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两性婚姻解毒:现代婚姻启示录
3316300000019

第19章 婚姻幻觉(1)

对于中国女人而言,爱情充满了诱惑与渴望,但更多的是失败的泪水。她们一直想弄明白的是:一开始带来柔情蜜意的爱情,为什么会慢慢让人感到“不对劲”,使人越来越失败与痛苦。有相当一部分女士认为,她们的丈夫永远不会主动就感情方面的事同她们进行认真的交流。一些女士过去毫无顾忌付出感情的结果,只是带来伤心。她们认为感情的挫折与肉体的受虐待虽然是两回事,但其结果是一致的,那就是病态的情感创伤的恶性循环。人的感情世界是一个以“感受和信念”为其根基的世界,具有政治和社会生活无法比拟的切身性。它使人类的人性得以保全,人们在生活中感受温情,充满对生活的渴望与眷恋,是人继续生存下去的重要支柱。但是为什么到了今天,中国妇女却如此多的感受到感情正在受到伤害,热情和甜蜜正在人的生活中消逝。相当部分女人都对现有爱情和婚姻表示不满,她们渴望的是更为圆满和谐的情感空间。

婚姻期望

所有已婚女人都很看重与婚姻相伴,稳定可靠、共同拥有未来的家庭归属感。胡丹青和丈夫的婚姻意味着快乐、陪伴、安全、共同的目标,和被人真正关心。她在婚姻中更看重彼此尊严,关系可靠,相互永恒支持。史海敏对那种一家人的凝聚感满足不已,她认为自己一直追求的正是这样一种东西。她乐意被丈夫拥有,被丈夫宠爱。胡丹青认为,婚姻的好处在于,它是个最安全可靠的抵挡外界压力的屏障,是她逃离世界纷扰的唯一可去的庇护所。丈夫可以为她提供安全感,不致为漂泊无依的感情所伤。胡丹青说,她为丈夫的忠实、可靠、正直、诚恳和多情所征服,她从他那里得到了如父如兄的爱,他们的共同特点是:稳固如磐石,可以放心停泊。

一些女人认为,婚姻在于被人需要的感觉。一位女士说,最令她动心的是,婚姻中那种深切的相互需要的感觉。结婚提高了一人在另一人心中的地位。丈夫经常对蜀君说,自己如何爱她、需要她,并热情的赞美她。这使蜀君感到满足、自信、被看重。现在他们结婚快二十年了,婚姻带给她亲密感。对于丈夫而言,蜀君永远是无可替代的最重要的人。

虽然婚后生活可能不够浪漫,一些女人仍然忠情于那种有人相伴的生活。杨静易和她丈夫平时谈话不多,也不浪漫,但他们像所有夫妇那样彼此陪伴,时刻感到有人在自己身边放心的走动,使她兴奋而满足。静易认为,婚姻最好的地方就在于随时有人陪伴左右,无论吃饭,外出或做爱。她说她不喜欢独处,她在乎的就是婚姻使大家聚在一起的感觉。

即使婚姻有少许不幸,那种有人陪伴的感觉仍然难以割舍。婚姻给钱卉带来了经济支持和稳定的陪伴。虽然她和丈夫相处并不完美,缺少沟通,但是丈夫会很在乎他们的婚姻,一直在尽量避免犯错。他们结婚这么久,从未公开谈论过性生活或相互表达感情,他们也很少有共同的兴趣。反省自己的婚姻,她所真正喜欢的只是大家一起过日子,一起生活那种感觉。

仅有2%的女人希望婚姻使她们得到自我发展。看到丈夫,总是令李亚男兴奋。他们之间真诚相待,彼此学习,聆听和接纳对方。可以对丈夫自由表达自己的一切感情,一起生活使她感到充实和满足。

由于大多数女性虽然工作,但收入仍然明显低于男性,而且她们会比男性更易受到失业的威胁,所以今天的女性大都仍需要男性的经济支持。洛奇就是这类女性的一个典型代表。她从来没有在经济上完全依赖过丈夫,她不愿依赖,因为那样做会使她感到在家中的地位低下。但在内心,她仍有些隐约的期待,如果自己下岗甚至失业了,丈夫应不会坐视不理。

