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戴尔·卡耐基全传
3379800000024

第24章 声情并茂,教授演讲技巧(2)

我对20多年前,在纽约某个班里的一场讲演一直记忆犹新,其热诚所造成的说服力一直鲜明地展现在我面前:纽约一家极具知名度的销售公司里,有位一流的销售员提出违反常理的论点,说他能够使兰草在没有种子、没有根的条件下生长。他介绍说,他将山胡桃树烧成灰,撒在新犁过的土地上,然后就能长出绿油油的兰草!他坚决相信山胡桃木灰,而且只有山胡桃木灰是兰草长出的原因。

在对他的演讲进行评论时,我温和地指出,如果他这种非凡的发现是真理的话,那么他将一夜成名。因为兰草种子很值钱。我还告诉他,这项发现会使他成为人类史上一位杰出的科学家,但是,事实上,历史上还不曾有人从无生命的物质里培植出生命,一个都没有。

他的错误非常明显,非常荒谬,根本就不需强烈反驳,所以我选择用温和的语气告诉他这些。班上的学员都看出他论述里的谬误,唯独他自己看不见,连一秒钟的领悟也没有。他对自己的立论非常自信,可以说是自信得不可救药。当我刚刚说完,他便即刻起立抗议,说他并未引据理论,只是陈述一个自己的经验而已。他继续往下说,扩大了最初的论述,并提出了更多的资料,列举出更多的证据,他的声音里充满着真诚与诚实。

对此,我再度告诉他:他近乎正确或距离真理的可能性都非常渺茫。可是他又在第一时间就站了起来,提议要和我打赌,让美国农业部来解决这件事。

接着,班上好几个学生就站到他那边去了,许多人开始怀疑。我问他们,是什么动摇了他们原先的论点?他们都说是讲演者的热诚和信念使他们自己怀疑起常识的观点来。

看到班上学员轻信了那个谬误,我就写信给农业部来验证我的观点,果然,农业部答复说,要使兰草或其他活的东西从山胡桃木灰里长出,是不可能的。他们补充说,他们还从纽约收到另外一封信,也是问同样的问题。原来那位销售员对自己的主张太有把握了,因此回家后也立刻写了封信。

我从这件事中得到了一个启示:讲演者如果热切强烈地相信某件事,并热切强烈地说它,便能获得人们对他的观点的拥护,即使他宣称的观点存在很明显的错误也无妨。既然这样,我们胸中所归纳、整理出来的信念,若站在常识和真理这边,那么产生的驱动力该有多大呀!

很多讲演者都会对自己选择的题目能否提起听众的兴趣产生怀疑。不过,有方法可以保证会让他们感兴趣,那就是点燃自己对题目的热情。

二、激起他人强烈的兴趣。

前美国驻意大利大使理查·华须本·乔尔德是一个作家。有一次,有人问起他,何以能成为一位作家?成功的秘诀在哪里?他回答说:“我非常热爱生命,因而无法静下来不动,只是觉得必须告诉人们这点而已。”遇上像他这样的讲演者或作者,也不由得被吸引了。

一定要记住,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需要兴趣。

在培训课上,我会告诉学员们,在讲演中,除了要热切强烈地投入演讲之中外,还要仔细地选好讲题,对于慎选题目的重要性,下面这个例子可以证明。一次,傅零先生演说描述美国的首都。他的事实论述,是从当地一家报社所发行的一本小册子里仓促地搜集来的,听起来枯燥、不连贯、未经消化。他只是一味念诵着一连串枯燥无味的事实,下面的人听着难过,他自己也讲得痛苦。

两星期后,傅零先生遇到了一件倒霉的事情:他有辆新车停放在街上,一辆不知名的车撞上来,把它撞了个面目全非,事后便逃逸得无影无踪。这件事是他的亲身经验。因此,当他说起这辆撞得面目全非的汽车时,他的讲演却词真意切,犹如泉涌,烈火沸腾。同样是一次讲演,两星期前,人们还烦躁无聊,在椅子里扭动不安,现在却都给了傅零先生的讲演以热烈的掌声。

根据傅零先生的事情,我决定再次指出,如果题目选得正确,一定会成功的。通常来讲,谈自己的信念这方面的题目是合格证,是错不了的。你对自己周围生活的某方面一定有些强烈的信仰,因此你不必苦苦去寻觅这些题材。你时常会想到它们,它们通常就在你的意识表面。

