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卡耐基成功之道
3308000000024

第24章 掌握成功领导的绝招(5)

哈特曼以同样的态度为婴儿施行洗礼。他一定会先了解这一家人,包括婴儿,以及所有一切使这婴儿的诞生具有特殊意义的事情。为了为一位单亲妈妈的孩子施洗,他甚至陪那位母亲去上有关母亲生产的课。

哈特曼表示,由于这种关切,使他在劝服准爸爸们陪妻子一起上课准备分娩时,变得更令人信服。因为哈特曼自己都去拉玛兹教室,才能赢得那些男士们的信任,而他也才能鼓励他们:“去参加吧!你将会接触到真正的奥秘。”许多人回来谈到那场动人的经历,都说:“如果我没有真正经历过,那我永远对此一无所知。”

要对人表示感兴趣,方法很多,而且大部分都比去参加拉玛兹课程容易得多。对人表示感兴趣,有时候只要用开心的声音回个电话就可以了。接电话时,只要用一种“我很高兴接到你的电话!”的声调打招呼。或当你逛街碰到朋友时,也能对这次巧遇表示出真正的喜悦,这些都是对人感兴趣的表示。

对人微笑,记住别人的姓名,弄清楚怎么写、怎么念,还有他的职业头衔,记住朋友的生日并问候他的家人。一家投资经纪商威灵顿公司的财务长大卫·泰勒说过:“我永远记得麦克理斯特先生是在必治妥公司工作。只要我一见到他,就自然会联想起来,在我的记忆中,这两件事是紧密关联的,我总是牢记这个人以及他的职业。但是我发现并非每个人都具有这种能力。”

你无法想象记住别人的姓名会有多大的效果。泰勒在从事饮料业担任主管时就了解到这一点的重要性。他说:“我当时任职于加拿大饮料公司,听来可能很奇怪,但我认为认识航空界的人很重要,因为他们是大客户。例如格鲁曼飞机公司员工众多,而他们公司装了很多饮料贩卖机。”因此,记住一些人名以及他们的关联对开拓市场是非常有益的。

泰勒运用记住姓名的能力去与人建立友好的关系。他花时间去记住别人的姓名与工作,也常运用这种特长去帮助别人解决他们的困难。

不要只记住那些重要人士,他们可能都已经得到了足够的关怀。不要忘记那些秘书、助理、接待人员以及信差,他们使你的生活有序却是常被忽视的一群。问问他们得意的事,这样做绝对是正确的,起码你的信件会更快送到你的办公桌上。

对人表示关切一直是艾德里安娜·比特女士的标志,她是斯卡拉曼丝绸公司的总裁。比特女士有一天经过壁纸部门时,不经意间听到壁纸部门主管正跟一位员工在谈话。

那位主管问道:“路易,这些日子好吗?”

路易回答:“唉!不太好!我有点烦恼。”

比特走上前问了一句:“为什么会这样?”

路易解释道:“我一直有惧高症和幽闭恐惧症,可是今年圣诞节我得搭飞机到波多黎各去度假,我觉得好恐怖哦!”

比特又接着询问了几个问题,最后她说:“我想你最好还是去看医生。”

“我去看过一位医生,可是他的诊所在32楼,吓死我了。”

“也许你应该找一位住在一楼的医生。”比特说。

“比特女士,其实我前几天做过一个梦,我梦到自己怕得要命,可是你走过来用手臂抱住我,告诉我不要怕。”路易说。

比特于是抱住路易,并对他说:“别怕!路易,做几个深呼吸,恐惧就会像云烟般散去。”

他们又谈了一阵,路易终于露出了笑容,并问比特道:“你愿意陪我搭飞机吗?”

比特跟他一起大笑了起来。

几天后比特谈起这件事,说:“路易昨天起程了,我想他应该不会有问题。”

对于这样发自内心的关怀,没有人会不感动。因此,一定要真诚,衷心对别人感兴趣是需要耐心培养的。

打开话匣子——即使是谈论公事——最好的方式都是先找到一件与谈话对象有关的事。墙上的一幅画、桌上一件儿童做的笔筒或是倚在墙角的回力球杆都可以作为话题。你可以表示感兴趣、钦佩或是关注,或问这一类的问题:“你墙上那幅画好漂亮,画家是哪一位?”或是“好体贴的礼物,是你孩子做的吗?”或是:“回力球?那不是蛮难学的吗?”这些简单的问题看来谁都可以做到,可是能表示对别人一种基本的、对他本人的兴趣,而且也是一种积极有趣的问题。

对他人表示感兴趣是人际关系的基础所在,它代表:“你对我很重要,我有兴趣,我很关切。”很少有人会不动心的。

史蒂芬夫妇可以说是万事如意。先生史蒂芬从事保险经纪工作非常成功。他们在郊区有一幢很棒的住宅,他也是一位善心人士,他们的大女儿是耶鲁大学的新生,同胞弟弟在读高中,成绩优异。

一个星期六的夜晚,史蒂芬与他太太罗宾在一家餐厅共进晚餐,史蒂芬骤然心脏病发作而离开了这个世界,享年只有45岁,真是英年早逝。

史蒂芬出殡时来宾有几百人,都是他的朋友、同行以及他资助的教会执事们。其中许多人还亲自到公馆致悼。

与史蒂芬突然去世同样出人意外的,是他太太在出殡那天晚上说的话,她说:“史蒂芬从来不知道他有这么多朋友,有这么多人爱着他,真是太遗憾了!”

