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汉雪
3364200000050

第50章 风云酿

光和四年四月。

听雨阁。

小楼一夜听春雨,千树万树梨花开。

北海依然冰天雪地,而雒阳郊外这座梨园此时梨花正纷纷。

小楼正处于梨园正中,梨花随着清风飘入,阁楼内飘荡着淡淡清香和春雨后的湿气。

一老者青袍长须与一中年白袍文士对坐品茗。

青袍老者手随手捏来空中飘来的花瓣放入杯中,嗅了嗅,喝了口,满足的闭眼回味。

中年文士笑道:“师傅既然如此喜爱,何不做些梨花茶?”

青袍老者微微摇头,清声道:“那样的话,又岂会如此芬芳?”

“吾是怎样都尝不了的。”

青袍老者眯着眼道:“你过于浮躁,怎么可能体会此种清香。”顿了下又道,“还有,在我面前不要酸邹邹的,本身也没读过多少书!”

中年文士尴尬一笑道:“是,这些天读书读得有些傻了。”

两人不再言语,阁楼内只有微风拂过,卷起片片梨花。

片刻,青袍老者随意问道:“那条泥鳅逮到了么?”

“没有,被他逃脱了,不过那缕清风他未必逃的过。”停了下,中年文士又叹道,“真没想到啊,他们居然狠下杀手,屠杀一家子鲜卑人,四十多口呢,咱们人赶到时,到处是血,连婴儿弱童都没放过。”

青袍老者嗤笑一声道:“你到了那般境地只怕比他们还狠。”叹了口气,又道,“能想出这个主意逃脱鹰眼也算不错了。”

中年文士点头,然后道:“我还是觉得咱们应该退出这桩交易。祖规要求被猎杀人不得是领取朝廷俸禄的官员。”

青袍老者斜睨了他一眼道:“咱们接手的时候,还是个白身。”

中年文士此时非常恼怒:“可是第三日朝堂就传来消息,被提拔为都尉,咱们被骗了。”

青袍老者叹息一声道:“你还没明白么,他们早有预谋,咱们受制于人。后续的人员都撤回来了吧?”

中年文士点头道:“目前只有那缕清风了,联系不上,估计追去了北海。”然后轻叹道,“我都不知道是希望他得手还是失败了。毕竟泥鳅有大功于国,而此去北海是为了拯救数十万百姓。”

青袍老者鄙夷的看了看中年文士道:“你什么时候开始忧民忧国了!草芥罢了。”

中年文士狠声道:“总有一天让他们付出代价。”

青袍老者没有说话,喝了口茶,淡淡道:“他们没有触了咱们的规矩,而且咱们仁至义尽。既然你执意要退出交易,那就将按照规矩来,取消交易吧。”

中年文士愕然道:“这样的话,咱们要亏不只是五千两黄金,还有两千五百两定金以及以前行动花费的近千两黄金。”

青袍老者有些生气道:“你总是有些小家子气,这些东西能跟咱们数百年的名声相提并论么?”

中年文士低头受教,心中打定主意:若是得手便罢,若是失败那么这笔黄金总有机会再找回来。

青袍老者看中年文士面色就知道他的想法,张了张嘴,终究叹了口气,不再言语,低头继续品茶。

冀州巨鹿,太平道总坛。

张角坐在案几后,面前跪坐一排弟子。

张角叹口气道:“大汉如今朝廷和地方政令混乱不堪,百姓生活困苦,义军四起。咱们传道治病,终究救不了多少人,到处饿殍遍地,怎么看都如同秦帝末世。四百年的大汉,快完了。”

马元义道:“天师,十余年间,咱们徒众达十万,遍布青、徐、幽、冀、荆、扬、兖、豫八州,正该高举义旗拯救黎民百姓脱此磨难。”

半响,张角摇头道:“只怕会带来更大的困苦。”

张梁急道:“大哥,那鸟皇帝坐的位子,凭什么你不能坐。”

张角瞪了张梁一眼道:“你喊我什么?”

张梁吓的赶忙道:“天师……天师。”

张角怒道:“以后记着了,再敢妄言,就滚回家中。”半响又叹道,“贪官污吏横行,豪强世家作恶,百姓的苦怎生是个头?我本意打算利用太平道救治百姓,如今却走到现在这一步,乱臣贼子这个名号我是脱不了了。”

马元义劝慰道:“天师,全是杨赐那恶贼的的错,若不是他诬陷咱们要图谋不轨,咱们也不会联系封谞、徐奉两个阉宦替咱们说清。如今这两个阴人胃口越来越大,咱们筹集用来救护百姓的钱大部分都送给他们。现在杨赐又拜司徒,此人与咱们有大仇,指不定又要告咱们一状。”

张角叹口气道:“上次通过两贼将杨赐赶下台来,如今只怕花费会更多。”说完苦笑一声,“杨赐是忠臣为了大汉防止咱们这些乱臣贼子,咱们也是为了大汉百姓居然要通过阉宦来搬倒忠臣。到头了只是便宜了那帮阉宦。罢了罢了,反就反吧。”

