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中国民族音乐欣赏
3378200000025

第25章 行姑苏逢幽兰 步瑯琊闻啼鸟——笛(2)

第一段,主要用平吹,旋律悠扬恬静,运用南方曲笛运气的绵长不断、悠扬曲折以及打音、倚音、赠音、连奏等技巧,使音乐富有田园风味和歌唱性,流畅活泼,富有生气。

第二段转入快板,旋律多在高音区活动,吐音和连奏交替进行,清晰明快,富有韵味,加上调性变化,音乐显得更加活泼愉快。

第三段速度较快,曲尾转调,情绪明朗清新。

整个音乐富有抒情的民歌色彩和浓郁的田园风格,成功地表现了天真活泼的村姑与牧童相互问答的欢快情绪。

鹧鸪飞/陆春龄、赵松庭 改编

“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唯有鹧鸪飞。”这是大诗人李白的《越中览古》。诗歌描写了春秋时期,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经过二十年的艰苦努力,终于打败了吴国,报了仇,雪了耻。诗歌的前三句选取的是越王勾践灭了吴国,率领战士胜利归家,将士们得到封赏,越王宫中宫女如花,一片热闹的繁华景象。而第四句笔锋骤然一转,往日的繁华已不在,昔日“宫女如花满春殿”的越王宫,“只今唯有鹧鸪飞”,感叹人事代谢,盛衰无常。《鹧鸪飞》的意境即来源于此。

《鹧鸪飞》原为湖南民间乐曲,乐谱最早见于严固凡1926年编写的《中国雅乐集》,以后以丝竹乐合奏、箫独奏等多种形式在江南一带流传。

南派笛子的宗师陆春龄和赵松庭都曾将《鹧鸪飞》改编成笛曲。

陆春龄改编的《鹧鸪飞》并没有过多地去刻画李白诗歌的意境,而是着力描写鹧鸪鸟自由飞翔的情景。他在笛子教材中介绍此曲时说:“这首民间乐曲,用曲笛演奏,以醇厚和细腻、快和慢、强和弱等艺术对比手法,刻画鹧鸪鸟时远时近,忽高忽低,在广阔天空尽情飞翔的形象。”

我倒觉得,改编后的《鹧鸪飞》的意境,更接近唐代另一位诗人张籍的《湘江曲》:“湘水无潮秋水阔,湘中月落行人发。送人发,送人归,白 茫茫鹧鸪飞。”

《鹧鸪飞》充分发挥了南方曲笛音色圆润悠扬的特点,通过打音、颤音等多种技巧润饰,以及力度强弱的细致对比,栩栩如生地描绘了鹧鸪展翅飞翔的种种姿态。曲子的引子部分是由四个极其简单的长音音符组成,夸张地运用了打音、气颤音、半孔音、虚指等技巧,再结合气息的强弱变化,通过音符的八度特殊处理,勾勒出一幅淡雅的鹧鸪飞翔图。随着那轻盈、飘忽的音符的起落,仿佛看到一群鹧鸪时远时近、时高时低地翱翔。接下来的慢板,似乎和其他江南丝竹的曲目大同小异,实则中间包含了很多韵味,在拍子上追求一定的自由度。乐曲最后用虚指颤音演奏的长音,给人一种鹧鸪鸟向茫茫无际的天边飞去的意境。

改编这首曲子的还有另一位南派笛子宗师赵松庭,他的艺术处理与陆春龄有所不同,在原曲后加了一段快板,乐曲的装饰演奏手法与江南丝竹相同,快板一段用循环换气技巧演奏,指法极富弹性,可以一口气连吹三遍,最快时达到每分钟一百六十拍。

两种版本的《鹧鸪飞》都是南派笛曲中的经典。

三五七/赵松庭 改编

《三五七》是赵松庭根据婺剧同名曲改编的。旋律华丽欢快,表现了一种热烈喜庆的情绪。曲名出自曲牌《忆江南》。白居易的《忆江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因为前三句词格是三、五、七个字,所以曲名叫作《三五七》。

