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戴尔·卡耐基全传
3379800000005

第5章 贫困交加,却毫不退缩

戴尔·卡耐基家庭的贫困并没有随着小卡耐基的长大而有所改善,尽管一家人拼命地劳作,但贫穷的阴影依然像梦魇一样挥之不去。

戴尔·卡耐基的父亲詹姆斯·卡耐基还是不甘心就这样贫困下去,他认为自己读过几年书,靠肚子里的那点墨水,一定能够寻找到一条发家致富的捷径。

流经此处的102号河依旧年复一年地在这片土地上肆虐。每当洪水退却的时候,小卡耐基也和父母、哥哥一起加入到抢救庄稼的战斗中,一家人淌着泥泞的土地,将被冲得东倒西歪的庄稼一棵棵扶起。而那些被冲断茎秆的玉米,被连根拔起的小麦,只能收集起来作为牲畜的饲料了。

让人欣喜的是,有一年天公作美,102号河水没有过度地泛滥,附近的农民们获得了一个好收成。卡耐基家也不例外,他们家的玉米喜获丰收,詹姆斯·卡耐基一方面偿还了欠债,一方面决定另辟蹊径—饲养肉牛,希望以此改善家里的生活状况。他用积攒下来的玉米做饲料喂牛,好不容易将肉牛养大,可没想到那一年密苏里州的很多农民都选择了养牛,牛肉一下子供大于求,肉价一落千丈,结果又是白辛苦一年,除去饲料等成本几乎没赚什么钱。

詹姆斯并不气馁,思来想去他决定还是走饲养之路,这一次他决定饲养骡子,因为据他观察发现,附近饲养骡子的人家特别的少。然而,骡子的饲养周期较长,平均一头骡子需要3年时间才能长成,而且在出售之前还要通过简单的驯养,教它学会听懂主人的命令。经过3年的辛苦饲养,卡耐基家的骡子终于出栏了,待到将这批骡子用船运到田孟菲斯出售以后,詹姆斯·卡耐基仔细算了一笔账,发现去掉各项开支,也几乎是没有赚到钱。

又一次养殖失败,但是詹姆斯并不气馁,他决定再换其他的品种饲养,这次他决定饲养杜洛克猪。这种猪由产于新泽西州的泽西红猪和纽约州的杜洛克猪杂交选育而成,生长发育非常快,用以生产商品瘦肉猪。但这种猪饲养起来却比较麻烦,最大的问题是繁殖能力不强,产仔数较少,而且产仔后要精心照料。

杜洛克猪的繁殖期在每年的二月初,此时密苏里州的气温还在摄氏零度以下。为了避免刚出生的小猪被冻死,詹姆斯将它们放在一个竹篮里,上面用麻布小心地盖好,然后还特意将竹篮放在厨房的炉灶旁边。

戴尔·卡耐基按照父亲的吩咐,负责照顾这些小猪。他每天晚上上床睡觉以前,都要提着装小猪的篮子来到室外的猪圈旁,将小猪一只只拎出来,让母猪给它们喂奶。待吃奶完毕,再将小猪一只只拎进篮子,盖好麻布,最后把篮子重新搬放到炉灶旁边,这时方可以上床睡觉。但他这觉也睡得不踏实,因为每天在后半夜的时候,还要再给小猪喂一次奶。每天,戴尔·卡耐基必须将闹钟定时在第二天的凌晨三点钟,等到了三点的时候,闹钟刺耳的铃声将他从睡梦中吵醒,他跌跌撞撞地爬下床穿好衣服,冒着半夜刺骨的寒风再次将小猪带到猪圈去,看着它们吃完奶,再将它们带回来。这时,戴尔·卡耐基还能小睡一会儿,他再将闹钟定在六点的位置,因为他还要准时起床背诵拉丁文……

整个二月份,戴尔·卡耐基就这样忙碌着,几乎没睡过一个囫囵觉,连日的劳累让他的身体快撑不下去了。有一天凌晨三点钟,又到了喂猪的时间,他想节省穿衣服的时间以便多睡一小会儿,于是穿着睡衣就跑到室外的猪圈去喂小猪,结果近一个月的劳累加上天气非常寒冷,卡耐基病了,持续地发着高烧,差点连性命都丢掉了。后来卡耐基回忆这段经历时说:“在高烧中,我精神一度处于恍惚的状态,仿佛看见死亡的大门在朝我打开,甚至地狱门口的大字都看得清清楚楚……”

