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英雄盖世话韩信
3323200000010

第10章 君臣角力窦疑生

齐国王宫里,郦食其正和齐王田广推杯换盏相谈甚欢,从目前汉齐联盟的诸多好处,到将来彼此发展的光明前景无所不及。郦食其为轻而易举就为刘邦拿下齐国这么大一单子满心欢喜,心想齐国上下确实被韩信给吓着了,可功劳却最终落在了自己的头上,偷着乐的感觉真好。齐王为既能保住自己的王位,又能让齐国百姓避免一场兵灾之祸的明智选择而十足欣慰。天下现在就是他妈的一场豪赌,既然自己没本事做得了庄家,看谁行情好就把宝押在谁身上也没什么不对。什么君王耻亡国恨!都他娘的扯淡,在别人夹缝中求生存,能找条活路就不错了。几位作陪的王公大臣也赞同归汉,并赞赏齐王有明君之风。气氛正在高潮时,快马来报,韩信大军突然向齐国发起进攻,由于齐国上下都知道齐与汉合盟,疏于防范。齐军措手不及溃不成军,连丢几座城池。所有人都被惊得目瞪口呆,端杯子的手都同时停在了空中。都在想一个问题,不是合盟了吗?怎么又打起来了?首先反应过来的是齐王田广,他怒发冲冠将酒杯“啪”地一声掷向地面,指着郦食其的鼻子骂:“好你个郦食其,你敢戏弄本王,巧言骗我与刘邦合盟,乘我不备又让韩信动手夺我城池。欺人太甚!来人呀!给我活烹了他!”两名卫兵气势汹汹地上来一把将郦食其架起。郦食其顿时面如土色。他知道活烹是什么意思,就是把他扔到开水里煮熟(中国十大酷刑之一)。他现在脑子有点乱,难道他到齐国这件事儿刘邦没给韩信说,还是韩信装着不知,他现在弄不清是刘邦耍了他还是韩信坑了他。可时间留给他明显不多了,他已经看到齐王已经愤怒地开始发抖了。

“齐王息怒,请等一等,这里面肯定有误会..”自恃有雄辩之才的郦食其此时只剩哀求的份了,极力想解释,可他却找不到什么论据来说服对方准备结束他生命的举动,“请相信我,汉王确实有意与您盟约。”

“去你娘的盟约,老子现在想开战,给我拖下去,让他尝尝欺辱齐国的下场!”齐王将签好的盟约一把撕碎扔在他脸上。

在中国,我们的先辈不但创造了伟大灿烂的文明,对怎么让人不得好死也颇有研究,其手段残忍到可谓变态的地步,于是有了诸如车裂(五马分尸)、凌迟(千刀万刮)、腰斩、剥皮抽筋、点天灯、下油锅、挖眼、剁腿、等十大酷刑。这烹刑就是其中之一,也就是下油锅,锅里有时也是烧开的沸水,总之下去不是被炸透了就是煮熟了。郦食其到底是被油炸了还是水煮了,我们不得而知。受了烹刑是有记载的。可能到死他才明白这世上还真没有免费的午餐。在齐国来喝一顿酒就把命给喝没了。

很多历史学家认为郦食其死的冤,怪韩信真是打仗成瘾,该打的仗打不该打的仗也打。齐国已经签了城下之盟还要劳命伤财去打一仗,太没全局观念了。实际上郦食其他只是刘邦和韩信君臣之间政治斗争的第一个牺牲品。他的死有两个原因,一是他喜大贪功不够聪明,他很清楚以他自己三寸不烂之舌绝不可能说降齐王举国而降,齐国最后降了,是因为他背后有韩信强劲的军事力量做后盾。这事儿成了,他应该主动和韩信沟通,至少应该表明态度功劳两人对半分。结果他不哼不哈想独捡这个大便宜。认为自己是刘邦派来的,即使韩信心里有怨气不服,刘邦是他顶头上司,常言说的好官大一级压死人,他最終也不得不吃这个哑巴亏。二是郦食其并不是什么人才,还是个爱出馊主意的庸才。就在刘邦和项羽在荥阳、成皋一带打持久战的时候,郦食其给刘邦出了个主意,说为了分散项羽的实力,可以用给六国后裔封王的方法削弱楚军。刘邦这个二愣子一听觉得是个好主意,连忙叫人赶制印玺,张罗六国国王的人选。准备让本来就很乱的局势更家混乱。这事儿让张良知道了,吓了一跳,急得小便差点儿都失禁了。连忙跑去找刘邦,当时刘邦正在吃午饭,说这事儿万不可做,虽然可以削弱项羽的力量但也同时跟自己树起更多的敌人,是引鸩止渴。刘邦一听恍然大悟把郦食其叫来一顿臭骂。张良为什么建议派郦食其出使齐国?他很清楚这个人留在刘邦身边早晚会坏事儿。他对刘邦说齐国必降但并未说劝降的人是否能活着回来。

在是应该让郦食其说降齐国还是让韩信武力讨伐齐国这件事上,刘邦其实是采取了一个模棱两可的态度,就象今天的美国在中日两国钓鱼岛争端上所采取的模糊政策一样。让双方当事人自己去揣摩他的真正用意,如果事情搞砸了是你们自己双方没有沟通协调好,责任不在他。他给自己留了很大的回旋余地。政治是门艺术你不得不承认,玩不转你就最好别碰,否则死都找不到坟头。中国历史上有三个人被后世称为帝师,他们是辅助周武王灭商汤的姜子牙、辅助刘邦建立汉朝的张良、辅助朱元璋建立明朝的刘伯温。我认为身为帝师堪称绝顶聪明的张良在这件事上也并未给刘邦出了个好主意,因为这场政治博弈的最后结果是没有赢家。齐国最后还是没有避免一场战火的涂炭,韩信也没有委曲求全吃哑巴亏而是武力伐齐,刘邦过早地把自己的猜忌传递给了韩信,为后来的君臣不合甚至反目成仇埋下了隐患,郦食其更不用说了由于他自己的智商不够高私心又太重最终成了一枚悲惨的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