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对每一朵花微笑
3377700000033

第33章 倾听,是一种选择

文/查一路

一位印第安人和他的朋友,在美国纽约繁华的曼哈顿散步。人声车声,鼎沸嘈杂。可是,印第安人说他听见了蟋蟀的叫声。朋友摇头不信,认为这是印第安人的幻觉。印第安人径直走到一处花坛。

在花坛的草木下,他的朋友惊讶地看到了正在鸣叫的一只蟋蟀。

倾听什么样的声音是有选择的。自然的声音,对印第安人的耳鼓来说是最响亮的,它盖过了其他一切声音,因此在众声喧哗中,印第安人能听见一只蟋蟀的叫声,而我们在都市生活的人们,只听见人声车声。

在我居住的小区,一位母亲靠听觉挽救了一个孩子的生命。当她走过了几条街,突然在嘈杂的人流中听见了孩子的哭声,她循着哭声返回家里,保姆把四岁的孩子锁在家里,自己上了菜市场,孩子正搬把椅子上了阳台……

邻居们说她凭借的是担忧和预感。我不敢肯定,她是否确凿听见了孩子的哭声,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在她的听觉中,选择性地填满了孩子的一颦一息。于是这个幸运的巧合,其中也一定包含了必然。

你看,大街上,那些人在侧耳倾听,他们在寻找一种声音,是自己熟悉、关注或对自己有益的声音。

声音并非一味地用分贝来计量,音乐家对音符是敏感的,他们能在梦中听到旋律。古陶瓷是无声的,而文物鉴定专家能从发光的釉面听到声音,听见来自远古的话语。一位有经验的渔民,即便离开大海很远,也能听见大海的潮声。圣贤大哲倾听内心的声音,能够为时代与历史把脉。

在有声处倾听一下无声吧。这是一个急躁而喧嚣的时代,有人形象地比喻:“我们就像住在一个闹腾腾的房子里,每个人都在放开喉咙喊叫。为了让他们听到我说的话,我只好比他们还大声。于是没有人知道别人在讲什么。”在各种嘈杂的声音中,倾听,需要分辨,需要我们用听觉和心灵排除浮躁的干扰。“********”,需要练就一双敏感而聪慧的耳朵。

先知的声音总显得微弱,但人们选择了它,即避免了盲从和愚昧。政治家选择倾听底层民众的声音,能历练出开明和睿智,从而有善治。什么是时代的最强音,文艺工作者若是能捕捉到,定会创作出精品和佳作。倾听求助者的呼号,为民间疾苦而动容,世间才有了慈善家,才敞开了富饶与仁慈的口袋……

因此,你听到了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选择了倾听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