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穷是最大的财富
翻开美国历史,大部分成功者最初都是穷苦的孩子。……伟大人物无一不是经由苦难而造就的。
有人问一位著名的艺术家,一位跟他学画的青年将来是否能成为一位著名画家。那艺术家回答道:“不,绝不可能!他每年有着6000英镑的收入呢!”这位艺术家知道,人的本领是从艰难困苦中奋斗出来的,而在富裕的境况下很难产生有作为的青年。
安德鲁·卡耐基曾经说:“不要认为富家的子弟,得到了好的命运。大多数的纨绔子弟,做了财富的奴隶,他们不能抵制任何诱惑,以致陷于堕落的境地。要知道,享乐惯了的孩子,绝不会是那些出身贫贱的孩子的对手。一些穷苦的孩子,甚至穷苦得连读书的机会都没有的孩子,成人之后却成就了大事业。一些普通学校一毕业就投入企业界的苦孩子,开始做着非常平凡的工作。可这些苦孩子,或许就是无名的英雄,将来能拥有很丰富的资产,获得无上的荣誉。”
为脱离艰难的境地而努力挣扎,是除去贫穷的唯一方法,而这件事最能造就人才。如果人类社会的成员一生下来口里就有一把调羹,就不需要因为生存的压迫而去工作,那么恐怕人类文明直到现在还会处于十分幼稚的阶段,人类就无法走出她的孩提时代。
许多获致成功的卓越人物,比如发明家、科学家、大商人、企业家、政治家,都是由于受了贫困的刺激,努力向前,从此发展他们的才干,才成就其伟业。
在美国有许多来自外国的移民,他们并不精通英文,也没受过高深的教育,既没朋友相助,也没有优裕的生活,可是他们竟在美国获得了显要的地位,拥有巨额的资产。这些成就,足以使家境富裕、知识丰富而最终默默无闻的美国青年自惭形秽!
伟大人物无不是经由苦难而造就的。一个人如果好逸恶劳、贪图享受,就无法战胜困难,也绝不会有什么发展。俗话说得好:“生前没有经历困难的人,他的生命是不完整的。”
如果一个年轻人从出生到长大,一贯地依赖他人,从不想为自己的面包而奋斗,这个青年,将会白白地葬送掉他的一生,好不可惜!森林里的橡树之所以高大挺拔,是因为它和狂风暴雨作斗争的结果。
贫穷就好像我们健身房里的运动器械,可以锻炼人,使人体格强健,所以,贫穷是我们努力奋斗最有利的出发点。安德鲁·卡耐基说:“一个年轻人最大的财富莫过于出生于贫贱之家。”贫穷本是困厄人生的东西,但经过奋斗而脱离贫穷,便是无上的快乐。
两度出任美国总统的格鲁夫·克利夫兰起初不过是个穷苦的店员,挣着每年50美元的工资,他后来说:“的确,极度穷困所激发的雄心比较来得切实而有力。”
如果一个青年人的境遇不逼迫他工作,让他感到生活上的满足,那么他就不会再努力奋斗。工作上的努力,一方面固然是满足自己生活的需要,一方面却是在发展自己的人格,造福人类社会。当然,有的人往往只为自己而奋斗,他的努力也仅仅求得满足自己的渴望。
一个生活优裕的命运宠儿说:“一早就起床工作,有何意义呢?我将有财富来临,尽可能地享用一生。”于是,他翻过身来,再睡一觉。而唯有那些无所凭借、无所依赖的孩子,一早就起床,勤勤恳恳地工作。他知道,除了自己的努力外,再也没有第二条出路可走。他没有人可以依靠,没有有力者垂青,只有靠自己,为着自己的前途而努力。
但狡黠的大自然就通过这种方法,来实现了发达人类的目的。大自然偏爱那些努力奋斗的孩子,给他们高尚的品格、富足的资产和优越的地位。
自然更给人以绝好的机会,使每个人在经验的大学里,受多年的训练,以完成他的工作。至于经由努力得来的资产,所享的荣誉,不过只是意外的收获。大自然跟在人的后面,以巨大的代价,来报偿那些奋发有为的青年。
世间的很多贫穷都是一种病态,是千百年不良思想、不良生活、不良环境的结果。我们知道,贫困的境遇是一种反常的状态,是决不受任何人欢迎的。许多事实证明:世界上一切事业,只要人们勇敢地坚持去做,总会获得成功,那贫穷的环境就可以打破。
如果普天下的贫穷人,能够从黑暗和沮丧的环境中回过头来,去朝着光明和愉快的方向努力,并且立志要脱离贫困,那么即使在最短的时间里,也能使贫困尽快消失。但有很多人想脱离贫穷,却不肯十分努力。
就事实而论,世间的大部分贫困都是由懒惰造成的,都是由奢侈、浪费、不愿努力、不肯奋斗造成的。而且懒惰往往与浪费携手同行,懒惰的人常常也浪费,浪费的人一定就懒惰。
但人类有着几种坚强的品格,是和贫困势不两立的,那就是自信和勇敢。有许多人虽处贫困,虽遭患难和不幸,但他们有着自信和勇敢的秉性,最终能够制服贫困这个恶魔。如果一个人缺乏勇敢和自信的卓越品质,而只是过着一种懒惰、畏缩的生活,那么他就永远不能战胜贫困、奋发有为。
