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中国民族音乐欣赏
3378200000021

第21章 如慕如怨 古韵悠长——埙

火的使用,不仅使人类得以最后和动物区别,而且还给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不可估量的影响,而最早的副产品是陶器。

在学会钻木取火之前,人类使用的火是雷电击燃树木一类的“天火”,为了不让它熄灭,他们就不停地添草加柴。长时间地燃烧,火堆周围的土就变得坚硬,这给了原始人很大的启发,他们逐渐把泥土捏制成各种形状,然后放到火中去烧,这样,他们就做成了最早的陶器制品。这些陶器制品不但给他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方便,而且他们还发现在敲击它们的时候,会发出清浊低昂、激越悠扬的声音,于是,他们便用陶器制作乐器了,在学会冶炼金属之前,钟、鼓都是陶制的(陶制的鼓叫“土鼓”,是用陶制的鼓框,再蒙上兽皮)。他们在无意之中也许去吹一些小的陶器,发现它们可以发出一些悦耳的声音,于是,他们发明了用陶土烧制的吹奏乐器——埙。

埙可以算是我国最古老的吹奏乐器了。据《世本》所载:“埙,暴新公所造,亦不知何人。周畿内有暴国,岂其时人乎?本作‘壎’,围五寸半,长三寸半,凡六孔。”这个说法显然是不正确的。今天出土的陶埙,最早的是距今六千多年和新石器时代后期的实物。所以《尔雅·释乐》邢昺疏引谯周《古史》说:“古有埙、篪,尚矣。周幽王时,暴辛公善埙,苏成公善篪,记者因以为作,谬矣。”

据说最早的埙是源于一种叫作“石流星”的狩猎工具,后来改用骨制、牙制和陶制,最初是用来模仿鸟鸣,诱捕禽鸟,后来才逐渐变为乐器。

近几十年来,有不少的埙陆续出土。如在距今约七千年的浙江河姆渡文化遗址出土的一个有一个音孔的陶埙;在西安半坡仰韶文化遗址出土的两个陶埙,一个无音孔,一个有音孔。有音孔的一个可以吹出F和bA两个音,构成一个小三度音程。在山西万泉县荆村出土的三个仰韶文化时期的陶埙,一个是筒形的一孔埙;一个是椭圆形,有吹孔和一个音孔,为二孔埙;还有一个扁圆形,有吹孔和两个音孔,为三孔埙,能发出e1、b1、d1三个音。近年在甘肃玉门火烧沟文化遗址奴隶社会早期平民墓葬中出土了二十多个陶埙,都呈鱼形,鱼嘴即为吹孔,另有三个音孔,属四孔埙,可以吹出宫、角、徵、羽四个音。河南辉县琉璃阁殷墓出土的三个陶埙,大的一个已经残破。小的两个除吹孔外,都有五个音孔,为六孔埙。它们可以发出a1、#c2、e2、#f2、g2、#g2、a2、#a2、b2、c3、#c3十一个音。在河南安阳小屯村殷墓出土的武丁时期的陶埙,也是六孔埙,发音与辉县琉璃阁的相似。

据《太平御览》五八一引《尔雅·释乐》说埙“锐上平底,形象称锤。大者如鹅子,声合黄钟、大吕也;小者如鸡子,声合太簇、夹钟也。皆六孔”。大埙又叫雅埙,它的音色浑厚低沉;小埙又叫颂埙,音色较为明亮。从出土文物来看,埙的形状有筒形、扁圆形、椭圆形、球形、鱼形和梨形多种。

从殷商时期开始,埙就基本定型为六孔;到了汉代;才出现了七孔埙。埙在商周时期本是十分重要的乐器,《诗经》中就有许多关于埙的描写,如《大雅·板》说:“天之牖民,如埙如篪。”但是由于埙的音量较小,在后代逐渐不被重视。隋代“九部乐”中的《清乐》还使用到埙。唐代音乐艺术高度发达,许多新的乐器不断出现,埙的使用便基本绝迹了。以后,埙只出现在清代的宫廷雅乐中,再有就是用于琴埙合奏。

新中国成立以后,埙的研制得到较大的发展。先后研制成功了一些仿古陶埙和一些改良埙。天津音乐学院陈重研制出四种九孔埙,包括两种雅埙(C调、#C调)和两种颂埙(D调、#D调),它既保留了埙浑厚古朴、苍凉悲壮的特色,又扩大了音量,而且能吹奏出半音,使之表现力更为丰富,还可以转调。湖北省歌舞团赵良山又在此基础上研制出十孔埙,材料也改用檀木,这种埙可以吹奏出从b到#f2中的所有半音,使埙的表现力又得到了大大地提高。它被用在湖北省歌舞团编排的《编钟乐舞》中,受到一致好评。

名曲欣赏

懒画眉/古曲

《懒画眉》是一首古曲,它收录在清末吴浔源编辑的《棠湖埙谱》中。埙的历史虽然悠久,但是一直没有专门的埙谱,原因恐怕是中国的记谱法在唐宋以后才逐渐成熟,而这时埙已不大受重视。直到清末,吴浔源才仿照《瑟谱》,整理编辑了这部《棠湖埙谱》,这也是至今唯一的一部传世埙谱。

《懒画眉》的意境大概来自五代词人温庭筠那首著名的《菩萨蛮》词,它描写的是古时候的一位养在深闺的女子,在明媚的春光中,日高眠起,懒画蛾眉的娇慵之态: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在方响的伴奏下,埙奏出舒缓轻柔的旋律,如泣如诉,如慕如怨。它那委婉含蓄、古朴典雅的音色,使我们仿佛离开了现代快节奏纷扰繁杂、充满刺激和竞争的生活,回到过去那平静的岁月;小桥流水,花红柳绿,一位独在绣楼的美丽女子,正在临窗梳妆。也许是“浓睡不消残酒”,也许是“薄雾浓云愁永昼”,她为这日复一日的百无聊赖的生活发愁,哪有什么心情去梳妆打扮,她懒懒地描画着蛾眉,面对这大好的春光,心中却充满了淡淡的春愁。方响和箜篌清脆的音色和埙略带空灵的音色十分和谐地融合在一起,非常动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