张梁哈哈大笑,然后道:“大……天师早就该下定决心了。如今咱们信徒何止数十万之众,天师双手一挥应者云集,杀贪官除豪强,到时候直扑雒阳灭了那狗皇帝。大……天师也做做那皇帝老儿的位置。”顿了一下觉得不妥,又加上一句,“拯救百姓于水火。”

张角很是无奈看了张梁一眼轻声道:“权位!正是权位才造成大汉如今烽火遍地,你们要切记切记。”

众人受教。

张角叹了口气,又道:“再联系封谞、徐奉两个阉宦送些金钱吧,把杨赐弄下来再说,一年来总是时不时上奏要灭杀我们。”

马元义点头道:“是。”

张梁急道:“大哥,何不现在就高举义旗,还要再讨好两个没把的阉人……。”

“啪”,不等张梁说完,张角甩手就将茶杯砸到张梁头上。

张梁吓得赶忙下跪请罪。

张角没有理会他,对地下几个得意弟子道:“牛角你做这件事吧。将咱们信徒分为……三十六方,大方万余人,小方六七千人,每方设一渠帅。”

张牛角应诺道:“是,天师。”随后又道,“民间有一首歌谣:小民发如韭,剪复生;头如鸡,割复鸣。吏不必可畏,民不必可轻。天师高举义旗定然获得百姓拥戴。只是不知咱们口号为何,如何同时举义?”

马元义道:“是啊,天师,人数太多,分布广泛,难以控制统一行动。”

有一十几岁孩童脆声反对道:“师傅,我尝闻言陈胜起义之时有鱼腹丹书与篝火狐鸣,称道:大楚兴,陈胜王。另有刘邦斩白蛇起义名曰赤帝。咱们好像没有天意展现啊?”

张角笑呵呵摸了摸小孩头道:“小燕儿,我早通过天书获得箴言了,箴言曰: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说完叹了口气又道,“咱们是天命所归,我只是过不去这个坎啊?咱们一旦举旗,必定天下大乱,百姓死伤无数。哎——。”

张梁此时顾不得额头血流不止急道:“大哥何不早说。”猛然觉得说错了,马上拱手施礼又道,“天师。”

众人此时根本就没理会张梁口误,俱都惊愕大喜,叽叽喳喳。

“太好了,天师是天命所归。”

“我太平道当承此天命拯救黎民百姓。”

“推翻暴汉,重建太平。”

张角挥手制住大家,皱眉道:“我虽然从天书获此箴言,可是该如何告诉百姓呢?”

小燕道:“不如也藏在鱼腹之中?”

众人大笑,张牛角笑道:“这法子别人用过,不好。我到有个法子,咱们将此言刻于石碑之上,然后沉入黄河水中,再将其打捞上来。”

众人纷纷点头。

张角沉思一下道:“这个办法好,就这样办吧。张梁张宝你二人一个负责冀州河段,一个负责兖青州河段,多放置几个。但是打捞之时必须有你二人在场,然后在百姓间暗地传播,切记不可过于张扬,被朝廷过早知晓。”顿了下问张牛角道,“牛角觉得如何?”

张牛角拱手道:“天师此等安排甚是周详,又有两位大医主持此事定然万无一失。”

张梁张宝应诺。

片刻,张角又道:“从忠诚信徒中选择青壮之人,集中训练,待到时机成熟,高举义旗,推翻暴汉,建立太平天下。”

众人纷纷应诺。

雒阳,太尉府。

刘宽刘陶卢植分主客而坐。

刘陶忧心对太尉刘宽道:“民间太平道信徒太多,我担心会有大变。”

刘宽叹息道:“我知此事,但是没法子,上次杨赐杨大人多次上书,可惜陛下毫不在意。”

卢植怒道:“全是中常侍从中阻挠,这帮阉宦。”

刘宽叹道:“还好,曹节病死,中常侍势力减弱。而且就目前来看,太平道短期内不会叛乱。还有时间,等到斗倒了阉宦,一切事情就都好说了。”顿了一下问道,“刘岚的事情怎么样了?”

刘陶与卢植对视一眼,然后道:“还没有消息传来。据说刚出幽州就被刺杀,刺杀的人正是幽州刺史郭勋送给劣子的十名贴身侍卫。”

刘宽奇道:“郭勋?好像和袁家或者阉宦没什么关系吧?”

卢植解释道:“目前也没有证据表明郭勋和袁家有联系,我与郭勋熟识,从郭勋言谈上看,对袁家也是颇为不满。至于阉人……更加不可能了。我到幽州时,郭勋告诉我他刚刚招募了百十名精壮侍卫,但是若说是贴身侍卫到也未必。只是他本身擅击剑,突然招收众多侍卫……这件事肯定另有蹊跷。”

刘陶此时也道:“是啊,刺客之事发生后,郭勋曾经亲自写信向我道歉并且送上厚礼。当时我还不知道此事,是他信中说明的。”

刘宽道:“不管如何,识人不明总归是他的错。”顿了下又道,“希望吉人自有天相吧。”

刘陶拜谢道:“谢大人吉言。”

刘宽又道:“顾不上此事了,先管朝中的事情吧。曹节身死,趁着宦官没反应过来,咱们赶快商量下如何办吧。我今天找你们过来就是希望你们能够暂时放下与袁家仇怨,合力对付阉宦。”

刘陶卢植对视一眼,无奈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