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可变的超越:登山英雄启示录
3364900000019

第19章 九死一生 誉满九州的“双子星座”——李致新与王勇峰(1)

从1983年开始,李致新和王勇峰参加登山以来,无数次的合作,都获得圆满成功,被登山界誉为“双子星座”、“登山福将”。

王勇峰经常爱引用一位登山家的话:“登山的伙伴有时比妻子还重要。”

这也是他们20年的感受。登山中,对伙伴的信任是成功与安全的根本。登山最忌讳的就是和不熟悉、不了解的人一起登山,那样会带来无穷的问题和烦恼,现在,越来越多的商业登山活动已经显示出了简单的登山组合所带来的诸多问题。

而王勇峰和李致新的组合却让人感到这是一对完美的组合,一对天才和汗水的组合,李致新的判断力与决策力无论是在登山过程中还是在生活中都极其鲜明地显示出来,而王勇峰的坚忍和执着都是常人极难相比的。

王勇峰总是说:“和李致新在一起登山我的运气总是特别好。”

引子:命运的安排

1.《珠穆朗玛——青松》

1975年,正在上小学四年级的李致新刚刚13岁,他从学校惟一的一份报纸——《人民日报》(那时候他是校长很喜欢的一个学生,所以,他被授予了一个神圣的任务——每天去供销社取《人民日报》。)上得知中国登山队再次登上了珠穆朗玛峰。

那篇报导的标题是《珠穆朗玛——青松》,那篇文章用了很大的篇幅介绍当时登山队的政委邬宗岳,他为了记录登顶的成功和登山运动员的精神风貌,冒着各种危险拍纪录片,结果却因为体力消耗太大而在海拔8500米的地方失踪了。

从此,邬宗岳成了这个13岁的少年心中的英雄,李致新的一生都和他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李致新像当时大部分的青少年一样,非常崇拜英雄。在李致新的印象里,像邬宗岳一样的登山运动员就是真正的英雄。对李致新来说,这些登山运动员显得特别神圣,就像青松一样常青。不过,他并没有想到,自己有朝一日也和他们一样,成了人们崇拜的登山英雄。

有时候,一个重要的人物,一件重要的事,一篇重要的文章,就可能影响一个人的一生。那些优秀的人,他们总是能够形成良性的发展轨迹,他们每走一步,都为下一步和整个一生打下了重要的基础。

然而,李致新的家乡并没有山,只有丘陵,比较危险的陡崖也只有几十米高,这让梦想登山的李致新感到万分遗憾。一天,他的学校组织了一次春游,他竟然趁老师不注意从崖底爬上了崖顶,这让他的老师感到万分担心,急得直批评他。不过,他的那位老师肯定想不到,她的学生后来居然爬上了比这陡崖高得多的世界最高峰。

这个喜欢爬高的学生后来居然考进了武汉地质大学。

在一次体育课上,李致新参加测试1500米,他居然跑了个第二名,而那个第一名是体育特招生。这个意外的结果让李致新非常兴奋,以前他喜欢踢足球,根本不知道自己还挺能跑。从此,他一下子发现了自己跑步的才能和跑步的乐趣。

没有人突然能成功,所谓突然的成功,不过是平时的积累罢了。

能够始终看到自己的长处的人,总是充满自信,精神振奋,积极进取。他们为自己的才能自豪,并不断提高自己的才能,这使得他们在自己的长项上兴趣过人,这一切,使得他的长项越来越长。

环境优美的武汉地质大学有山有水。每天早上,李致新禁不住都要绕着学校或是操场跑上几圈。因为跑步,李致新认识了高他一个年级的王勇峰。李致新是水文系工程地质学专业的,王勇峰是水文系水文地质学专业的。

