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两性婚姻解毒:现代婚姻启示录
3316300000017

第17章 婚姻压力点(4)

由于配偶的死亡,生的一方从原来习以为常的两人婚姻世界中撤离,从此不再能听到伴侣的笑语欢声,不再能看到伴侣的音容笑貌,有的只是无尽的孤独和悲伤。缺少外界朋友而又不习惯独自担负亲职的男性可能会因此草率地跳人另一婚姻中,以便替孩子找一个“母亲”。而赚钱较少或根本就没有收入的女性也不得不作出嫁人的决定以摆脱经济困境的缠绕。有一些人则正好相反,想起死去配偶的种种好处,多年来一直拒绝与异性约会。有的把另觅新欢看成是一种对前妻/夫不忠的表现。不论是哪种情境,家庭心理治疗都需要提供足够的帮助,以使生的一方对死去多年的心爱配偶释然于怀。毕竟,他们总要直面现实。

除了配偶死亡事件外,婚姻双方中一方父母的病危或死亡也经常会像我在与垂危父亲重建关系的故事中指出的那样带来深远影响。每当有人来到我们中心求助,说起他们的父/母亲正患严重疾病时,我总是不失时机地对他们说,这是一个“真正的家庭紧急时刻”,并向他们解释他们正面临一个将治疗中所致力解决的问题向前大大推进一步的机会。如果相关一方的配偶可以改善他与垂危父亲或母亲之间的关系,那么,夫妻间的婚姻关系将自然而然地获得改善。如果父母亲或家中成员的死亡留下许多悬而未解的事,那么,他们的死亡可能会在婚姻家庭中掀起情感上的冲击波,或以突发的意外事件,或以家人生病,或以离婚等各异的形式表现出来。

有时,父/母亲行将谢世会催促一对尚在热恋中的年轻人匆忙进人婚姻,其目的为的是告慰“至死不眠目”的父/母亲。有时,父/母亲的死亡紧接着儿女新婚之后.它有可能转移新婚夫妻的忠诚度,尤其当婚姻一方自觉到对方因父/母亲的死亡而不堪悲伤从而冷落新婚时更是如此。

在碰到至亲死亡的时候,夫妻若无法从丧痛中互相扶持,那么,亲人的死亡事件有可能造成两人恒久的心理疏离。在饱受战争创伤或人灾肆虐而痛失家人的情况下,死亡阴影对婚姻家庭配偶一方或双方的折磨往往是长久的,从而长久地影响到婚姻生活质量和婚姻夫妇关系。为此,我们中有些人拒绝参加丧礼,他们自己不参加,甚至也不让孩子参加,以免孩子承受太多由死亡引发的痛苦和悲伤。然而,他们无法认识到:丧礼意义的重要性,即丧礼带我们到达言语所无法企及的层次,帮助我们承担死亡所代表的意义,然后再继续人生的旅途。

孩子垂危以至死亡展示了对婚姻夫妇的另一种深远影响。对于孩子的死,夫妻在悲痛欲绝之余会变得毫无理性地互相指责、自责、甚至自戕。孩子的伤残、垂危或死亡使夫妻的离婚率是平常的数倍。

像孩子的死亡一样,孩子的严重伤残对婚姻夫妇同样不啻是晴天霹雳,是一个期望和梦想的落空。他们要在很长时期甚至穷尽一生地将全副心力与资源用在受伤的孩子身上,为孩子的未来作出安排,而这样的安排是以牺牲夫妇婚姻幸福为巨大代价的。

我们的第二个孩子尔立刚出生就把我们吓个半死,他有严重的黄疸,需要全身换血以排除从我RH阴性血液中承传的其中一种的致命性抗体。所幸手术之后医生告诉我们,这个孩子重又获得了健康。

然而,好景不长。一九八二年,也就是尔立二岁的时候,在一次偶然的例行检查中,他被诊断出患有自闭症,并被认为是一种由父母尤其是母亲造成的心理疾病。试想一下,望着身受创伤、有智能障碍的孩子,然后别人告诉是你造成的,这是多么揪心的事情!幸好,当我带尔立转辗市级一流儿童精神科医院求诊,一位这方面的权威医生最后一句“他是有自闭倾向,但不是你造成的”的结论终使我如释重负。

但尔立的自闭症是确确实实的。我不知道他的情形是否属于极端状况:每次别人叫他名字时候,他没有回应。除了我们之外,他不许任何人碰他。虽然能够完全重复我们的讲话,模仿歌星唱出复杂的歌词,但他还是无法与别人进行言语上的交流。在大部份的时间里,我仍然相信第一次诊断出尔立为自闭症的那位精神医生所说的话,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他的诊断意见就在我的脑海里轰鸣。难道这一切真是我们造成的吗?