《三五七》本是戏曲“乱弹”曲牌,赵松庭根据浙江婺剧同名曲牌,将导板、平板、游板等组合在一起,加以发展变化而成。

《三五七》全曲可以分为引子、慢板、快板和尾声四个部分。

引子简洁明快,展示出整首乐曲的喜悦爽朗的基调和鲜明浓郁的浙东戏曲特色。

慢板由两个小节的导入部分引出主题。慢板的主题基本上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不带再现的单二部性结构。第二部分是第一部分略带变化的重复,也是不带再现的单二部性结构。慢板结尾处以引子的散板材料作为连接部分,导引出快板段落。

快板基本上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开始是快板主题的呈现,欢快、跳跃;第二部分模仿戏曲中的紧打慢唱,即旋律声部较悠扬,以自由的节拍演奏,而伴奏声部却以明确的、动感较强的有板无眼的节奏,烘托出激越、热烈的气氛;第三部分旋律风格类似戏曲中的过场音乐,接在紧打慢唱之后,形成戏剧场景,加强音乐形象的鲜活程度。曲牌段反复之后形成一个小小的连接,引出尾声部分。

尾声部分以引子段的散板材料开始,又以快板部分的主题旋律结束,干净利落,回味无穷。

《三五七》演奏时采用循环换气法,使散板音乐连绵不断。曲调粗犷流畅,富有浙东的乡土气息。

姑苏行/江先渭 曲

《姑苏行》是竹笛经典名曲。这是一首颇具江南丝竹韵味的优秀笛曲,乐曲旋律优美亲切,风格优雅典丽,节奏轻松明快,结构简练完整,如同一幅描绘江南美景的水墨丹青,是南派曲笛的代表乐曲之一。

姑苏,是苏州的别称。苏州是中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这里素来以山水秀丽、园林典雅而闻名天下,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的美称。这里有西施的美丽传说,“姑苏台上乌栖时,吴王宫里醉西施”(李白《乌栖曲》);这里有传响千年的寒山寺夜半钟声,“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张继《枫桥夜泊》)。再把眼光放远一点,这里还有烟波浩渺的太湖。《姑苏行》所描写的,就是这样一幅江南美景。

《姑苏行》的曲式为“慢—快—慢”加引子组成的三段体结构。

引子是一段近似于散板的乐段,悠扬抒情的旋律,把人们带到了桃红柳绿、小园回廊、鸟鸣深树、鱼戏莲藻的江南美景之中。

第一段是抒情优雅的如歌行板,随着乐曲的流淌,人们有如漫步在精巧秀丽的苏州园林之中,移步换景,触处成趣,心情也随之变得轻松愉快。

第二段是起伏而同样悠扬的小快板,热情欢快,人们陶醉在如诗的美景之中,孩子们在廊下池边追逐嬉戏,一片欢乐的景象。

第三段是第一段音乐的减缩再现,更加委婉动听,表现游人沉醉于美丽的景色之中,流连忘返,回味无穷。

《姑苏行》是著名笛子演奏家、作曲家江先渭于1962年创作的。他把一个不足三十小节的昆曲音乐的片断,发展成为一个结构完整、音乐表现丰富的笛子独奏作品。此曲一经问世,就因其旋律优美、典雅、抒情,内涵意境深刻,立刻受到广大笛子演奏者和听众的喜爱,很快就在大江南北传播开来了,成为音乐会中经常演出的曲目,也是每一个学习笛子的人必练的曲目。

幽兰逢春/赵松庭 曲

《幽兰逢春》是赵松庭的代表作之一。它以昆曲《二郎神》的音乐为素材,以优美抒情的旋律表现了被尊为花中极品、作为高洁淡远、清雅廉直品格象征的兰花在寒冬过后,喜逢春天,而出现一派欣欣向荣的盎然生机的情景,借以表现人们以积极乐观、坚忍不拔的精神战胜困境的坚强毅力。

