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两性婚姻解毒:现代婚姻启示录
3316300000028

第28章 婚姻起了冲突(4)

“不,我们没关系。因为是先生邀我们去的,还请客。”

“是我丈夫请你们吗?”

“是的。手术之后我们正在医疗部,他突然提出去喝酒。”

“也给酒店添了麻烦吧?”

“没有,那不要紧!倒是他。。。。。。”

奇伟看着脸色苍白躺在那儿一动不动的复先说道:“我想是轻度急性酒精中毒的症状。胃里的东西已经完全吐出来了,所以我想休息一下就会好的!”

“那么,我们这就。。。。。。”

“请等一等!我这就去泡茶!”

“不!车还在等着,失礼了!”

两个年轻人快步走向大门口。

“请你们等一等!”

美丽慌忙从放在餐具橱上的手提包里拿出一百日元的钞票,用纸包起来交给奇伟。

“这是车费,请收下!”

“不,我们没有那么远。。。。。。”

“承蒙你们特地送他回来,没有让你们付车费的道理!”

“那就不客气收下了。一部分给司机,因为车里还有一点吐出来的东西。”

“那就弄脏了。。。。。。”

“不!没什么大不了的!”奇伟开了门,但马上好象想起什么事情回过头来说:“请转告主任医师,明天早晨八点有个碰头会议,下午有两个手术。。。。。。”

“明白了,一定转告。夜深了,实在感谢!”

美丽把年轻的医师送出去。

丈夫手下的两个学生走后,美丽又重新看了看正在沙发上躺着的丈夫。穿着西装,衬衫的胸口处敞开着,两只脚伸着。也许因为吐了,脸色有点儿苍白,乱糟糟的头发披散在前额上。

“你起来!已经铺好被褥了,到那边睡去!”

复先好象嘀咕了一声什么,不明白是什么意思,又马上打起鼾来。摇他也没反应,因此美丽就“噼噼啪啪”地拍他的脸颊,接着又用新毛巾擦他的脸和手,然后在其伸展的身体上盖上毛巾被。

好不容易告一段落了,在丈夫醒过来之前就只能放在这儿不管了。美丽坐沙发对面的椅子上叹了一口气。

为什么喝成这个样子?这样酩酊大醉而归却是头一回。

“乱来一气也没有个边儿!。。。。。。”美丽嘀咕起来,然后打开了阳台的玻璃门,关得严严的屋子里满是酒味。

“水……”突然丈夫身后叫道。

“哎!水……”美丽又倒了水来给他,复先一口气喝乐下去,又躺下了。

“请你起来!已经铺好被褥了,到那边睡去!”

复先象是要用两手撑着起来,美丽用双手去扶他的肩头,他的手却把妻子的手挡开了。

“讨厌!”

一瞬间,两只手悬在空中,美丽目瞠口呆。这时复先大叫:”偷情。。。。。。”

“我说你呀!。。。。。。”

美丽看着黑暗中发红的天空,反复咀嚼着丈夫的话。

“偷情的女人。。。。。。”

丈夫好象还记恨着昨晚的事。从喝酒到这个程度以及他嘀咕的话来看,他还在恨我。丈夫异乎寻常的酩酊大醉,原因是昨晚的事。今晚应该没有不喝不行的特别聚会和约会。从他主动出去喝酒看,或许是为了消散昨晚的压抑和气愤。两个年轻人也说今晚他喝得很快,过去很少喝得这么快。

妻子吸了一口无边黑夜的空气,关上了阳台的玻璃门。回头一看,丈夫还在睡着。她拉开拉门,走进卧室,换上了睡衣。今天一整天,在公司的那段时间里也憎恨丈夫,和由美谈话时也想决不宽容丈夫那种既偷情又满不在乎的态度。不过,外人一来又恢复了平素做妻子的神态,对年轻的医师们表示感谢,把丈夫接进来。不但如此,还给他脱衣服,铺被褥。

