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戴尔·卡耐基全传
3379800000056

第56章 卡耐基虽逝,但永存人们心中

就在卡耐基参加完母校的颁证典礼演讲过后不久,他就病倒了,医生诊断是得了尿毒症,从此卡耐基再也没有离开病床。

他病倒之后,他的夫人陶乐丝虽然多方求医问药,悉心照料,但卡耐基的病情却一点也不见起色。眼看着丈夫被疾病折磨的痛苦,陶乐丝却没有办法,她真是心如刀绞,恨不得自己能代替卡耐基受痛。

1955年10月的一天,窗外已是秋风阵阵,凉意催着飘零的树叶不时地落在卡耐基窗外的台阶上,躺在病床上的卡耐基望着渐渐变凉的天气,不断回忆着从前,他在回忆中看见了那个在农场帮助父亲劳作的瘦弱男孩;看见了那个在学校中被同学嘲笑的腼腆少年;看见了那个在师范学院努力向上的青年;看见了那个屡屡遭遇碰壁的推销员;看见了那个在戏剧舞台激情演绎的演员;看见了那个站在讲台上侃侃而谈的人……靠近中午的时候,卡耐基似乎有某种预感,他强打着精神坐起来,让陶乐丝坐到床边来。

看着连日劳累的陶乐丝疲惫的面容,他心里不禁有些发酸:“亲爱的,坐下歇歇吧,真不忍心让你每天这样辛苦。”他轻轻地握住陶乐丝的手说。

停顿了一会儿,他又说道:“我可能很快……很快就要到上帝那里去了。死,我并不怕,因为生老病死是人生的自然法则,我怕的是和你分离,我舍不得你,你是知道的。”

“戴尔,快别这样说!你的病能治好,这里的医生治不好,我们再请别的医生。朵娜还那么小,她不能没有爸爸!我也需要你!”泪水从陶乐丝的脸颊上流下来,她强忍着悲痛说着安慰卡耐基的话。

“亲爱的,别说傻话了,我对自己的病心里有数。这些年,如果……如果没有你的支持,我的事业是到不了今天的!其实,有了你的爱,我此生真的无憾……我走了之后,事业和孩子就都交给你了……”听到卡耐基说的这些话,悲伤的陶乐丝再也无法抑制自己的泪水了。

卡耐基轻轻地抚着陶乐丝的肩头说:“亲爱的,别难过,我……我还有好多事情要向你交代,亲爱的,我知道你比我还要坚强!”接着,卡耐基向陶乐丝仔细地交代了后事和他所认为的所有重要事情。

陶乐丝忍不住抽泣,望着丈夫,静静地听着卡耐基的交代。

1955年11月1日—那是一个令许多人心酸的、不幸的星期二!就在那天,67岁的卡耐基永远地闭上了眼睛,他离开了他一辈子所挚爱的成人培训事业,离开了他呕心沥血培养出的数以万计的学员,也离开了他钟爱的妻子和女儿。

1955年11月3日,华盛顿一家报纸刊载了下面这段文字:

那些愤世嫉俗的人过去常常揣测,如果每个人都接受并且遵照卡耐基的话语去做,那将会成什么局面?卡耐基先生在星期二去世了,他从来不屑于这些世故者的风凉话。他知道自己所做的事,而且做得极好。他在自己的书中和课程上,努力教导一般人克服无能的感觉,学会如何讲话、如何为人处世。

千百万人受到他的影响,他的这些哲理如文明一样古老,如“十诫”一般简明,但是对于人们在这个狂乱的年代里获得快乐和成就极有帮助。

卡耐基的葬礼是一个月以后在森林丘的公园教堂里举行的。亲朋好友和许多得到消息的学员都赶来了,他们对曾经给过他们人生帮助和指教的心灵导师—卡耐基的离世表现出极大的悲痛,坚持要为自己心中景仰的导师送上最后一程。

卡耐基被葬在了密苏里州柏尔顿的家族墓地中,离他父母的坟墓很近,这是他生前所嘱咐的,他想和他慈祥的父亲、严格的母亲在一起。虽然卡耐基生前声望甚高,但他身后事的安排却很简单、低调,坟墓设计得也非常简朴,在他的坟前立着一块大理石石碑,上面只记载着卡耐基的生卒日期:1888年—1955年。这犹如他平凡却伟大的一生。

卡耐基去世时女儿小朵娜只有5岁多,她还是个不懂事的孩子,在母亲的精心抚育下,她健康地成长着。后来她毕业于明尼苏达州的圣保罗麦克洛斯特学院,后来到奥勒冈奥斯维吉湖去从事养马工作。她虽然是卡耐基的唯一女儿,但却一直没有参与戴尔·卡耐基组织的内部事务。

戴尔·卡耐基,这个注定让很多人怀念的人,这个给无数人带来希望的人,虽然去世了,但他的名字却举世皆知,人们也并没有因他的离世而忘记他。在他去世后,美国《时代周刊》曾高度评价说:“或许,除了自由女神,他就是美国的象征。”

卡耐基的思想光辉、卡耐基成人教育的原则和方式,不仅普及到美国各地,而且跨越了国界,漂洋过海,传播到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著书立说,凝结着思想的光辉。

卡耐基主要代表作有:《人性的弱点》、《人性的优点》、《语言的突破》、《林肯传》、《伟大的人物》、《美好的人生》和《快乐的人生》。这些书出版之后,立即风靡全球。这些著作是卡耐基成人教育实践的结晶,也是卡耐基精神思想的集中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