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汉雪
3364200000233

第233章 迷雾初散

两人一路攀爬,过了好一会儿,姬明才幽幽道:“此乃越王城,刘彻平定闽越时,毁于战火。百姓被强令迁入江淮,此地就废弃了。后来才陆续有百姓归来重新定居,玄家为了躲避仇家,屡次搬迁,最终定居此处。”

“仇家?什么仇家?”前面的就算了,战争嘛,这年代不屠城就不错了,后面的就有意思了,江湖仇杀腥风血雨,刘岚感兴趣的很呐。

姬明明显体力充足,偏偏要大喘气,又是过好大一会儿,刘岚都忍不住以为他没听见,打算再问一遍了,才说道:“还是你祖宗的破事。收买梨花亭的刺客,要杀光其余百家残余。不过梨花亭也没讨到好处,后来分裂,相互仇杀,就没落下来,直到现在,就五个人了,算上小雷子,五个半。”

刘岚一撇嘴,雷子?雷伯罢!也就你这么称呼!不过……此事有待商榷,摇头道:“应该不是皇帝下的命令,帝王要灭百家,用军队就可以了,何必收买刺客追杀。”

姬明停步扭头,皱眉,半响,轻笑道:“随便吧,都是过去的事情了。”

见老头对这话题不敢兴趣,刘岚又问道:“此山何名?”

“武夷山。一说,山中有仙名武夷君,修真于武夷山,受天帝之命统管群仙。又说是彭祖曾隐居于武夷山,活了七百七十岁,有二子,长子武,次子夷。你祖宗武帝曾遣使到武夷山,用“乾鱼”祭祀武夷君。”

神仙的传说刘岚没听说过,但是后面彭祖倒是有些印象,据说这位老人家自尧帝起,历夏、商、周。商朝时为守藏史,官拜贤大夫,周朝时任柱下史。若是真的,这老人家的养生之道当真让人能咬断舌头。

后面武帝祭祀倒也知道些,乾鱼只不过是一种鱼的名字罢了。《孝武本纪》记载“古者天子常以春秋解祠,祠黄帝用一枭破镜;冥羊用羊;祠马行用一青牡马;泰一、皋山山君、地长用牛;武夷君用乾鱼;阴阳使者以一牛。”皇帝祭祀的神仙多了去了,武夷君也只能算做其一。刘岚感兴趣的是是不是真有神仙或者彭祖之事是否是真的?

对于这个问题,姬明笑道:“真真假假又有什么关系呢,大多数传说起初都有根可查,后面逐渐变样,也只是百姓心中美好愿望罢了。你当真以为会有神仙么?人会长生么?”

“未必长生,但是养生之道应该是真的!你看我师傅青松道长,年龄几何?”

姬明停步,似乎想到一个很困难的问题,半响幽幽道:“养生之道确实是真的,但是长生绝不可能!”

刘岚一愣,怎么开始教训自己了,走了几步才反应过来,哈哈一笑道:“管他长生真假,人生在世短短数十年,活的精彩便是,那等虚无缥缈之事,就让那些痴人去追寻吧。”

姬明听了此言,微微一笑,再不答话,大步如飞奔去。

刘岚自然快步追去。

虽然只有短短三里地,但是海拔确实提升不少,而且道路崎岖难行,更有青苔覆盖其上,腻滑难行。

两人身手俱佳,也足足走了半个时辰才到了城门口。

打眼一看,一女子,凤钗头流云鬓内白袍外罩红丝绸腰佩软红玉脚蹬彩云靴,手持长剑,笑吟吟看着两人,正是玄禳。

“今日喜鹊登门,紫气东来,我道是何方贵客,却原来是你二人,真是稀客稀客。”玄禳笑道。

“小丫头不厚道,见我二人过来,何不坠下绳梯,偏生要我等如此辛苦。那小子也便算了,我这糟老头子,你也要虐待啊。”

“岂敢岂敢,久久未见,看姬大师身体强健,想来费不得什么事。主要是想看看这小子武艺如何。”

“玄姐姐,那我武艺如何?”刘岚笑道。

“还不错,比我想象的好些。”玄禳笑道,“身法明显有所进步。”

刘岚大喜,这些日子有空就练习林正给的身法,本来心里还在犯嘀咕,如今终于获得肯定了。

说来这身法也要求子午练功。

但是和青松教授的不同。

青松认为应该静,体悟天地阴阳转换之时,天地元气的流动,引导元气入体循环周天。

林正给的心法,却要求动,随着天地阴阳两气流动,而舞动身形,引导元气入体。确实是“舞”,在刘岚眼中就是跳舞。

虽然截然相反,但是归根到底都要求引元气入体。

虽然刘大王至今不知道什么是元气,见都没见过,也没感觉到过,但是每次练完都觉得心思空明,身轻如燕。

刚才在徐州和姬明探讨,也没说谁对谁错,反正都有用,可以用就是了,不过姬明认为依照刘岚现在的水平应该多联系身****更有效果,毕竟剑觉已开,该搞搞体觉了。

三人一路谈笑分别后所经之事便进了客厅。

其实主要是刘岚讲,这俩人一个一直在隐居,先是汉余国后是碎叶岛,屁事没有,另一个更狠,直接回家就没出去过。

刘岚连讲带吹,足足讲了小半个时辰,才告一段路,进入正题。

“战王殿确实是有,但是也不算为恶之辈吧?”玄禳明显在维护对方。

沉思一下,刘岚拱手施礼道:“玄姐姐,对方是否为恶如今尚未得知,但是在我治下,如此组织随意杀人,我难以忍受,如今国家重建,当以法治为先,他们没有执法的权利!”

