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
拼音:zhuāng
繁体:莊
图腾:
庄氏来源
1,出自芈姓,是春秋时期楚国王族之后,楚国君王芈旅去世后,谥号为“庄”,即历史上德楚庄王。楚庄王德支庶子孙,以祖上谥号为姓,成为庄氏。
2,出自子姓,是春秋时宋国国君宋戴公名武庄,其后人即以其字为姓,成为庄姓一支。
庄姓形成以后,曾于汉代出现过一次易姓。汉明帝名刘庄,讳庄字。
庄氏迁徙分布
先秦时代,庄姓已经向西南地区的四川、贵州、云南传播。
秦汉之际,庄姓以湖北、河南为其繁衍中心。
十六国时期,庄姓子孙纷纷从今湖北、河南分散各地,先后迁居今甘肃的天水、浙江的绍兴、山东和江苏间地。
唐末,河南光州固始人庄森落籍永春桃源里蓬莱山,是为庄姓入闽始祖。
明初,山西庄姓作为明朝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甘肃、湖北、湖南、河南、北京等地。
明、清两代,庄姓人渡海到台湾,亦有入迁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
如今,庄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广东、江苏、浙江、台湾等省为多,上述四省之庄姓约占全国汉族庄姓人口的百分之六十。
庄氏历史名人
庄周:即庄子,宋国蒙人,战国时期思想家。做过漆园吏。著书十余万言,往往出以寓言,主张清静无为,在思辨方法上,把相对主义绝对化,转向神秘的诡辩主义。著有《庄子》。
庄青翟:高祖时大将、武强侯庄不识之孙,汉代大臣。文帝时袭爵武强侯。武帝时曾任御史大夫、太子少傅。后任相三年,于官场争斗中自杀。
庄忌:吴(治所在今江苏苏州)人,西汉道家、文学家。其思想倾向老庄,提出退身穷处,除累返真的人生哲学。认为现实生活混浊黑暗,一无是处。
庄绰:泉州惠安人,宋代官吏、学者。最高职任过鄂州、筠州知府。其学有渊源,多识轶闻旧事。有《鸡肋篇》、《杜集援证》、《炙膏肓法》、《本草蒙求》等。
庄臻凤:女,字蝶庵,三山(今扬州)人,清初著名琴家,师从徐上瀛。不拘于虞山一派,兼采古浙、中州等各派之长,在艺术上具有一定的造诣。作有十四首琴曲,各具特色,代表作是《梧叶舞秋风》。
庄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