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两性从绽放到凋零
3316400000041

第41章 余波荡漾(3)

我是想做个忠诚妻子的正人君子,尤其是在偶尔遭遇被拒绝的挫折后,我都产生了想恢复以往心无旁骛的好丈夫形象。何况我妻子在别人男人眼里还是一个极具魅力的优秀女人,我不应该如此下三烂地在外边偷鸡摸狗,这种不雅的行为与我的社会形象实在是格格不入的。但我停不下来呀,我每次在停下一个阶段后,我又会控制不住爱上一个一见钟情的女性,我想停也停不下来。

婚外恋的结果无非是两种:一是打破当前的组合转向新的组合;二是疯过吵过闹过之后退回去。而都市白领的婚外恋多数选择了后者,他们只想获得婚外感情的刺激,却懒得离婚。建和萍新婚后,感情一直很平稳,朋友们都很羡慕他们的神仙日子。但不久后,萍就发现丈夫有了别的女人。虽然如此,建对萍的态度和热情却没有什么明显的变化,更没有要求离婚。萍自认是一个温柔顾家的妻子,她总想不明白自己究竟做错了什么,又错在哪里。在和丈夫的一次谈心中,丈夫表示,他找情人并不是因为与妻子的感情破裂了,而仅仅是出于对日益平淡的夫妻生活的厌烦,想在妻子之外找一点新的刺激,“给白水般的生活加点盐、加点醋、加点芝麻油”

就某些人而言,不绝如缕的蜻蜓点水式婚外情是婚前性行为的一种延续。初次不忠并不会造成婚姻和人生的重大改变,因为婚外情并没有改变婚姻本身。婚前,性与爱几乎是在完全分离的状态下进行的,从而婚前韵事的频频发生是在没有愧疚感的情景下进行的。婚后,对性爱同样分离的心态使得婚外情容易发生且没有愧疚感。一位自称婚前就韵事不断而且毫无愧疚的男推销员对未婚妻不忠,婚后照例采取了不忠的行为:

“婚前婚后我都没有停止欺骗她,也从未因此感到不安。老实说,我大概从未有意识深究过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当然,我知道自己大概不该这么做,不过,恐怕我就是没有良心这东西。”

话说回来,慢慢落入长期蜻蜓点水式婚外情模式的人,大多数在结婚之初是忠实的,有的还忠实了许多年。然而他们的忠实是脆弱的,初次接触婚外的经验将脆弱的窗纸一捅而破。婚外经验使他们茅塞顿开,明白自己其实是随遇而安的享乐主义者,是愉快而健康地无涉道德者。

下面是一位不忠女性对自我发现的说法:

“婚外情经历使你认为另一个男人更适合你。跟别的男人上床并不比跟别的男人共享一块牛排糟糕:它给我欢乐,仅此而已。”

蜻蜓点水式婚外情是一种没有什么情感投入但仍保留务实婚姻的模式,太包含的组合可以是相当稳定。许多不忠者发觉这种组合令人满意:他们不会蒙受冲突之苦,不觉得有什么匮乏,也不渴望更亲密的关系。他们把这种组合看作挣脱过时禁忌的一种解放,是解决社会要求与肉体需要之间冲突的一种可行之法。这种模式可以维持多年不变,除非外在力量压迫瓦解它:或者配偶发现真相,或者夫妇迁居,或者经济担子持续加重。有的时候,内在力量也会改变这种模式,有些人经过多年蜻蜓点水式婚外情,酝酿新的需要和感情,开始寻求投入较深而亲密的关系。李苒就是这样一个例子。

李苒

七八年来,没什么投入的婚姻配上持续不断的外遇这一组合提供李苒一种稳定的看似满足的生活方式。而后,她的丈夫纪宇坦承他不仅在长驻海外的那几年间曾对李苒不忠,而且被公司派往外地营销的两个月内也一直如此。丈夫的这番坦承打破了她常年蜻蜓点水式婚外情的生活模式。作为也长期不忠的老婆,对自己的婚姻不再感到安全。当然,影响她的不仅仅这些。这时,她已拿到学士学位,毕业前的社工实习也快结束,她开始想象自己是个有价值的人。

