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汉雪
3364200000125

第125章 连环计

汉余国和青州一片建设热潮,再回头看看苦逼的刘岚。

众人始终没有找到合适的办法进攻榆中。

兵法云:十则围之倍则攻之。

可是现在自己只有五万余兵力,对方至少十万,怎么盘算怎么觉得不对劲。

哪有“半则围之”的道理?

十月十四日,未时。

贾诩提前回来了,后面就是阎忠。

老头累的气喘吁吁。

也不休息,立刻让准备纸笔。

老人家心忧凉州早就在路上和贾诩商量好草稿了。

看阎忠手还在打哆嗦。

刘岚赶忙劝解,说不着急,今天晚上将信射上去就可以。

众人也赶忙相劝。

老头这才答应,休息半个时辰。

贾诩也累的够呛,刘岚也命他回去休息半个时辰。

贾诩推辞几句,告罪一声也回去休息了。

半个时辰后,阎忠贾诩以及众将都过来了。

经过阎忠介绍,大家才明白,边章和韩遂到底是怎么回事。

边章本名边允,造反后改名边章,籍贯凉州金城,妻子是羌人,造反前为凉州督军从事。韩遂本名韩约字文约籍贯凉州金城,也是造反后改名,造反前为凉州从事。去年十月韩约奉命前往京师洛阳,被大将军何进召见,后又返回凉州。韩遂比较出名的一件事是光和元年九月,金城太守殷华在任上去世,韩约为殷华故吏,追送其遗体到遐邱,刊石纪念其功勋。

众人不胜唏嘘,都是高官,居然反叛了。

阎忠提议,离间和招降并用,只给边章韩遂写信招降。

刘岚想了一下提议道:“第一,疲兵,既然他们不敢出来,那么咱们就每天晚上一个时辰一次佯装攻城,接连三天,敌人出兵就立刻退兵。第二,招降,今天晚上将书信交予边章韩遂并且约定四日后也就是十月十八日子时攻城,同时将疲兵计透漏给他们,答应他们若是反正,则替他们像朝廷请功,说他们是保留有用之身以为内应。第三,离间,若是明天没有回信,则再次射上相同书信,让北宫伯玉和李文候知道此事。第四,还是离间,十月十八日子时,咱们准时攻城,就不信北宫伯玉和李文候那帮羌人不起疑心。汉羌不两立,韩遂和边章有三万汉人,不可能不引起羌人疑心。有阎先生的信,以阎先生在凉州的威望,此连环计定然有八成把握。”

众人沉思片刻,纷纷同意。

阎忠当即写信,然后刘岚将帅印盖上。

子时左右,刘岚命人将书信射上韩遂和边章守护的两个城门。

这里说明一下,韩遂在北门,边章在西门,北宫伯玉在南门,李文候在东门,而刘岚大营在东南十里处。

羌人这样安排,未尝没有防范韩遂和边章的意思。

第二天辰时,刘岚开始命人叫阵,看看是否能联系上韩遂和边章。

不过对方毫不在意,没有出兵应战。

一直过了午时,韩遂终于从南门出来了,没有携带长兵器。

刘岚大喜,交代曹操几句便命曹操出去迎接。

韩遂孤身来到战场中间停住。

曹操此时也跑了过来,只带了随身长剑。

两人对视。

韩遂目光闪烁,半响,叹口气道:“还请这位将军回去转告一声,多谢骠骑将军怜悯,多谢阎先生求情,可惜,在下目前身不由己。”

曹操听了此话,眼神一凝,心中冷笑,那你就等死吧。

曹操面带笑容,嘴唇张合,只是没有声音。

韩遂一愣,问道:“我听不清楚。”说着话纵马向前几步。

两人相距只有三丈,如今只有两丈了。

曹操勒马侧身目视韩遂,还是笑容满面,嘴唇张合,没有声音。

韩遂心中一惊,连忙大吼道:“你说什么?我听不清楚。”

此时,又有一员武将纵马而来,一看就是个羌人。

曹操哈哈大笑,然后朗声笑道:“文约,此事就这样说定了,告辞。”说完拱手拨转马头就走。

韩遂知道中计,打马就追,大喊:“贼人休走,我必杀汝。”

可惜,他此次出来只不过打算为自己留条后路,长兵器没带,弓箭也没带。

而曹操的马是刘岚暂时借给他用的,速度极快。

转眼之间已经拉开有十丈远了。

韩遂无奈收住马匹,心中苦笑,这可如何是好。

羌人赶过来,一脸惊奇问韩遂:“他所言何事?”

韩遂毫不在意笑道:“没什么,他在使诈,离间你我。”

羌人呵呵一笑道:“哦,那怎么可能成功呢。不过……你俩说了半天了,那黑子都说什么了?”

韩遂心思电转思考该如何解释,随口道:“什么都没说?”

