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汉雪
3364200000001

第1章 抓周

汉帝刘宏建宁元年七月二十七日,颖川颖阴,济北贞王刘勃的后人刘陶产子,名刘岚,刘府大庆。九月七日中常侍曹节矫诏诛大将军窦武、太傅陈蕃及尚书令尹等,并夷其族,未被处死的则流放交州,迫太后归政。

建宁二年,大汉虽然经历了东羌之战和鲜卑濊貊攻汉之战,除了朝廷一如既往的动荡,大体还算安宁。

近不惑之年的京兆尹刘陶对长子异常溺爱,正值长子周年庆而且刚传来消息破羌将军段颎大破先零羌于射虎塞外谷,东羌全部被平定的消息,他心中高兴便午时赶回家中,打算亲自下厨给儿子做了碗长寿面。刚刚换下官服,就有下人报:有一名道者带一名丑汉来访。

刘陶为人刚直有谋,不修威仪,不拘小节,使得下面的门丁侍从也从未造次,有客来访也从不因是官员还是仆人而谄媚或骄纵。

刘陶往来大多数为士人也有些杂七杂八的游侠剑客方士之类的,心中诧异但也据礼而接。凝目观瞧,道者一身道袍一顶道冠一把拂尘面色平和目光带笑,悠悠自然之道让人心中安宁出尘。丑汉确实丑,满面伤疤,目光木然,脖子和胸口处也是处处赤红若老树根一般的伤痕,头发用一根红绳随意的在脑后拢扎起来,左手持了一个斗笠,右臂从肩口出彻底没了,令他魁梧的身材看起来格外的诡异。

很明显两人以道者为主,刘陶拱手施礼道:“道者远来,有失远迎,失礼之处还望海涵。”道者笑道:“见过大人,冒然来访是我二人失礼,还请大人原谅则个。”刘陶本来今天就很高兴,再见此人如此有礼,更加高兴,便请二人入内,路上也没问及其他,只是说今天儿子周年庆,吉时将过,如无急事请二位上座,待观礼完毕再论其他。道者点头答应,道:“正为此事而来,还请亲见小公子,吉时将至,事毕再论其他。”

刘陶心中疑惑,但也没想太多,招呼二人就座便急匆匆的主持周年礼。说了一顿庆贺和感谢的话,便开始了周年礼的核心抓周。

抓周,又称拭儿、试晬、拈周、试周,这个时候还只是在士人中盛行,在吃长寿面之前举行。来的宾客不是很多,刘陶的好友多数要不在官府办公要不就在朝廷上开会,来大多是他们的子侄一辈和刘岚夫妇的亲戚以及几个清谈名士。抓周的东西准备的很多:印章、青铜小剑、玉佩,一个小一号的书简,笔、墨、纸、砚、算筹、铜币、吃食、玩具等等,疏疏落落的放在四个长案拼接起来的长台上。

小刘岚被放在案上,眼睛咕噜噜的乱转,心里一阵郁闷,这算什么,这都什么东西,大部分都能猜懂有什么意义,很明显放糕点意味着将来我吃喝不愁是个吃货,但是铜镜算怎么回事,这也就算了,旁边那个穿红色小衫的小姐姐偷偷把自己的耳环还有钗子放上去算怎么回事,想我成为人妖么?!他心中知道老爹希望自己拿手边的印章、书简或者毛笔之类,连铜剑都放第二个长案上,可是他就是不感兴趣,不是说抓周是小孩周岁时举行的一种预测前途和性情的仪式,是第一个生日纪念日的庆祝方式么,怎么能这样!小刘岚看着远处的糕点,心中叫骂,这不科学,这么远,怎么够得着,怎么爬!

正郁闷的时候那个道者把一个小鼎放在远处第四个案头,瞬间就被吸引了,看着远处的小鼎,似乎里面有红光隐隐闪现,也不想其他乱七八糟的事情了,抬头拧屁股就往前爬。

众人面面相觑,刘陶神色阴沉看了道者一眼,道者淡然一笑拱手施礼算是道歉。

小刘岚爬过去,双手揪着盖顶想把盖子掀开看看里面是什么,吃奶的劲都使出来了就是没弄开,瞪着乌溜溜的眼睛委屈的看着道士,道士仍然云淡风轻的一笑。刘岚有些愤怒了抱起小鼎在案子上砸了几下,还是没弄开,涨红着脸愤怒的看着道士。奶奶的,欺负小爷个子小力气小啊!

