糜
拼音:mí
繁体:糜
图腾:
糜氏来源
1,出自封疆,以地名为氏。春秋战国时,楚国有大夫受封于南郡糜亭,其后代子孙以封地名为氏,称糜氏。
2,出自以祖名为氏。春秋时楚国有工尹(官名),名糜,他的后人以祖名为氏,为糜氏。
3,源自以职业所从事的对象谷物名称命名为氏。据《百家姓考略》称:“糜,夏同姓诸侯有糜氏之后。”夏代有同姓诸侯,专门种植豆黍之类的农作物,在当时是很先进的生产活动,因为每年都有可靠的收成,因此,种糜的族人富裕而昌盛,后人以其职业为氏,世代姓糜,称糜氏。
糜氏迁徙分布
在古代,糜姓的望族大多出自东海(汉置东海郡,辖境相当于今山东原兖州府东南,至今江苏邳县以东至海,及山东滋阳以东至海一带)。
糜氏历史名人
糜信:三国吴国人,经学家,官乐平太守。著有《春秋谷梁传注》十二卷、《春秋说要》十卷、《春秋汉议》等。
糜竺:字子仲,东海朐人,糜竺世代经商,因此家童宾客近万人,资产以亿计。后来徐州牧陶谦聘用他别驾从事。等到陶谦去世之后,糜竺奉陶谦的遗命,迎接刘备继任徐州牧。糜竺的妹妹嫁与刘备,就是那个长坂坡将阿斗托付给赵云后,投井自尽的糜夫人。
糜芳:字子方,东海朐人县(今江苏省连云港市)人,糜竺之弟,在刘备入川时,为刘备所重用,曾任南郡太守,与关羽共守荆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