最终,小卡耐基凭着坚强的毅力战胜了病魔。

在卡耐基精心照料下,这一窝小猪终于一天天长大了。后来,卡耐基家将这些活泼健壮的猪送到当地的牲口展览会上参加评选,甚至还获得了奖牌。詹姆斯·卡耐基高兴极了。他将奖牌用针线缝在一条白布上,每当有亲友们来家里做客时,他就拿出这条白布来,让小卡耐基扯着一端,他握着另一端,将奖牌展示给亲友们看。这些长势喜人的猪让全家人看在眼里,喜在心上,认为这下全家脱贫致富真的是指日可待了。

不料天有不测风云,就在这群猪快要出栏的时候,一场猛烈的猪瘟侵袭了整个小镇,卡耐基全家人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一头头活蹦乱跳的猪接二连三地死去。为了避免疫病扩散,詹姆斯戴尔·卡耐基忍痛将死猪焚烧掉,焚烧时产生的焦煳味和心痛的感受使詹姆斯·卡耐基一辈子都没有忘记。

养猪失败后,詹姆斯·卡耐基也没有气馁,他又买了一头公驴饲养,为了不让驴子挨冷受冻,还特意将驴子拴在谷仓内。但是,詹姆斯·卡耐基真的是太不走运了,一天,拴驴的谷仓地板上有一块木板松动了,而这头公驴不偏不倚,恰好一脚踩在了木板的一端,结果木板的另一端高高地翘起,打在了公驴的腹部,那块木板上正好有一根长钉,顺势深深地扎进了驴子的腹部,可怜的驴子当场一命呜呼。

这接二连三的失败和沉重打击,让一向乐观的詹姆斯·卡耐基也变得沉默寡言起来,他那原本明亮、坚定的目光也显得黯淡了,有好几次他甚至流露出悲观厌世的念头,这让全家人都紧张不已。

那段日子,每当詹姆斯·卡耐基单独去谷仓喂马或挤牛奶而没有及时回来,伊丽莎白总会很焦急地前去探看,担心他因一时想不开而寻了短见。

1898年,也就是在小卡耐基10岁那年,47岁的詹姆斯终于被沉重的债务负担、常年的工作劳累和长期的精神打击击垮了,他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在疾病和贫困的双重打击下,詹姆斯的病情越来越严重,他情绪低落、思维迟缓,最后甚至到了吃不下饭的程度,连医生都预测他最多也活不过六个月了。

到了偿还银行欠款最后期限的那一天,卡耐基家实在拿不出钱来,无奈,父亲就拖着病体,到玛丽维尔的银行家那里,再三请求再宽限几日。结果,银行家根本不予理会,并冷冰冰地撂下一句狠话:“如果到限期再拿不出钱来,就将你的家产没收抵债!”失魂落魄的詹姆斯和小卡耐基在回家的路上,当走到102号河的桥上时,詹姆斯·卡耐基突然将马车停下,走到桥边呆呆地凝望着桥下那奔流不息的河水。

多少年来,这条河水既滋养了两岸的庄稼和树木,也给两岸的农家带来了无尽的苦难。想到如今的艰难际遇,詹姆斯·卡耐基不禁心灰意冷,他又慢慢向前挪了两步,心里想:“是否该向前一跳,就此一了百了呢?”

当时,小卡耐基感到很奇怪,便问道:

“爸爸,你还要等谁呢?”

詹姆斯的回答在许多年后还一直印在戴尔·卡耐基的脑海之中。

“我在想,这河水可以畅通无阻,而我却四处碰壁,为什么呢?”

戴尔·卡耐基成年后,曾经在很多场合提起这件事来:

“父亲含着眼泪告诉我,要不是因为母亲坚定的宗教信仰,他绝对没有勇气在那些琐碎的日子里生存下去。”

在那段艰苦的岁月里,多亏了戴尔·卡耐基的母亲伊丽莎白用她那坚强的宗教信念为全家擎起了一盏明灯。尽管家境贫穷,但伊丽莎白从来没有抱怨过命运,她努力抗争着,即使在忙于家务的时候,也满怀乐观地哼唱着圣歌。

医生曾预言詹姆斯活不过六个月,也许是被伊丽莎白乐观、坚韧的精神所感染,詹姆斯的情绪也渐渐稳定下来了,他不再为未来而忧虑,而是踏踏实实地过好每一天。慢慢地,詹姆斯的抑郁症状减轻了,家庭的债务也一点一点地还清了。最后,詹姆斯活到了89岁的高龄。

贫困的家庭生活让幼小的卡耐基过早地品尝了生活的艰辛,但父母毫不退缩的勇气也让卡耐基有勇气去面对未来的生活,有勇气去走一条充满坎坷但毫不退缩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