如果一个人立意坚定,要永远地摆脱贫困,要从服装、面容、态度等生活的各个方面拭去贫困的痕迹,要表现自己卓越的品质,要一往无前地去争取富裕与成功,那么世界上应该没有一件事能够动摇你的决心。这样,自然会增强你的自信,使你发挥出潜在的力量,最终摆脱贫困,获得惊人的成就。
如果一个人安于贫困,视贫困为正常状态,不想努力挣脱贫困的状态,那么在身体中所潜伏的力量就会失去它的效能,他的一生将永远不能脱离贫困的境地。
还有一些人,缺乏脱离贫困的自信,并把贫困视为他们自己的命运,那么他们实在是没有希望,除非他们能恢复已失去的自信,并摆脱甘受命运摆布的思想。
我知道一个年轻人,是美国一所著名大学毕业的,他说,如果他父亲一星期不给他五美元,他就要挨饿。
这实在是一个沮丧的青年,他不相信他能成功什么;他也尝试过很多事情,尽遭失败。他对自己的才能也没有信心,他总是不相信自己所做的事业会成功,因此今天干这个,明天就做那个,一事无成。
贫穷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贫穷的思想以及认为自己命定贫穷、必会老死于贫穷的错误观念。一旦处于贫穷的境地,就认为自己命定贫困,这确实是绝大的谬误。
如果你觉得目前自己前途无望,觉得周围一切都很黑暗惨淡,那么你就应当立即转过身回过头。走向另一面,朝着希望和期待的阳光前进,并将黑暗的阴影尽数抛弃。
要迅速地斩除一切贫困的思想、怀疑的思想,忘却脑海中一世暗淡、忧郁的印象,而代之以光明的、有希望的和快乐的印象。
在伟大的世界里,造物主为每个人都预备了美满的结局,我们应该下定决心,集中精力,去努力争取。争取这美满的人生结局是天赋的权利,有成千上万的人因为能运用这种权利,能够努力向前,最终脱离了贫困的境地。
印象,而代之以光明的、有希望的和快乐的印象。
在伟大的世界里,造物主为每个人都预备了美满的结局,我们应该下定决心,集中精力,去努力争取。争取这美满的人生结局是天赋的权利,有成千上万的人因为能运用这种权利,能够努力向前,最终脱离了贫困的境地。
良好的态度是心理润滑剂
如果说你的社会关系是一部机器,那么良好的态度就是这部机器中的润滑油。
诚实与自信固然是一个向往成功的青年人应该具备的重要条件,但是要获得成功,还需要一项必不可少的资本,那就是良好的态度。态度是你与人会面时给人留下的第一印象,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一个粗俗不堪或态度恶劣的人,必然会给人留下不好的印象,令人产生反感,结果是无法赢得他人的信任与合作,处处碰壁。而一个态度良好、和蔼亲切的人,即便长相平平,甚至身有残疾,仍然能比那些眉清目秀、身强力壮,但态度粗鲁的人更容易受到人们的欢迎。
世界上有无数的人才能平平却靠着他们良好的态度,能做到处事顺利、事业有成。当著名金融家乔治·皮博迪先生还在一家商店做小职员的时候,有一次,一位老妇人来买东西,但是她所需的东西在皮博迪先生供职的店却没有。皮博迪先生态度和蔼地向老妇人道歉,道歉以后,他又特地领着那位老妇人到别的店去,帮她买到所需的东西。后来,这件事竟使那位老妇人感激了一生,到临死以前,老妇人还在遗嘱中列出了一个条款:“对皮博迪先生这种以礼待人的行为要给予相当的报答。”
我的一位朋友年轻时非常的穷困,后来他勉强备齐了一笔小资本,在农村开了一家杂货店。商店开张以后,他对所有上门的顾客都和蔼亲切、彬彬有礼,并且对他们的事都表示关心和感兴趣。他热心地去做一切可以为顾客带来便利的事,后来他的商店名声鹊起,连离他商店较远的人也上门光顾。由于这一原因,他的经营规模也不断迅速扩大,如今他已在附近地区设立了很多连锁店。
有些经营规模很大的商店之所以能够门庭若市,就是因为他们的老板深谋远虑,选用了很多态度和蔼、令人愉悦的店员,从而使自己商店的声誉不断上升。我也见过几家生意本来不错的商店,就因为辞退了一些态度可亲、品格优秀的店员,而使生意很快也衰落,如今已是门可罗雀了。
法国巴黎著名的藩马齐公司之所以生意兴隆,就是因为公司的经理非常注意店员的态度。纽约也有两家类似的百货公司,都是因为店员服务态度良好而闻名。
一个商店要想生意兴隆,店主就必须选用态度和蔼的好店员。一个善于经营的店主一定会非常重视店中所有工作人员礼貌态度的培养。他首先会从自己做起,比如和颜悦色地对待所有的下属,重视每个职员在工作上的努力,关心员工的生活等。用这种方法和态度来管理店员,要比严格苛求的管理方法和态度来得更加高明。而且好态度具有传染性,店主这种和善的行为不久就会影响到店员的态度,久而久之,大家都知道你是一位和善体贴的店主了。
