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汉雪
3364200000192

第192章 文武状元

值得注意的是,速度最快的是刘苦,甚至连赵云都自叹不如。

刘岚大喜。

可惜,后面的孙子兵法怎么都没写下来,只能再跑去找卢植学习了。

接下来就是状元探花榜眼探花的确定了。

文科状元竟然是在科技部待着无聊的陈群隐姓埋名考到的。

殿试大家看到的时候,目瞪口呆。

而潇洒的陈公子一声白衫,风流倜傥,微微一笑,坐下来考试。

儒家门第,又跟了刘岚学了一堆乱七八糟的东西,可以说儒法墨道全通,这些考试自然难不倒他。

一甲一名,状元郎,陈群。

一甲二名,榜眼,裴潜,顾雍。

裴潜就是裴家推出来效忠刘岚的表示。

一甲三名,探花,郑浑和杨修。

郑浑的高祖父郑众,郑众之父郑兴,都是一代名儒。郑浑兄长郑泰,曾和荀攸等人策划诛杀董卓。

最牛气的是郑众,经学家。官至大司农,后世习称郑司农,以区别于宦官郑众汉明帝时为给事中,章帝时为大司农,以清正著称。

杨修自然也是弘农杨家推出来的。

顾雍吴郡顾氏,跟刘岚同岁,远祖就更有关系了,顾奉,干过颍川太守。

本来还有个司马懿,后来殿试的时候被司马防给拽走了。

刘岚规定必须超过十八岁才可以参加科举。

而司马懿才十五岁!

司马防眼里揉不得沙子,拎着就走了,根本不在意刘岚劝说天资聪颖的可以破例。

不过此举也获得了司马懿的感激的目光。

至于是不是真心的就谁都不知道了。

由此就可以看出来,寒门弟子想通过科考这个法子出身,还需要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刘岚暗叹一声,我已经做了我能做的了,剩下的就靠你们自己的努力了,我会尽可能的给你们创造一个公平的环境,这是我能做的,也是我必须做的,你们是我祖先,希望你们不会让我这个后人失望!

武科。

一甲一名,状元荀攸。

对于和众多比自己年轻的人比试文科,荀攸很不好意思,但是又忍不住此间的诱惑,隐姓埋名报考了武科。

第一项,自然是中等,并不出色,唯一受到好点评价的就是射箭了,还算中上。

第二项,特殊考试,第一名通过。

殿试时,大家再次显露了如同见到陈群的表情。

你这么猛的人,来这里玩个屁啊!

刘岚本来任命他为参谋部副部长的。

但是荀攸拒绝了,告诉刘岚他要考试,并且期望不要照顾,想看看自己的水平。

对于这种自信而牛气的人物,刘岚自然同意。

一甲二名,榜眼虞翻。

余姚虞氏,知道孙策成不了事,就一直没有投靠。

枪法超强,甚至能和赵云过上十招。

不过策论就有点稍逊荀攸一筹了。

经过慎重思考,给了荀家面子,刘岚点了荀攸,毕竟余姚虞氏距离太远了。

一甲三名,探花贺齐。

这个是山阴贺氏的,但是绝对是猛人一个,只是武技稍逊虞翻策论就一般般了,不过关于山地战他评述的是相当详细,令刘岚拍案叫绝。

也就这几个人了,没有其他合格点的将才了。

剩下的还能挑出几个经过培训的将才。

不过本来嘛,武夫只要武技好就能过关,能识字懂兵法的毕竟是少数。

刘岚又重新翻一下,关陇世家除了弘农杨家还是没有其他人过来,益州荆州也没啥人,看来这几个地方还有点麻烦!

关中是皇帝在那边,不好过来。

益州和荆州则是被人控制住了。

不过为何襄阳那四大家族都没来人呢,难道说当初把他们惹毛了?

经过分析,刘岚无奈得出一个结论,收拾世家早了点,其他人都在看风向。

而扬州那些地方则相对聪明一点,毕竟穷山恶水的能好到哪里去!

刘岚撇了一下嘴,将几个名字填写上去。

将笔收起来,刘岚叹了口气。

不管如何,长达两个月的科考正式结束。

历史又向前跨了一大步。

接下来就是游街示众了,不对,是金榜题名和状元游街。

刘岚忍不住又提笔加注一首诗。

金榜提名时,洞房花烛夜。

久旱逢甘露,他乡遇故知。

自此,人生三大得意之事凑齐。

九月二十五日,发榜。

当天,人山人海,热热闹闹。

英雄广场,立了一个公告栏。

几个官员由士兵开路,笑咪咪的将榜文贴了上去。

开始唱名,从下到上。

转眼之间,有人喜悦有人贺喜,更有人焦急等待自己的名字。

很快,唱完名字,官员拱手一笑:“诸位,恭喜高中之人,同时预祝未中之人下次高中,不过,诸位还请稍安勿躁,一会有状元游街,明天王上会对大家有所安排。告辞。”