但女性如果因为经济考虑而不得不守住这份错误的婚姻,那么她们会显得格外不幸。没有丈夫,艾佳一样可以生活,但是对这个家,她已付出太多,并使它成为今天的样子,她不打算轻易另起炉灶,从头再来。

白絮离开前夫之后之所以又选择再婚,主要因为可以多一份家庭收入,并且现在的丈夫人品也很好。

独处的生活让于靖妍感到担子太重,她乐意也很习惯与丈夫分担生活。而且他们已彼此习惯了对方的一切,共同生活也会比较容易应付贫穷。

杨梅认为,孩子是婚姻中最美好的部分,但是丈夫不爱她,她必须为此苦斗。但是如果离开丈夫,她的微薄收入根本养不活起自己和孩子。她倒希望多掌握点工作技能,以备日后之需。

今天年轻女性一代已变得更实际、更功利,她们青睐那些经济势力雄厚、前途无量的男人,以冀为自己现在乃至未来带来富足的物质生活条件。为此,在男女婚姻关系上出现了年龄相差甚远的现象,一般来说,男的比女的要大上十多岁,甚至好几十岁。按现在的年轻女性的说法,这叫做“一步到位”。而跟着与她们年龄相仿的同龄男人一起奋斗,无疑道路太漫长。尽管这样,许多年轻女性仍在增长对自身工作的渴望,希望自己有能力在经济上自给自足。

体味肉体接触的温存是女人对婚姻的重要渴望之一,虽然仅有44%的女性从婚姻中得到了这样的满足。丈夫说,鲍烨是他生命中快乐和美的源泉,他们在一起会享爱美妙的爱欲交织的身体的融合,温柔的抚摸和悄声细语的交谈。昂娜的丈夫睡觉时总是用手臂搂住她,使她感受安全和爱意。

由丈夫陪伴外出将是无比快乐和亲密的时刻。苏忆南的丈夫喜欢陪她在夕阳西下时到海边散步,他们会天南海北的闲聊起来,这使苏忆南感到快乐轻松。外出的时间使苏忆南和丈夫抛却烦杂,完全亲密无间的享受二人世界。

****前后男性的温存是女人享受夫妻之乐的重要时刻,除此以外的亲密也使女人十分向往。汪潍羽的丈夫非常体贴,他总是那么温柔多情的和她相偎相依,默默相望或悄声细语逗她开心。丹如的丈夫在和她亲近时会无话不谈,并且充满柔情。他轻轻地爱抚触摸,深情的示爱和赞美,使丹如陶醉。

大多数母亲都认为,孩子在夫妻感情中充当着重要角色。而且14%的女性对婚姻的重视直接来自于孩子的爱。怀孕期间的生活使周宛丽得到了无比丰富的生活经验。有孩子后,孩子给她的生活增添了观察孩子成长的无穷乐趣。孩子对母亲的爱也是那样纯洁美好,而且当他吸吮你的乳汁时,也使你感到温暖和满足。

林紫冰为怀上丈夫的孩子兴奋无比,这是他们感情的结晶和她自己可能给予丈夫的最好礼物。他们俩人因此结合到一起,共同担负起照顾孩子的责任。紫冰认为,怀孕生子使她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日后面对生活的信念。同时想到自己为世界带来了新的生命,而这个生命会在他们死后继续存在,就使她兴奋。

也有一些女性认为,孩子给她们带来了肉体温暖,满足了她们部分情感需要。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她们感到他带给自己肉体上的亲密满足。人与人之间的亲密弥足珍贵,可以把孩子揽在怀中,相依相偎,十分美好。在她们看来,孩子的确给她的****带来了部分满足。

