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汉雪
3364200000160

第160章 破局关键

就在刘岚摸不着头脑的时候,泰山太守应劭来报,有黄巾蚁贼进攻泰山,据说有三十万。不过目前来说,尚且不需增兵,应该无碍。

这就更莫名其妙了,这些人都是从哪里冒出来的?当年在青徐两州盘桓的黄巾军不是被变成农民迁移到三韩就是变成军队了。泰山上面怎么藏了这么多人?

随即刘岚命令将军府参军吕岱领军一千出征。

吕岱,字定公。史载其一生戮力奉公,开疆拓土,功勋赫赫,更重要的是长寿,其去世时,年九十六岁。

很快,渤海太守杜袭来报,黄巾从幽州而来,进攻渤海,不过都尉太史慈已经出征。

刘岚觉得似乎有个黑手在推着一个阴谋向自己而来。

其实,关于黄巾军的事情,贾诩早就着手在做了。早就提醒自己发现有莫名其妙的人在附近活动,不过目前还没有发现什么迹象。

很快,贾诩忧心忡忡的过来了,拱手道:“将军大人。”

刘岚皱眉道:“文和啊,我总觉得事情有蹊跷,怎么可能同时发生呢?如果我想的没错的,很快就该有其他的地方有黄巾暴乱了。”

贾诩点点头,沉重道:“是属下失职,还请将军责罚。”

刘岚摇摇头,笑道:“不必如此,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怕他个甚!你赶快传信给各个别驾和太守,让他们注意,尤其是兖州。实在太安静了,我总觉得有大事要发生。”

贾诩点点头道:“是,属下也是这个建议。”

“文和这次来有什么好消息么?”刘岚伸展下筋骨问道。

贾诩苦笑一声道:“恐怕,让将军失望了。”

刘岚嘿嘿一笑道:“不妨,说来听听。”

“咱们的情报员发现有许多黄巾潜伏在各地,按照计划已经传令给各个太守和都尉了,就到他们发动之时一网打尽。”

刘岚笑了笑道:“这不是好消息么?”

贾诩苦笑一声道:“三件事,公孙瓒陈兵边境,平原太守王朗认为小题大做,东郡太守王肱欲谋叛乱。”

当初发生兵变,后来为了安抚刘岱,结个善盟。刘岚思考再三,同意了刘岱的任命。命王肱为东郡太守。

刘岚一愣:“什么?叛乱!在兖州腹地!他疯了不成!”

贾诩摇摇头道:“恐怕不是,我认为王朗和王肱都打算叛乱,两郡之间有黄河相联系。他们完全可以进而攻击昌邑及临淄,退可以集合与平原,甚至从濮阳进入司隶。”

刘岚一惊,打开地图,仔细查看,看了半天问道:“李整还在三韩没回来么?”

贾诩点点头道:“正是如此。关键时候,王朗完全可以征募当初袁绍留下的兵力。当初咱们接手渤海的时候一个兵都没有,袁绍全将他们散入渤海全郡了。”

刘岚皱眉思索道:“东郡都尉是谁?”

“没有了。当初讨伐董卓的时候战死了,后来忙着接手冀州就没顾得上。前些天让武安国接任假都尉,还不到一个月。”

这是刘岚的疏忽,他过于重视边境了,所有信任的太守大将都安排在边境上。对于内部反倒是不怎么重视。更关键的是兖州别驾宋忠是南方人,本地太守颇有不满之意。

刘岚想了半天,提议道:“王朗未必会反叛,直接派兵并不妥当。这样吧,我在两个地方转一圈去,应该能安稳下来。”

贾诩摇摇头道:“确实可以,但是我担心,这正是对方计划的一部分。”

刘岚揉着额头想不出什么合适的办法。

秋天正是收获的季节,此时造反到处都有吃的。

片刻,刘岚问道:“文和,可有什么好的建议?”

贾诩等的就是这句话,每次刘岚都是像模像样的征求下意见,可是总是不采纳,搞的大家都没心情当谋士了。主公一个人全想到了,自己这帮子谋士还怎么混啊!

贾诩笑道:“其实主公只要坐镇临邑将军府就可以。我听说卢大人他们正在找人商量建学院的事情,不如让卢大人写封信邀请王朗前来商议。至于接替人选还请荀长史推荐。”

两人扭头看向荀彧。

荀彧微微一笑道:“那在下就不客气。孙乾,字公祐,随主公多年,兢兢业业。可命其为平原太守。另外山阳昌邑凉茂,字伯方。少好学,论议时就经常引经典作凭据,可为郡丞。还有就是东平吕旷为人勇武,可命其随行辅佐武安国。”

刘岚想了一下点头道:“不错,可以。那么东郡呢?”

贾诩微微一笑道:“此事更易尔。当年主公横扫东郡,至今威风仍在。只要遣一名当时随征武将即可。”

刘岚苦笑一声道:“哪里有人啊!李整在三韩,张飞乐进早已经出征。郭嘉那副柔弱身子怎么能当大将。”

贾诩笑道:“主公忘却了,可搏狮虎的典韦了么?”

