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汉雪
3364200000271

第271章 文字背后

出炼钢厂大门,刘岚细想一番,觉得还需要加大炼钢厂的力度,在雒阳城内污染环境,索性迁移到城外,整一个大厂子,别的不说,先配套弄个自行车厂再说,轮胎有点麻烦就先按照马车木轮结构吧。

实在太穷了,教育科技军工所有的都是赔钱买卖,如今还是想办法赚钱才是,总是靠卖地皮吃老本总不是个事。

私库倒是许多,但是不能总是公私不分支援国库吧。

必须给国库弄些好买卖才成。

“父王,国库空虚,有如此产业何不早点入手?”

“没有合适的人选。”

刘心凝思一下道:“孩儿不懂。”

“这等产业动辄牵扯国家财政根本,外行人有可能搞砸,内行人则由可能中饱私囊。你莫非以为那些儒士门生都如书中所言么?”说完,戏谑一笑。

刘心没有回答这个问题,反而问道:“父王推崇孔子,可是却时不时贬低儒家,是何道理?”

刘岚摇摇头,想了下,笑道:“我从未贬低儒家,我贬低的是儒家的一些士子,不包括腐儒,而是那些嘴上一套心里一套的家伙。我且问你,黄巾之乱根源为何?”

“张角……”刘心当即答道。

“仔细想,用心分析,别听别人给你灌输的。”刘岚当即截断他的话道。

父子二人一路过去,又查看了几个地方,刘心几次欲言又止。

转眼,出了研究院,在雒阳大学内迈步,有学子看见,心中刘岚讨厌繁文缛节,远远的拱手施礼便过去了。

一会儿,两人来到一个小亭子,内里有两士子在看书,一人锦衣一人青袍。

刘岚也走得累了,一指小亭,便道:“去那里歇息一番。”

太史享刚想去驱赶二人,被刘岚瞪了一眼,又缩了回去,继续装路人甲。

刘岚坐在栏杆上,又拍拍栏杆,示意刘心坐下,道:“想好了么,说说吧。”

刘心摇摇头道:“算了,我还是站着答问吧,一会你想揍我,我也好跑路。”

刘岚哈哈大笑,没想到这小子也会开玩笑了。

旁边两士子,听得他大笑有些烦躁的看了一眼。

刘心有心发怒,刘岚摆摆手,轻声道:“是咱们打扰了人家,咱们有错在先。你说吧,轻声些。”

“我想了下,又记起,卢爷爷给予我的一些重要奏章,又想起你和爷爷他们两次夜谈的的记录,我认为……”

“等下,你刚才说记录,谁记录的?我怎么不知道?”刘岚疑惑道。

“是爷爷记录的,后被火烧了,只剩下残篇,后来卢爷爷凭着记忆将其补全。”

刘岚忍不住长叹一声,没想到老爹还亲自记录了那两晚的夜谈,心中又忍不住一阵悲凉,子欲养而亲不待,其中痛苦唯有自知。

半响,才道:“继续说。”

刘心看老爹情绪有些低落,就有点纠结,生怕说错了,惹的不高兴。

刘岚笑道:“说吧,我这人情绪来的快,去的也快。”

刘心点点头,道:“黄巾之乱,其因有三。一者,田地连年遭灾京畿豫州粮食大幅减产,又是连年征战国库难以供给。二者,张角蓄谋已久,内有阉宦外有黄巾。三者,先帝荒淫无度,好色爱财,不理朝政。”

刘岚摇摇头道:“往根子里想,这些都是表面。”

这时两个士子有好奇之意,跃跃欲试。

刘心思忖,这些都是原因啊,老师都说的很明白了,想了半天,摇头道:“孩儿无知,还请父王……父亲解惑。”

士子满脑门想驳斥刘岚,竟然未听出刘心口误。

而刘岚一心教育儿子,又哪里顾得上旁人,笑道:“给你提个醒。灾荒有,征战有,可粮食未必没有?张角造反确有蓄谋,可甲子起事却不是预先定好的,更何况朝政有你爷爷有老师有杨赐等众多大臣维持。再说刘宏,他登基之处就好财好色么?我最烦儒家的一个方面就是喜欢用一个框框框人,外面的是大奸大恶之徒,里面的则都是圣人。”

这些两个士子就很不满了,当即那青袍士子道:“先生此言,学生不敢苟同,可否一言?”

刘岚戏谑一笑道:“不可!”

士子瞬间脸色涨红,不知说什么好。

另一人怒道:“仗义执言本我辈风范,怕的你么?”

“我在教子,与尔等何干!”

“你……可你这般是错的。”

“错也与你无干!”

两士子当真是不知如何是好了。

也是,人家在教儿子,关他们屁事。

一人道:“我等听先生高论,可否?”