乐曲一开始,是一个散板的引子,幽静而富有生气,把人们带入人迹罕至的幽谷之中。接下来的旋律在低音区行进,给人一种淡淡的压抑之感,似乎在述说着幽贞的兰花香压群芳、不慕荣利的品格。我想起郑板桥的一首题画兰的诗:

此是幽贞一种花,不求闻达只烟霞。

采樵或恐通来径,更写高山一片遮。

这正是兰的品格。但是,乐曲所描写的兰花,却并不像郑板桥笔下的兰花那么远离尘世,孤芳自赏。随着旋律的逐渐上升,情绪也逐渐舒展喜悦。当旋律从低音区急速地上升到高音区时,整个乐曲明亮起来,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即将到来的明媚春天。

尾声短小,但是充满了一种向往春天的喜悦之情,对兰花的赞美也于此得到升华。

扬鞭催马运粮忙/魏显忠 曲

20世纪70年代,有两首笛子独奏曲流传甚广,几乎和现在的流行歌曲一样,有人说,只要有喇叭的地方,就会听到这两首笛曲,一首是胡结续作曲的《我是一个兵》,一首是魏显忠作曲的《扬鞭催马运粮忙》。现在,《我是一个兵》已经很少有人演奏了,但是《扬鞭催马运粮忙》却仍然是音乐会中的热门曲目,凡是吹笛子的人,几乎没有不吹此曲的。

《扬鞭催马运粮忙》创作于20世纪70年代初,它以生动朴实的音乐语言,描写丰收以后的农民驾着满载粮食的大车,喜气洋洋地向国家交售公粮的情景。

全曲为带引子的ABA三段体结构。

引子的音乐形象十分鲜明,伴奏乐队奏出快速而强烈的奔驰音型,笛子则用颤音奏出长音,紧接着又运用下历音和顿音的巧妙结合奏出的音型,一下子就把运粮车队来回奔忙、农民吆喝着赶马的热闹红火场面展现在听众面前。

第一段是一个欢乐的小快板,热情欢快,对答呼应的短句情趣生动活泼。突慢后转入对比性的第二段。

第二段舒展而富于歌唱性的主题旋律充满着喜悦的情绪,抒发了乡亲们欢欣自豪的心情。这一主题在反复时的花簇节奏,使音乐增添了一种乐观、诙谐的色彩。

第三段是一个再现乐段,情绪更加热烈奔放,再次描写了运粮车队扬鞭催马向前奔驰的情景。

牧民新歌/简广易 曲

《牧民新歌》也是流传最广的笛曲之一。

以少数民族音乐素材创作的笛子独奏曲不少,有许多也非常有名,如《塔塔尔族舞曲》(塔塔尔族)、《帕米尔的春天》(李大同曲,塔吉克族)、《欢乐的节日》(张宝庆曲,彝族)、《阳光照耀着帕米尔》(杜次文曲,塔吉克族)、《我心中的歌儿献给解放军》(俞逊发改编,藏族)等,但都不及《牧民新歌》流传得广远。

《牧民新歌》是20世纪70年代由简广易创作的。它以内蒙古伊克昭盟民歌音调为素材,运用蒙古族音乐常用的羽调式(即6调式)写成。

全曲由引子加五个乐段构成。

辽阔宽广的内蒙古大草原,天苍苍,野茫茫,蓝天上飘着白云,草地上跑着羊群,当家做主的牧民们骑着骏马,赶着牛羊,挥动鞭儿,唱着牧歌。宽广的引子,伴着蒙古族音乐特有的三度颤音,我们似乎听到马头琴悠扬的琴声,一下子就把人们带到了千里草原,这里远离了城市的喧嚣,身旁是野草的芬芳,曲暂起,人已醉。