她与姜若飞的婚外情虽然一开始就跟她以往其他的外遇无异,但许多影响让他俩之间迅速成长为一种迥然不同的关系。

“事情是在一家酒吧开始的,我看见他在看我。他走过来,问是不是可以请我喝杯酒。我喜欢他的长相,所以就答应了。起初,双方是一种平铺直叙般的对话,几次后开始了打情骂俏。他告诉我,他太太比他老许多,喜欢整天与一群女人搓麻将。他刚跟她大吵一架。

我们彼此玩游戏,感觉对方的心思,了解彼此的共通点。快分手时,他以祖宗的名义发誓,说他喜欢上了我 ,不过当时他喝多了一点。为了考验他,我没有留下电话号码给他。

第二天晚上,我跟纪宇在客厅里看电视,电话铃响起。幸好是我接听的,是若飞的声音。我差点没有露出慌张的神色,连声叫他‘巩佩’,我说:哦,真要命,好吧,我尽快过来。巩佩是我学校里的一个朋友,我们是莫逆之交,这一点纪宇都知道。我告诉他,巩佩发了高烧,我得去替她办几件事。他直盯着电视 ,问都没问。

我在一个大商场的门口跟若飞碰面。他一开始见面就说他喜欢我,打电话是忍不住,他说话时清醒得很。恋爱就从这个时候轰轰烈烈地开始。

打那以后我们几乎天天见面,或者我下了课他来接我,或者我跟纪宇编个故事出去一阵子。我们在酒吧碰面,或者在有象征性招牌的地方等候。有一天我甚至到了他的家,这时他太太正在邻家昏天黑地地搓麻将。

一个月后,我真的迷恋上了他。这是正常现象。但是这段情持续成长。两三个月经常见面后,我开始觉得生活中已不能没有他,我希望他是我的丈夫,爱他还不满足,希望他能成为我的一部分,我要照顾他。至于他,疼我,我要他怎样他就怎样,他会在家里甚至执勤时(他是警察)冒着上班回家来的风险跟我聊天。

最后,我俩说好都离婚,然后结婚。我几经犹豫终于跟纪宇摊牌。半年后我们离了婚。根据离婚协议,我没拿到多少赡养费,可我不愿事情一直拖着,而且知道再过几个月我就可以大学毕业当社工了。可是在若飞那边厢,离婚的事似乎毫无进展。只要他开口,他太太就歇斯底里,或乾脆一走了之去邻居家搓麻将了。他一直鼓不起勇气就这么甩掉她。她比他有本事控制局面。我看得出,她就像个母亲,而他是调皮的儿子,只要看出自己的调皮捣蛋对她发生了作用,他就会停止。

事情变得就像连续枪战:他追着她谈判,她大吵大闹。他怒气冲冲离家跟我碰面,有时甚至第二天才回家。她则一直威胁着要将他的事情告到单位,最后他气得辞职,找了份不在乎告发的工作。每次他准备离开她,她就威胁说要自杀。最后他的确甩掉了她,跟我同居。可是第二天,这个差劲的小男人喝得烂醉,打电话给她,泪田田谈了半天,怒骂我破坏他的家庭,然后呼啸一声又回到‘妈妈’身边。”

若飞这样来回反复了几个月,一会儿扔下他的老婆跟李苒同居,一会儿把他的愤怒归因于他极度缺乏安全感,怒冲冲扔下李苒回家。他常莫名其妙地嫉妒,指责李苒对她不忠,但他在家里却没有这个问题,太太比李苒老得多,也没有吸引人的魅力。最后,他终于搬出了家门,租了一间有家俱的房间,不过大半时间他都住在李苒那儿。但是李苒离婚一年后,他仍未采取任何法律行动办理离婚。