看刘岚说的郑重,玄禳沉吟半响道:“莫非你要抛却儒家,以法家治国?”

刘岚皱眉,怎么现在都动不动说法家儒家之类的,不得已,只能费尽口舌将自己的国家将了一遍。

“乱弹琴。”姬明拂袖而去,将空间让给二人。

玄禳低头沉思,半响问道:“你的意思是以后并不独宠儒家,而是恢复百家齐鸣的状态?”

“儒家有其功能,但是最大的是在教化之处。。儒生董仲舒提出了“天人感应”、“大一统”学说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其根本或者说武帝采纳的根本原因是“三纲五常”用对整个国家进行思想统治的政策。这种政策对于国家统治,社会安定是有其意义的,但是他限制思想发展,在我看来其消极的一方面被官府放大已经超过积极的一方面。武帝之后数百年来事实证明并不能完全依靠儒家来治理整个国家。你知道么,儒家有些士子实在让人匪夷所思,凉州之乱时居然有个家伙认为,教导《孝经》能够平乱。他们根本没有意识到真正的问题,是在于没有饭吃要饿死了,而官府为所欲为,欺压百姓,百姓为了生存才拿起了刀。始皇帝实行“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教育制度,也是一个极端,根本目的同样是为了统制舆论,钳制思想。这两样事实证明单纯靠法或者儒都不能达到长治久安。再说些事实,军事器械农用器械莫非不属墨家么?为何现在还在用。另外,秦律汉律,法家,天文历法,阴阳家,耕种,农家,战阵划策,兵家,等等,这些东西已经深入所有人心中。只是都不愿意承认罢了。那么为何就不能有一个能容纳百家之精华的学说呢,弃其糟粕取其精华,融汇贯通。农家治农事,兵家治兵事,墨家治工事,法家治法事,将这些融入一体,适材适用,方是大道。单取一家,在我看来愚蠢之极,掩耳盗铃罢了。”

一口气说了这么多,刘岚有点口干舌燥,端起茶壶倒了两杯,喝下去,方才觉得舒服多了。

玄禳听了刘岚的高谈阔论,隐隐有些触动,心思变换,最后还是没有下定决心,微微笑道:“小弟弟,好大志向,姐姐佩服你,来,以茶代酒,祝你万事顺心。”

刘岚都傻了,讲了这么多,居然就这反应,无奈也只能举起茶杯,再喝一杯。

玄禳也觉得自己有点对不住刘岚,轻声道:“你要追究战王殿,就是因为他们违法乱纪么,你可知道,这些年来,他们为了中原呕心沥血,死伤无数。你们不是敌人!”

“不是这样的。”刘岚摇摇头,道:“法是需要所有人遵守的,老话说,王子犯法庶民同罪,可是又有多少人这样做呢?如果因为自己有特权或者有特殊的目的而为自己做违法的事情当做理由,就其思想来说就是无耻。当然了,战王殿是历史遗留问题,数百年来为了中原安定奉献而不求回报,其大勇大仁让人佩服,理应为全国百姓所敬仰,但是世道变了,这个国家有统一的军队,统一的政府,我们有军情局国安局有警察局始终保持警惕,任何敢于前来挑衅的,不论是明的还是暗的,都将被彻底粉碎。如今黑水盟解散,其他三方旧敌毫无消息,九州盟也同意解散,转化为民,战王殿为何还要执拗于旧事?交给我们吧,我们能保护中原。”说着这番大义凛然的话,刘大王丝毫不感觉惭愧,继续道,“诚然他们暗地为国家奉献良多,国家应该感激他们,但是必须在国家的监管之下,我甚至可以考虑将他们并入军情局。”

“难度太大,你破坏了规矩!”

“规矩随着时代的改变而要改变,一个很简单的例子,现在在雒阳百姓家中都不用草席跪坐而是用凳子或者椅子,不用案几而用桌子,甚至周边地区豫州冀州青州幽州荆州徐州等地也在逐渐流行。”

玄禳皱着眉头,想了很长一段时间,才道:“我还是不能告诉你他们在哪里,太危险了。”

“我保证不动手追杀他们。”

“我相信你,但是我还是不能告诉你,牵扯太大了。”

刘岚长叹一声,不知如何是好。

玄禳看着刘岚无奈的模样,调笑道:“小弟弟,不要急嘛,我虽不能告诉你他们在哪里,但我可将你的话转达给他们,我想他们会约你谈一谈的,毕竟……他们的生活太苦了。”说到后来长叹一声。

刘岚自然大喜过望,连声感谢。

大事已毕,当天晚上,住在城中,第二日,刘岚飞往雒阳,临走时,玄禳送了一份剑谱,《子母无离剑》,据说很适合他的性格和剑路。

看着刘岚远去,姬明疑惑道:“他心至诚,你为何不告知他。”

玄禳一脸哀伤道:“有些事情,不是我能决定的。”

“我说的是你家的事!”

“一样的,我一人无法决定!”

“江湖,国家,呵呵,这家伙有的忙。”姬明微微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