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汉雪
3364200000084

第84章 发财计

刘岚回到家中,脱下衣服就洗了个凉水澡。

然后随便吃了点糕点,就趁着天没黑,赶快将刘宏的东西送进宫里,也没多留抱怨几句直接就回家了。

身上起了大片大片的痱子,幸好张仲景和华佗还在商量事情,给开了几服药,又涂又吃,两天后全好了。

这几日,刘岚也无心想赚钱的事情,整天和张辽张泛两人时不时就泡澡木桶纳凉,而雷伯见无需针灸了便回了核桃园。

张仲景和华佗终于商量定药方的事情了,告辞离去。

不过很给面子的是,药方起名,子轩散。

令刘岚惭愧之余,又很是得意。

八月二十三日,荀彧郭嘉陈群仨哥们回来了。

兄弟相见,自然是大喜啊,互诉离别之情。

在家里天天喝酒。

刘陶本来很欢喜他们哥几个相聚,可是看刘岚无所事事实在心烦。有心安排刘岚读书,儿子是国王,虽然不一定回去了,可是不读书总归是不成的,但是目前汉余国物资的事情实在是揪心。自己已经尽力帮忙了,但是朝堂上对此还是没有下定论。干脆将哥几个赶回颍阴老家。

就这样,哥几个和钟氏一起返回颍阴。

钟氏贤惠爱子,又是数年儿子不在身边,担心儿子身体,在家里也就絮叨了几句。

刘岚脸皮厚,只是撒泼耍赖,后来看钟氏不放弃,便请求去郭嘉那里暂住,商量大事。

钟氏本来舍不得儿子,可是耐不住死磨硬蹭,而且刘陶也告知刘岚的事情,无奈之下便允许了,不过规定五天得回来一趟。

哥几个开开心心的就去了郭嘉庄园。

刘岚这厮没心没肺,吃着狗肉喝着酒,转眼就忘记了钟氏的规定。

转眼就过了八月。

九月三日。

刘岚左等右等等不了朝堂的决定,心中开始焦虑,可是也没办法左右朝堂,无奈之下和哥几个商量赚钱的事情,没办法,需要的东西太多了,少说也的五千万钱才能买齐,真是狂缺钱,而且运输费用也是一笔大项目,假如从颍阴出发长达三千里,这花费可不是小数目,哪怕是走海路从青州出发绕过朝鲜半岛也的有四千里。

商量来商量去,商量是五六天,刘岚拍板造酒,造烈酒,既然大汉人都喜欢喝两口,而且尤其是名士,不喝点就显示不出来自己的身份,那就大量造酒。

可是粮食从哪里来呢?

大汉这几年又是大旱又是大涝,要不就是蝗灾。

几人商量了半天,去荆州或者益州,但是益州路不好走,只能选荆州。而南阳离雒阳也近,更加方便,而且那地方好啊,没经过什么战乱,人口也多。

可是,刘岚忽然想到了黄巾起义时,依稀记得南阳打了好几场仗,立刻提议去襄阳。襄阳好啊,有水利之便,虽然离得雒阳远些,但是顺水可以覆盖荆州各郡,而且经过淯水去南阳也很方便,更重要的是经过长江可以直接出海,时间长了说不定能搞些大船直接联系汉余国。

众人虽然对刘岚选择襄阳的理由有些牵强,干嘛不去汉寿,汉寿才是荆州州治,但是汉寿确实太远了,在洞庭湖那边呢,而且襄阳确实人口不算少,水利交通方便,便同意了刘岚的想法。

刘岚这才明白现在荆州州治是汉寿,不过还是襄阳吧,历史证明襄阳是个好地方。

荆州刺史徐璆,字孟玉。广陵海西,度辽将军徐淑之子,少博学。

刘岚随即请求老爹给徐璆写信介绍最好能混个一官半职的哪怕是闲职也好方便做事。

刘陶不肯,甩手就走。

又求告卢植。

卢植眯着眼睛不说话。

荀彧那边也碰壁了,荀爽骂了他一顿,打算推荐他入仕。

荀彧吓得连忙推辞就跑。

没奈何,刘岚转而打皇帝的主意。

几人凑了些钱,用半个月时间好容易作了坛酒。

刘岚便再众人的期望下,鸟悄的去见刘宏。

刘宏喝了酒赞不绝口,可是刘岚的请求却不答应。

刘岚磨叽半天,刘宏让他出钱买官。

哪里有钱啊,得五百万啊!

