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中华姓氏大典
3376100000228

第228章 焦

拼音:jiāo

繁体:焦

图腾:

焦氏来源

1,出自于上古神农氏,以国为姓。周武王立国之后,封神农氏后代裔子孙于焦(今河南陕县焦城),建立焦国,其后以国为姓,遂为焦氏。

2,出自姬姓,以国名为氏。周朝时,有王室同姓诸侯国焦国,后被晋国所灭,原焦国王族遂以国名“焦”为姓氏。

3,古代南中(今四川大渡河以南和云南、贵州两省)少数民族中有焦氏。

焦氏迁徙分布

始建于西周初年的焦国(今河南陕县焦城),春秋时灭于晋,于是子孙纷纷出奔,或北渡黄河进入山西,或西徙陕西,或向东北方向的河北、山东播迁。

东汉时,焦姓除继续繁衍于北方外,已有人在长江以北之安徽,长江以南之浙江等地定居。繁衍于北方的焦姓,逐渐发展成为河北中山(今定州)、广平(今鸡泽东)以及陕西冯翊等地的望族。

魏晋南北朝时,社会动荡造成焦姓南迁外,更多的焦姓经陕西避兵火于宁夏、甘肃一带。

宋靖康之耻后,焦姓避居江东,繁衍于今安徽、江西、江苏、浙江一带。

宋末元初,焦姓不得不播迁于更广泛的南方其他诸省。

明初,山西焦姓作为明朝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江苏、河南、山东等地。

明清之际,焦姓人家大量出现于江南各地,同时人才辈出,声誉响亮,使得迄今为止焦姓在南方各地一直都是一个著名的姓氏。

如今,焦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江西多此姓,约占全国汉族焦姓人口的百分之二十六。

焦氏历史名人

焦延寿:字赣,汉代梁地人,官小黄县令,颇有政绩。专攻《易经》,自称得孟喜之传,曾传授给京房,于是汉代《易》遂有京氏之学。汉元帝时被封为三老。

焦度:南安氐人,南朝齐将领。少有勇力,善骑射。历任辅国将军、东宫直阁将军、淮陵太守、游击将军等职。沈攸之起兵造反,焦度镇守郢城,曾于城楼上辱骂沈攸之,人呼其楼为焦度楼。

焦遂:唐代名士。说话口吃,清醒时话不成句,醉酒时对答如流。与贺知章、李适之、李白、王王进、崔宗之、苏晋、张旭并称饮中八仙。

焦德裕(1219,1288):字宽父,元,井陉人。通晓左氏《春秋》,好拳勇,善射。

焦宏:据相关资料记载,焦宏生于明洪武三十年(1397年),明永乐十九年中进士,授官监察御史,后历任江西按察副使,江西布政使,明正统六年,擢为户部侍郎。焦宏为官23年,不仅多次平反冤狱,施惠于民,而且为东南沿海抵抗倭寇作出了贡献。

焦循:甘泉(今江苏省扬州)人,清朝经学家、数学家、戏曲理论家。嘉庆举人。出身治《易》世家。他以数学原理及音韵训诂整理《易经》。有《雕菰楼易学三书》、《孟子正义》、《论语道释》、《剧说》、《释弧》、《释轮》、《加减乘除释》。

焦氏起名规则

1, 焦(Jiao),最好不用声母是q、x的字为名,双字名应避免全都用j声母、iao韵母或阴平调的字。

2, 最好不全用上下结构的字。注意名的意义与“焦”字的“焦糊”的含义相连不要产生不佳的歧义。

3, 起名示例:焦筠元、焦龙前、焦艳、焦立志、焦典、焦连亢、焦源、焦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