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萤光集:流萤作品及其他
3371200000001

第1章 作品(1)

兰州碑林纪略

兰州碑林始建于公元2000年。

余有志于碑林久矣!1983年,余司宣传之责,深感世人受边塞诗影响,对甘肃多有误解,因之倡议创建碑林,藉以展示甘肃古今人文之盛。嗣以岗位转换,政务繁杂,匆匆不暇,难董其事。1993年,余年逾花甲,息影政坛,心有余而力尚可,家庭支持,社会赞同,乃横下一条心,知难而进,决计以有生之年促成其事。自此以后,夜以继日,年复一年,不唱天,不唱地,单唱碑林一本戏。

始则联络同道,制订计划,精选地址。继而多方奔波,阐述必要,寻求支持。幸而李君虎林、崔君正华热情相助,始开启动。至为庆幸者,孙英、陆浩、朱作勇诸君,身居政要,关心文化,于1997年8月亲临现场,决定由省、市、社会三方面筹资兴建。1998年春正式开工,设计施工人员与碑林同仁同心协力,艰苦创业,至今二年有余,则规模初具矣。

兰州碑林建于兰州黄河北岸白塔山西峰。此地原为荒山野岭,狭窄处约五六米,杂草丛生,人迹罕至。而今登临其上,景色焕然一新。蓝天白云之下,青山环抱之间,碑林建筑群黄瓦红柱,鳞次栉比。北端环翠山巅,上建重檐六角之亭,巍然耸立,雄视上下。摩崖石刻,将依山而立,形同屏障;集散广场,林木青翠,车来人往。迎宾大门,古朴典雅;影壁书法,引人遐想。数百米长廊,高低曲直,蜿蜒环绕;数千平方米草坪,花木相间,幽雅宜人。东侧则为古碑苑、书艺院。南端将有山门并林间小道,与金城关相连。最为壮观者,当属碑林主体建筑草圣阁,凌空飞架,直刺蓝天,时人隔河相望,称之为兰州黄鹤楼。若登阁远眺,兰山白塔遥遥相望,黄河之水奔腾而来,落雁之乡郁郁葱葱。俯瞰金城,高楼林立,车流纵横;入夜则万家灯火,繁星落地。游人赞曰:壮哉!美哉!兰州碑林以地域文化为其特色,名曰碑林,实则甘肃若干历史之显示。东汉大书法家张芝,世称草圣,乃甘肃之骄傲,碑林之旗帜,是以雕其像于碑林,命其名于碑阁。诸如梁鹄、索靖、李世民、李白、彭泽、胡缵宗、邹应龙、王了望、邢澍、张澍、唐琏、朱克敏、安维峻、马福祥、刘尔炘等,或九五之尊,或文臣武将,或诗人墨客,皆陇上英才,今镌刻其诗文墨迹于碑林,未尝不引人慨然想见其时其人之风采。******与孙中山皆世纪伟人,或留足迹于陇土,或示手札于陇人,今刻其手书,置于最显要处,以示伟人对甘肃之关怀。林则徐、左宗棠、于右任、郭沫若、张大千、舒同,皆近现代名士,书法大家,曾亲临陇上,赋诗挥毫,今一一选刻之。今人赵朴初、启功、季羡林等,皆学界巨人,书坛泰斗,以耄耋之年,不辞辛劳,为碑林题名、题词、书匾、书碑,至为感激。殊可珍贵者,淳化阁帖、秦汉简牍与敦煌写经,皆甘肃文化瑰宝,今逐一展现,为碑林镇馆之宝。淳化阁帖肃府本,妙意尽传,誉满神州,惟原石双面刻字,且系国家珍贵文物,世人难以目睹,今翻刻一部,以广其传。兰州碑林的张芝雕像。

秦汉简牍与敦煌写经,皆民间书法之精粹,极尽鬼斧神工之妙,今选其精美清晰之作,勒之于石,开古今中外之先河。甘肃著名碑刻,诸如《西狭颂》、《西夏碑》、《白塔寺碑》、《大崇教寺碑》、《免粮恩碑》、《重修兰州城记碑》,以及黄庭坚、赵孟頫、文征明、黄自元等人诗碑,极具历史价值,悉数展示碑林。中国书法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爱好者日众,特建中国传世书法展厅与陇右书艺院,供人观赏,以资研习。所有碑刻,石料来自陕西富平县凤凰山,刻工来自各方,力求每一通碑诗文好、书法好、石料好、镌刻好。碑林同仁努力将兰州碑林建设为具有历史、艺术、教育、游览休闲价值之文化胜地。

