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许多人求职时用手写的简历,但字迹潦草,像“天书”一样令人看不懂。这会让用人单位认为你是一个不严谨的人,工作起来也有可能马马虎虎,所以只好放弃。而许多企业在招聘时,也把手写简历的字迹是否工整、清晰、漂亮,作为筛选人才的第一步。
此外,在面试时还要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不要过于卖弄才学,表现与身份都显得很不相称,令人不敢恭维。
刘强与用人单位约好下午14∶05分面试的,可他直至14∶12分才到。前台小姐把他带去面试时,面试的经理还没问什么呢,他就开始解释说路上车堵了好长时间,真没办法。面试刚开始三分钟,动听的手机音乐响起来了,刘强习惯性地接听了电话,像是旁若无人。只听他说“这件事不是跟您说多少次了吗?你直接问总经理就行了……”谈到一个专业问题时,面试官问:你们操作可行吗?答曰:我说这样做就肯定没问题的,这方面我有十几年工作经验了。结果是,虽然对方对于他的业务能力表示认可,但其不注重细节,谁敢邀其加盟?
企业在用人时,特别注重应聘者的行为细节。一个不注重细节的人,即便他很有专业能力,想他以后能给企业带来多大的价值也是很难的事,说不定,还会因一件小事让公司大受损失。
有的人因注重细节,而获得了好工作。
一个大学毕业生去广州想靠打工闯出一番事业来。但很不幸,一下火车,他的钱包被偷,钱和身份证都没了。在受冻挨饿了两天后,他决定开始拾垃圾——虽然受白眼,但至少能解决吃饭问题。一天,他正低头拾垃圾时,忽然觉得背后有人注视自己,回头一看,发现有个中年人站在他背后,中年人拿出一张名片:“这家公司正在招聘,你可以去试试。”
那是一个很热闹的场面——五六十个人同在一个大厅里,其中很多人都西装革履,他有点儿自惭形秽,想退下来,但最终还是等在了那里。当他一递上名片,小姐就伸出手来:“恭喜你,你已经被录取了。这是我们总经理的名片,他曾吩咐,有个青年会拿着名片来应聘,只要他来了,就成为我们公司的一员!”就这样,没有经过任何面试,他进入了这家公司。后来,由于个人努力,他成为了副总经理。“你为什么会选择我?”闲聊时他都会问总经理这个问题。“因为我会看相,知道你是栋梁之材。”每次,总经理都神秘兮兮地一笑。
又过了两三年,公司业务越做越大,总经理要去新城市进行投资,临走时,将这个城市的所有业务都委托给了他。送行那天,他和总经理在贵宾候机室面对面坐着。“你肯定一直都很想知道,我为什么会选择你。那次我偶然看见你在拾垃圾,就观察了你很久,你每次都把有用的东西拣出来,将剩下的垃圾归理好再放回垃圾箱。当时我想,如果一个人在这样不利的环境下还能够注意到这种细节,那么无论他是什么学历、什么背景,我都应该给他一个机会。而且,连这种小事都可以做到一丝不苟的人,不可能不成功。”
由此可见,细节可以使人失去一份触手可及的工作,也可以使人获得一份连自己都不敢奢求的工作。所以,面试时,应聘者要注重自己的一言一行,不要让细节毁了你的前程。
微笑是成功者的名片
现实的工作、生活中,一个人对你满面冰霜,横眉冷对;另一个人对你面带笑容,温暖如春,他们同时向你请教一个工作上的问题,你更欢迎哪一个?当然是后者,你会毫不犹豫地对他知无不言,言无不尽,问一答十;而对前者,恐怕就恰恰相反了。
一个人的面部表情亲切、温和、充满喜气,远比他穿着一套高档、华丽的衣服更吸引人注意,也更容易受人欢迎。而这一细节,却常为人们忽略。
大卫·****生是美国一家小有名气的公司总裁,他几乎具备了成功男人应该具备的所有优点:他有明确的人生目标,有不断克服困难、超越自己和别人的毅力与信心;他雷厉风行、办事干脆利索、从不拖沓;他的嗓音深沉圆润,讲话切中要害;他总是显得雄心勃勃,富于朝气。他对于生活的认真与投入是有口皆碑的,而且,他对同事们也很真诚,讲求公平对待,与他深交的人都为拥有这样一个好朋友而自豪。
但初次见到他的人却对他少有好感。这令熟知他的人大为吃惊。为什么呢?仔细观察后才发现,原来他几乎没有笑容。
他深沉严峻的脸上永远是炯炯的目光,紧闭的嘴唇和紧咬的牙关。即便在轻松的社交场合也是如此。他在舞池中优美的舞姿几乎令所有的女士动心,但却很少有人乐意同他跳舞。公司的女员工见了他更是畏如虎豹,男员工对他的支持与认同也不是很多。而事实上他只是缺少了一样东西,一样足以致命的东西——一副动人的、微笑的面孔。
因为微笑是一种宽容、一种接纳,它缩短了彼此的距离,使人与人之间心心相通。喜欢微笑着面对他人的人,往往更容易走入对方的天地。难怪学者们强调:“微笑是成功者的先锋。”
