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汉雪
3364200000289

第289章 一言一炮

兴平四年,四月十日。

雒阳,皇宫。

刘岚心里七上八下,愤怒惊喜恐惧茫然不一而足。

下面一群人在争论到底是先出手还是后出手。

这是一个问题,很麻烦的问题。

麻烦的问题往往有比较简单的办法,虽然粗暴了些但是绝对有用。

郭嘉笑道:“小小孙策,何必如此麻烦,召他进京便是。”

场面瞬间安静下来,这话是没错,所有人都知道这是首选,但是……对方会来么?不来又能如何?最终不还是要打要杀。

“就这么办吧,军部发令,鉴于孙策屡次推卸荆州军主帅贾诩军令,另外有关太史慈遇险一事,令孙策立即进京辩解,否则依照违抗军令论处,就地格杀,其余周瑜周泰蒋钦等凡是连级以上军官即可进京接受审查,孙策所部由荆州军主帅贾诩派人接管。”

看下面人似乎蠢蠢欲动还打算继续这问题,刘岚连忙继续道,“下一个议题。”

对于孙策,刘岚着实不想浪费太多时间,孙策反也罢不反也罢都是疥癣之疾,哪怕孙策占了江夏也是死路,就算脱逃往江东,也只不过是按照原计划进行罢了。至于所谓的政治动荡,他根本不在乎,有军队在手,所有人都是跳梁小丑罢了。

但是随着生产线开始修建,三个早就迫在眉睫的问题如今已经火烧眉毛了。

他的惫懒得过且过的性子酿成的苦果必须自己吞或者立即解决。

三个问题分别是单位计量和机床,其中涉及的事情方方面面都需要立刻解决。

如果说前两样还可以想办法解决的话,最后一项简直要了刘岚的老命了。

但是如果没有机床全靠钳工,错了,现在应该叫做手工,解决兵器加工问题的话,军队的换装只怕要等个十来年。

也许在别人看来有生之年完成已经是件大喜事,可是刘岚不用掰着手指头算就已经开始头大了,要在这个笼子待上十年——还不如直接一刀把他砍了!

即便是头两项也不是那般简单的。

游标卡尺结构简单实用,可以搞定。

圆规量角器三角板直尺等等一系列的常规用具已经有了试验品,虽然刻度单位还是沿用以往的,但是毕竟可以用。

那么单位呢?

刘岚一阵头大,听着下面一群人如同斗鸡一样争吵,而自己就像一名看客或者说是斗鸡的主人,这种感觉让他很不爽,好像自己是独立人间以外的一种动物。

难道自己是神?

晃晃脑袋,将这个可悲而且搞笑的念头驱逐出去,终究还是要靠自己找出路。

热热闹闹的朝会在热热闹闹莫名的争吵中散去。

下午还得来,刘岚有些惋惜自己的时间,上午的争吵只是前奏,他知道下午要进入正题了,唇枪舌剑将变成沥血搏杀,谁会是赢家?

令人头疼的下午终究是避不开的。

吃过午饭的诸位更是精神抖擞。

开篇就是大炮。

弹劾秦松失职。

对于他们的打算,刘岚忍无可忍,怒道:“别再兜圈子了。秦松依照条例办事,并无失职之处。条例就是规则,现在要调整的是规则,而不是针对遵守规则之人。”

秦松失职与否并无定论,按照规定,军情局无权监察所有在职军官,有这个类似权力应该是军法官或者国安局,但是前提是有证据证明对方确有不妥之处。

但是孙策造反起于偶然,偶然的事件偶然的爆发。

军情局这块大蛋糕有无数双眼睛盯着,军费装备人员情报,这些诱人的东西如同一个个熟透的葡萄,只需采撷。

军情局无数的优先权更是令人眼热,即便是同级国安也只是排在第二位。

所有人都知道治罪是不可能,能逼迫秦松请辞是最好的,当然了最大的可能也是最希望的局面是插一手。

但是一切随着刘岚一句话,将所有问题归结为条例而变成泡影。准备的证据准备的言辞在这句大义凛然的话面前变的苍白而无力。

根源在条例,那么就只能针对条例而不是个人。

可是……要改条例谈何容易。

单单军方的反弹就让人无法忍受更加无法承担,军人的怒火没人愿意承受。

古往今来历国历代从来没有不受监管的军队,差别只是在于监管方法和力度,内侍宦官军司马巡查官等等名号,目的是同样的。只有现在,最大限度放开了军人的手脚,监控只有监控的权利,绝对没有所谓先斩后奏的可能。

