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华姓氏大典
3376100000440

第440章 长孙

长孙

拼音:Zhǎng sūn

繁体:長孫

图腾:

长孙氏来源

长孙复姓本为拓跋氏,为后魏献文帝第三兄拓跋嵩之后。北魏道武帝拓跋圭的曾祖父拓跋郁律有两个儿子:大儿子沙英雄为南部大人,号拓跋氏;小儿子什翼健就是拓跋圭的祖父,拓跋圭建立北魏称帝后,因沙英雄是曾祖父的儿子,就赐他的儿子为长孙氏。长孙嵩后来位至太尉,封为北平王;他的侄子长孙道生屡建战功,位至宰相,封为上党王。拓跋嵩因有功于魏,世袭为王族大人。孝文帝时,以拓跋姓为魏朝皇族宗室之长门,故改姓为长孙氏。

长孙氏迁徙分布

古时,长孙氏望出济阳郡(今河南省兰考县一带)。

长孙氏历史名人

长孙晟:字季晟,长孙无忌之父, 隋朝洛阳人。自幼习武,年18岁为司卫上士,高祖一见嗟异。开皇中突厥南侵,晟口陈形势,手画山川,定其虚实,皆如指掌。遂拜为车骑将军兼受降使者,敌称他的马声与弓声为“霹雳闪电”,闻风丧胆。终为右骁将军。卒谥献。

长孙操:唐王朝建国的当年(公元618年),高祖李渊诏令东道大行台长孙操为陕州刺史。长孙操上任伊始,便带人实地察看利人渠,决定在此渠的基础上扩大规模,增加水量。与苏威的无坝引水工程不同,长孙操在交口东面的橐水上筑起石坝,并加宽加高水渠,使渠水比原来的利人渠扩大了许多倍。于是,人们便将此渠称 作“广济渠”。

长孙皇后:唐太宗李世民的皇后。她曾协助李世民发动 “玄武门之变”,夺取政权。李世民即位后,她常劝其提倡节俭,重视法制,信用贤臣,深得唐太宗的敬重。她还从封建伦理观出发,编写了《女则》10卷。

长孙无忌:字辅机,晟子。唐朝洛阳人,唐太宗皇后之兄。博涉文史,有谋略。从太宗李世民定天下,功居第一迁吏部尚书,封为齐国公,又徙赵国公、太子太师,后为高宗时辅政大臣,进授太尉,兼修国史。后因反对高宗立武则天为后,被放逐黔州,自缢身亡。撰有《唐律疏议》。

长孙无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