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中国民族音乐欣赏
3378200000001

第1章 国乐概说

中国的音乐文化历史非常悠久,但是“国乐”(也叫“民乐”)这个称谓,却是近代才出现的。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西学东渐,西方的哲学、文学、艺术大量涌入中国,对我国一百年以来的文化艺术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于是才有了国学,以区别于西方学术文化;有了国文(中文),以区别于西方文字;有了国画(中国画),以区别于西洋绘画;有了国医(中医),以区别于西医;有了国乐(民乐),以区别于西方音乐。

广义的国乐,是指中国的音乐,包括传统音乐和鸦片战争后受西方音乐文化影响而出现的新音乐;狭义的国乐,则是指纯粹的中国传统音乐和民间音乐(包括少数民族音乐)。我们在这里介绍的,是狭义的国乐。

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创造了音乐,虽然尧、舜以前的咏歌没有文字留传下来,但是那个时候的人所禀怀的气韵灵性与后代的人是没有什么区别的,他们也会用歌舞来表达他们的情感,所以,自从有人类开始,音乐也就产生了。从此,音乐在人们的生活和传统文化中,就一直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中国是礼仪之邦,而乐,则是处在和礼同等重要的地位的。在西周那个时代,音乐被看作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育内容。古人说“礼别异,乐合同”(《荀子·乐论》:“乐合同,礼别异。”)。也就是说,“礼”是用来别尊卑、序长幼的,也就是通过礼的规定,来制定一种社会赖以稳定的等级制度。即礼仪是用来分别人们之间的阶层和社会地位的,但如果只讲究礼仪来区分大家的阶层和地位差别的话,就会造成整个社会心理和情感失衡。而“乐”则是求得一种没有尊卑长幼之分的平等与融合,以达到社会的和谐。孔子就曾经说:“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孝经》)所以,孔子以“礼、乐、射、御、书、数”“六艺”教学生,“乐”是很重要的内容。

商周时期,我们已经有了非常完整而科学的乐律,已经建立了以五声、七声、十二律为基础的律学基本理论。乐律是音乐的基础。我国古代乐律学,有着十分悠久而光荣的历史,不仅与西方律学惊人地相似,而且非常科学,时时走在世界前列。

在夏、商时期,我国已经有简单的五声音阶。在周代就已经有相当科学、相当完整的律学理论与实践,已经有十二律和七声音阶。

十二律,就是十二个半音关系、有绝对音高的音,相当于西洋音乐中的音名(即C、D、E、F、G、A、B等)。今按顺序排列如下:

黄 大 太 夹 姑 中 蕤 林 夷 南 无 应

钟 吕 簇 钟 洗 吕 宾 钟 则 吕 射 钟

所谓五声或七声,则是只有相对音高的宫、商、角、徵、羽等,相当于西洋音乐中的唱名(即1、2、3、4、5、6、7)。今排列如下:

五声音阶:宫 商 角 徵 羽

现代唱名: 1 2 3 5 6

七声音阶:宫 商 角 变 徵 羽 变 宫

徵 宫

现代唱名: 1 2 3 #4 5 6 7 i

最早的中国七声音阶,半音在四度、五度和七度、八度之间,与现代不同,称为“旧音阶”;后来出现的半音在三度、四度和七度、八度之间的七声音阶,称为“新音阶”。

七声新音阶:宫 商 角 清 徵 羽 变 宫

角 宫

现代唱名: 1 2 3 4 5 6 7 i

两周时期的乐器已经相当丰富,已经出现了编制宏大的钟鼓乐队。其器乐的演奏也达到很高的水平。

这一时期,除了以马尾做弓的拉弦乐器以外,几乎所有的管弦打击乐器都已经出现了。古人把这些乐器按照不同的制作材料分为八种,称为“八音”,即《周礼·春官·太师》所说的“皆播之以八音:金、石、土、革、丝、木、匏、竹”。

金:钟、镈、(錞于)、铎

石:磬

土:埙

革:鼓、鼗

丝:琴、瑟、筑、筝

木:柷、敔

匏:笙、竽

竹:箫、管、篪、籥

先秦的乐器,见于记载的有七十余种。仅《诗经》所载,就有二十九种之多。

此后,这个家族不断扩大,一方面是在传统的乐器上的改革与创新,一方面是从国外传入。有的乐器逐渐被淘汰了,如先秦时期非常重要的篪、籥、柷、敔、筑、竽等;而新的乐器又不断出现,如筝、阮、笛、琵琶、二胡、三弦等。

从远古到现在,音乐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产生了许多非常优秀的音乐家,留下了许多非常经典的音乐作品,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音乐一般分为声乐和器乐两大部分。在中国,歌唱艺术和器乐艺术也占有同等重要的地位。

古人说“丝不如竹,竹不如肉”,就是认为人声的歌唱是胜过器乐的演奏的。在古代,几乎所有的诗词歌赋都是可以演唱的。最古老的诗歌总集《诗经》就是先秦时期用于朝野各种活动的歌词集。此后,汉代的乐府、唐代的诗歌、宋代的词、元代的散曲都是用作歌唱的。唐以前的曲谱几乎都没有留传下来,但宋以后的曲谱却有许多流传至今。宋代姜夔的《白石道人歌曲集》中留下了一些“旁谱”,是用一直沿用到近代的工尺谱记录的,通过解读,使我们大致知道了宋词的演唱情况。元以后的歌谱留下来的就不少了。

在中国的音乐史中(其实西方音乐史也一样),是把戏剧和曲艺的演唱也归入声乐一类的,这是一个大类。明清以后,剧种众多,剧目也非常多,唱腔流派不少,著名艺术家也非常多,是一份极为珍贵的文化遗产。但是,限于篇幅,在本书中没有作介绍,本书重点介绍的是器乐部分。

中国的民族乐器,在世界音乐文化中独树一帜,不仅种类多,风格各异,而且构造极为科学,表现力极强,有很强的民族特色。

每一种乐器,都有一段曲折的历史,都有一些动人的传说,为我们留下了许多优美的传说故事,也留下一份份珍贵的文化遗产。要了解和学习国乐,对这些知识和传说是不应该不知道的。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徜徉在这条流光溢彩的音乐长河中,去领略一下国乐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