虽说是长年的习惯,但也太可怜了。这么想着,美丽的情绪出乎意料地平静了下来。美丽的头脑里慢慢地浮现出在空港看到的丈夫那张紧张的面孔。

“决不能输给那种女人!”黑暗之中,她教训自己说。美丽终于可以放心地休息了。

由于社会传统对男女两性的双重期待及容忍,使有外遇的妻子较有外遇的丈夫离婚率高。

与配偶以外的异性发生性行为在法律上称“通奸”。所以,象纳妾、宿娼或在宾馆招女陪宿,或与其他女子幽会等,都属于通奸行为。“婚外情”“第三者介入”等外遇问题,是社会问题,也是法律问题。

笔者与同事的研究曾经调查二百六十八位离婚者的外遇经验,其中53。6%的人认为他们的配偶是忠实的无外遇的。在此研究中,笔者曾问受访者:“人们因不同的原因而离婚。你能告诉我你的离婚原因吗?”结果显示,最大原因在于“沟通问题”。”沟通困难、见解完全不同以致无法沟通、同床异梦)等。其他原因,按比例顺序如下:外遇与遗弃、没有感情(失去爱情、失去性爱的欲望、嫉妒、厌倦);不成熟(对方太幼稚、结婚时各方面均不成熟);被迫离婚(配偶提出离婚)、经济问题(对金钱的看法不同、经济诘据、配偶不愿工作、失业)、虐待(精神、肉体、与情绪)、酗酒与药物滥用、个性不合及其他生活形式问题(养育子女的冲突及姻亲问题)。而根据林慧瑛(1985)的研究,台湾妇女离婚乃基于下列六大原因、七大项:个性不合、先生有外遇、双方间异无爱情、先生不愿复旦家计、不堪丈夫虐待--精神与肉体的、性生活不合谐及婆媳不和。

可见,不论中外、外遇问题是婚姻冲突,乃至离婚的最主要原因之一。

离婚四步曲

离婚可分为四个阶段:

●下决定

●表明

●分手

●重新编整

下决心。根据我对婚姻家庭心理治疗积累的经验,离婚的第一阶段耗去的时间最多,因为夫妻经常很不能确定事情是否会不会有转机,或自己到底有多么不快乐。他们甚至认为不快乐是正常的事。例如,刚生孩子时,初为父母的被家庭和工作弄得焦头烂额,婚姻失去了原先的浪漫色彩。这时,如果婚姻夫妇不能及时协商婚姻关系,对婚姻生活的骤然改变所产生的困惑会经年累月地留在心里。其中,性格上较坚强、内向的人更是如此。因此,当夫妻对婚姻生活感觉不对劲时,最好将心中的疑虑向对方说出来,以使内心的怨愤得以消除。

保持沉默,一味孤独,或单方面作出离婚的决定,对自身和配偶来说都很不公平。这样做堵塞了夫妇双方改变的可能性。

在婚姻生活中,双边决定非常重要,但实际上能这样做的例证少之又少。通常,夫妻经历了很长时间的冲突后,配偶一方会关上情感沟通的大门,从此认定事情只能到此为止。造成绝望的导火索可能是一句话,或是一个偶尔发生的事。接着,下决定离婚的一方便不再协商,开始生气地建构自己的“案例”。从内心挣扎一直到向配偶表明离婚,有可能只是瞬间一闪念,更多的是长达几年甚至数十年之久的矛盾心理煎熬。没有作出最后摊牌,是因为有太多复杂而难言的原因使然:孩子没有最后长大成人;儿时成长家庭那类“小不忍则乱大谋”、“沉默是金”等儒家遗训的影响;法律诉讼时的费时费钱;离婚后的暗淡前景;对配偶还存有的藕断丝连的幻想,等等,等等。一旦心理挣扎结束,以前双方所做的一切协商和改变最终无功而返。率先提出离婚的一方常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在“长痛不如短痛”的思想支配下最后形成了离婚的决断。它可以是一种义气用事的激愤,也可能是久经考虑、再三权衡的结果。但是,如果双方或一方能以”退一步海阔天空”的胸怀,采取克制的态度,则正在引爆的离婚决心可能转而变成了夫妇间的理智协商。如此,决心离婚的过程被阻断,破镜重圆再度出现转机,虽然婚姻前景还是非常不明朗。