刘陶和一些长者都一脸诧异,几个小孩实在忍不住扑哧一声笑了起来,被长辈瞪了几眼好容易忍住了。

刘岚看道士仍是一脸的嘚瑟,彻底愤怒了,欺负小孩子,不,你是欺负婴儿,还真有脸,小爷跟你杠上了。刘岚摸了一圈没发现什么机关之类的,这个时代也应该没螺纹,鼎盖应该是卡在鼎身上的,仔细看了看结合处有缝隙,就想到该怎么办了,真感谢那个小姐姐。回头费了老大劲爬回去把钗子和铜剑放在面前一点点的推了过来,然后把钗子塞到缝隙里面,使劲扭扭了扭身子退后了点,举起铜剑照着钗子头就砸了下去。

众人这时候大奇,刘陶刚才的愤怒也烟消云散了,生子如此聪颖,是列祖列宗保佑,不过没选自己希望的那几件东西还是有些失落,转念一想,这抓周本就是测试孩子是否聪颖,如此也算不错。

铜剑下去,“啪”的一声,钗子碎了,崩起来的钗子擦在刘岚的脸颊而过留下一道血痕。众人大惊,钟氏赶忙要去抱孩子,被刘陶拉住,同时刘陶还示意大家安定且继续看看再说。他现在是打定主意要把这出戏看到底了,也不顾什么吉时什么预测了。

这钗子材质还算不错,玉质的,至于什么玉,刘岚就不清楚了,惊愕过后又有些不好意思,扭头看看那个小姐姐眼泪像断了线的珍珠一般掉下来,若不是旁边有个青年拉着安抚她估计已经哇哇大哭了。

刘岚满脸歉意学着大人的样子向小姐姐抱拳施礼,嘴里呜呜啊啊。众人更是唏嘘,哪里见过这般聪颖的童儿。小姐姐旁边青年向刘岚回礼,告诉他不必挂怀,让他继续。

刘岚勉强能听懂他在说什么,来这一年了,这地方的口音是豫州古音,跟老家有些相似但极大的不同,更何况一年里他大部分都在睡觉,导致现在才只是勉强能弄明白点。

刘岚仔细看看了缝隙稍微大了些,塞进去的钗子掉到了鼎里面,又尝试着塞铜剑,居然进去了整个剑尖,回头就去找东西砸。砚台太沉,而且还是方的不能滚动,印章太小,毛笔太轻,找来找去就只剩书简了,仔细看看了确认不是玉的。抬眼望满含歉意的望了望老爹,也不等老爹的反映扭头便滚着竹简过去了。

刘岚很庆幸案子是平面的而不是两头翘的,他已经很累了只想睡觉,置气的心思已经没有了,好奇现在是他唯一的支承。终于爬到了,找了个合适的位置,举起书简猛的砸了下去。砰的一声,铜剑弹起来几乎擦着从他的后脑勺飞了过去,盖子彻底被掀飞。鼎摇摇晃晃却没有倾覆,三足鼎是相当稳当。

刘岚费尽力气看了眼,鼎内壁刻着些花纹,纹路上稀稀落落的还带着点红色。看清这些,就爬在地上沉沉的睡去,管不了什么形象和长寿面了。

刘岚再醒来时已经是未时三刻了,醒来就哇哇大哭。没办法,不吼两嗓子没饭吃。钟氏赶忙跑过来喂儿子吃奶,边喂边絮絮叨叨。

刘岚听了很久,才连猜带蒙的大致弄明白是怎么回事。原来那个老杂毛是不请自来,完事后和刘陶解释道歉了半天,说是算出他和道家有缘,今日特来一试,果然如此便想收他为弟子。

刘陶哪里肯应,他本是儒家弟子怎么能让儿子入道家,而且儿子如此聪颖,将来极有可能成就一番事业。

道士好说歹说,刘陶终于同意道士教导刘岚到五岁,现在不用周岁计算年龄,以虚岁论也就是后年的今天,刘岚必须入开蒙。这本是无稽之谈,三四岁的幼儿岂能教导道家的本事。本是刘陶推脱之法,但是道士似乎没感觉到什么,很爽朗的应下来了,弄得刘陶也很诧异。剩下的就好说了,道士言丑汉精通击剑之技,要教他击剑,现在开始用药水泡澡练体,五岁后每日上午读书下午练剑,又言他俩另有要事,待到教导刘岚十二岁时二人就要离去,师徒缘分到时了结。道士还让刘陶放心,从刘岚五岁开蒙之日起,他便对刘岚不言一词一语,而且这两年,他也只不过对刘岚咏诵道德经罢了。

刘陶也读过道德经里面有些东西还是不错的,早晚要会让刘岚修习,现在有道家高人教导自然是满心欢喜,当场便安排两位住处。双方心结打开大聊特聊,主宾尽欢而散。

第二日清晨,两个老头子碰了个面,说了几句话,刘陶将刘岚抱给道士,就算是刘岚拜师了。这样刘岚和二人以及一位刚请来的奶娘便住进了刘府的侧院,每日刘陶供给饮食酒水不缺。

道士每日只是饮水,从来不沾吃食,但从未见他有饥饿之感倒是每天神采奕奕,而丑汉则是荤素不忌每日大吃大喝,但是为人非常之讲究,少了不怨多了不嫌,所有酒水吃食送来到他面前就俩字:精光。刘岚看这两人情形实在是无语至极,末了得出了结论,也是俩字:奇葩。不管如何让襁褓中的小刘岚痛苦万分的学艺路程算是正式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