众人拱手失礼。

看官员走远,一片失望之声,更有连连议论之声。

指点高中的名字,指出其背景,其后台,议论是否送礼,等等。

更多的则是对官员最后的话好奇。

游街示众可不是什么好事情啊。

但是很快,他们就被六匹红旗快马,吸引了。

六匹马,从王宫出来,急速离开。

大家商量一下,应该是是去住宿的地方,赶忙跑了过去。

很快,几个人穿着红袍,胸前红花,骑着高头大马开始在雒阳四街四道一日游。

两名状元排头并行。

后面榜眼。

最后面探花。

“状元郎”

“榜眼郎”

“探花郎”

街边围拢看热闹的一群百姓高声大喊。

谁懂这个啊,就是刘岚暗中安排的。

宣传嘛,不宣传谁知道怎么回事呢!

刚开始几人还有些不习惯,甚至不舒服,后来听的多了,看众人羡慕的眼神,尤其是同批考试的士子,自己也忍不住开始得意起来。

是啊,在接近两万大汉各地士子中间杀出一条血路,到了这一步,赢得众人的欢呼与羡慕还不值得得意么?

但是,状元郎和探花郎挺好听的,这个榜眼郎……就不舒服了,不知道能不能让王上改改称呼?

四街四道的终点是英雄广场。

远远的,郭嘉等人看陈群得意洋洋,周围百姓欢呼,一群美人从楼上抛着鲜花,几人笑呵呵的挥手致意,当真是意气风发。

嫉妒的要死,扭头看向刘岚。

刘岚明白他们的意思,但是一摊手,苦笑道:“人家聪明,提前咱们就宣布了当值官员有时间也可以参加,没办法。”

“明年呢?”

“明年肯定不行了,接下来会忙死的,哪里有空。”

“那将来呢?”

“你们都有官职了,还参加什么,这次不是立国吗,官员空缺太多了,所以希望从咱们官员中间挑选合适的补充。将来都满员了,你们还参加啥啊。”

“其实我也可以的,至少能得个探花。”赵云无奈叹息一声。

“得了吧,我呢?”郭嘉指指自己的鼻子道,“我能弄个状元!”

这时众人都看向他,不语。

少顷,刘岚清咳一声提醒道:“奉孝,你的病虽然好点了,但是……第一关你觉得你能过么?”

郭嘉毫不示弱,挑了挑眉毛道:“我说的是文科状元,又不是武科。那些小儿科的法学,再到后来的综合,我怕小陈群……笑话!”

众人更加无语了,你一个参谋部的去考文科,说的过去么?

这时,荀彧叹息一声道:“都别说了,我最惨了。你们总该承认我剑法比公达好吧,策论也未必输给他吧,谁胜谁负还在两可之间。文科自然不用提了,陈群从小就是我教导的,只是后来转给主公带着,又是谁胜谁负还在两可之间。如今……哎。”

这次大家彻地无语了,你一个内定总理也想考?你想干什么?从头再来一遍么?

“行了,你们说的都不是实际,要说我吧。武的第一关,屁事没有,策论也肯定没问题。文科就更是没问题了,那些杂学全是我教给陈群的。娘的,这威风的事情,小爷就是不能参加。”刘岚这个时候也被勾引的一肚子气。

荀彧点点头,确实,刘岚有这个本事,但是瞬间又觉得不对劲,怒道:“你考个屁,你考试谁给你当主考官。是你教考官,还是考官教你啊?嘴皮子最是利索了。”

众人哄堂大笑。

半响,是仪叹口气道:“金榜提名时,洞房花烛夜。久旱逢甘露,他乡遇故知。写的真好,我这辈子是没希望了。何不晚生二十年!”

“行了,我那个时候是没这回事,要是有的话,至少……”卢植算了一下跟他同辈的猛人,然后道,“文科探花,武科榜眼。运气好能混个状元,就看临场发挥了。”

皇甫嵩点头道:“子干确实有这个本事,武科我也就顶多混个探花了。”

郑玄笑道:“行了,都别后悔了,没赶上时候,怪的谁哉!不过……这个榜眼这个名字虽然形象,但是不是很好听。要不换个名字?”

几人开始讨论名字的问题。

而刘岚这个时候魂游物外,他想到了一个严重问题,这个时候的大汉,文武之分并不严重,还没有很明显的界限,例如卢植就是最明显的例子,自己只是根据以往的印象将武科提上来了,以为提高了武人的地位,但是其实是错误的,长久以后,武人的地位肯定会下降,错了,错了,做错了,必须赶快纠正。

想到这里,刘岚赶忙打断众人的谈话道:“咱们把文武分开是不是不妥当,例如老师就是文武双全,以后还是放在一起考试为好吧。”

众人一愣。

半响,荀彧皱眉道:“确实,这样分类并不妥当,可是……为军和为政是两个不同的思路,怎么能捏合到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