表明。一旦单边或双边的离婚决定下达,并正式公开表明,离婚似乎成了无法撤回的一步。如何告诉孩子、告诉孩子什么?成了最首要的也是最具关键性的一步。这是两个受伤、愤怒或可能怀有愧疚感配偶所要做的许多重要协商中的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步骤之一。他们必须告诉孩子实话,而不再是指责或咒骂对方;他们必须主动处理孩子内心的悲伤,而不是被动地因应;他们必须使孩子放心,而不是使孩子抱着错误希望。

将事情告诉父母、兄弟姐妹和朋友,可能会使情况变得更难处理。 因为夫妻双方都希望从自己一边的亲属中得到支持,害到反对或令他们失望的声浪,使本来已混乱不宁的心绪更加方寸大乱。出于”自家人”的缘故,不明智的父母、兄弟姐妹与离婚的一方常会站在同一“战壕”里来反对另一方,使本来已够复杂的离婚事件变得更形复杂。家人参与“统一阵线”后,将本来还可能有一丝转寰希望的婚姻推向绝境。一方因为有家人作为强大后盾而有恃无恐,在与对方抗衡中变得更加斗志昂扬;另一方却因此怒火中烧,遂长生了与对方”奉陪到底,决一死战”的决心。如果能将夫妻两人的事情限定在夫妇两人内部私了,共同协商、共同决定,这恐怕不失为一个理智、简单而有效的方法。

分手与重整。这是两个互相周延而非完全分离的阶段。对正处在离婚边缘的夫妻而言,有两种层面的分手,每一种都需要婚姻双方进行广泛协商。就形体面的分手而言,双方必须作出一些决定,到底谁搬出去,谁留下来,如何具体商议有关情感和经济方面的枝节问题。以往,离婚多半是丈夫搬出去,妻子则带着孩子留在原住处。但随着越来越多的妻子提出离婚,也有越来越多的丈夫开始向传统惯例挑战:“如果你想离婚,就应该你搬出去。”事实上,随着越来越多中产阶级家庭的产生,房子已开始成为夫妻的共同资产,必须变卖后才负担得起两个家庭。因此,我们经常提醒面临离婚而又在为将来生活安排争战不已的夫妻:“因为离婚而一分为二的两个家庭,在经济支出方面并不等于原来的一个家庭。”

伴随形体分开而来的是情感调适过程,与家庭成员去世要面对的情感调适过程颇为相似。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建议每个家庭成员应该参与家庭离婚中一方成员的离去仪式,就像家人都应参与丧礼一样。我们反对当其它家人都去了外婆家,或是孩子出去参加夏令营之时,让离婚的一方黯然神伤、孑然一身地搬出去。希望每个成员都在场,帮忙打包行李、搬搬东西,并自由表达内心的悲伤。尤其对孩子来说,父母中的一方若突然消失不见,这对他们将是一个终生难忘的梦魇。其实,能够勇于经历这个过程的当事人往往复原较快。

分手的另一层面是法律面,这是离婚要面对的第一个法律部分。我国规定,只要夫妻申请法定分居几个月后,经法院正式批准就可以生效。这项法律条文要求离异夫妻事先拟定妥善所有原婚姻家庭中的财务划分、孩子监护权力等问题。 这个过程就是离婚的重整阶段。离婚带来的部分混乱来自于夫妻在情感面还没有真正分割之前,就必须装着已经分割的样子来协商他们离婚后的各种安排。

分手与重整阶段到底需要耗时多久?答案是,耗时之长常常超过一般人想象。正在离婚的夫妻,他们的孩子以及祖父母、外祖父母都需要时间来适应这新阶段。研究显示,这个过程至少需要耗时两三年,甚至更长,而且是在家中每一成员都努力参与的情形下。这对急性子、毫无耐心的人来说似乎是段漫长难耐的日子。重要的是,单单时间还并不足以医治离婚带来的创伤:刚刚分手的人必须善用时间进行情绪调整。试图仓促跳过这一步,恐怕以后还得回过头来处理这一个被忽视的问题,到时候可能会更难对付的。有些人尤其是男人,一心想快速冲过这一痛苦过程,以致让自己马上进入另一新的情感世界。他们要不就是疯狂地埋首工作。他们处理离婚就像处理财务事件一般,忽略了受它影响的全面性。

但分手也可能是闪电式的,有时它的干脆程度超出了当事人的预料。这种闪电式离婚伴随着当事双方的“好离好合”的协议,从而省却了许多马拉松的讨价还价、争吵和举棋不定。这种方式也越来越为现代人所看好。

