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汉雪
3364200000072

第72章 削三国

程普将使者安排进了府衙客厅,又派侍卫斥候茶水,自己耐心等待汉城来人。

好茶是没有的,只不过是用树叶泡的,过过瘾罢了。

半个时辰后,徐邈揉着脸就进门了。

一进屋就唠叨:“德谋啊,程太守啊,大半夜的,什么使者啊,值不值得来一趟,山上风可真冷。”

程普笑道:“嘿嘿,不知道干嘛的,不过估计有好事。”

徐邈有些满不在乎道:“估计是要撤兵了,韩当发来军报说在挹娄折腾呢,估计挹娄王熬不住。最好再拖他半个月,正好练练兵,也不耽误春耕。”

“我也这么想,但是我估计有大好的事情,来的使者是代表挹娄和沃沮的,不包括夫余,而且来的是山江而不是汉城,肯定是秘密而来,估计可以好好坑夫余一把。”程普阴笑道。

“哦,那可就真是好事了,目前就是夫余有些危险罢了。走,看看去。”徐邈来了兴致了。

两人迈步就进了客厅。

使者来的目的很简单,就道歉,然后打算撤军,那么你们是不是也该把你们军队撤出来了啊。

徐邈多精明啊,一看就知道这小子没说全乎。徐邈表示,坚决不行,说打就打,说和就和,当俺们汉余国好欺负咋地,赔偿吧。

两方面争论一阵,使者始终不松口。

徐邈程普对视一眼道:“送客。”

说完扭头就走。

使者急了连忙大喊,这次漏了底。

原来挹娄沃沮的底线是,汉军攻打夫余时,挹娄沃沮在后面捅一刀。

徐邈阴阴一笑,表示这个方案不合理,应该是夫余攻城时,挹娄沃沮在后面捅刀子,然后汉军出击,两相夹击,大败夫余,不然谁知道你们三家是不是串通好了的,而且就目前来讲,你们还是联盟呢。

使者无奈争辩几句只能同意,又看天色将亮,也没有商量具体时间,连忙告辞离去。

徐邈程普对视大笑,大事已定,就等下次使者来了。

第三天,使者果然又到了,还是同一个人,达成协议,明日上午会是夫余攻城,待到夫余全军压上,就请汉军出击。

当天夜里,汉军骑兵通过山道连夜赶往山江城。

天亮后,夫余攻城。

夫余大将很愤怒,一个月了,后勤压力越来越大,带了的粮草已经不够了,夫余王那边有意撤军。这也没办法,当年夫余领军和丁零联盟攻打鲜卑损伤惨重,如今国力远不如当初了。这次出兵带了二十万,将近整个夫余一半的军力,再多就无法弹压众多不满的部落了。现在更麻烦的是挹娄和沃沮有退兵的打算,这样一来独木难支更加没有可能赢了。为今之计,只有尽快攻破汉城报仇雪恨。夫余大将命令全军压上,再赌一次,今日再不成,明晚连夜撤军,让挹娄沃沮那帮子蠢人殿后,等待汉军的追杀吧,反正夫余与汉余国隔了一条大河,等到大河开化,据守天险,汉余国也无能为力。

攻打了半个时辰,还是跟往常一样,云梯上去就被长达五丈叉子掀翻,汉余国的人好像不知道累一样,笑嘻嘻的开弓放箭。

这个时候后面大喊,“挹娄沃沮反了”。

夫余大将大惊失色,只见后营人影乱窜到处是火,心知定然是真的反了,不知是否和汉军勾连汉军。

回头看看汉城大门好像没有动静,心中稍安,心中发狠,命令攻城兵卒撤退杀光挹娄沃沮立刻撤军。

三国大军很快乱成一团。

挹娄王看汉城大门始终没开,心中着急,莫非上当了,这可如何是好,如今夫余残余十七万,挹娄残余十万,沃沮残余四万,怎么也不是对手啊,如果溃退的话,得死多少人。

挹娄正在着急,忽然看到沃沮溃败四散逃窜,瞬间心如死灰。

正要下令撤兵,忽然见到汉城大门大开,汉军骑兵冲出来,心中大喜,高喊“援军已到,冲锋”。

夫余大将,看到汉军冲出来,心中大势已去,命令全军撤退,自己殿后,然后率军猛冲汉军。

汉军领军的是卢章。

卢章见夫余的头领向自己冲过来,心中大喜,挥军猛攻。

两军瞬间接战,卢章这个时候才发现,对方大将竟然是当初跳水逃生之人,大奇之下,手中长矛不停。

那大将心存死志,俱是两败俱伤之招,硬是抗了四十回会合。

卢章心中焦躁不安,假意力量不支,长矛脱手。

大将大喜,直冲过来。

卢章右脚猛踢矛杆底部。

长矛嗖的一声直冲过去。

那大将大惊失色,挥刀格挡,击飞长矛。

忽见,一道剑光闪过,猛然发现,周围天旋地转,然后就没了感觉。

卢章探身抓起那人头颅,用鲜卑话高喊:“敌将已死,还不下马受降,否则杀无赦。”