在以后很长的日子里,我们婚姻生活中一直被孩子自闭症的不幸气氛所笼罩。唯一所幸的是,温翔和我都渐渐地克服了内心愧疚,我们发明各种游戏和练习,试着教尔立注意周遭环境。温翔用卡片、歌曲、故事等让尔立尽量接触外界事物,而我则在空闲的时候带他到各种公共场所,比如去超级市场购物、去儿童乐园玩各种游戏、看儿童话剧、马戏等,同时,我恳求托儿所老师、学校校长以及褓姆能对尔立多点关爱以协助治疗他的自闭症,他们都同意尽力帮助我们。

忧虑还是时时伴随着我们:在往后的日子里,尔立是否能恢复到自行独立生活的程度?据统计,95%患有自闭症的小孩是不行的。但我们仍然为剩余5%的希望孜孜不倦地努力着。可怜天下父母心!哪怕希望一丝尚存,我们都觉得没有理由停下来。

对毫无治愈迹象的极度焦虑不断地磨损着我们夫妇俩的神经,使我们对彼此都变得性子很急、脾气很坏。每次当我们试着将内心最深的沮丧强忍心中的时候,沉默与疏离竟慢慢爬进我们的婚姻关系中;当彼此为此说一些绝望话时,冲突常常不知不觉地爆发。每次只要我们失去耐心,对尔立大声喊叫,罪恶感就会袭上心来,做母亲的我有时忍不住抱着孩子默默地流泪不止。除了每天与“黑暗力量”(我真的觉得尔立的情形就像是一片黑暗)进行抗争必须承受的压力之外,我们渐渐地感受到了资源穷尽的艰难困苦。我们非常害怕放弃,甚至害怕让对方失望,深怕稍一失望就无法再团结起来抵抗困难。有时,我会觉得,只要一开始哭泣,我就永远也停不下来。

没有最终放弃使我们再一次团结起来为治愈尔立的病竭尽全力。我们让他接受所有看起来能提供帮助他的学习方案,甚至让他进入一个专为较大孩子而设置的特殊寄宿学校。今天,尔立虽然还有一些学习问题,但他已经是一个能发挥高度功能、成熟、友善的年轻人,能够独立生活与工作。他有自己的朋友和活动圈,也在一些奥林匹克竞赛中获奖。他可能比我们其它人动员了更多自身所能寻获的资源去经历生活与工作,但他是带着喜悦、鲜少抱怨去做所有这些事的。

经历了许多次压力下相互扶持的温翔和我,此时此刻已变得非常亲密。然而,看着尔立带着不屈不挠的精神爬过一个又一个的障碍,我们感到了一种“可以交代”的由衷喜悦。在一次毕业典礼上,尔立与他的同班同学一起引吭唱着一首歌,歌词中有一句的大意是“梦见了不可能的梦想”。在观礼台上的温翔和我此刻紧握着彼此的手,我们两人都哭了,不只为尔立的奋斗与胜利而哭,也为我们自己而哭,因为“愤怒的命运之神所射出的箭”没有把我们击倒,在经历了婚姻人生的这一程程,没有人能体会出个中的甜酸苦辣的滋味。

诚如你所看见的,所有困境,即使那些看似无法忍受的,都给夫妻一个各自成长与共同成长的机会。不管成长中的压力有多大,夫妻都要坦诚相对,互相沟通,勇敢面对生活问题。如果夫妻能团结起来,致力于问题的解决,那么困境反而能激发婚姻的潜力,为婚姻带来最深刻、最美好的价值。

婚外情

当下,婚外情、婚外性日益增多,成为婚内情变的最重要原因。有学者对上海市婚外情和第三者插足而导致离婚的特点进行分析的结果发现,婚外情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原告为女性的占多数,占60%以上;第二,在因婚外情而离婚的人中,51%的人存在婚前性行为;第三,充当第三者的以未婚青年为多,占46%,已婚的占39%,离婚或丧偶的占15%;第四,婚外情以同事关系为多,占54%,加上原为同学、师生或邻居的占到了65%;第五,婚外情以过错方喜新厌旧为主,占47%,夫妻不和的占18%,第三者主动搭上的占13%,两者原有恋爱关系的占6%。根据对有关研究的分析和总结,以下男性比较容易或者说有更多的机会发生婚外情(但并不是说,这些人肯定会有外遇)。

·有钱、有权的男人,他们的金钱和地位特别会受到年轻貌美女性的青睐。

·对妻子不满的男人。如果对夫妻关系或妻子的外貌、个性、性生活等不满,他们很可能会到家庭外寻求补偿。

·风流“唐璜”及情场玩家。他们多半游戏人生,玩弄女性于股掌,缺乏责任心,鲜有真正的爱情。

·公司的老板或上司。他们经常有机会碰到一些值得他们追求或主动追求他们的年轻女性。

·四五十岁的男人。这个时候,男人一般事业有成,囊中不菲,并且显得稳重有责任心,社会阅历丰富,因此成为很多年轻女性的幻想目标。而面对家中“人老珠黄”的老妻以及长期受压抑的性,他们很有可能卷入婚外情。

·妻子处于怀孕及生育期间的男性,他们可能会经受不住引诱。

·家有“大女子主义”的男人。在现代社会的一些地方和个别家庭,女强人横行。碰上这么一个妻子的男人没有地位,没有威严,于是很可能会寻找一个"温柔的羔羊",聊作补偿,以维持心理的平衡。

·经受失业或降职等不幸遭遇的男人,他们会通过婚外情寻求寄托或宣泄。

·追求浪漫或寻求刺激的男性。

·白领阶层的男性。

·经常或长期出差在外的男人。

·婚前******丰富的男性。

·朋友圈子中的一些人有外遇的男性。

·父母亲中有过外遇的男性。国外学者的研究发现,大凡有婚外情的人,其父母辈或祖辈十之八九也都经历过婚外情,因此,得出了外遇具有遗传性的结论。这里不是指生理上的遗传,而是心理上的遗传。据分析,主要是因为下一代人对上代人的报复或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