有那么一阵子,李苒也不再坚持他采取任何法律行动了,因为在她眼里,他变得软弱、不成熟,而且自私,毕竟他不是她想象的那号结婚对象。但“我非常喜欢有他作伴,这是我想维持我们关系的主要原因。此外,我又是个社工,希望帮助人,他需要我的帮助。”她又说,将来有一天,她希望找到一个不只是伴侣,一个不只是成年孩子的男人。“要是我能找到真正合适的男人,他不一定是英俊,有天赋禀性的,但一定是那种坚强、聪智,而且热诚的。要是我能找到一个真正的归属,我绝不会让自己再玩以前的把戏。”这是半年前她说得话。

打这以后,李苒一直朝这个方向挺进。然而,不久前她给我们寄来了一封信,措辞跟半年前那种活泼、自信的语调大异其趣,其部分内容如下:

“若飞走了。我俩有过一场激烈的争执,他去了南方什么地方,总之是他太太迁居的城市。现在生活有一种久未有过的平静,有一种难以言语的寂寞,有一种难以忍受的半调子感觉。不,我并不思念他,可我的确希冀有个人在身边。经过与若飞的相处,我已成长了许多,觉得自己有能力维持一种挚爱、忠诚、可靠的关系。然而我已几个月未曾约会了!一定有这么一个人,我只能怀着希望等待。”

有些人经过一段不忠的艳遇后,渐渐走入了一连串相当持久但感情有限的“补强性”婚外情。在这一模式里,不忠者并非恣意短暂性的搜奇猎异,而是安于一次一段婚外关系,每段关系维持数月甚至数年之久,而且发展的程度比蜻蜓点水式婚外情深入得多。这些人对婚姻并非不满意,只是时而会发几句牢骚,时而抱怨一番,但还是安于维持这段不算完美的婚姻。然而,自尝试过不忠的滋味之后,他们很快便会发觉,最适合他们的模式是在婚姻之外有第二段可靠的爱情关系,它可以提供婚姻所不具备的一切。不完满的婚姻配上不完满的婚外情,不仅满足了他们的所有需要,而且两者都不要求他们作出做不到的付出。一位三十多岁的小说家明晰指出他对男女关系性质的看法:

“初次外遇使我明白为什么七年来我一直情绪不宁又不快乐。婚姻对我来说至少是有利的,是务实的安排,很好,值得维持。我了解我太太具备许多优点,但并不是我需要的一切她样样都有。跟我有过婚外情的几个女人都具有她们各自的优点,但没有一个具备我所需要的一切。没有两个男女是完全相投合、完全相默契的。我们的需要总有一些被忽略,除非在另一段关系中加以处理。这些都是我在初次外遇中体会到的。但是我也同时知道,我需要婚姻和家庭的支撑。”

这种类型的人把承认自己的自私,声称他们在满足自己的同时,不但给予婚外伴侣的快乐,而且也维持了婚姻,两者都没有压力。一位四十四岁家庭主妇的看法就属于这一类:

“我丈夫是个好人,但并不刺激。他一天到晚做他的研究计划,就算跟我在同一个房间里,他的心思也不在我身上。即使在床上他也不很开放,不善于表达感情。我渐渐产生一种另类需要,我跟某个刺激又迷人的男人有了外遇关系。我需要它,我的婚姻需要它。这一外遇差不多持续了一年左右,然后渐渐地自生自灭。以后,我有好一段时日不想再开始另一段外遇,但一旦发觉我跟某人之间有什么的时候,我会毫不犹豫。”

这种自我施行的治疗法,让她觉得自己是一个快乐之人,而且使她的婚姻比那些传统朋友的婚姻幸福些。当然,这个主调有许多变奏。就像这名女人,有的人的婚外情是间歇性的,而另外一些人则几乎一年四季络绎不绝。多数人忠于他们的婚外伴侣,但有些人偶尔也同时对其他一些情侣沾花惹草。在我们调查的许多案例中,婚姻平静无波,婚外情却热浪翻滚。但在另外一些案例里情况正好相反。有的人一辈子将配偶蒙在鼓里,还有的婚外情则是在取得配偶的默许甚至公开允许的情况下进行的。