无奈之下,将自己的打算告诉皇帝,邀请皇帝参与。

刘宏盘算了下,不错这买卖做得,拍着刘岚的肩膀道,给你个襄阳县长,赚钱后把欠费补上,然后每年利润给五成。

刘岚才不想做县长呢,只想搞个闲职混混好做生意。

刘宏不干了,想去襄阳,就得买县长,不然就别谈了。

无奈之下,两人讨价还价,磨叽半天,再搭上汉余国的一千匹马,终于商定,买下襄阳县长,赚钱后把欠费补上,然后每年利润给一成。

但是,刘宏还没等刘岚出发就觉得自己亏了。

第二日,皇帝朝堂宣布成立襄阳郡,不过里面只有襄阳一个县。

朝堂哗然,这算什么!突然成立郡也就算了,但是哪有郡里面只有一个县的。

刘岚听到消息愤怒异常,这样的话价钱翻了四倍。

当晚就找到皇帝。

可是皇帝乃是一言九鼎,怎么能收回呢。

没奈何,刘岚拉着刘宏在地图上讨价还价半天终于定下襄阳郡的范围。

襄阳郡包括山都,邓县、筑阳,蔡阳、新野、朝阳、章陵、中卢、宜城、邔国等共十个县。

其中新野是刘岚强要过来的,纯属个人爱好。

第二天,皇帝宣布,封赏周岁十四,虚岁十六的刘岚襄阳郡守,朝堂轰然一片。

就这样在众位大臣大骂,刘陶恨铁不成钢,卢植保持缄默的情况下,哥们几个满怀忐忑的就去上任了。

临走时还去了趟颍川书院,拉走了赵俨杜袭,还跑了趟阳翟找戏志才在夜里秉烛夜谈,终于成功将其拉走。

如此襄阳太守属官才算是大致凑齐了。

功曹是年纪最大的戏志才,主簿为荀彧、督邮张泛,杜袭为掾吏,赵俨为史吏。

郭嘉身体不好为刘岚幕僚出主意。

陈群老爹觉得跟着刘岚没啥前途可言,居然买官!

陈群无奈只得返回颍川书院。

如此太守府的架子算是搭起来了,其他的书佐之类的再说吧。

几人晃晃荡荡就到了襄阳。

原襄阳县长是个老头子,邓实,白发苍苍,估计也没啥干头,交接任务后就想回家养老。

刘岚哪里肯放,直接上书请求任命为郡丞。

刘宏居然还批了下来。

如此太守府机构算是完全建成了。

至于都尉嘛,刘岚数次上书,可惜,要不合适的人不来,要不打算来的人不合适。

刘宏一生气,你自己找,找不到就自己干吧,反正你也领过兵。

大汉朝第一个上马管军下马管民的郡守诞生了,刘岚。

对此任命,刘岚叫苦不迭,赶忙给老爹和老师求救。

这个时候,陈群实在是在书院熬不下去了,偷偷跑过来。

刘岚大喜过望,立刻将手头政务又分些给了陈群。

哪知过来十来天,两位老人家根本就不甩他,连信都不回。

刘岚无奈上书请求任命张辽为都尉。

刘宏不批,认为张辽年轻太轻,虽然干过军候,但是毕竟没有多长时间,干不了这个事情。

刘岚大怒,任命张辽为自己的副将,带兵操练。

这一顿折腾,连政务带军务折腾了一个月,太守府终于算是磕磕碰碰的开始正常运行了。

紧接着,刘岚让郭嘉协助戏志才,自己便将全部身心投入到酿酒的大事中去了。

首先用借刘宏的五百万钱买了大批的粮食同时去铁匠铺打造所需器具,自己在旁边亲自指导。

又抽出时间到处转悠,盘下一个酒馆并且保留了所有伙计。本来还打算保留掌柜的,可惜,掌柜的不干,打算转行买卖丝绸。酒馆搞定了但是暂时不开张,就等酒酿出来了。

一个月后,具体来说,就是十一月十日,刘岚终于酿酒成功,酿出两百坛度数高低不一的酒。

最高的有五十度,最低的有三十度。

刘岚毫不含糊,立刻任命陈群为掌柜。

陈群不肯,刘岚便说有合适的再换他,先求他帮帮忙,帮帮那数十万百姓之类的话!

无奈之下陈群只能委委屈屈的上任去了。

十一月十一日,刘岚雇了一些当地的无业游民,也就是类似游侠之类的地痞无赖,列队在大街小巷内到处转,大喊“明日醉仙楼开张,每十人免费送一斤。”

游侠们很听话,毕竟刘岚也算是半个游侠,而且还做了好大的事,乃是游侠的英雄。至于曾经动过念头要拿那五千两黄金的事情,是决计不敢提的。

十一月十二日,酒馆正式开张,名为醉仙楼。

很俗的名字,但是很吸引人。

当天,爆竹声响震天,人群鼎沸。

两层的小楼爆满,所有的伙计都累的腰酸背痛,笑的脸都抽了。

陈群则是累的数钱数的手抽筋。

刘岚看着情形,心中大喜,不出所料,果然卖酒还是个好行当,当即下定决心扩大产量,扩大酒楼。

轰轰烈烈的酿酒卖酒产业在这个冬天襄阳郡如火如荼的展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