任何商店的老板当然希望自己的员工能够吸引顾客,使他的生意日渐兴隆,但却不应鼓励员工用强迫推销的方式,去强迫顾客买他的东西。我们应该懂得:跨进我们店门的任何一位顾客都是一位新的客人,必须和气地对待他,至于买不买东西那是他的权利,我们绝对无权加以干涉。我们所应尽到的职责,就是代表商店亲切和蔼、彬彬有礼地招待客人。
许多人因缺乏良好的教养,在待人接物上养成了自大、蛮横、粗鲁、生硬的态度。这种人如还没有自知之明,不加以改变,前途必定是一片灰暗,做起事来也肯定不会顺利,就更谈不上有什么大的作为了。
如果一个人能从小就受到关于为人态度的教育,那么长大成人以后他自然就会拥有良好的态度。由于优秀的品格和好的态度,这种人将来一定容易成功,而在他成就大业的道路上,他那良好的态度也将成为他的最大资本。一个态度和善可亲、学识渊博的人,与那些坐拥财富却不得人心、脾气乖戾的人相比,真是有天壤之别。
如果说你的社会关系是一部机器,那么良好的态度就是这部机器中的润滑油。当缺乏润滑油时,那部机器中一定会发出嘈杂的噪声,令人唯恐躲避不及。
等到我们社会上每个人都受过良好态度的教育以后,我们置身于那时的社会,不知道会增添多少快乐。到那时,无论我们走到哪里、遇见谁,都会感到我们的社会充满了愉快、亲切、和谐的气氛。
不要认为自己老
今天的科学技术不仅战胜了许多疾病,也延长了我们的寿命。人类在近半个世纪以来,寿命平均增长了20年。要如何使这多出来的生命能活得更有价值、更有意义,就在我们每一个人所努力的目标。
没有什么科学上的理由证明因为年龄会使我们变老,就会成为自己和社会的负担。我们的部分心智可能日久会遭到损坏,却不致影响到整体的功能;有时我们会生病,但年轻人也同样不能避免;我们的经济状况或许会遭到困难,但生命的每一阶段都各有烦恼。
1954年,有两位医师:佛兰德·当伯和他的兄弟佛兰西斯·当伯,共同开始一项极有趣的医学研究调查——研究百岁寿星的长生之道。根据他们的调查,全美国约有1580个男女的年龄,达到或超过了100岁。两位医师及其助手,开始对其中20%的寿星展开调查。
他们的调查结果,刊登在由伦敦出版的《老人医学》期刊上。其中有许多新发现,与大多数人对老年的看法不大相同。
根据两位当伯医师的报告,百岁寿星受遗传因素的影响很小,但受个性和情绪的影响则极大。假如你的健康情形良好、个性独立、有勇气、待人友善、具同情心并且喜爱目前的工作——你便有机会能活上一个世纪,而且乐在其中。
所有接受调查的寿星,身体都相当健康、对生命充满热忱。他们懂得照顾自己,有求生意志,而且不那么畏惧死亡。事实上,这些人看起来都要比实际年龄年轻得多。
对我来说,当伯报告证明了一个事实:没有所谓“变老”这回事。我们只有在停止成长的时候,才会开始衰老。
这种持续不断的成长,就是我们迈向成熟的过程。当我们停止学习,停止自求进步,我们的生命便结束了。我们会开始老化,准备坐上安乐椅或送进垃圾堆里。这种情形,与我们实际年龄无关——有可能发生在60岁,也很可能在二十多岁的时候便发生了。
当伯报告还显示了一个事实:快乐长生之道,与人的精神和心理态度有极密切的关系。
百岁寿星在日常生活中有个共同现象,就是保持忙碌。事实上,根据当伯医师等研究人员的调查,所有的百岁寿星,没有一个是无所事事的告老退休人员。因此他们下了结论:“退休和无所事事的生活方式,会毁掉一个人的生活目标。许多65岁以上的人,他们如果想维持健康,一定要有工作的欲望。只要他们持续工作,就能一直维持健康状态。”虽然有许多百岁寿星从职务上退休,但他们仍有其他工作取代原有的职务。
在情绪上,这些百岁寿星是性情平和,不太容易发脾气的人。他们也不会耽于幻想、纵容他人,或个性怪异难以相处。一般说来,他们的性情都相当稳定、具幽默感、不会忧虑过度或遇事紧张。他们对自己的健康状况并不过于注意,像其中一位百岁寿星便记不得自己医师的姓名,因为她根本很少去看医生。另一位百岁寿星在113岁的时候才首次去拜访医师,因为她不小心感冒了,她的孙儿坚持要她非看医师不可。
虽然,这些百岁寿星吃的食物彼此不同,也不论他们是否抽烟或喝酒,他们在这方面都相当有节制,绝对没有酗酒或过量抽烟的坏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