碑林肇建,伊谁之力,人曰流萤,余谓不然。此乃天时、地利、人和所致也。若夫****之年,书法精品被付之一炬者成千累万,历代碑刻被毁为碎石者比比皆是,何敢言建碑林。如今环境宽松,文化复苏,始有是举。而甘肃文化底蕴深厚,为碑林奠定基础。君不见,大地湾文化已有8000年之久,刻画符号呈现于陶器之上;陇东南为周秦先祖发祥之地,近年出土之秦公鼎何其精美;至汉唐盛世,丝绸之路横贯东西,文化鼎盛;宋元以降,时有文化名人脱颖而出。正由于此,方见其品位。更为关键者,党政领导,工矿企业,文博部门,专家学者,众多百姓,或投资金,或赐书作,或供资料,共襄此举,始有今日之规模。

人尝云:百年一遇,千载难逢,言其机遇之难得也。值此千禧龙年,世纪之交,西部大开发风起云涌,兰州碑林初步建成,对外开放,接待游人,何其欣哉!碑林同仁深深感谢各界人士支持,殷切希望给予指教。愿兰州碑林保护有方,日益丰富,上无愧于先贤,下有益于后昆,与兰山交相辉映,共黄河永世长存!

流萤写于公元2000年6月14日

兰州碑林建设始末

人的一生,的确有许许多多意想不到的事情。比如我,就没有想到,在我的一生中,竟然会与碑刻有缘,而且缘分不浅,直到吆喝着、奔走着,在兰州白塔山上建成了兰州碑林。

有人曾经讲,人生不过是一场梦,岂可不努力做一个像样的梦?我这场碑林梦做得怎么样,当然只能交给社会、交给历史去评说了。

大凡做梦,总是有一些起因的。人常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我小时候就见过一些零星的碑刻,虽然那时很不在意,可现在回味起来,起了相当重要的潜移默化作用。

我的老家在会宁农村,小地名叫老君坡。距我们那里不远,有个村子叫苏家堡子,村子里有个很大的庄子,是当地颇有名望的苏家的庄园。苏家弟兄中,有两个进士、一个拔贡,人们称作“一门三进士”。庄子的南边是苏家的祖坟,路边立着一块石碑,那是苏家为先祖立的神道碑,碑文为他家的后代、进士苏源泉所撰,字是翰林杨思写的。

后来,我到县城上枝阳小学。上学的路上,在翟家所与张城堡中间,要经过一座土桥,路边立一石碑,上书“平政桥”三字。这座桥是左宗棠的部将魏光焘率领部队修建的。光绪二年十月,左宗棠为这座桥写了篇碑文,并命名“平政桥”。其中讲道:“逾陇而西,道出会宁,由县东张城堡至古城翟家所为车道所经,山冈逶迤,中惟坑堑。车行必于两山之狭,水从东来,入于狭中,左旋右薄,一里数曲,陟则为涂,降则为川。每夏秋山水骤发,泛滥汹涌,遇其冲激,摧折立致,叫号神明,未由挽救。冬春冰凌欲解,轮蹄滑跶,寸进尺退,一日之间,数见倾陷,行者苦之。邵阳魏君光焘备兵平、庆、泾、固,巡视斯道,良由恻然。请于余,率所部屯军,循山凿石,枿去廉利,填塞洼坎,起翟家所,讫张城堡,于旧路北别开新路二十余里。又于董家沟、白家沟、古城子沟野水通川处建大桥三,黑沟建小桥一,尽岁俸所人以充用,率所部将士千数百人就工作,昼夜罔间。

经始今年闰月,又五阅月而工成。余闻而嘉之,名其桥曰平政,并为之记。”“平政桥”三字,楷书,写得很漂亮。此桥为左宗棠部将修建,左宗棠撰写了碑文,命了名,这三个字也可能为左宗棠所书。听说,残碑还在。

