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汉雪
3364200000067

第67章 占挹娄

关羽冲进王宫,火势不大,但是到处都有,立刻命令救火,然后直接奔向最大宫殿而去。

挹娄的宫殿不大,一共才三十来间,大殿大门起火,风吹点燃了其它几间。

刘岚命令柳青带人寻找粮仓,又领着侍卫寻找书房和武库。

书房没找到,武库倒是找到了。

可惜武库里面没什么东西,只有一些石甲,剩下的就是一些铜剑之类的,还有一些零零散散的弩机配件。

刘岚失望之余只能命人全力救火。

关羽直冲大殿,到了大殿就看呆了。

里面全是死尸,看服装应该是挹娄文武大臣以及后宫妃子之类的,还有几个小孩子。

有数十名甲士,保护一名肥胖的中年人,估计应该是挹娄王。

挹娄王凄厉的哈哈大笑,说了一堆话。

关羽也没听懂,自己着急救火,懒得理会,一挥手,刀盾手就冲了上去。

片刻之间就杀光侍卫。

本来打算留着挹娄王说不定有用,哪知,挹娄王凄厉指着关羽喊了几句话后,刀口一抬抹了脖子。

关羽一皱眉,走上前去,血咕咚咕咚冒着,眼看活不成了,也没在意,立即命令救火,自己到处找寻是否有印玺之类的东西。

在大殿找了半天又在尸体上搜寻,弄了一大堆也不知道干什么用的印鉴,随便拔了件衣服包了起来。

半个时辰后,大火终于熄灭了,这还是因为凑了大雪的帮忙。

清点之后,汉军死伤惨重,死七百人,伤三千人。除了草原那场大战外,这次是死伤最重的一次。幸运的是,其中夫余人占了三百来人,说起来也不算亏了。

最应该感谢上苍的是,挹娄王竟然没有烧毁粮仓,也许在他眼里,这地方粮食最不值钱。也是此地肥沃,随便撒点种子就能等着收成。

修理了王宫两天,刘岚众人就直接搬进了大殿。

爽啊,都快一年了没住过屋子,终于住上了,虽然还有点灰烬味,但是比抱着马睡觉舒服多了。

大家好好休息了一天,任百姓自己找地方住,反正屋子多的是,内城外城加起来足够用了。

第二天众人神采奕奕的起来,到大殿议事。

远在佳木斯的单福卢章等官员也都跑过来了,留下书佐和司马处理日常事务。

众人都是大喜。

卢章酸溜溜道:“灭敌国祚,这功劳俺咋没赶上呢。”

众人大笑,刘岚劝慰笑道:“这算哪门子敌国啊,说到根里面就是一个大部落罢了。”

单福笑道:“行了,一路行了将近五千里,可算是活下来了。当真是轻松啊。”

田畴笑道:“军师此言差已,咱们是奇袭五千里,灭此挹娄。”

徐邈笑道:“兵法有云千里奔袭,必撅上将军。如今奇袭五千里,远超卫霍,将军可以晋升上上将军了。”

众人精神高涨一顿海聊路途所见所历。

扯了半个时辰,刘岚看众人越扯越远,轻咳一声:“诸位大人,如今咱们怎么办,或者说过了冬天,明年怎么办?”

沉思一下,徐邈笑道:“我看继续走,比较悬,估计百姓都不愿意走了。”

徐邈本事大,但是没有开拓精神,自己不想走了便推给百姓。

不过他说的也是实情,走了大半年,现在兵精粮足,又碰上大片的平原,土地还肥沃正合百姓心意,明年想走,真是难了。

田畴想了一下道:“这倒是有可能,只是种子怎么办,粮库里面我看来,能够过冬,不过会被吃掉八成以上,这么多百姓明年如何耕种?”

单福道:“百姓有其心思确实不想走了,咱们不能不顾及,只是此地如此寒冷,说不得,明年百姓会转了心思。”

徐邈笑道:“冷却无妨,此地有种黑石,能够燃烧取暖,此地百姓靠此过冬。”

众人大奇,议论纷纷互发见解。

刘岚心思一动,黑石,就是煤吧,双圣山,双圣山,莫非就是双鸭山。

刘岚这厮地理学了一半,只记得沿着松花江南下有片地方适合筑城叫做佳木斯,甚至现在自己命名的地方到底是不是自己心里也没谱,反正就他一个人知道。至于双鸭山市就更不值得了,只知道产煤,又听得双圣山产煤,便以为是双鸭山。

不过,这次他到还猜对了,佳木斯的位置比他现在命名的要靠南一些,不过这个时候谁又能比他更有丰富地理知识呢。

很快众人的讨论就开始围绕城池名字上面了。

单福道:“佳木斯到底是什么意思,好古怪的名字,换个如何?”

