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生意场社交知识全知道(超值金版)
3379600000077

第77章 在相持阶段寻找突破口

交锋阶段之后,谈判一般进入对持阶段。双方意见相持不下,坚持自己的立场、观点和要求,处于一种对峙状态。在这个阶段里需要冷静镇定,需要耐心和韧性。而且要善于观察,随时注意信息的反馈,寻找谈判的突破口。

解决分歧的方式。

有两种方式可以解决分歧即:“跟着走”的方式与“独立式”的方式。

这里所讲的“跟着走”的方式,即一方阐明自己的立场后,另一方即跟着走—集中注意力讨论对方提出的问题。所谓的“独立式”的方式就是,一方阐明自己的立场后,另一方即确认自己所理解的对方的看法,在此基础上,并不跟着对方走,而是独立地阐明自己的立场,并要求对方准确理解。“跟着走”方式往往引起双方在每个问题上争执不休;相反,“独立”方式则能使彼此准确地理解对方的立场,然后集中注意力来弥合差异。

以下用一段对话来说明“跟着走”方式:

“我方的价格是每件1800元。”

“1800元?那似乎太高了—大大超过我们的购买能力了。请问,这一价格的依据是什么呢?”

“这是目前的市价,最近我们刚以这一价格做了好几笔生意。”

“这就奇怪了,据我所知,我们可以用低得多的价格从其他供应商那儿买到同样的产品。所以,贵公司肯定要降价才行。”

可是,倘若采取“独立”方式,上述对话就变成:

“我方的价格是1800元。”

“这是每一件的价格,对不对?”

“是的,是每一件1800元。”

“是否已经包括运费和税金及附加费用?”

“包括运费,但不包括税金及附加费用。”

“好的,你方的报价是每件1800元,只包括运费,而不包括税金及附加费用。”

“是的。”

“我方在价格上的考虑是:希望以每件1500元购进,不包括运费和税金及附加费用不包括在内。”

可见,这两种方式在谈判中的效果截然不同。

休息的掌握。

休息30分钟,双方离开谈判桌,各自总结一下对会谈取得的进展的看法,重新研究一下自己的立场。有时,如有必要亦可休会几天,暂停谈判。这是谈判中常要考虑的问题。

休息或休会对双方都有利,对谈判能起到积极作用。因此,提出休息的建议对方通常会赞成的。双方能有时间对正在谈判中的交易作一个全面的回顾,也许会想到一些建设性的方法,使谈判达到令双方满意的结果。休息后重新就座时,往往会有一种更好的谈判氛围,而且谈判人员感到头脑清楚,更加聚精会神。然而,休息一下也有可能使谈判失去正在发展的势头,或使对方有机会从消极方面看待这场谈判。这时关键的是使用“休息”这一策略的方法,即何时提出休息的建议?如何提?休息后如何重新开始谈判?

一般而言,在谈判遇到以下三种情况时,提议休息:

(1)对于对方是否有合作意愿把握不准时,宜稍事休息。如在谈判过程中,对方的态度相当强硬,难以合作,尽管我方反复提供使对方表示合作态度的机会,但对方总是回避表态;或者表态时,暧昧不清。在这种情况下,应利用休息对对方的行为和目前的形势作一检讨。进行检讨时,最主要的问题是:根据这笔交易的利弊和对方的具体情况,对方有没有理由采取不合作的态度。为此,我们有必要回想一下对方的各种行为表现。如:第一,对方在以往的谈判记录中,一般是采取不合作的态度还是合作的态度?第二,本次谈判的最初几分钟里对方表现如何?第三,在概说阶段,对方是否试图改变我方提出的条件?第四,对方是否坦率地表明了自己在本次谈判中的立场?经过以上几个方面的分析,我们就可以拿出应对策略来。

(2)谈判中遇到难点时,应稍事休息。谈判过程中,常常会因一个问题争论不休,互不相让,双方的态度都变得强硬,氛围也变得紧张起来,人的情绪也容易激动起来。这时,聪明的做法是建议休息。只要双方的共同目标是为了签约成交,就可利用休息时间来探索解决难题的办法。休息时,双方可各自开个商谈会,讨论一下目前的局势与解决办法;双方的人员也可以自然而然地混合组成几个“小组”,如双方的销售人员走到一起,双方的秘书人员走到一起等等,每个“小组”从各自的角度探索解决难题的办法。

(3)当谈判已进行了很长一段时间,人们的精力开始难以集中,谈判效率明显下降时,应当稍事休息,以恢复精力。

接下来就须讨论有关如何提休息的建议的,下面几种办法可供参考:

其一,阐明休息的必要性。“我想,现在如果稍事休息,会有利于我们双方更好地进行谈判。”

其二,先小结,再建议休息。“我们正在价格问题上寻求取得一致的途径,我建议先休息10分钟,看看能否找到新的办法。”

其三,以征求的语气提出:“谈了很长时间了,大家都有点累了,是不是休息30分钟?”

其四,避免提出新问题。如果有人提出休息建议后,还有人想抢在休息开始前提出一个新问题,让双方在休息时考虑,这时一定要设法避免此种情况发生,要建议他等到谈判重新开始后再将问题提出来。

在休息期间,自己一方的人员如果集中在一起,那就最好讨论以下几件事:

(1)总结一下正在谈判的事项和我方在谈判中的表现。

(2)下一阶段谈判如何进行。

(3)对以后各阶段有无新的打算。

(4)休息结束后重新谈判时,如何做开场白,最好能提出新的建议。

至于休息后重新就座时,如何开始“再谈判”,其实就是谈判最初阶段的缩影:

(1)打破沉默,调节各自的情绪。

(2)言归正传,点明目前已进展到的阶段。

(3)如有改变计划的建议,最好此时提出。

(4)小结各方面的立场和兴趣,为下面的进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妥协阶段中的策略。

相持阶段的发展趋势有两种可能:一种可能性是僵持不动,谈判中止;另外一种可能性是消除僵局,互谅互让。

通常,僵持阶段到一定时候,谈判各方都会出现一定的松动,各自都会考虑双方的共同利益,对自己的利益会小心谨慎地作出调整、让步。当然,这种调整、让步都是若隐若现、翻来复去的。但相互之间的意图和利益已逐渐明晰化,可能达成的结果已有所显示。

提出假设性问题是解决让步妥协问题的主要方式,这是一种使谈判保持积极状态的策略,而且在“假设性问题”中往往包括建设性建议的成分。

如:“假如我们把订单增加两倍,那么你们的价格能否变动呢?”

“假如我们自己进行质量检验工作,你们在技术要求方面能否通融一下呢?”

提出假设性问题的目的是使双方共同努力探索各种各样的可能方案,使谈判最终达成对双方都有利的最佳方案。但是,必须强调的是,这种假设性问题的提出时间,一般是正在讨论某个问题或对某个问题有分歧、悬而未决时提出,不能在该问题已经不成其为问题时提出。比如,当双方已经报了价,甚至已经在讨论价格问题时,一方突然提出这样的假设性问题:“假如我们不购买你们的整机,而只购买散件……”这会使对方感到莫名其妙,也就谈不上进一步合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