兴趣使人们走到一起,共同的兴趣使人们成为朋友。

2.什么事情都喜欢做到极致的王勇峰

说完了认识王勇峰之前的李致新,我们再来讲一讲认识李致新之前的王勇峰。小时候,王勇峰的爸爸非常注意锻炼他的意志,从小学三年级起,他就在爸爸的教育下开始练长跑。他的家乡山东济宁的冬天非常寒冷,当别的同学都戴着暖和的棉帽子的时候,他却只戴着一个耳套出去晨跑了,每天早晨,他都要跑上四五千米。

早年的锻炼,可以塑造自己的性格,磨炼自己的意志,奠定一生中最高成就的基础。

聪明爱动的王勇峰天性爱玩,却不爱学习。

他非常淘气,干尽了坏孩子能干的事:在马路上撒钉子,给自行车放气;庄稼熟了跑到地里偷庄稼;钻进火车车厢里偷西瓜……

在这么一个差点被学校开除的坏孩子身上,居然发生了一连串的奇迹。

在上初二那年,学校举行了一次四则运算的选拔竞赛,王勇峰居然有幸被选上了。

在老师的苦心辅导下,他后来居然还代表学校参加了市里的数学竞赛。

在考试的过程中,他发现在所有的试题中,只有一道题让自己感到眼熟,当时他就想,就做这一道吧,做呀做,居然榜上有名了,还拿了一个第二名。

这一连串的奇迹发生之后,王勇峰的命运发生了转折性的改变,他从此对自己树立了信心,走上了当好学生的道路。

善于看到自己优点的人,才能树立自信。总是看到自己缺点的人,就会过分自责,直至自暴自弃。

后来,他们班来了一个更厉害的几何老师,按照规定画辅助线需要用虚线,可他老是忘记,他习惯用实线,这位老师冲着他的后脖子就是一巴掌,把他疼坏了,一辈子也忘不了辅助线用虚线。

到初中快毕业的时候,王勇峰发现做一个好孩子是挺好的事,就认真念书了。到了高中,凭着数学成绩进了市重点中学,还进了重点班。

在重点班里,他们班一共50人,他却排名40,在这里他再也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了。这时他就有些灰心了,想:“既然不能把学习赶上去,何不好好玩玩呢?”于是他就利用星期天与一些伙伴骑车到处游逛,这个星期向东走20公里,下个星期又向西走20公里,这样,济宁附近的山、树、水他几乎都见过了。每到一个地方,回来向大人介绍他们去过的地方,很多地大人们竟然都没听说过。他越来越感觉到学习是多么苦燥无味,而到野外是一件多么令人兴奋的事儿。

好奇心和探索意识,使我们不断获得新的认识,这种内在的动力是推动个人不断取得成就的内因。

在王勇峰的高中生活中,惟一让他感到得意的事就是高一运动会上他参加1500米的比赛,竟然拿了个第一。当时正值冬天,在那次运动会上,好像其他参加比赛的人都没太把比赛当成回事,上场时还都穿着棉衣、棉裤、大头棉靴,而只有王勇峰当时只穿着单衣单裤,一双球鞋。这是他第一次参加比赛,所以也就非常认真地对待此事。当他一听到发令枪的响声就冲了出去,尽管济宁的冬天很冷,他却顾不了这些,只知道玩命地跑,当发现自己遥遥领先,心里就更高兴了,任鼻涕横飞。当他得到第一名的成绩时,感到是多么幸福,体会到了成就感的滋味。

要做好一件事情,就要做得足够的准备。有时,不仅仅是我们的能力使我们成功,而是因为我们的准备。

一看他跑得不错,学校让他参加校队训练,在那里每个人都是单衣单裤,所以他的成绩也就不再那么突出了。

个人的发展之所以会呈加速度的发展,那就因为在一个较高的境地,可以得到较多的机会。不过,从点的角度来看,突破性的发展之后,事情的发展又总是渐进的。

可以说,王勇峰是在愉快的东奔西跑中等来的高考。平时他在班里一直是35名,高考时却超常发挥,居然考了个17名,上了重点线。王勇峰原来一直都梦想自己能当一个拿破仑那样的将军,却阴差阳错进了武汉地质学院。不过,在这里,他并没有放弃自己的将军梦,他抱着军事方面的书苦读。这使得他的肚子里藏了许多战争故事,大家都喜欢听他讲故事,他也从这种演讲中得到了一种豪气满胸的煽动性快感。