赵德发和周雪冰

周雪冰出门两个多小时才回来,回来后就进了自己的房间。到了晚上七点多,保姆提前把毛毛哄睡了。赵德发看了看毛毛,孩子睡得正香。周雪冰把孩子抱到床上去睡。赵德发点支烟,在客厅抽起来,环视着屋子,观察有什么变化。屋子里的一切都显得十分陌生。从人到物都陌生。

周雪冰放好孩子,从里面出来了,对站着的赵德发说:"你坐吧。"

赵德发就在她对面坐下了。

周雪冰板起一副面孔,说:"咱们是不是该好好谈谈了?"

赵德发说:"谈吧。你想谈什么就谈什么。"

周雪冰说:"谈谈你这几天的情况。"

赵德发说:"我过得很好。"

周雪冰单刀直入了:"这我猜得出来。她人怎么样?"

赵德发说:"还行吧。是复旦大学毕业生。"

周雪冰说:"复旦大学毕业生。她与其他女人有什么区别吗?"

赵德发说:"区别大呢,她有文化。别的——都一样。"

周雪冰说:"既然别的都一样,那你为什么这样痴迷?连家都不回了?"

赵德发说:"新鲜啊。"

周雪冰说:"你太无耻了。"

赵德发希望激怒她,说:"还有,她喜欢叫。我们都换过一次床铺了。"

周雪冰并没被激怒,轻描淡写地说:"装出来的。哪来那么多激情。"

赵德发说:"可我宁愿相信她是真的。"

听赵德发那坚定的口气,周雪冰还是不生气。她从冰箱里取出一根冷饮,放进嘴里,慢慢吃着。恬静而悠闲。突然,周雪冰站起来,质问赵德发说:"你怎么知道我就不会叫?告诉你,我要叫起来,比她还凶!"

这太可怕了。简直骇人听闻。赵德发说:"我怎么没听见过?"

周雪冰又咬了一下冷饮,说:"本来就不是给你叫的。你不配听!"

赵德发气急败坏地吐了一口凉气。用研究的目光看着这个跟他做了多年夫妻的女人。看来她是真要跟他较劲了。

周雪冰坐下了,从容不迫地说:"噢。你说,我们怎么办?好说好散吧。我都三十多岁的人了,再拖下去,我就只能找八十岁的老头了。早点办,还能给我留条出路。"

赵德发没想周雪冰会这样平静地处理这事。这是第一次显示出她的高度修养。两人就象和平时期谈论家事一样心平气和,一切都是那么顺理成章。只是在说到财产问题时两人发生了分歧。周雪冰主张平分财产,赵德发却主张四六分,他想多得一点。按照《婚姻法》的有关规定,他们绝大多数财产是婚后取得的,属于共同财产。平分是合法的。可赵德发却觉得不合理。因为所有财产都是他挣的,在他挣钱的过程中,周雪冰并未给他多少支持,他想多得也有一定的理由。赵德发悄悄咨询了律师,律师也认为只有平分才能解决问题。当然,还有一个核心的问题是,他们家的财产大部分都以妻子的名义存在银行,这使周雪冰有了相对的主动权。后来在律师的协助下,他们终于达成了协议,平分财产,房子折合成现金归周雪冰所有。但儿子毛毛由赵德发抚养。这也很符合赵德发的心愿,赵德发就是喜欢儿子,害怕的就是周雪冰把儿子要去。毛毛由自己抚养,他就很得意,老婆离了,不仅把作品留下了,还留下了作品的版权。

于是两人专程到南京去离婚。毛毛没回去,寄存在周雪梅那里。

离婚也是麻烦事情。他们第一次去时,办事人员进行了充分的调解。她们看看两人和颜悦色的样子,不象是去离婚,倒象是结婚的。赵德发恳求说:"你看我们吵架都吵不起来了,你就做做好事吧。"办事员说:"我看你们很好嘛,干嘛要离呀。"周雪冰解释说:"我们在外面都是这样的。只是看上去真的很美满。"办事员建议说:"你们回去再考虑考虑。考虑好了再来。离婚证多的是,给你们开一张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