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汉雪
3364200000190

第190章 体制改革

封王是一件大事,对于刘岚来说他的意义更大,最重要的是可以借着这个机会进行改革,大改革。

他是国王了,想怎么改,就怎么改。

徐州大战进行到一半的时候,刘岚拟了一个初稿,思前想后找不到合适的人商量,就派人送给袁术。

袁术慎重的打开,但是……仅仅是看了个开头,就大骂一声,交代阎象全权负责徐州战事,并且写了两封信给刘繇和郭嘉,然后拔腿就往雒阳赶去。

到了雒阳,两人就进屋闭关了。

整整十天,俩人才浑身臭烘烘的出来了。

听了刘岚一连串令人眼花缭乱的改革,众多大汉智谋之士都莫名其妙。

最高级别自然是国王,有内阁辅助。

其下设立政务院,军务院,律法院,检察院,宪法院。

政务院下面设立,外交部、教育部、科技部、警察部、监察部、民政部、司法部、财政部、国土部、水利农林牧部、商务部、文化部。

直属机构有,粮食局、海贸局、税务总局、知识产权局、预防腐败局、雇佣兵管理总局、参事室。

军务院设立,国防部、参谋部、后勤部。

直属机构有安全局、军情局、军法局。

检察院院长当仁不让就是田丰了。

律法院最适合的是郭嘉,他祖上郭躬,祖传的律法,但是郭嘉回信他只愿意去参谋部当副部长,连他娘的部长都不愿意干,其他不感兴趣,此时他还在徐州大战。

第二人选就是卢章了,但是现在汉余国摊上大事了,内阁正在商量修改宪法,以便于给刘岚立国参考。没奈何,便通知南宫灵去带戏志才回来。

至于曹老大,您老人家都这么多年了,应该能抗的住了吧?早超期了!

政务院长卢植,任总理,但是卢植的身体确实不好,不过勉为其难罢了。

文化部这种暂时没什么重要工作的地方暂时归于副总理荀彧担任。

外交部凉茂。是金子总会闪光的,这人就是金子。

在刘岚手下稳定提升,终于干上了大头目。

基本上所有工作都是副总理荀彧担任,卢植就是个挂名。

教育部长郑玄也是挂名,干活的是从汉东国拉过来的副部长韩馥了,这老家伙听阎忠的话终于开窍了。

科技部长申屠蟠。干活的自然是副部长陈群了,这个年轻人,多年跟着刘岚搞发明,如今终于正式走上台面,虽然目前他还不明白,这个职位是干啥的。

警察部长边让

雇佣兵管理总局局长是仪,毕竟管理这么多退休士兵,还有武装警察,必须找一个信的过的人。

不过是仪不是很乐意干这个,他还想干自己的参谋工作,或者民政方面的。

刘岚只能劝他,将来有合适人再接替,这超过三万的退伍军人,不找个信任的人怎么敢交出去。

这话都说出口,是仪只能答应。

监察部部长刘繇。

民政部长刘岱。

下一项任命相当离奇,是已经请辞的应劭任司法部长。

应劭退休后,刘岚听了卢植介绍,才真正明白,这家伙是个法学家。

这次立国,派人又将老头请了过来。

财政部长张昭,同时兼任税务局局长。

税务局副局长就比较诡异了,是从交州来投靠的刘巴,这个是郑玄和卢植推荐的,不能不给面子。

不过明眼人都明白,这位置早晚是刘巴的,现在是考验期。

国土部部长邓羲。

水利农林牧部长枣祗。

商务部本来属意是甄家甄俨,就是上次刘岚救的那个人,但是大家头都不同意,没奈何只能是张泛担任。

这样的话海贸局长就得换人了,最后定下了宋忠,可是宋忠对这玩意就是一抹黑,不得已大家终于同意了宋忠任命的顾问甄俨。

粮食局长国渊。

其他就没什么了,令大家吃惊的是,司马家司马朗入参事室,这是对司马家配合的回报。

对应的预防腐败局局长司马防的任命就没那么多讨论了,毕竟这家伙是以性格耿直公正出了名的,就算是酒宴之类的休闲场所,也保持着威仪。读《汉书》的名臣列传,讽咏达数十万言。舍他其谁啊!

知识产权局归于国王直属,没办法的事情,鬼才明白保护这玩意干啥!

军务院长刘岚兼任国防部部长。

参谋部部长沮授。

后勤部荀彧。

安全局辛评。

军情局贾诩。

军法局田丰。

横跨军政两界的人只有三个刘岚,荀彧,田丰。

由此可见刘岚对于荀彧田丰的重视程度。

剩下的封疆大吏基本没动,毕竟现在稳定最为重要。

宪法院院长则是袁术,大出大家意料之外。

当大家都以为是闲置袁术的时候,刘岚解释了宪法院的作用。

大家惊骇万分,从理论上讲,袁术一个人加那本书就他娘的比刘岚还大。

可惜的是,目前宪法院只有袁术老哥一个,光杆司令。

这个是刘岚和袁术商议的结果。

因为刘岚忽然发现袁术对宪法很熟悉。

“我以前是学法学的。”袁术神情有些没落的回答。

“那就好,实在是太好了。”刘岚兴高采烈。

“但是我学的是民法。”