“汝等自便。”

刘心看老爹蛮横不讲理,有些哭笑又有些开怀,终究忍不住笑道:“父亲直言吧,孩儿实在不解。”

刘岚点点头,笑道:“首先,全大汉都缺粮,那么你要看粮食都去了哪里?是没了么?接下来你要考虑,国库为什么没粮食?自耕农都死光了么?刘宏起先的“三互法”是为了什么?你看过老师的记录,如果全面而真实的话,你就应该明白,除非……除非老师进行了删改,或者忘记了什么。”

“三互法”已经被扫入了垃圾堆了,两个士子自然不记得还有这事,可是不妨碍他们因此而对刘岚产生些许尊敬,竟然是博学之士,且看这放荡不羁之人有何高论。

刘岚因为耳朵的原因,头发一直都是散着的,进出工坊衣服自然也不甚整洁,给人这种印象也是难免的。

由于卢植的原因,刘心倒是知道“三互法”,可是卢植确实进行了删改或者刻意略过一些东西,当然了,也有可能是刘陶干的。

话到这份上,刘心稍微思索就明白了,惊讶道:“难道是……父亲难道认为是……”

“跟你想的一样。”刘岚点点头。

父子俩打着哑谜,两个士子抓耳挠腮,心急火燎可又不敢再招惹。

这个话题已经不能继续了,明白就行,刘岚道:“好了,第二个问题来了,如何避免这种情况?当然,这个问题恐怕只能你自己思考了,我给你三个月时间。”

刘心点头答应。

看父子俩要结束谈话了,其中锦衣士子道:“先生博学,小子刚才失礼,不知可否为小子解惑?”

刘岚笑道:“这样才像个学生样子。不过咱们可以换个你们熟悉的话题,春秋,你们可有兴趣啊?”

两人面面相觑。

“不敢么?”

两人异口同声道:“先生请出题?”

刘岚摆摆手,笑道:“先不出题了,咱们先聊聊春秋,确切的说是春秋笔法。”

两人和刘心都大惑不解。

“你们知道白起吧?他是个什么样子的人呢?”

“坑杀四十万赵军的白起么?他就是个屠夫。”

“没人性。”

刘心知道问题不会那么简单,思考下道:“秦国大将。”

刘岚很满意,笑着点点头,道:“坑杀是有的,可是要看从哪个角度来理解。从秦国和白起来讲,这样做是利益最大,可是从赵国讲则是国力耗尽再无可征战之男子。”

锦衣士子道:“可是……可是他的确没有人性。”

刘岚摇摇头道:“项羽屠襄城城阳新安咸阳齐城,其中齐城单是秦军就坑杀二十万。高祖屠咸阳武关鲁。光武帝手下的大将耿弇“凡所平郡四十六,屠城三百,未尝挫折”,简直屠杀了有天下一半人口。若是白起没有人性,这些人都没人人性了。再说近的,屠杀六十万羌人的刘岚如何算,比白起还多了二十万。”

三人哑口无言,锦衣士子强辩道:“那……那是不同的。”

这个时候,那些认出刘岚的士子有几个看四个人闲聊也凑了过来倾听

刘岚摇摇头:“都是屠杀,是一样的。我要说的不是这些,而是为何白起被称为“人屠”,而其他人尤其是高祖,书上可批驳,满篇赞誉之词。那耿弇还微距云台二十八将第四位!为何如此?”

三人无言,刘岚自问自答道:“此即春秋笔法,你等懂了否?”

青袍士子浑身战抖道:“难道,难道书上都是错的?”

刘岚摇摇头道:“我从未如此说过,我要说的是,用心看,看文字背后的东西。如果你们还不能理解的话,再说一个,始皇帝,你们应该很了解吧。”

他们本来是很了解,可是此时又怎么敢回答说了解。

“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立私权,禁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残暴不仁,焚书坑儒、大建阿房宫、长城、骊山墓等等没有一点优点。可是其大功之处,你们可有印象?主父偃说的:秦皇帝任战胜之威,蚕食天下,并吞战国,海内为一,功齐三代。桑弘羊之言“功如丘山,名传后世”。甚至王莽所言,“功越千世”。你们可曾记得?我刚才说儒家用框框人,你们不服,事实呢?有些人,一面骂着长城,一面享受长城的保护,不要脸之极。”

三人还是不言。

围观的士子逐渐的人越来越多,不过都很自觉的保持在亭外一丈距离。

这个时候,两名士子终于认出自己的院长,大骇之下就要施礼。

刘岚摆摆手,就想离去了。

有士子忽然在人群中叫道:“院长大人,您久未曾给我们上课施教了,何不再讲一段?”

刘岚有些赧颜,哪里是“久未曾”!压根就没上过,仅仅开学典礼时候讲了一堂鼓舞人心。

想了一下,给百家之争再添把火吧,便叫道:“也好,你等席地而坐,我就说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