在县城上学时,在东关外东河边有一个碑洞,洞里竖着一块大碑,我和同学曾跑去看过,当然这只是出于好奇而已。这块碑还有一个传说:明代,会宁一农家牛产一犊,头有双角,身披鳞甲,浑身斑纹,说是麒麟。知县得知,赶紧备车,拉到县城,想送给朝廷,邀功请赏。谁知刚刚出城便死了,就葬在桃花山下,并立碑纪念,人称麒麟坟。这坟和碑,保存了几百年,20世纪50年代才毁掉。我还记得老人们说,会宁的举子上京赶考,家人、亲友都要送到此处告别。

1944年,我到兰州求学,在五里铺一带也看到过几块石碑。

1946年至1949年,我到了西安,就读于西北大学。节假日常去西安碑林转悠,那是我有生以来,第一次看到那么多的碑刻。

时光荏苒,我已过古稀之年。回头一想,在我求学的路上,每走一段,怎么就要与石碑打个照面呢?这可能就是缘分吧!在兰州建一座碑林的想法,始于1983年。那时我在省委宣传部工作,担任副部长兼《甘肃日报》总编辑,分管文艺和宣传工作。那年夏天,我去福建参加了一次会议。会议结束后,顺便到福州游了一回鼓山。鼓山素有“今古名山”之称,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历史文化名城福州东南部。海拔969米,面积1890公顷,山上苍松滴翠,奇葩流红,岩秀谷幽,胜迹遍布全山。相传山巅有一巨石平展如鼓,“每风雨大作,辄簸有声”,因以名鼓山。自唐、宋以来,不知多少骚人墨客为其吟诗填词,登览题刻,至今留下了大量的摩崖石刻,真、草、隶、篆俱全,各领风骚,美妙绝伦。大大小小的石刻约500余段,宛如一座天然书法宝库。这些摩崖石刻多数分布在登山古道、屴崱峰、白云洞、灵源洞等地,而以灵源洞一带最为密集。可以说是繁花似锦,琳琅满目,世所罕见。据《鼓山志稿》中说:“宇内名山,铭刻之多,未有逾此山者,入灵源洞里许,峭壁林立,殆无寸隙。”

灵源洞最早的刻石是在东壁的宋庆历六年(1046年)蔡襄所书的“邵去华、苏才翁、郭世济、蔡君谟庆可丙戌孟秋八日游灵源洞”24个楷书游览题词,字径40厘米。蔡襄,字君谟,曾任官于福建,书法上为“宋四家”之一,其书“崇尚气势,精神外拓,笔画端庄,效鲁公体”。从其另两处题刻“忘归石”、“国师岩”,便可以看出这一特点。

后来书画大家游鼓山,看到蔡襄题刻之后,无不发出“自然造化之美,祖国山河之美,尽收眼底,使人流连忘返”的感叹。在喝水岩下的石岩上,有一个字径宽达4米的楷书“寿”字,相传为南宋理学大师朱熹所写。朱熹的石刻,还有“天风海涛”四个斗大题字。后代文人学士登鼓山,无不以一睹“天风海涛”书刻为快。鼓山因为有了这些历代摩崖石刻的映衬,显得更加美不胜收,真可谓字里生金啊!山不朽,题刻也不朽。这次游鼓山,面对那么多的石刻,对我的触动太大了,斯人已去千年,而文思、笔墨仍留人间,我只说了一句话:“千年的石头会说话啊!”正是鼓山之行启发了我,以后到泰山,到孔庙,到武汉,到苏州,凡是所到之处,特别留意碑刻。我想,甘肃有那么悠久的历史,甘肃的先民们创造了那么灿烂的文明,单就书法来讲,也当在全国屈指可数之列,何不把散落于各处的甘肃书法珍宝,不管是碑刻,还是墨迹,集中起来,也搞一个碑林,从而作为宣传甘肃的一个窗口呢?

