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汉雪
3364200000158

第158章 招揽人才

刘岚出发往东南,去找鲁肃,路上得到消息,孙坚挂了。

初平二年四月,袁术建议孙坚征讨荆州,攻打刘表。

刘表派黄祖在樊城、邓县之间迎战。孙坚难逃历史的惯性,击败黄祖,乘胜追击,渡过汉水,包围襄阳。刘表派黄祖乘夜出城调集兵士再战。黄祖败走,逃到岘山。乌程侯孙坚追击,被黄祖部将从竹林间发射暗箭身亡。

刘表是怎么回事呢?这要回头说起。

初平元年,孙坚杀荆州刺史王睿,董卓上书遣刘表继任。刘表单骑入襄阳,征募军兵屯之,将州治从汉寿迁至襄阳。这也是没法子的事情,毕竟刘表只有这么点地盘。

初平二年单骑入宜城与蒯良、蒯越、蔡瑁等共谋大略,后命蒯越遣人往诱宗贼,来者五十五人,皆斩之。并袭取其其众,或即授以部曲。庞季单骑往说降据守襄阳的江夏贼张虎、陈生。荆州八郡传檄而定。

襄阳县长赵俨无奈升官了,荆州典学从事,管理全州学政。不过,大乱当头,谁还在乎这个!

不过刘表还算不错,没有对刘岚的庄园和土地动手。那也是必然的,毕竟当初刘毓还派遣了几百名还能战残疾士卒帮助刘表训练兵卒,而且刘表也惹不起刘岚。

两人快马加鞭,五百来里地,三天就到了。

鲁肃对刘岚的拜访很是惊讶,同时也很热情,但对于刘岚的招揽却有些犹豫。

刘岚看了鲁肃一眼明白他犹豫,就问道:“子敬有何疑虑,可是家族搬迁之事?这到不妨,我想一路之上应该无人敢动。”

鲁肃拱手道:“前日,我一好友周瑜周公瑾写信邀请我去辅佐孙策。”

刘岚一愣:“孙策?他在何处?”

鲁肃解释道:“孙坚死后,孙策继承父志,统率部卒。周瑜从父周尚为丹阳太守。孙策入历阳,将要东渡时,于是写信给周瑜。周瑜从父周尚为丹阳太守,其率兵迎接孙策并且邀请我前去。”

刘岚尴尬一笑,但是也不会放弃,随即道:“子敬和周瑜很熟悉么?”

鲁肃笑道:“周瑜出身士族,字公瑾。堂祖父周景、堂叔周忠,都官居汉太尉之职。其父周异,曾任洛阳令。周瑜本人身材高大、相貌俊美,志向远大。孙策和周瑜同岁,交往甚密。周瑜任居巢长,带人来拜访,请我资助一些粮食。由此互相交往熟悉。”

刘岚笑了笑接着道:“哦,这样啊,不过当时带了多少人来借粮食?”

鲁肃一愣,沉吟片刻,轻声道:“约有数百人吧。”

刘岚哈哈大笑,摇摇头道:“数百人!哈哈……哈哈……数百人!”笑罢,低声道,“子敬与他真是好交情啊!”

鲁肃脸色尴尬不语。

刘岚继续道:“子敬大才,还要我说什么么?”

是啊,数百人来借粮食,还有什么可说的。若是不从定然是开刀了。以势压人,以兵迫人,滴水不漏,好个美周郎!

鲁肃不是傻子,相比刘岚孤身前来,其心其意相差简直是天上地下。片刻之后,打定主意下拜道:“属下参见主公!”

刘岚哈哈大笑,搀扶其鲁肃来:“我得子敬如鱼得水也!”

两人又闲聊几句,接下来商定搬家细节。

刘岚又问道:“我大业初创,子敬可有贤才推荐?”