“文约在说笑话么?你我兄弟有什么不能说的。”羌人爽朗笑道。

韩遂微微一笑道:“走吧,回去再说。汉军开始退兵了。”

“奇怪的汉军。”羌人看了一眼,然后哈哈大笑道,“走,回城再说。”

汉军帅帐。

曹操笑道:“那韩遂果然不降,幸亏大帅早有计划,这下子吃不了兜着走了。”

刘岚哈哈大笑:“今天晚上,再给他来点狠的。”

众人大乐。

子时左右,榆中。

边章府,韩遂悄悄从后门而来。

“文约,何事如此惊慌?”边章身体有些不适,躺在榻上笑道。

“我中计了。”韩遂着急忙慌的将阵前之事告知边章,然后又道,“我推脱那人口齿不清,只是吓唬我一番,也不知道北宫伯玉和李文候会不会信。”说着话皱着眉头,很是忧虑。

边章大骇,半响道:“如今可好,书信烧了么?”

“烧了,看完就烧了,哪里敢留啊。”

边章长出口气道:“那就好,我的也烧了,至少他们没有证据。”

“汉军不会放弃的,阎先生在对面呢,我也算他半个门生,如今奈何,他们肯定起怀疑了,刚才还劝我好好休息几天,不用巡城了。”

“你答应了?”边章大惊失色。

“当然没有,我推脱掉了。如今他们更加怀疑了。”

过了好一会儿,边章道:“咱们的三万人要牢牢握在手中,这样,不管是汉军还是羌人都掂量掂量是否要对付我们。至于,今天的事情,明日你我一起,找他们谈谈。”

“好,那我先走了,你自己注意些。”说完,韩遂就想走。

正在此时,有人敲门。

韩遂赶忙躲起来。

边章清咳一声道:“何事?”

“大人,有军士送来书信,说是从城下射来的。”

边章大惊,让那人进来,没拆开信,问道:“可有他人知道此事?”

那人摇头道:“没有,只有一封。”

边章点点头,让那人出去。

过了片刻,听到外间那人急匆匆而去,又听到关门的声音,韩遂马上出来,急切的看着边章。

边章微微一笑道:“文约莫急,咱们看看。”说着话打开书信。

信里的内容跟上次一模一样,连字迹都是同一个人的,阎忠。

半响,边章色变,韩遂噌的一声站起来道:“坏事了,坏事了。此信定然四门都有。”

就在此时,听得鼓声大噪。

两人瞬间脸色煞白。

韩遂急忙道:“为今之计,我去北门,还请兄长不辞劳苦去西门。必要做到与那二人同步。”

边章此时也顾不得病体,连忙起身道:“好,就假装未曾收到此信,说这话,将信扔入火盆。若是……”说到后来,眼冒冷光,手在脖子上一划。

韩遂重重点头,大不了杀了二人投降汉军。

随后,两人急急忙忙赶去北门西门握紧兵权。

这一夜将四人折腾够呛,尤其是边章身体有疾,在大冷的天还在城头吹风。

第二日,早上,李文候以边章生病为由打算接管兵权。

边章哪里肯应,解释自己身体无碍,不妨碍巡城守卫。

过了好一会儿,李文候问道,是否收到什么书信。

边章大奇,连忙推脱没有。

李文候出示书信。

边章仔细看了看,连忙大骂阎忠阴险刘岚诡诈,想离间四人。

李文候似乎很满意,邀请边章今天午时去家中参加酒宴。

边章急忙答应。

李文候走后,边章急忙令人通知韩遂此事。

而此时,韩遂也受到北宫伯玉邀请午时去北宫伯玉府上饮酒。

韩遂赶快找到边章,两人商议一番。

边章推脱身体有病不能饮酒,并亲手写书信让医师去李文候府解释。

此事确实为真,边章身体也的确不能饮酒,当时答应,是怕李文候翻脸,如今再以此推脱也是没法子的事情。

午时,韩遂到达北宫伯玉府上,却发现李文候也在。

三人没有再提及书信之时,主宾尽欢而散。

韩遂出来后瞬间浑身冷汗。

连忙去找边章,今天过去了,那么明天呢?后天呢?必须解决此事!

当晚,两人商议,明天韩遂回请二人,席间杀之。

四人当晚又被汉军折腾一宿。

第二天,韩遂酒宴只来了李文候一人,北宫伯玉推脱两夜没睡,身体困乏,要补补觉。

韩遂见只来一人,心中无奈,只能宾主尽欢而散。

是夜,汉军再次擂鼓疲兵。

早上,四人都已经身心疲惫,心烦意乱,疲惫不堪,失去耐心。

边章约请两人,与此同时,北宫伯玉约请韩遂边章。

韩遂边章知道事情已经难以控制赶忙调兵占据城内房屋。

他们猜的没错,身体精神的疲惫在巨大的压力下让北宫伯玉和李文候彻底失去克制,下人回报边章约请两人之时,两人彻底爆发,立刻下令调两万兵力占据东城和南城。

忽然又有人来报,韩遂边章汉军下来城头正在占据西城和北城,而且正在道路上布置路障。

两人彻底暴走,传令两城门各安置五千人,另外八万人列阵准备分别进攻西城和北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