不一定上什么专业,就成就什么样的事业。上大学只是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进修的机会和基础,至于将来真正会从事什么,你喜欢从事什么,你自己还拥有足够的选择权。

在武汉地质学院,王勇峰跑步的特长得到了强化。第一次参加学校的运动会,他就取得了5000米项的第一名。这之后,他就特别想进校队,为了达到目的,他就隔三叉五地在院体育教研室门外转悠。一天,一位体育教研室老师问他:“你想练练吗?”他说:“当然想!”那位老师就说:“那你就先跟着练吧。”这样,王勇峰的加入校队的愿望终于如愿以偿。

功夫不负有心人。只要你的动机足够强烈,你的思想和行动足够主动,你就能够实现自己的愿望。只要你足够想,你就足够能。

别人跑1500米,他跑2000米,他喜欢什么事情都喜欢做到极致,不达到极限决不罢休。这种素质终于使他在后来的登山运动中能够不断取得更新、更高的成就。

多付出一点,这样坚持下去。就可以使自己获得更多的机会,取得更大的成就。可事实上,许多人总是想少付出一点,结果,老板不喜欢自己,丢了晋升加薪的机会,甚至丢了工作。如果是对待客户也这样,就会招致客户的批评,久而久之,客户就会放弃你的产品和服务,选择别的产品和服务。

校队的老师看他这么努力,就宣布正式收他进了校队,在校队的长跑里,王勇峰找到了一种成就感和归属感。

坚持不懈才能使自己梦想成真。

个人只有在集体和团队中,才能找到自己的准确位置,才能找到成就感到归属感。

上了大学以后,王勇峰再不会做那种青春年少式的坏小子了,他决心坚持做个好学生。刚刚入学1个月,他就当了班长。为了当好班长,他开始全心全意为大家服务。遇到有人下自习晚了,或是训练晚了,他就帮同学把饭打回来放在他的宿舍。由于很多同学不会缝被子,王勇峰还帮同学们缝被子。到了大学二年级,王勇峰以出色的表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一个能够为别人着想的人,必须受到众人的拥戴。

当时,李致新是本班的团支部书记经常喜欢来段山东快书。他经常说:“当的格当,当的格当,扣你二斗红高粱。”因此,他也很受大家拥戴。李致新虽然小王勇峰一个年级,两个人可以说是棋鼓相当。

两虎相遇,必有一争。大二那年,学校开运动会,王勇峰报名参加1500米的项目,李致新也决定跑1500米,决心与王勇峰争个高低上下。作为校队的长跑队员,王勇峰跑到最后一圈时,差点儿被李致新超过。好胜心极强的王勇峰急了,立即开始加速,结果,王勇峰拿了第一,许多女生都给他加油,这使他感觉好极了。

比赛过后,王勇峰倒是颇有大将风度,他跑过去和李致新打招呼,两个人的关系自然加深了一层,他们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胜不骄,才能赢得比赛,赢得友情。那种一取得一点成绩就嘲笑别人的人,其浅薄的表现只会引起众人的反感。

3.双双加入校登山队

转眼之间,王勇峰上了大三。作为校队的长跑队员,王勇峰较早地得知学校要组建登山队。这个消息令王勇峰感到非常兴奋。

近水楼台先月,靠近机会的人,总是能够先得到机会。

他决心通过参加登山队来进一步锻炼自己。他一直坚信自己能做大事,而要做大事就要经得起考验。而登山正是一种极好的考验自己的机会。登山是要经过生死考验的,如果一个人经历了生与死的考验了,还有什么办不到的事?可是,学校组织的登山是和科考结合在一起的,不要水文系的。为了加入登山队,王勇峰开始四处活动,找系里,找体育教研室,找团委,到哪里都是一句话:“我要登山。”