“民法也行啊,专业就是好了。”

“哎。”袁术长叹一声,继续打击刘岚,道,“我专攻的是婚姻法。”

婚姻法在大汉当个毛用,刘岚巴不得多生多产呢,最好每个人都有十个八个老婆。

当然了,他刘岚除外,一个赵清两个儿子都折腾的要死要活的,想想一群孩子,小爷就头皮发麻。

“但是基本的思想你总了解吧?”刘岚满怀希翼的问道。

这次刘岚失望,袁术点点头道:“那是必须的。”

但是下一句就不对了。

“但是我不想干啊,我想去澳大利亚。”

“草,你至少要等我统一再走,五年,五年怎么样?足够你编制完成了。”

“滚,别以为我不懂这个,你现在刚刚立国,还想打高丽,益州四面怀山,你打个毛,五年怎么可能。”

“那就十年,想想啊,这是多么伟大的创举!”刘岚继续忽悠袁术。

袁术冷笑一声道:“没那么简单,历史的惯性不是个人所能改变的,例如我。”说着话指指鼻子。

刘岚皱眉,片刻道:“你什么意思?”

“很快你就知道了,我是个特例,本来我想我的使命是占据江东,不过我投靠你了罢了。你还是想想益州吧。一切等你得到徐州的战报你就明白了。”

刘岚想不明白,甩甩脑袋,吼道:“五年,干不干,敢不敢干?”

看刘岚发火,袁术心一横怒吼道:“干就干。”片刻又道,“单靠你自己恐怕有点悬,不过我可以帮你。”

刘岚大喜道:“说来听听。”

“热气球。”

“太好了,我搞了好久总是密封不好。”

“但是首先,你要派遣海军占了交州。”

“没问题,两年,老子搞定交州。”刘岚狠狠一拍桌子道。

剩下的就是文职的散职,既然把侯爵消灭了,总要给个补充吧。

很快出,宋朝的二十九阶散官出炉了。

这里说明一下,最高品级,开府仪同三司改成了同戚,意为与国同戚。

在刘岚这里是不可能封侯和开府的,毕竟权力太大,很容易形成小集团。

相应的军队的军衔也直接出炉。

这也就算了,最让大家觉得不可思议的是士官的分阶。

一共分了十级。

如果你这辈子没法子升官升军衔,但是你杀人多,那么,恭喜你,你还是很有前途的。

一级列兵杀五个敌人。

二级十个。

三级二十个。

以此类推。

如果,你这辈子杀敌超多,达到五千一百二十人,但是由于某种情况例如违军纪例如污蔑上官等等原因,没有升官的话,那么恭喜你,你个混蛋是十级士官了!你他娘的能和国王平起平坐了!

紧接着军队分类两大部一个小部。

陆军,海军包括水军,是自然的,当然了大头目是刘岚。

但是莫名其妙的出来一个空军大队就让人想不明白了,而且目前大队长只有一人——袁术,还是一个光杆司令!

这一系列的改革让大家眼花缭乱,但是最关心的还是自己。

所有文武升一级,这是自然的。

剩下的就是投降的几个人了,重点是原来董卓手下之人。

吕布是平东将军,温侯,但是曾经挖掘皇陵,虽然是受到董卓的指示,但罪不可恕,又有反正之功,削侯,降职为中郎将,进中尉军衔,入国防部。

段煨虽然追随董卓作乱雒阳,但反正有功,且为太守期间,重农,且爱护百姓,治政有功。削侯,然后有两个选择一个是中郎将进中尉军衔入国防部,一个是仍为太守进银青光禄大夫。

段煨寻思半天,选择了文官。

这就是整个大汉头一个银青光禄大夫,其他的都是在登基大典上定的。

张扬的事情比较复杂。最早是丁原的从事,算是并州军核心,官比吕布还高,吕布当时只是主簿,不过这也和丁原嫌弃吕布一半鲜卑血统有关。

中平五年,丁原派张扬在西园军中担任代理司马。

蹇硕被杀后,何进控制西园军派张杨回并州招兵。

就这样,张扬错过了后来的何进遇刺、袁绍诛宦、董卓乱政等一系列重大政治事件。

其后张扬进攻上党太守于壶关,失败后抄掠诸县而去。

再其后,投靠袁绍,讨伐董卓。

再以后被于夫罗困为人质。不过没有投降匈奴算是有气节,一功。

最后占领上党,上表长安表示归顺。

就治政能力来讲……不咋的,上党被他治理的乱糟糟,就武功来讲……也不咋的,攻上党不下被于夫罗俘虏被吕布欺负,当然了这个和吕布的武力有一定关系。

经过商讨,再加上和张扬的商议,最后决定,张扬入参谋部为参谋,进中奉大夫。

刘岱刘繇兄弟俩好弄些。削侯,刘繇刚正进监察部长,中奉大夫;刘岱进民政部长,银青光禄大夫。

袁术就更简单了,早晚要闪人的家伙,削侯,豫州刺史,汝南太守,光禄大夫兼宪法院院长。反正老哥一个,去哪里都能办这事,帮手自己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