在一次关于电视播出立法委员就死刑而进行的听证会上,许多证人被召出席,对这个为人争论不休的问题提出正反两方面的意见。其中一位是洛杉矶警署的一员。能够看得出来,他曾对这个问题思考再三。他有11位警察同事,都死在和罪犯打斗的枪战中。根据这些事实,他心中萌发了对于死刑必要性的强烈信念。他说得情真意切,并相信自己的理由正确。

人们历来都认为,一个人深切的信念和感觉便是雄辩的最大吸引力。真诚建立在信仰之上,而信仰则出于自己的真情流露,出于脑子对于所述的冷静思考。波士顿有一位律师,仪表出众,说话流畅清晰,但是他讲演完了之后人们都说:“他是个精明的家伙。”他给人一种虚浮的印象。是的,他的措辞华丽,可以说是无懈可击,可让人听着却似乎没有一点儿真实感。在同样的这个城市里,有个保险公司的推销员,外表毫不起眼,当他面对听众前,会仔细思索要如何表达。可是当他说起话来时,没有一个听众怀疑他是出于真心的。

或许有人会说,自己没有任何强烈的信念和兴趣。当然,你也可能会像他这么说,而对于这种情形,我感到有些惊讶。我告诉说自己没有信念和兴趣的那个人,要使自己忙碌起来,一定要使自己对事情感兴趣。“对什么事感兴趣呢?”“比如说鸽子。”“鸽子?”他满头雾水。“是啊!”我告诉他,“就是鸽子。到广场上去看看它们,喂喂它们。到图书馆去阅读有关它们的资料,再回到这里讲述它们。”他照做了。等他再回到班上时,已无半点犹豫退缩,一开始便以养鸟者的狂热来谈论鸽子。当我想要他停下来时,他正说到有关鸽子的书本资料,而他已经把它们都读遍!这是我听过的最有趣味的讲演之一。

说到这儿了,我还有一个建议,就是要对自己目前以为很好的题目,设法多知道一点。你对某件事情了解愈多,你对它便会愈热诚,愈热衷。

三、加深自己对题目的感觉。

所谓加深对题目的感觉,用一个例子来讲,就是假设你要告诉听众一个关于警察的事情,有人开车超速,他将其拦了下来。你是以一个旁观者冷静漠然的态度来告诉我们,对你来讲,这件事情可有可无;但是这事发生在你身上,你会有某种感受,这种感受会使你用十分明确的语言表达出来。以第二人称的方式叙述此事,便不能对听众造成多少印象。他们会喜欢知道其中的一些细节问题,比如那个警员开罚单给你时你心里是什么感觉等。因此,你愈是能让自己描述的情景形象逼真,或是能让听众仿若与你重回了现场,你便愈能生动逼真地表达自己。

我知道,人们大都很害怕自己的感情会当众吐露,因此我们去看话剧、电影,这其中的原因之一,就是想要见到、听到感情的表露,以满足自己这种感情方式的需要。

因此,不用对此话题再多说,当众说话时,你便会依着自己倾注谈话中的热心程度而表现出自己的热诚与兴趣。不要抑制自己的真实情感,也不要让自己真实感人的热情有所保留。要让听众知道,你对谈论自己的题目有多热诚,这样,你就能把握住听众的注意力。

四、燃起所有人的热情。

当你走上台去要对听众讲演时,应是充满自信的。或许轻快跳跃的脚步大部分是装出来的,可是却会为你制造奇迹,并会令听众觉得你有热切想要谈论的事情。你要告诉听众一些有价值的事情,若能设法将声音传至大厅的后方,这样的音响效果会让你更有把握。一旦开始做起手势来时,它们更能振奋你。

对于燃起所有的热情这项原则,杜纳德和艾林诺·雷尔德描述为“激起我们的反应”,它对于需要心灵感觉的一切情况都能适用。两人在他们所著的《有效记忆的技巧》一书中,指出罗斯福总统这个人“活泼愉快走过一生,带着一分雀跃、活力、冲撞和热情,这些是他的标记。他总是对自己处理的一切事情兴趣浓厚,浑然忘我,或者他装得很像是这个样子。”

青年会给了卡耐基一个施展才华的平台,但是青年会领导人员的保守思想却无法让卡耐基把自己的想法变为现实。卡耐基从来不缺乏信心,所以他毅然离开青年会,去开始他一直喜爱的事业—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