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华姓氏大典
3376100000478

第478章 羊舌

羊舌

拼音:Yáng shé

繁体:羊舌

图腾:

羊舌氏来源

1,出自姬姓,是春秋时晋国晋靖侯的后代。春秋时晋靖侯的儿子公子伯侨有孙子名突,晋献公时被封在羊舌(在今山西洪洞、沁县一带),其后遂以羊舌命姓,称羊舌氏。羊舌族中有四人皆高门大户,世代为晋国大夫,世称羊舌大夫。

2,出自季姓。古代有个叫季果的人,有人偷杀了羊,把羊头送他,他不敢不接受,于是把羊头埋在地下。后来偷窃之事被人发现,季果把羊头掘出来,羊舌还在,所以被免罪,他于是以“羊舌”命姓,子孙遂姓“羊舌”。

羊舌氏迁徙分布

羊舌姓望居京兆郡(今陕西省西安市至华县一带地区)、河东郡(今山西省黄河以东夏县一带地区)。

羊舌氏历史名人

羊舌突:姓姬,名突,春秋时晋国人,羊舌氏的得姓始祖。晋武公子姬伯侨,生姬文,文生姬突。晋献公时封为羊舌大夫,采食于羊舌邑,其子孙因以邑为姓,称羊舌氏。

羊舌赤:春秋时晋国中军尉,字伯华,为羊舌突的长子。时称他“铜鞮伯华”。孔子说:“国有道,其言足以兴;国无道,其默足以容,盖铜鞮伯华之所行。”即卒,孔子叹曰:“铜鞮伯华无死,天下有定矣。”

羊舌肸:春秋时晋国贤者,字叔向,又称叔肸,为羊舌突的次子。博议多闻,品德高尚,能以礼让国,是当时晋国的贤臣。孔子称之为“遗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