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失眠的海
3377600000064

第64章 半颗牛奶糖

文/凌仕江

如果你没有在藏区生活过,你很难想象在这所荒山边上的希望小学里,一颗普通的牛奶糖,对这些平时几乎连糖纸也没怎么见过的孩子到底意味着什么?

为完成一个读者的心愿,我替她来到了这所希望小学二年级的课堂上。我的衣服口袋里装了一颗牛奶糖,那是我用来下边防体验生活贿赂那些想家的小战士剩下的。我已经不止一次顺路到这座希望小学了,对这里一些学生的情况比较熟悉。我又看见了她——那个平时喜欢在课堂上疯疯扯扯的雪儿达娃同学。

我不假思索,还是点了她的名。

我在黑板上写了一堆生字,她全读了出来,并且声音嘹亮,表情十分自信,她居然全读对了。在我看来,这样的奇迹只可能在大师圆寂或灵童转世的某个瞬间才可能刹那间出现。就在前几个月里,她能读对其中的一个生字,我都能喜出望外,甚至欢呼雀跃地表扬她聪明极了。我无法克制心中的狂喜,想尽快给她一个什么奖励,手便情不自禁地伸进了口袋,我捏住了那颗牛奶糖,然后慢腾腾地将它摸了出来,结果发现长条形的牛奶糖不知什么时候只剩下了半截。这世上为何竟有这么绝的事?越是渴望完美的心事却越叫人残缺不全。我很是不安,却又无能为力,更不可能停下来思忖一颗糖的前因后果,在课堂上当着全班同学的面,用很庄严的仪式,迅速将它当作奖品惭愧地送给了雪儿达娃。

同学们一片哗然,叹息声此起彼伏,遗憾自己怎么没被老师点到名。

雪儿达娃的眼睛笑成了一条缝,嘴张得大大的,口水从左边流了出来。她把牛奶糖紧巴巴地拽在手里,做了一个向上举的胜利动作,两条腿歪歪扭扭的像个猴子似的蹦回了座位。这个情景曾让我眼前无数次地幻化出《无极》中那个与馒头有关的小女巫。

同学们开始向她投去羡慕的目光,更多的则疯狂地举手:老师,我来;老师,让我也来回答;老师,求求你给我一个机会……

就在这时,我注意到了一个平时从不举手的小男孩,他举在空中的手在不停颤抖。我向他点头微笑,示意他站起来。可是他的样子很不自信,站起来之后,面对我提出的问题,只字不提,只是一边羞涩地笑,一边指着我的衣袋,表情十分滑稽,又十分可爱。我悄悄地摸了摸下边的裤包,又顺其自然地将手挪到了上衣的口袋,只要身上有口袋的地方都摸了,心里顿时一落千丈,没有了,什么都没有了。怎么就没有了呢?我真后悔,为什么不多带一些上路,庆幸的是他没有回答上问题,否则我不知该找个什么借口才能下台。

最终我还是把雪儿达娃推荐给了那位读者。她的心愿是想从自己每月的薪水里抽出一小部分来支援一个藏区的孩子上学。并且还有特殊要求,要找一个聪明可爱的藏族小女生。

雪儿达娃从此成了她的牵挂。

遇到藏区各种各样的传统节日,她会从遥远的地方为雪儿达娃寄来文具、玩具、衣服等用品。由于希望小学所处的藏区地理位置偏僻,无法与其连线通话。她只好用写信的方式去关心雪儿达娃,但每次寄出的信都有去无回。她渴望有朝一日收到雪儿达娃的一纸成绩单该有多好啊。后来,她又懊丧地求助于我了。我对她说,藏区的孩子不太喜欢学汉文,就像我们小时候不太喜欢学英文一样,总认为那烦琐复杂,也许这是你收不到回信的原因之一。不如,不如你寄上一包牛奶糖试试,我敢保证你一定能很快收到回信。

为什么?为什么会这样?

我笑了。很勉强。因为,因为你太不了解孩子。对于孩子,特别是对于藏区远离城镇的希望小学的孩子,一颗牛奶糖远比一些文具和一些衣服更容易满足他们真实的心灵。再说,中国的希望工程,很早就对西部边远地区的希望小学实施了源源不断的支援,他们见到最早最多的就是文具和衣服,唯独没有糖,没有那种嚼在嘴里芳香四溢,越嚼越香,越香越回味,越回味越想吃,百吃不厌的牛奶糖,哪怕只有半颗,你也能看见他们发自内心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