刘岚设置教导司,在每个连队设置了教导员用来对所有军人进行教育,这种人只负责教导不掌军事。教导司归属国党,类似政委。这就是刘岚最熟悉的法子。

孙策那边自然也有,但是问题是时间太短,而且刘岚不想对孙策形成太大的压迫,所以这件事理论上应该归咎于刘岚的放纵。

第二炮,朝向的是贾诩和太史慈。

如果不是贾诩和太史慈放松警惕,怎么会发生太史慈遇险,江陵对孙策造反毫无所知的情况,而且后续贾诩的手段过于软弱。

这点,贾诩表示很冤枉,他也不知道太史慈是死了还是被俘,这种情况下怎么敢直接硬来。而周瑜也是利用这一点才使得孙策屡次可以推脱,驿站先遣的一个连就是贾诩的试探。如今自然是不行了,太史慈安全脱逃而且联系上江陵,江陵大军开始陆续开拔,对云梦泽的扫荡已经开始。

这一点,刘岚还是用条例进行解答。

但是贾诩这个老狐狸却上了自罪书,申请卸职接受审查。

这点刘岚无法接受,而且临阵换帅与军不利,便交给田丰启用军事法庭进行审定。

连续的两次不成功,令许多人不满。

第三炮,对准了辛评。

在国土内敌人的猖獗再加上前些日子南宫灵事件皇宫鬼影事件,辛评难辞其咎。

说实话,刘岚对辛评也很不满意。

经过协调,国安由汉中程昱代理,陈宫转入汉中任张辽参谋长,而辛评则可怜兮兮的接替陈宫去建工局。

建工局也是肥差,虽然比不了安全局但是绝对更加舒服。

第四炮,田丰。

刘协篡权事件如今已经过去许久,关于相关人员的处理却始终没有决定。

本来不须这么急躁,但是就目前来讲,孙策造反今古论辩百家论道甚至皇甫嵩西凉计划的展开都已经摆在案头,若不赶快处理,拖下来又不知到了何时!更何况,现在处理然后接着后面的风头就能很快的将影响消弭,绝对是个好机会。

好机会确实是好机会,但是目的却不单纯。

田丰的位置很重要,横跨军政两界。

不在其位之人会觉得很危险。

而田丰在其位却没感觉到自己的权利有多大。

司法部和军法局来头很大,可是实际上大部分时间都在修订条例,值得田丰亲自出手的基本没有。

这么长时间来只有两个,一个是刘协事件一个是孙策事件。

刘协事件涉及造反暂时归属辛评搜集各方面证据缉拿各地人员,孙策事件则属于未定之事。

还一个问题是应劭的退休,本来应劭就不怎么参与具体事务,碰到皇族谋反案件就更有了抽身而退的打算,对于打算写书的老书生来讲又有什么比得了在雒阳大学藏书楼里待着更爽的呢。

如今田丰刚刚正式接手。

在外人看来是田丰不敢宣判,既然你不敢自然有别人敢,这种事早就有先例,在他们看来根本没有什么值得犹豫的地方。

又有了刚刚将孙策事件交个田丰的命令,在某些人看来,田丰另外一个职位是铁定保不住了。

田丰确实丢了一个职务,但是出人意料的却是军法局长的职位,然后是万能的刘岚正职以及万能的荀彧任副职。

对于这个任命,已经身兼两职的荀彧只能无奈答应,变成身兼三职。

不过这些都是暂时的,还有两个人选正在考察当中。

田丰军法局的副手,陈端。

幽州之战后,陈端离开乐进返回雒阳任职参谋后有调入军法局协助田丰。

另一个是秘书处老大诸葛瑾,他从起居注抽身出来进入秘书处镀金,不足三天又调入军法局。

没有人敢小觑这个常年跟刘岚混迹一处的起居注的作者。

第五炮,则是江东世家的处理。

江东的问题由来已久,不管是政令粗暴还是借助孙策的粗暴都不是很好的处理方法。

天高皇帝远,世家就是皇帝,官员任免军队调遣总会受到不大不小的掣肘甚至对着干。

表面上认为血流成河是个悲剧,实际上不知道多少人受到或多或少的影响,不管是亲戚同乡同门甚至是贿赂。

在这点上,司马朗也没什么好的办法阻止。

君子本就有通财之义,光明正大也没什么可说的。

利用孙策血洗江东的计划或多或少的流传出去。

即便孙策周瑜也知道这件事,可是这就是阳谋,他们没钱没粮,一旦进入江东,这些事情是难免的。即便世家主动配合供给钱粮,可是每个人都有私心,又能有供给多少,又能撑持多长时间!汉军逼迫之下屠刀难免扬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