我为了替公司找一个电脑博士几乎伤透了脑筋,最后终于找到一个非常好的人选,一名刚刚从名牌大学毕业的博士。几次电话交谈后,我知道还有几家公司也希望他去,而且都比我的公司大,比我的公司有名。当他表示接受这份工作时,我真的是非常高兴也非常意外。他开始上班后,我问他,为什么放弃其他更优厚的条件而选择我们公司?他停了一下,然后说:“我想是因为其他公司的经理在电话里是冷冰冰的,商业味很重,那使我觉得好像只是为一次生意上的往来而已。但你的声音,听起来似乎你真的希望我能成为你们公司的一员。因为我似乎看到,电话的那一边,你正在微笑着与我交谈。你可以相信,我在听电话的时候也是笑着的。”的确,如果说行动比语言更具有力量,那么微笑就是无声的行动,它所表示的是:“我很满意你。你使我快乐。我很高兴见到你。”笑容是结束说话的最佳“句号”,这话真是不假。
“你希望别人高兴来见你,你就必须高兴会见别人。”这是一位行政单位的秘书的经验之谈。他说他所在的办公室主任只要是见到上司总会微笑着打招呼、点头,上司也以同样的态度回应他。可一回到自己的科室,对下属便很冷淡,很严厉,从没有笑脸,这样他也就得不到同仁们的微笑与拥护了。
细节非小,事事关大
不拘小节常被人看做是大度潇洒的表现:大礼不拘小让,做大事的人哪顾得了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
错矣。知道吗?大事全部是由不起眼的小事组成的,唯有把每件小事做好,才有可能做成大事业。更何况,许多生活社交上的所谓小事也许不会给你带来明显的财富收入,但却是一个人修养素质的全部体现,是一个人潜在的形象及人际资源方面的投资。但是,生活中有许多人并不重视这些诸如像“吃饭”一样的小节,结果毁掉了大好的合作机会。
东北某国有企业与一家美国大公司商谈合作问题,这家企业花了大量工夫做前期准备工作。在一切准备就绪之后,公司邀请美国公司派代表来企业考察。前来考察的美国公司的代表在这家企业领导地陪同下,参观了企业的生产车间、技术中心等一些场所,对中方的设备、技术水平以及工人操作等,都表示了相当程度的认可。中方工厂非常高兴,设宴招待美方代表。宴会选在一家十分豪华的大酒楼,有20多位企业中层领导及市政府的官员前来作陪。美方代表以为中方还有其他客人及活动,当知道只为招待他一人之后,感到不可理解。美国代表在回国之后,发来一份传真,拒绝与这家中国企业合作。中方认为企业的各种条件都能满足美方的要求,对代表的招待也热情周到,却莫名其妙地遭到美方拒绝,对此也相当不理解,便发信函询问。美方代表回复说:“你们吃一顿饭都如此浪费,要是把大笔的资金投入进去,我们如何能放心呢?”
对于这家东北企业来说,能得到一笔巨额投资对于其未来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所以这次合作是一件大事,但这件大事却因为一顿饭的“小节”而毁于一旦。
如果说吃饭是一种“小节”,那么也有人因为重视这种“小节”而赢得了商业上合作的机会,可见细节的威力是无穷的。
一个青年来到城市打工,不久因为工作勤奋,老板将一个小公司交给他打点。他将这个小公司管理得井井有条,业绩直线上升。有一个外商听说之后,想同他洽谈一个合作项目。当谈判结束后,他邀这位也是黑眼睛黄皮肤的外商共进晚餐。晚餐很简单,几个盘子都吃得干干净净,只剩下两只小笼包子。他对服务小姐说,请把这两只包子装进食品袋里,我要带走。外商当即站起来表示明天就同他签合同。
因为他把吃剩下的两只小笼包带走这样极其平凡的小事感动了外商,使外商顺利地与他签订了合同,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吃饭”这等小事带给人的影响。上面的例子充分说明了“小节”的重要性,可见小节非小,事事关大。不要以为这些小节不重要,它会严重影响到你的社交形象,以至于影响到你在他人眼中的印象,因此,为了不至于因“小节伤大雅”,因“小节损伤自己形象”,请从此刻起:密切关注生活中这些细微的“小节”,树立良好的形象,多方位地完善自我,最终使自己登上大雅之堂。
莫因小利而忘形
很多人对自己使用的东西都有一种修补心理。我们在生活中做每件事情,都应该有一个大局的眼光,但是有时候我们常常被眼前的蝇头小利所迷惑。
某家报纸曾经刊登过这样一个事例:一个香港的老板来大陆投资,机器设备都是从国外进口的最好的,生产效率极高。但是有一天这个地方突然发了洪水,虽然经过奋力抢救使大部分机器脱离了险情,但是还是有一台设备没有抢救出来。洪水退了,为了尽快恢复生产,香港老板就在当地市场上采购了一台中国大陆制造的机器来充当重任。