鲁肃沉思片刻,说了几个名字。

然后两人商量了下路线。

三天后,刘岚鲁肃出发找贤才,典韦带着鲁家愿意搬迁的人前往兖州。

他俩设定的路线有点嚣张,去广陵郡兜一圈然后沿路北上穿过大半徐州再前往昌邑,幸运的是,刘岚是个猛人自然是不用提的,鲁肃也不错,舞的一手好剑。

典韦郁闷的护送鲁家前往兖州自是不提。

这一路刘岚鲁肃北上速度也不快,每日百里左右。

这一圈捞了不少人。

张昭、吕岱、徐宣、秦松、陈矫、陈端。不过也有人不来的,最可惜的就是张弘了。

其他的人基本上都混上了官职,刘岚也不好挖人,拜访一下混个脸熟也就是了。

刘岚一网打尽的想法再次落空了。

很爽的是,到了兖州,发现陈琳来报到了。

这家伙在冀州避难,看情形安定下来了就来找官做了。

刘岚当然开心,这笔杆子可是爽多了,随即任命其为将军府记室。

更爽的是诸葛瑾成年了,现在已经十七了。

诸葛亮父亲诸葛圭是泰山郡丞。刘岚自然照顾有加,诸葛圭挂了之后,立刻让诸葛玄为乐安国相,而杜袭迁平原太守盯死袁绍。如此算是把诸葛亮一家全圈进来了。

刘岚自然大喜,让鲁肃和诸葛瑾跟着荀彧混,当荀彧书佐。

如此诸葛瑾一家兄弟脱离叔父诸葛玄,几口人搬到了临邑。

刘岚大手一挥又替他们买了院子,才算是安定下来。

如此,诸葛大大就在自己的眼皮子地下了,不过还要再看的牢一些。

紧跟着,刘岚自称很喜欢诸葛亮这小子,推荐诸葛亮拜郑玄为师。

郑玄,字康成,北海高密人,经学大师,他遍注儒家经典,因为党锢之祸隐居在老家,后来屡拒征辟。

说起来卢植也是郑玄的弟子,如果诸葛亮拜郑玄为师的话,那么就是卢植的师弟刘岚的师叔了。

几人商讨了半天觉得这事情不靠谱,这辈分岂不是全乱套了。

此时正巧,卢植来了。他在家中教学,受不了刘岚一天一封信,就过来看看徒弟到底是怎么打算的。

师徒俩商量一夜。

最后,刘岚以担心自己走歪路为要挟说服卢植。

不过卢植还是决定不出仕但是可以待在这里混个口饭吃。

刘岚大喜赶忙推荐诸葛亮。

第二天,卢植考问了下小诸葛,点点头同意了,专门提醒不准学刘岚牙尖嘴利。

不过他注定失望了,诸葛少年第一句话就是“什么叫做牙尖嘴利?”说完话还委屈的眨眨眼。

诸葛瑾听完赶忙向卢植告罪。

卢植摆摆手,也没刻意找戒尺,随手找了块木板,冷然道:“伸手。”

唇红齿白快赶上赵云美丽的小诸葛委委屈屈的把手伸出来。

啪啪啪三下,手心瞬间就红了。

然后道:“去,外面挥剑两百下。”

刘岚对着小诸葛的背影,画了个十字,表示默哀。

卢植瞪了他一眼,这小子赶忙老老实实的站着。

接着卢植道:“去,替阿福给我奉茶。”

刘岚一愣,瞬间大喜,这是老师要正式收单福入门了。

刘岚恭恭敬敬的奉上茶。

卢植抿完道:“起来吧。”

众人都过来贺喜,一日连续收了两个徒弟。

哪知,卢植叹口气道:“诸葛亮这小子搞不好将来跟刘岚一个德行,我收单福才算是收了个好徒弟。”

刘岚一撇嘴,不说话。

卢植看到,哼了一声道:“怎么,不服?”

刘岚立刻换了脸色,笑嘻嘻道:“对于师傅的决定我历来是佩服的五体投地。不过,师傅啊,你看,刘心年纪也不小了,不如也收了吧。反正大家都是自己人。”

这话说完,别说卢植气结了,其他人也受不了了。

一旦卢植收了刘心,那么这父子俩是师兄弟呢还是父子呢?

卢植瞪了刘岚一眼道:“这你就别管了,我自有安排。小心的事你别瞎掺和。”

刘岚赶忙闭嘴。

当天众人欢聚一番,一来给卢植洗尘,二来庆祝卢植收徒弟。

诸葛瑾更是兴奋,父亲死后,虽然叔父也是照料有加,可是毕竟没有找的什么名师教导,如今二弟终于得遇名师,自己可算是对得起父亲了。

虽然有些郁闷自己没有碰到,不过机缘这种事情可遇不可求,何况主公这几年一直都在外面忙着,直到最近才闲下来。不过自己也算不错了,荀彧是什么人?那可是主公的兄长,更是担任多年的刺史州牧,现在是将军府长史,那可是人称“王佐之才”。自己也该知足了。

再想办法把三弟和小妹安排妥当就一切都好了,这长兄为父的责任算是少了一大半了,想到此处更是欢快,连连敬酒。

第二天,卢植推荐了一个人,申屠蟠。

申屠蟠,桓、灵时漆工。陈留外黄人,字子龙。九岁丧父,家贫,为漆工。为郭泰、蔡邕等所重。大将军何进连征不诣。董卓西迁时归于家。

中平五年,复与荀爽、郑玄及颍川韩融、陈纪等十四人并征为博士。

本来刘岚毫不在意,一个漆工罢了,只不过和子龙同字罢了,有什么好嘚瑟的。

但是最后这句话让刘岚大为触动,牛人啊!

当即师徒俩前往陈留。

刘岚以为大家都是老乡好说话。

不过申屠蟠却不好说话,坚决不答应出仕。

无奈之下,卢植和申屠蟠去教学生,并说大汉皇室所有典籍都在刘岚处。

这才忽悠申屠蟠前往临邑。

路上,三人商议建立学院教学。

刘岚很赞成,但是不想再临邑,最理想的的是幽州蓟县,他将来定都也想在哪里。

不过现在可怎么反驳啊。

卢植二人也没怎么在意他的意见,俩人开始商量如何建如何教学。

刘岚郁闷不已,脑子一转想到办法,既然是大汉最大的学院或者藏书阁不能就咱们三人说了算,应该还要带上郑玄管宁孔融等等大师共同商议。

两人对视一眼,这主意不错,确实应该如此。

刘岚暗喜,你们折腾吧,这么多人,估计得折腾个一年半载的,光路上就得好几个月。

乱糟糟的初平二年就这样过去了,可是更加纷乱的初平三年来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