通过书法让更多的人了解甘肃的历史和现状,至少让来兰州的人增加一个可参观的景点,留下一点美好的回忆。

更深一层的想法是,甘肃边远、干旱、贫穷、落后,这是事实,毋庸讳言。但是甘肃,地域辽阔,生存空间大,矿产资源、水电资源、土地资源、日光资源等等,却是很丰富的。特别是历史文化积淀深厚,记载着人类文明发展的灿烂历程。

从历史纵向看,陇东、陇南是周、秦的发祥地,时至今日,遗迹片片;汉、唐时代,丝绸之路横贯东西,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盛极一时。宋、元、明、清以后,日渐衰落。有人曾经讲,甘肃不是落后,而是后落,是很恰当的。正是由于穷,全面知之者少,片面误解者多,甚至遭人讥讽。有位领导曾经讲甘肃的干部“土”,引起普遍不满。我知道,甘肃的干部到外地参加会议,总是坐后排,不为主持者注视。这种误解,相当多的人是受了唐代边塞诗的影响。我们宣传不够,也是重要原因。我常讲:“我们现在不行,我们的老先人却是相当厉害的,何不把他们请出来,集中介绍给世人,让大家对甘肃有个全面了解。”我是生于斯,长于斯,对甘肃,我无比热爱,总想为甘肃办点事情。这就是我之所以在有生之年,千辛万苦,创建碑林的动因。

就这样,我起劲地鼓吹此事。先后找过当时担任兰州市委分管文教工作的杨德儒、刘炳午两位副书记,也多次与省书协主席赵正、兰州市文联主席郭文涛、兰州画院院长董吉泉等一起策划此事。大家都说这是个好事,但真的干起来,可以想见,难度很大。谁知道这一鼓吹,竟整整鼓吹了十年,还是动不起来。

1993年,我从工作岗位上退了下来,那年的省人大会议结束时,我和大家合了一张影。当时有同志问我:“退下来以后干什么?”我说:“这些年来,在甘肃的政坛上,我既编过剧本,又当过导演,也演过戏,今后不再参与了,充其量看看而已。有生之年,还是干点文化方面的事吧!几十年的工作历程,大多与文化有关,现在退下来,但对文化的感情依然很深,我要把兰州碑林这件鼓吹了十年的事情干成。”

于是,以兰州市园林局为依托,兰州碑林的筹备工作就正式开始了。我找市园林局局长卢玺凯,请他与我一起干。卢玺凯曾担任过市政府副秘书长、市旅游局局长,文化素养好,办事能力强,工作经验丰富,在兰州人缘也好。他赞同我的设想。于是,我们就一起精心策划,组织实施。卢玺凯把碑林当作事业来干,呕心沥血,任劳任怨,许多好的点子、设想,许多材料的收集、整理,都出自他之手。在他退下来以后,一如既往,照样干。可以说,在整个碑林建设中,他一直是我得力的参谋和助手。与此同时,我们还将市园林局的办公室副主任李龙文抽调出来,参与碑林的筹建工作。李龙文自幼爱好书画,曾师从老书法家尹建鼎。筹建碑林,正给了他一个施展才华的机会。

他办事麻利,人也精干,能吃苦。当初,就由我和卢玺凯策划,李龙文具体办理,上上下下,左左右右,不知吃了多少苦,跑了多少路,可以说,全身心投入到了碑林建设。兰州碑林管理处的编制批下来不久,李龙文被任命为管理处的主任。从此,兰州碑林的管理工作,就由他挑了。现任兰州市园林局局长的蔡天爵,在沙井驿砖瓦厂任厂长时,被评为模范干部,后来到市建委任副主任,到西固区任区长,再到园林局工作。他经验丰富,办事果断,为人豪爽。他一上任,就把兰州碑林当作兰州市园林建设中的一件大事来抓,从建设规划的会审,到单个项目的确定,从碑林的管理到方方面面的协调,他都做了大量具体而卓有成效的工作,给予了始终如一的支持。

1993年3月,我们拟定了碑林建设的初步设想。按照这个设想,我们马不停蹄,四处奔走,写报告,选地址,批项目,要资金,要编制,找人员,直到1996年冬天开始整地,筹备工作才算有了个眉目。

其间又是整整四年。

在碑林的整个建设过程中,我以为起了决定性作用的,有这样三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