韩启见和韦燕

韩启见医生的婚外情对他的意义正是如此。结婚后,他的外遇几乎持续不断。他对婚外情谨慎处理,不愿意让婚外情跟他的婚姻竞争,但同样也不愿意婚姻过度地侵犯他的婚外情。然而,在跟韦燕的那段婚外情过程中,他投入其间的深度,远远超过了跟别的女人的程度。尽管这样,他仍然认为它不可能对婚姻构成什么严重的冲击。对待病人,韩医生显得体恤善感而且知觉敏锐,但对他生活中的女人,他却更看重维持自己的那份安适,避而不见他们的感受。比方说,他曾这么谈到跟他结婚了十七年的老婆:

“有时候,一连数夜留在外面跟韦燕在一起,我会想到孩子,太太就想得很少。这话听起来近乎冷酷,不过我不认为如此。她跟我的关系虽不亲近,但很融洽。她看起来不会不快乐,这是我们婚姻事实。如今,她大概早已心知肚明我在玩什么把戏,只是害怕惹麻烦才小心翼翼地不提它。”

对韦燕这段婚外情,他太满意,这是他舍不得放弃的原因:

“前一阵子,我的确试图要放弃这段婚外情,为的是能替我减轻一些责任。但是现在我已停止尝试。这段关系太好了,对我很重要。我担心她这么死心塌地的后果,可我不愿意舍弃她。我甚至考虑要她当我办公室助理,她一定能愉快胜任,而且我真的很喜欢她能在我身边。但是那样做会使她跟我更亲近,可能对我俩都是一个错误。这段婚外情在我的人生经历中是维持最久也最重要的一段,但万一韦燕当真对别的男人有意,考虑嫁给他,我会很有风度地退出,我决不会为她而跟我太太离婚。”

韦燕是知道韩医生的心思的,她对自己的状况做过许多理性分析:

“我认识男人越多,越发现只有启见最适合我。尽管情况不像刚开始那样美好,但要求太多反而会失去一切。我花了一段时日才以现在的眼光看待我与韩医生的关系。那是半年前的一次我和启见吵架后,才豁然明白,要求太多,是在毁掉现有的美好。于是,我采取了新的策略,决定享受现有的,因为我不能确定在别的男人身上能找到这么好的东西。打那以后,我俩的关系融洽、稳定多了。我们都知道这样的关系并不是理想完美的,但要是失去对方两人似乎都无法比现在更好。我没有他太太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安全感,但我拥有启见较好的一部分。要是有一天,我不再想着跟他见面,那是因为我遇见了更强更好的男人。至于他,要是我当真遇见别的男人跟他分手,他会非常想念我,他会找个人取代想念我的真空。”

情感强烈但基础不良的关系,亦即我在前面章节中描述的那类叛逆型婚外情,它的后续效应完全是另一码事。有些人结束这种婚外情时,原有的幻想大体完好无恙,或只是体会出他们所选择的对象不适合他们。就算受创甚重,他们也会勇敢地挣扎起来,继续寻找,一再爱上同样的理想,一再将同样的理想投射在可能的对象上。他们每一次都体验到强烈的喜悦和同样强烈的绝望,但始终不放弃,直到年纪迫使他们离开竞技场,或别的影响力缓和了他们的需要。

一个渴求婚姻的热情年轻女子,最终还是跟一个性情火热但不成功的大学教师发生了初次婚外情。就是这次婚外情使她的生活充满了灿烂的感情和生命的意义。但这位大学教师需要的却是不断尝新的成就感,不久即对这段情焰失去了兴趣;他对她的感情渐行渐远,留下她咀嚼孤独与空悲切。

打那以后,她不断寻觅其他富想象力、不流于俗套但也不成功的男人,跟这类人发生了一连串的婚外情。回顾三年来这种经验,她写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