第一段是抒情的慢板。内蒙古民歌风味的曲调,飘荡在茫茫的草原上,倾吐了牧民对新生活的热爱。

第二段活泼跳跃的节奏,以笛子跳跃的吐音演奏,马铃和木鱼伴奏,描绘出牧民骑着骏马奔驰的欢乐情景。

第三段舒展宽广,表达牧民们对幸福生活的由衷赞颂。

第四段情绪更加高昂,节奏放宽、旋律舒展,后半部离开羽调式,变成宫调式(即1调式),愉快的情绪得以升华。

第五段是快板乐段,运用了花舌、吐音、飞指等技巧,形象地模拟骏马的嘶鸣声。最后,在强烈的节奏音型衬托下,旋律更加急骤,进一步渲染了一望无边的草原上人欢马叫的热烈气氛,全曲在高潮中结束。

苗岭的早晨/俞逊发 曲

这是用口笛演奏的乐曲。

口笛是20世纪70年代研制的乐器。在乐器厂,有许多制作笛子剩下来的短竹管,有时也有人在它的中间钻上一个孔吹着玩。

1971年,这些短竹管引起了笛子演奏家俞逊发的注意。他经过反复练习,用它吹出了从d1-d2一个八度的所有半音,并于1971年5月1日在上海体育馆比赛大厅用它演奏了罗马尼亚民间乐曲《云雀》,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后来,他又研制成功五孔口笛,口笛的构造非常简单,在一段两端皆空的细长竹管上钻一个吹孔,就成为一支两孔口笛(两端就是两个孔);在音孔左右管壁上分别开一个孔和两个孔,就成为五孔口笛。口笛的发音高亢嘹亮而又富于抒情性,音量大而且穿透力强,一出现就受到广大听众的喜爱。

《苗岭的早晨》是一首专门为口笛创作的乐曲,它吸收了大量的苗族音乐素材,成功地表现了苗岭云蒸雾锁、鸟语花香的秀丽景色,以及苏醒后的苗家山寨朝气蓬勃的欢乐景象。

乐曲分为三段。

第一段以富有苗族音乐特色的“飞歌”旋律,模拟百鸟在晨曦中清脆婉转地鸣叫,描写了美丽的苗家山寨风光。

第二段在活跃跳动的乐队伴奏下,口笛奏出了欢快热烈的旋律;速度由慢渐快,此起彼伏、互相呼应,表现了青年男女歌舞于清水江畔的场景。

第三段是短小的结尾,与第一段遥相呼应,再次重现苗族山寨的秀丽景色。

瑯琊神韵/俞逊发 曲

宋代大文豪欧阳修写过一篇非常优美的散文——《醉翁亭记》,滁州的瑯琊山因此名满天下。

欧阳修笔下的瑯琊山,有一种幽深静穆的美,美得含蓄,美得内敛,有一种令人神清气爽的神韵。“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如此美景,千百年来,令人流连忘返。

笛子演奏家俞逊发常去瑯琊山,被瑯琊山山水那种淡然出尘、清丽脱俗而又美不胜收的神韵所吸引,创作了这一首笛子名曲。

乐曲一开始,是一段缓慢的弱奏乐段,描绘出瑯琊山雾锁云遮的朦胧美。群山在笛音中慢慢地醒来,黎明的一抹朝霞,透现出一股蓬勃的生命动力。乐曲由低音la到超高音do,跨越两个八度的历音,此时仿佛一轮朝阳自云海间腾空而起,新的一天开始了。

一两声鸟鸣,打破了山林的寂静,连续的颤音,如水波荡漾,潺潺的流水从林间流过。

此后,乐曲在女声的伴唱下,形象地再现了欧阳修笔下那种怡然自得、行吟山水间、畅饮醉翁亭的场景。渐渐地,乐曲平静了,甚至有些空灵虚幻,似乎已是夕阳西下,人去林空、百鸟归巢的黄昏了,山林间的一切,又渐渐归于平静。

这首乐曲是用低音大笛演奏的,而且第一次采用了人声伴唱,它所带给人们的美感是独特而又悠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