使多数人感觉烦恼的,”她说,“并不是他们没有足够的钱,而是不知道如何支配手中已有的钱!”

有件事需要考虑:当牵涉到金钱时,就等于是在为自己经营事业。而如何处理金钱,实际上也确实是“自家”的事,别人无法帮忙。但你也可从以下几方面中借鉴一些。

1、把事实记在纸上。

五十年前,亚诺·班尼特到伦敦,他立志要做一名小说家,当时他很穷,生活压力大,因此他把每一便士的用途都记录下来。

他非常欣赏这个方法,不停地保持这一类记录,在他成为世界闻名的作家、富翁,拥有一艘私人游艇之后,仍然保持着这个习惯。

约翰·洛克菲勒也经常这样做。他每天晚上祷告之前,总要把每便士的钱花到哪儿去了弄个一清二楚,然后才会安心睡觉。

同样,你也可以这样,去拿个本子来,开始记录,当然不需要记录一辈子。预算专家建议我们,至少在最初一个月要把我们所花的每一分钱作准确的记录—如果可以的话,还可以作三个月的记录。这只是提供给我们一个正确的记录,让我们清楚知道钱都花到哪儿去了,接着我们就可依此拟出一个适合自己的预算。

2、拟出一个真正适合你的预算。

史塔普里顿夫人曾经说过,倘若有两个家庭比邻而居,住一样的房子,一样的郊区,家里孩子数一样,收入也一样,但是他们的预算需要却会截然不同。为什么?因为有着各不相同的人性。她还说,必须按照各人需要来拟定预算。

把所有的乐趣从生活中抹杀,这并不是预算的意义。其真正的意义在于给我们物质安全感。从很多情况来说,物质安全感其实就等于精神安全和免于忧虑。

但要怎么进行呢?首先你必须把所有的开支列到一张纸上,然后要求指导。你可以写信到华盛顿的美国农业部,索取这一类的小册子。在一些大城市中,主要的银行都会有专家顾问,他们会很乐于和你讨论你的财务问题,并帮你拟定一项预算。

3、学习如何聪明地花钱,学习如何使你的金钱得到最高价值。对于一般的大公司来说,都设有专门的采购人员,他们只是设法替公司买到最合理的东西。你也可以这样做。

4、不要因你的收入而增加头痛。

史塔普里顿夫人曾说过,为年薪五千美元的家庭拟定预算是我最怕的事情。“因为,”她说,“每年收入五千美元当时的标准、,似乎是大多数美国家庭的目标。或许他们经过多年的辛苦奋斗才达到这一标准。然后,当他们的收入达到每年五千美元时,他们认为已经‘成功’了。他们开始大事扩张。在郊区买栋房子—‘只不过和租房子花一样多的钱而已。’买部车子,买新家具以及许多新衣服—等发觉时,他们已进入赤字阶段了。他们实际上比以前更不快乐,这都由于他们把增加的收入花得太快而造成的。”

每个人都希望获得更高的生活享受,这是很自然的。但从长远方面来看,到底哪一种方式会带给我们更多的幸福—是强迫自己在预算之内生活,还是让催账单塞满你的信箱,或是债主猛敲你的大门?

5、不要让保险公司以现金将你的人寿保险付给你的受益人。

如果你是为了在你死后能照顾家人而投保人寿险,那么你就不要让保险公司一次将大批钞票付给你的受益人。

纽约市人寿保险研究所妇女组主任马利翁·艾件利夫人,在美国各地的妇女俱乐部演讲,她指出不让寡妇领取人寿保险金,而改为领取终生收入的好处。她说到一个收到二万人寿保险现金的寡妇,把钱借给儿子开创汽车零件事业。

她儿子的事业失败了,现在,她穷困潦倒,三餐不继。她提到另外一位寡妇,被一位油腔滑调的房地产经纪人所诱,把大部分人寿保险金拿来购买一些“保证在一年之内增值一倍”的空地。三年之后,她把土地卖掉了,却只拿回当初投资的十分之一。还有一位寡妇,在领取了一万五千美元的人寿保险金的十二个月以后,就必须向儿童福利协会申请补助款抚养她的子女。很多年以前,《星期六晚邮》在其社论中说:“众所周知,因为妇女多半未受商业训练,又无银行替她拿主意,所以她很有可能在第一个狡猾的掮客向她进行游说之后,就贸然把她丈夫的人寿保险金拿去购买不稳定的股票。其实这类的例子有很多:节俭的丈夫多年省吃俭用积存的终生存款,只因为他的寡妇或孤儿相信某位靠骗取女人为生的骗子,而将之全部花光。”

要想改变这样的情况,你可以向J·P·摩根学习。他是当代最伟大的金融专家之一。他把遗产分赠给十六个受益人,其中妇人就有十二位。这些妇女所得到的不是现金而是有价证券,这样,这些妇女每个月就可以得到固定收入了。

6、不要赌博—对于那些想从赌赛马及玩吃角子机器上赢钱的人,除了轻视之外,别无同情。

我认识一个美国最佳的赌赛马的老手,他是成人教育班上的一名学生。他说,根据他对赛马具备的所有认识,他不能从赌赛马中赚到钱。然而,每年却有众多的傻子,在赛马中赌下六十亿美金的钱。这位赛马老手同时说,如果他想毁灭他的敌人,说服这位敌人去赌赛马可以说是最好的方法了。

7、如果我们无法改善我们的经济情况,不妨宽恕自己;如果我们不可能改善我们的经济情况,也许我们可改进心理态度。记住,其他人也有他们的财务烦恼。我们可能因为经济情况比琼斯家差而烦恼;但琼斯家可能因为比不上李兹家而烦恼;而李兹家又因为跟不上范德比家而懊恼。

就连历史上最著名的人物也有过财务烦恼。林肯和华盛顿都必须向人借贷,才能起程前往首都就任总统。

生活中,如果我们得不到我们所希望的东西,最好不要让忧虑和悔恨来苦恼我们的生活。让我们原谅自己,学得豁达一点。根据古希腊哲学家艾皮科蒂塔的说法,哲学的精华就是:“一个人生活上的快乐,应该来自尽可能减少对外来事物的依赖。”

罗马政治家及哲学家塞尼加曾经也说过:“你要是一直觉得不满,即使你拥有了整个世界,也会觉得伤心。”

让我们记住,即使我们拥有整个世界,我们一天也只能吃三餐,一次也只能睡一张床—即使是一个挖水沟的工人也可以这样享受;而且他们可能比洛克菲勒吃得更津津有味,睡得更安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