紧随其后的军士跟着就齐声用鲜卑话呐喊“敌将已死,投降不杀”。

夫余大军眼见主帅惨死,心中惊惧,扭头就跑。

卢章大骂一声,拾起长矛领军急追。

夫余大军想的倒是好,只要冲过大江就有活路。

哪知忽然看到又有一队汉军万人在江边巡视杀戮。

夫余军卒连忙绕行逃窜,汉军早已守候多时马力人力充足,又哪里逃的出来。

片刻之间死尸遍地。

后面夫余大军,见无生路向北突破挹娄逃窜,还没逃出两里路就看到有数万汉军步卒旗帜林立不知有多少人列阵以待。

无奈之下只能向东绕行,可惜又见数万汉军列阵以待。

众汉军高喊“投降不杀”。

此时,挹娄大军卢章大军也从后面追来。

夫余将士面如土色,又激励征战一个多时辰,无奈之下互相对视,然后下马跪地投降。

挹娄王和夫余王没有敢向汉军索要战俘和战利品,看战局已定,立刻领军逃跑,然后命使者转告汉军。

战后清点,收降夫余大军八万余,领有约六万左右四散逃窜不知所踪,三万左右当场被杀。

战俘被发配道东南道盐场或者东北道北海岛一带筑城。

至于逃跑那批人,刘岚淡淡道:“天寒地冻,没有粮草,由他们去吧,若是钨堡将士能够活捉就送过来,没有碰到就让他们去吧。”

让刘岚哑然的是,七八天后,居然主动投降了将近三万人。

更惊奇的是在后面,三万人当中大部分都是领头的,万夫长八个千夫长二十多个百夫长更是不计其数。

刘岚打听之后才知道,这些万夫长都跟夫余王有亲戚关系,千夫长和万夫长有亲戚关系,百夫长呢又和千夫长有亲戚关系,这样算起来的话,所有领头的都和夫余王是亲戚。

暗叹夫余王亲戚之多后,很快便让徐邈派人出使交换这些当官的。

使者是挹娄人,徐邈专门挑选的一个对夫余有深仇大恨之人,内容很简单,俺们汉余国可以将这里当官的交换回来,既然万夫长,有个“万”字,俺们也不欺负你们,你们就用一万四十岁以下的人口或者一万匹马或者一万之羊或者一万只牛来交换,其他千夫长百夫长之流的类推之。

夫余商量一阵问是否可以用金银珠宝。

使者直接拒绝,那玩意要来何用,不当吃不当穿的。

夫余又商量一阵,提出交换的名单,万夫长都要了,其余的要了三分之一。

使者点头同意,好,就这样吧,剩下的俺们就卖给挹娄或者沃沮了。

夫余王大怒,这样他们不是死定了么,无奈之下又挑挑拣拣选了一批,继续建议用金银珠宝来换。

使者拒绝,扭头就走。

没过几天,交换开始了。

令刘岚有些崩溃的是,交换过来的全都是人,而且大部分都是女人,他知道夫余人在夫余王眼里不值钱,而且正好帮助夫余王处理政敌,可是他实在想不明白,没有女人,夫余部落如何生存,如何繁衍,不过这些都不关汉余国的事情了。

汉余国正在举行一件大事:相亲。

安顿下来了,个人问题一定要解决,虽然路上陆陆续续自行解决了一批,但是绝大部分都没成家,以前没那么多女人,现在多了,尽可能赶在春耕之前安抚将近十五万汉军男子和六万汉人男姓躁动的春心。

汉城山江城同时举行了第一届军队鹊桥会,各个钨堡也派遣了代表参加,当然了首先是从官大的到官小的依次来挑选。

至于鹊桥会这个名头,是刘岚告知单福众人的,牛郎与织女的故事张口即来。

单福众人对这对痴男怨女实在是叹息之余满是敬佩。

卢章这厮却是一拍大腿大悔道:“哎呀,可惜可惜。”

众人都看向他,是很可惜,但不过就是个传说罢了,至于么。

卢章下一句话把大家雷的外焦里嫩,刘岚差点一口水喷过去。

卢章忧郁道:“若是我,便把七个都娶了,实在太可惜了。”

紧接着,百姓的鹊桥会也在两城举行。

可是刘岚发布一条令人发指甚至被文官认为阻碍人伦命令:“无论男女必须超过十八岁才能成亲。”

这一棒子打的大家都蔫了,文官没有一个超过十八的,连十六都没有,可是老大说这样的话孩子质量会好,会更聪明,而且女子也会减少难产率,这样看来为了下一代为了老婆就只能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