怀孕和生产给女人带来特别感觉。生下孩子的经历使女性感到自己正在走向成熟。起初,孩子在她们腹内一天天变大,活动,尔后是痛苦又喜悦的生产过程,她们会因为自己创造了奇迹而欢乐。生育的经验使她们感到自己开始成为自然界生命链中的一环。几乎所有女人都为自己怀孕的消息感到快乐、兴奋。

怀孕使杨舒平感到自己正在受到人们的关心和重视。怀孕的消息使她和丈夫都又惊又喜。女儿的降生很顺利,她喜欢女儿,乐意再有一次这样的经历。

曹芝瑾真心喜欢孩子,认为有孩子真好。怀孕使她和丈夫都兴奋无比。丈夫对孩子的爱让人感动。

生产的过程并非总是那么顺利,很多女人也因此感受巨大的痛苦和不适。每次生产过程总是使女人痛楚无比,而且这种痛苦的经验总是让女人难以忘怀。而其它的一切感觉都不足以抵消这一痛苦,她们希望在未来有减少痛苦的生产方式。

虽然生育经验使许多女人兴奋,但是92%的未曾生育过的女性也并未因此感到遗憾。潘欣欣和丈夫都不想要孩子,她自己也从未对生孩子有多少兴趣,对于朋友们的孩子她也不羡慕。他们事实上很满意现在的生活,如果将来想要孩子,还是可以领养的。刚结婚时,潘欣欣也感到有种来自外界的生育压力,但是她很清楚地意识到,自己没有那么多精力同时兼顾工作和孩子,并且也不想象其他女人那样为了生孩子放弃工作,最终造成遗憾。

许艳同潘欣欣一样,更愿意选择事业,而不是孩子。事业使她自我得到发展,并给予别人帮助。虽然为了这样的选择她必须忍受外界的压力。

19%的母亲对生育儿女感情复杂:39%的母亲认为孩子会影响夫妻感情的正常发展。黄怡从前一直比较看重事业,怀孕的消息使她感情复杂,她爱孩子,但孩子出生后她也会因此失去工作。照顾孩子使她感到疲惫不堪,而孩子要和他们夫妻睡在一起使她无可奈何。孩子刚出生那两年,黄怡的生活一团糟,她完全丧失了自我支配的时间。虽然她很爱孩子,但是那乱糟糟的生活仍像一场恶梦。

仲含芳和丈夫一直不愿有孩子,但是她仍然怀上了孩子,这使他们措手不及。含芳知道自己无忧无虑的日子已经不多,开始更珍惜自己生产前的那段日子。生下孩子后,照顾孩子的责任使她感到难以招架,她更喜欢没有孩子时能和丈夫过的二人世界,并可以有更多时间外出游玩。但是丈夫比较看重孩子,认为那是含芳带给他的最珍贵的礼物。而含芳却感到,有了孩子之后,她和丈夫之间交流缺少了,感情几乎停滞。为了弥补这一切,他们必须设法保持一定单独相处的时间。

一些女性认为,孩子成长会对父母的婚姻造成更大压力。孩子大了,李博和丈夫因为对他的教育问题争执不休。他们之间的感情正因此受到考验。

68%的女人认为,孩子占去了夫妻之间独处的时间。有了孩子后,乔舒亚感到再也无法和丈夫随心所欲的亲热,而且他们间的隐私也在受到威胁。为了把孩子照顾好,她和丈夫好像再也不能恢复往日的亲密,而且丈夫也很少像以往那样带她一起出门旅游了。

胡琳迪的两个孩子出生,都是在和丈夫亲密无间的共同计划和安排之下发生的,他们为此共同分享快乐和忧虑。虽然孩子使她劳累,但这的确加深了她和丈夫的感情。孩子的问题复杂而棘手,但是藉着抚养孩子的经验,琳迪和丈夫更增加了相互理解。

很多时候,生下丈夫的孩子也使女人受到社会的肯定。怀孕之后,女士认为自己更像个女人,更加完整和有女人味。与此相比,生产的痛苦是必要的代价。第一次怀孕使女性得到她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成为母亲,并在公众面前有了自己全新的形象。

