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对每一朵花微笑
3377700000035

第35章 人生有诗和远方

文/鲁先圣

一家电台请我去做他们的心理热线嘉宾,短短两个小时,接了几十个电话,有毕业之后难以就业的烦恼,有朋友离别的伤感,有失去亲人的痛苦,有年轻人失恋的忧愁,有游子对故乡家园的怀念,有与同事不和的烦恼等。但是,讨论最多的问题还是几乎让所有中国人都牵肠挂肚的房子。有很多人问:难道除了房子,我们就没有其他的出路了吗?我们一定要在自己年轻的人生路途上背上这样一座大山吗?

特别是从农村走出来的青年人,刚刚到城市发展,面对这个大山一样的问题,实在是不知所措。为了供养自己读书,农民父母已经穷尽了他们的全部能量,自己长大了,怎么再忍心向父母张口?况且,即使张口,他们也没有了能力。可是,没有房子,结婚就是又一个难以逾越的大山。

我一一回答着听众的问题。我说,人生之路是几十年的遥远征程,房子,只是一个休息睡觉的地方,我们从一出生每天就有一个必须的任务就是睡觉,我们哪一天也没有因为睡觉而耽误人生的行程。我们的父母再贫穷,也没有让我们睡在荒野里。经过自己的艰苦奋斗,到了城市里了,为什么反而为了一个睡觉的地方而焦头烂额?难道我们十年寒窗,就是为了到城市里找一个睡觉的地方吗?如果是这样,城市里钢筋混凝土组成的牢笼一样的地方,哪里比得上我们故乡那世外桃源的清凉?

人生最重要的,是有诗和远方。我们不要被一些所谓的财富困住自己的手脚,更不能年纪轻轻就成为一所房子的奴隶。在自然的世界里,人生就是要走向远方,能走多远就走多远;而在心灵的世界里,最重要的不是积累财富的多少,而是心灵深处要有诗的王国,诗歌会让你获得宁静和诗意,它就是心灵的人生远方。而房子,恰恰是人生的羁绊,它会扼杀我们奋斗的意志,它会成为我们远行的绳索。

放下眼前的那些烦恼,我们会发现,生活的味道是多种多样的,世界的法则就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就是生活的丰富多彩。古人说人生的四个最高境界是:他乡遇故知,久旱逢甘霖,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这其中之一就是他乡遇故知。多年不见的好友,在他乡意外重逢,这是多么令人惊喜的事情。即使都在一个城市的朋友,平时大家各自为生活而忙碌很少见面,到了节日的时候相约聚会,那份欢欣,那份喜悦总是成为回味无穷的记忆。可是这相聚的欢欣,这重逢的喜悦,不都是因为有了离别吗?正是因为有了离别,才有了重逢的渴望,才有了相聚的喜悦。

有一句话说,没有离开过故土的人,永远不知道故乡的美丽。假如我们没有人在他乡饱受冷遇的凄凉,没有人在异乡孤立无助的窘迫,又怎么能够体会出故乡的亲切和温暖,怎么能够了解故乡的博大和宽容?看看唐朝诗人贺知章的《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诗人离家五十多年之后回到故乡,人生易老,世事沧桑的种种感慨涌上心头,诗人诗兴大发,使这首只有四句的短诗成为千古绝唱。假如没有漂泊异乡的经历,没有身为游子的境遇,怎么能有这样伟大的诗篇?

安逸的生活只会扼杀一个人的意志和才情。有资料说,美国和欧洲拥有独立住房的人口不到40%,大多数的家庭都是租房,大多数的家庭把财力用在培养孩子和旅游上。他们认为,作为父母,最重要的,是让孩子尽可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是让孩子尽快地了解世界的丰富多彩。

房子不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任务,一个志在高远的人,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房子的大小,房子是高档还是低档,都是一个休息的地方。真正的人生安全,不是一套房子,而是在你所在的领域能够到达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