刘岚也是随意而为,立刻同意,并建议大家连带挹娄国都的名字也改了。

很快大家就达成统一意见,国都更名为汉城。

这也是应有之义,早就说好了的。

不过这样一来,刘岚明白,文官们是不想再走了,立刻反问道:“咱们不去沃沮了么,还没到海边,不知道荀彧郭嘉他们是否找到船只了?”

文官们同意去探查一番,但是城市名字和这没关系吧。

刘岚心道,没关系才见鬼了呢,定下名字,谁还愿意走。

众人一致赞同,自己也没有办法,只能同意。

刘岚又道:“可是虽然挹娄王室被灭,可是还有大批的其他部落在各地,兴许还有其他王室子弟分布其他部落,相对比较来说还是沃沮面积小,好占领吧。”

徐邈笑道:“不妨事,这些异国就这么回事,现在王室被灭,他们要争夺王位,哪里股的上咱们,何况就算来攻,咱们也不怕,整个就是给咱们送人口来的嘛,应该很高兴才对。”

刘岚彻底无语,你们争吧,区区四十万人,就想灭了这么大国家,真是有魄力。

文官又开始讨论佳木斯的问题。

首先,位置不好,应该再往南一些,靠山而建,距离汉城最好不超过一百里,这样防守也好,相互支援也好;第二,名字不好,搞不明白佳木斯什么意思,既然此地靠江背山,不如叫做山江城;第三,既然要重新建城,不如建座高大点的,围墙至少十丈高,而且面积要扩大,总要能够容下五十万才好;第四,既然战事不断,那么应该建筑各种军事设施,集民用军用与一体;第五,两城之间应该建立钨堡之类的东西,可以临时避难并且可以提供往来百姓休息饮食,干脆再建一座小城。

刘岚实在想不明白,一帮子才子怎么会起“山江”这么没文化的名字,但是仍然像木偶一样点头同意。

武将们听得也打哈欠,觉得实在无聊,这等军力还怕个鸟啊。

刘岚看武将都快要睡着了,便挥挥手放他们出去了。

众将大喜拱手施礼而去。

文官们毫不在意,开始讨论汉城的问题。

首先,既然是主城,那么定然要扩大,至少要容纳百万人;第二,战争不断,那么城墙也要增高,相应的军事措施也要增加;第三,要建立商铺往来,现在马上就要居住了,必须正常下来;

刘岚昏昏欲睡点头同意。

文官们兴高采烈,毫不在意老大的状态,只有你坐着,只要你点头就行了,其他的我们来考虑。

剩下的就是城市建设之类杂物事,还有军队的操练等事情,以及最重要的生活物资,例如盐啊,陶器啊,铜钱啊,种田啊之类的该如何办。

刘岚还是点头。

单福轻咳一声道:“大人,我们想咨询下盐和铜钱的事情。”

刘岚一愣,清醒了,顿了下探问道:“要不咱们去抢?”

文官们脸色铁青。

刘岚尴尬一笑道:“呵呵,抢,不是长久之计。”然后沉思一下道,“第一询问本地人他们平时的盐从何处而来;第二派懂得探矿的在附件找一找;第三,明天派遣斥候去海边看看,距离有多远,再商量吧,毕竟平原地带,产盐的可能不大。”

单福点头,目前只能这样了,又问道:“铸钱呢?”

刘岚叹口气道:“其实我更关心铁矿的事情。既然说到铸钱,先找找挹娄的钱库何在,然后再找找可有铜矿吧,实在不行就以金子为计量单位吧。反正我看了姬老给的地图,没有发现附近有铜矿,倒是有金矿,我估计附近应该有铁矿,如果找到就可以把现在所有的铜器都铸造成铜钱。”

众人大喜,有金矿和铁矿就好办了。

片刻,单福又道:“那粮食,如何分割,以后收纳的异族人会变多,每人百亩如何?”

刘岚沉思片刻道:“军屯。实行半耕半军,粮食分出你们自己考虑吧。”

单福道:“那就要进一步涉及军队的事情了,是否喊众将一起议一议?”

刘岚摇头道:“不用了,分三类,职业军人、屯田兵和民兵。职业军人保持现有状态,屯田兵闲事为农,战时为兵,民兵抽出固定时间操练,若敌军强大难抗,则转为军。”沉思片刻又道:“职业军人每日操练,屯田兵每两日操练一日,民兵五日操练一日。具体细节你们定吧。”

文官们商议半天,觉得这个办法不错,至少保证了全军将士的战斗力。

刘岚看没有什么议题了,便散了会。

自己郁闷的回屋睡觉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