只要你的愿望足够强烈,就没有人能够阻挡住你。

后来,学校就安排他去参加测试了。当时,学校的以测试非常严格,眼睛必须在1.5以上,还要能背着20多公斤沙袋走半个小时以上。最后,高压舱、低压舱、戴沙袋,都没有难倒王勇峰,他统统都顺利通过了。当时,共有几百个人报名,结果只选定了24个。这样,王勇峰又一次顺利地实现了自己的愿望——他成功地加入了学校登山队。

关键时候的表现,还得靠平时的积累。平时不注意锻炼自己,到了需要表现的时候,就会显得心虚。

作为校队的运动员,王勇峰又一次首先得知一个老师退出了登山队,这样,就有一个名额空缺了下来。这时,他立即想到了自己的好友李致新。

有时候,机会需要等待。当然也需要密切关注。只有等待,才能出现空缺。只有密切关注,才能抓住机会。

王勇峰立即去找正在食堂吃饭的李致新:“学校组织了一个登山队,还有一外名额空缺,你想不想参加?”

“是吗?我当然想参加喽!”李致新乐得快蹦了起来。可是,一想到自己是水文系的,而登山队不要水文系的,只要和高山工作密切相关的地质系、矿产系和物探系的,他就开始犹豫起来。

“咱俩不一个系么,我都加入了,你同样也能加入啊。”王勇峰劝他。

熟知内情的王勇峰就指点李致新去找负责登山队的纪老师。李致新摸到纪老师家,见到纪老师的第一句话是:“我想参加登山队。”

搞了很多年的科考工作的纪老师是一个经验丰富的登山家,脚趾曾在登山中被冻掉。他问李致新:“你为什么要参加登山队?”

李致新愣了一下以后,立即摆出了自己的三个理由:“第一,我喜欢登山。第二,听说将来还要和日本队合作,我会日语。(其实,李致新那时的日语水平只够问个好。)第三,我是东北人,我抗冻。”

听了李致新陈述的理由,纪老师感到很满意,他称只要李致新的系领导同意就没问题。

一听到纪老师这样的表态,李致新径直去找系主任申请,在此之前,他还从没和系主任直接交谈过呢。系主任称,“作为咱们系的学生,你能去当然是好事,但要把功课安排好。”

就这样,鬼使神差一般,李致新也加入了登山队。回想起事情的经过,李致新觉得,如果没有王勇峰的信息,如果没有开明的纪老师和系主任,如果真的像其他队员那样去做低压舱这样的专业测试,他可能永远和登山无缘了。

一、不过如此——阿尼玛卿山

1.李致新心目中的王勇峰

加入登山队的李致新和王勇峰一起参加登山前的训练,他们进一步熟悉了。一次,他俩在一场足球赛中争球,王勇峰速度快,一绕,就把李致新超过去了,李致新也追不上他,就在后面使了一个小绊儿,王勇峰“吧唧”一声就跌倒了。趴在地的王勇峰对李致新上说:“致新,你跟我来这个?”一想起这件事,李致新就觉得好笑。同时,他深深地感到王勇峰是一个不在小事上较真的豁达大度的真正的朋友。

只有豁达的人,才能为自己赢得尊敬和朋友。那些一遇到不平之事就斤斤计较的人,最终会陷入孤立之中。

真正让李致新认识王勇峰的事情,发生在第一次登阿尼玛卿山之前。

一天,他俩在西宁为采购进山食品在街上逛来逛去,正遇到一个卖羊羔皮的人,白白的软软的羊羔皮,真是喜欢人。

李致新对王勇峰说,“我的爸爸妈妈身体不好,要是给他们买回去做衣服,该有多暖和呀。”

听到这里,王勇峰就上去替他问价钱。“多少钱一线?”

“60块钱一张。”

“太贵了。”李致新随口说了一句。

“没关系,买不买,先看看。”卖羊羔皮的小贩一心想把他们拉到自己住的招待所去看货。

李致新觉得人地两生,就不想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