刘岚一愣,哈哈大笑,常年跟在自己身边居然忘记他了。

贾诩面向荀彧。

荀彧笑道:“另外,公台本是东郡人。随主公多年忠心耿耿,可为郡守。”

刘岚大喜,点头同意。

郭嘉补充道:“可传信陶谦,请其出兵共同剿灭泰山黄巾。另外传信刘虞请其出兵太行山。这样的话,刘虞必定命令公孙瓒出兵。不管公孙瓒是否出兵,都不敢再南下了。毕竟刘虞有大义在上面,他肯定害怕刘州牧断了他的粮道,将他列为叛军。”

刘岚哈哈大笑,没想到几句话就了结了,随即向诸位致谢。

出门后,三人对视一眼,互相拱手,眼中笑吟吟的。

荀彧笑道:“两位,今天算是成功了吧。”

郭嘉摇摇头道:“他总是如此,一次未必能行,还得多来几次才可。”

贾诩脸色一变道:“荀大人,郭大人,再有此事,老夫可是不参与了。告辞,告辞。”

郭嘉看贾诩走远,讥笑道:“这老狐狸,明哲保身用的炉火纯青,这点小事都不敢干。”

荀彧摇摇头笑道:“你以为他和你一样啊,他一生艰难,碰到主公才顺利了些。小心点总没错的。”

郭嘉无奈道:“算了,随便吧。说了一上午,口渴了,不如……”

“不行。”郭嘉还没说完,荀彧就知道这小子又要去喝酒了,连忙打断,继续道,“我那边还一堆的事情呢,你以为谁都跟你和主公一样闲的无聊啊。”寻思一下又道,“不对,主公忙的时候脚不沾地,偶尔才得空。而你……”说着话转向郭嘉,“你这厮正好相反,偶尔才忙的脚不沾地。这次不能放你走了,跟我回去,帮我处理事情去。钱粮账务方面还有好几个郡没弄完呢。”说着话就去拽郭嘉。

郭嘉闪身躲过,笑嘻嘻道:“主公不是给你加了两个人么?”

“远远不够用。”说着话又去抓郭嘉。

郭嘉再闪,笑道:“别啊,找我没用。不如去找主公吧。今年净是搞发明了,那小子鬼点子多,说不定能帮到你什么。”说完拔腿就跑。

荀彧看他跑远,苦笑一声,这么大人了,这么高的官了,丝毫不注意形象,摇摇头迈步就要走,走了两步,想了一下,郭嘉说的也有道理,随即扭头又去找刘岚。

“什么?账务忙不过来?很麻烦么?”刘岚听荀彧说完就是一愣。

“是啊,以前还好,如今好几个地方大军出征就忙不过来了,你得给我加人。”

刘岚挠挠头道:“我这边没啥人了啊。有谁合适,你不比我清楚么!”

荀彧死皮赖脸坐下来,倒了杯茶,慢悠悠道:“我不管,你想办法。想不出来我就不走了。”

刘岚想不明白,这个曾经的曹操的大管家怎么这么菜,这才三个州就不行了,以前是怎么搞定的!不过目前不是纠结此事的时候,随即道:“你别耍赖啊,传出去让人笑话。”

荀彧毫不在意瞥了一眼刘岚,道:“反正我不说出去,你……就看着办吧。”

刘岚彻底无语了,这他娘的哪有“留香君子”的风范啊,整个一个无赖。

片刻,无奈道:“我跟你去看看吧。”

荀彧嘿嘿一笑道:“若是不解决,我还是会跟着你回来的。”

刘岚白了荀彧一眼道:“走吧,我看看怎么办。”

很快,两人来到荀彧办公的地方。

将军府不大,是在原来刺史府上面扩建的,但是里面各种官职的人都在。这也是刘岚的习惯,咨询问题找人比较方便。不过目前将军府人越来越多,估计还要扩建。

刘岚仔细听了荀彧的讲解,看了一眼算筹,终于明白怎么回事了,但是为啥不用算盘啊,难道没有计算机,连算盘都没有么,仔细想了下,问道:“怎么用这么笨的法子!为什么不用算盘啊?我没给你算盘么?”

荀彧一愣,娘的,这小子早就有主意了,可是却忘了给自己了,随即怒道:“你何曾给我过什么算盘!都这么多年了,有主意不早说,我都累的长了白头发了。”

刘岚仔细一看,确实有白头发了,不知道熬了多少次夜,心中就是一暖,又是愧疚,笑道:“好了,好了,别发火,是我的错,我认错还不行么!回头我请吃吃肉。你先忙着,一个时辰后,我给你送来。”

“滚你肉吧,赶快把东西送来。”荀彧还是很愤怒。

刘岚讪讪一笑,拱了一下手,扭头快步溜走了。

鲁肃和诸葛瑾明显不适应他俩说话的方式,两人对视一眼,知道长史发火了,低头使劲干活。

刘岚出门后,赶忙找了个木匠开始干活。

同时,自己找了张纸开始设计财务往来报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