这台机器质量还过得去,用了一段时间也没有什么大的问题,但是不久它就原形毕露,各种小毛病开始显现出来。今天这个螺丝松了,明天那个零件坏了,总得不断修理,这样常常影响整个生产任务的顺利进行。老板想重新买一台进口的新机器,但是进口机器非常贵,再说这台机器也还能用,所以就这么一天又一天地耗着。但是那个大陆产的机器还是不争气,总是出毛病,而且损坏的周期越来越短。到年底一算细账,就因为这台机器的这些各种小毛病,产量较上年度有明显的减少,这些损失加上维修费用等,足可以换一台进口机器了。香港老板这才痛下决心,以低廉的价格把这台机器处理掉,从国外购置回一台新机器。
但凡我们想把一件事情做好的时候,就不能有凑合的心理,应该更换的东西一定要换,该重新购置的东西就要重新买,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整个工作的效率。细枝末节上的修修补补,虽然能够满足暂时的需求,但是从整个长远的计划完成角度来看,这是非常不明智的做法。
现实生活中,更为不明智的做法就是有些人因为贪图小利而失掉自己最起码的做人原则,毁掉大好的人生前程。
张平在一家大公司供职,能说会道,才华横溢,所以他很快被提拔为技术部经理,他认为,更好的前途正在等着他。
有一天,一位港商请张平喝酒。席间,港商说:“最近我的公司和你们的公司正在谈一个合作项目,如果你能把手头的技术资料提供给我一份,这将使我们公司在谈判中占据主动。”
“什么,你是说,让我做泄露机密的事?”张平皱着眉说道。
港商小声说:“这事儿只有你知我知,不会影响你。”说着,将15万元的支票递到张平面前。张平心动了。
在谈判中,张平的公司损失很大。事后,公司查明真相,辞退了张平。
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本可大展宏图的张平不但因此失去了工作,就连那15万元也被公司追回以赔偿损失。张平懊悔不已,但为时已晚。
在所有老板的心目中,“谁是忠诚的,谁才有责任感,谁才是最可靠的”。本着这种认识,老板一旦发现你露出不忠诚的端倪,那么任凭你有惊世之才,他也不会信任你,更不会给你发展的空间。
也许,像张平这样的人,在利欲的诱惑之下,完全忘记了“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的真理。
一个优秀的员工永远也不会被利欲蒙蔽眼睛,他将时刻用职业道德与高尚人格规范自己的行为,努力保持德与行的一致性。当利益在前时,他丝毫不为所动,因为他的心头有一把打不开的锁。
现在就开始行动
拿破仑曾说:“想得好是聪明,计划好更聪明,做得好是最聪明。”“唯有你的行动,决定你的价值。”这就是成功人士的秘诀!在成功者的眼中,行动重于一切。如果你天天都在想着做什么,却不付诸实际行动,那只能是空想,永远也不可能成功。当人们问起一个著名的实业家他成功的秘诀时,他说:“行动。”第二点呢?“行动。”第三点呢?“依然是行动。”有一篇仅几百字的小短文,世界上几乎主要的语言都把它翻译出来过。仅纽约中央车站就把它印了150万份,分送给路人。
日俄战争时,每一个俄国士兵都随身带着这篇短文。日军从俄军俘虏身上发现了它,并相信这是一件法宝,并把它译成日文。后来,天皇下达命令,日本政府的每位公务员、军人和百姓,都要拥有这篇短文。
现在,这篇《把信带给加西亚》已经被印了亿万份,在世界范围广泛流传,这对有史以来的任何一个作者来说,都是无法打破的纪录。这篇短文后来被收录在戴尔·卡耐基的一本书中——
“在一切关于古巴的事情中,有一个人让我最难忘怀。美西战争爆发后,美国必须要立即跟西班牙反抗军首领加西亚取得联系。加西亚游走在古巴丛林的山里——没有人知道确切的地点,所以无法写信或打电话给他。但美国总统必须要尽快地与他合作。”
“怎么办呢?”
“有个人对总统说:‘有个名叫罗文的人,只有他才找得到加西亚。’”
“于是,他们就把罗文找来,交给他一封写给加西亚的信。那个叫罗文的人拿了信,封好,贴身放在胸口,划着一艘小船,四天后的一个夜里,在古巴上了岸,消失于茫茫的丛林中。接着,三个星期之后,他从古巴岛的那一边出来,徒步穿越了一个危机四伏的国家,把那封信交给了加西亚——这些细节都不是我想要说明的。我要强调的是:把麦金利总统那一封写给加西亚的信交给罗文,而罗文在接过信之后,没有问题,没有条件,更加没有抱怨,只有行动,积极而又坚决的行动!”
“只有行动才能赋予生命力量。”罗文的话为行动对于成功的作用做了最好的诠释。人是自己行为的总和,行动体现了人的最终价值。“现在就去做”可以让你的梦想和目标从思想的领域步入现实。记住:成功的道路是要一步步走出来的。要成功,就不要把手插进口袋。起程吧,不论是朝向那心中的圣地,还是那使命的征途,抑或那平凡的不朽,这一切都需要我们现在就迈出行动的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