对婚姻的情感诉求

人们通常会以为,婚姻的目的是为了爱情,人们为了爱的目的才走到一起来了。但是现实的婚姻往往最终变成窒息爱情的场所。在这里,爱情不仅没有得到提升和发展,反而下降了,减弱了,甚至消失了。但是,如今相信婚姻的女人,大多数仍然对爱抱着幻想,为了爱,她们苦苦守住自己的婚姻。

但是女人到底想从婚姻中得到怎样的爱情呢?今天大多数美国女性确认丈夫爱着她们的理由仅仅是:他们需要自己。而以自身的特点或人格魅力被男人欣赏、仰慕、被接纳在婚姻中的女人少之又少。虽然在婚姻中感情成分愈深,愈成熟,生活就会给人以最大快乐和满足,但是到了今天,男人和女人似乎已很难做到这一点。既然如此,又是什么使他们走到一起,走向联合的呢?人们解释说,是为了爱。在婚龄超过两年的女性中,仅有13%表示“爱上丈夫”;而82%的女人只是把自己对丈夫的爱定义为“关心”或陪伴上。“爱情”就意味着脚踏实地,在日常烦琐生活中为对方担忧、考虑,宽容对方的失误、疏忽和缺点,接纳他、支持他,也为了对方的生活适宜操劳、作出牺牲。

有位女士认为,自己对丈夫的爱会与日俱增,而且将爱得更为真切。他们度过了快乐的十一年婚姻生活,温存、平静、信赖、相互支持和宽容。宽容使他们婚姻生活之路变得宽广,爱情臻于完美。82%的女性将夫妇之间的关心视为爱的体现。

朱亚名已结婚八年,在婚姻中她感到安全。但是结婚到底是为了爱,还是单纯为了有人陪伴,她没有结论。她想说的是,婚姻使她得到依靠和安全,她开始变得懂得关心别人,默默地付出。她认为自己会陪伴丈夫直到终老。

金晓蓝认为,两性一瞬间强烈的吸引并不能算是爱。爱需要长期积累、考验,建立深切的信赖。而这一过程是在瞬间是难以达成的。

从以上列示的事例中,我们可以看出,婚姻之爱总是与“家庭”相关的理由交织在一起,譬如陪伴、安全感、生育、被爱、被重视、被社会接纳等等。而这些就是支持女人走向婚姻的目的。但以下的事实不容忽视,即在我国,5%的婚姻最终走向破产,而女人是绝大部分离婚的提出者。这意味着,真实美好的东西需要我们今天的人付出真正的努力,为挽救我们这个简单而永恒的生活家园,我们必须勤于探索,并努力给它注入新的活力。

女人的爱情观

爱情观意味着什么?是一种“激情”,还是一种长期的“关怀体贴”?是一种与日俱增的两性情谊,还是一种来去无踪的神奇而强烈的情绪?与那种与男人初识邂逅的亢奋热情相比,与伴侣相守度日是否意味着痛苦,因为伴侣不再给她带来性的兴奋,使她情感失落,以往那种来电的快感不再有,有的是对丈夫所作所为的持久回味。

男女双方刚开始接触时经历了一个充满激情、狂热兴奋的阶段,但是结婚几十年后,爱成了另外一种样子:爱是尊重对方,在自己伤心无助或对方身处困境时给予的互相关怀和支持。第一次和丈夫做爱时,世界几乎停滞,四处一切都发出了耀眼的光芒。她的感觉是那样强烈,对他的需求无止无境。

每一次看到现在成为她丈夫的男友,王贝妮从身体到灵魂都感到振奋、喜悦,他满足了她一切心理和生理的需要,令她热情无限。

多少年过去,余薇仍怀恋着第一个和自己发生性关系的那个男人,他们以深爱相许,情意缠绵得以为离开对方自己将无法再活。就象旋风、干柴、烈火,一切都无法控制地来到了你的面前。对方就是你的一切,每当回想和男友做爱,动情的诉说,内在情感的感悟,深切的默契,一切都疯狂得无与伦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