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华姓氏大典
3376100000412

第412章 桓

拼音:huán

繁体:桓

图腾:

桓氏来源

1,源于上古。黄帝有大臣桓常,被认为是桓姓的始祖。

2,出自姜姓。齐国国君齐襄公之弟公子小白,在襄公被杀后,自莒国入齐,成为齐国君主,后为春秋五霸之一,死后谥号为“桓”,即齐桓公。其支庶子孙仍为桓姓。

3,出自子姓。宋国有君太名卿,死后谥号为“桓”,史称宋桓公。其后代有向魋,改名桓魋,其后亦称桓氏。

4,为少数民族乌丸氏、桓侯氏复姓和阿鹿桓三字姓所改。

桓氏迁徙分布

古时,桓氏望族居谯郡(今安徽省亳州)。

桓氏历史名人

桓荣:古代桓氏素有“荣由稽左,志在尽忠”之谓,说的是汉代有桓荣,世居谯国尤元(安徽省怀远西)人,官少傅,赐车乘号,谓诸生曰:“今日所蒙,稽左之力也”。

桓容:字春卿。东汉时沛郡龙亢人,小的时候在长安学习,后来担任欧阳尚书,教授徒弟数百余人。光武帝的时候被拜为议郎,授太子经,累官太子少傅,后迁太常。明帝即位,因为他是皇帝的老师,所以被拜为五更,被封为关内侯,他的门徒很多都做上了公卿。

桓谭:东汉学者,他写的文章很好,特别喜欢古文,写书写了二十九篇,取名叫《新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