他会不知道有这么多朋友?又做了这么多善事的史蒂芬竟会不知情吗?很显然,这些人中没有几个人对他真正透露过他们内心的感情。

我们千万不要重蹈覆辙。如果你关心一个人——也许是你的朋友、配偶或同事——你一定得让他知道,而且得立即把握机会。

比感兴趣更重要的,就是要表现出来。

哈理森会议服务公司是一家筹办各种会议、讲习会的公司,包办一切相关事务,以使顾客可以专心一致地专心研讨会议的主题。哈理森公司的生存之道在于训练员工对顾客反复不断地表示真诚的兴趣。

虽然哈理森公司在提供精美的会议设备上毫不逊色。安排最好的会议室、一流的餐点、高科技视听设备,甚至对提供多样化的休闲选择,哈理森公司一样也不缺。然而,除非让顾客感觉到备受重视与尊重,否则他们可以把生意交给任何一家公司去做。

哈理森公司董事长沃尔特·格林说:“我还记得有一位中国来的贵宾出席我们办的国际会议,我们公司的一位接待人员无意中听到他想吃中国菜,刚好这位接待人员自己会烧中国菜,隔天她回家亲自下厨精心准备了一些中国菜,带到会场。我简直无法描述那位贵宾对这样贴心的照顾有多么满足,以及他与同桌贵宾分享中国菜时的兴奋。”

这位接待人员的行动清楚表示,“我们关心你,我们发自内心由衷地关切你。”受到这样的重视,谁能不感激?

幸运的是,对他人感兴趣其实是一种很容易培养的习惯,并且很容易延伸出去。只要你真正体会其重要性,再加上一点练习就成了。在你碰到下一个人时,就不妨试着问他:“你去年夏天考虑想买的那栋房子,后来怎么样啦?”或是“哇!从你这里看出去的风景可真好,你怎么能克制自己不整天盯着窗外呢?”

只要你一旦开始第一步,它很快地会成为你生活中最自然的一部分。你会自然而然地表示关切,然后真的对周围的人越来越感兴趣。这样做的附加价值是,一旦你对他人更感兴趣,你就会把注意力由自身移开,而不再一头钻在自己的问题堆里。

你越多关注别人,你的人际关系就会越好,而你自己消极的想法也会相对减少。对别人说几句好心的话就有这么多回报,算是很值得的啦!

商业畅销书作者哈维·马凯是以信封生意起家的。他畅销书中的许多实例都是由此得来的。马凯说:“我相信有创意的礼物效果惊人,不过,我指的礼物,可不是什么价值昂贵的高档礼品。”

马凯曾经用过一位业务员。他回忆道:“那位业务员在我的心目中,只能算是勉强及格。可是有一次他告诉我,他的一位客户刚生了一名女婴,于是他去买了一份礼物。那很好啊!可是那礼物不是送给新生儿的,而是送给那女婴的小哥哥,他只有一岁半,正为妈妈分心照顾妹妹又哭又闹。我还记得当时感到的那股冲击。突然间,他令我刮目相看。现在,他是我们公司最重要的业务经理。”

对别人表达真诚的关切对于年轻人尤其重要。

如果你刚进一家公司工作,或是在城里新开发一门生意,那么,开朗、友善、关切地招呼别人对你而言就更为重要了。你要传达的讯息不是“我来啦!你能为我做什么?”而是“我来了,我能为你做什么?”

对我们居住的小区,也有很多方式可以表示“我关心这个地方。”你可以到医院当义工,担任少年棒球队的教练,你也可以加入家长会,或参与一些慈善活动。这些活动能帮助你在舒适的气氛下认识新的朋友,又有趣,又能让你更满意自己,它可以帮助你发展新的人际关系、增加自信,并把你的舒适圈扩大。

戴尔·卡耐基对这一点了解很深。他写过:“想要别人喜欢你、想发展真正美好的人际关系、想要助人且自助,只要谨记这条原则:真诚地关心别人。”

卡耐基在这方面无疑真正做到了身体力行,即使在他的居家生活中也没有两样。卡耐基公司现任总裁奥立佛·克朗第一次见他岳父时就注意到这一点。

克朗回忆道:“假如说我因为要会见卡耐基先生而觉得很紧张,实在还不足以描述我当时的心情。可是,见到他的几分钟内,他就让我觉得很轻松随意,他和我谈到我自己,他用的方法是问我问题。”卡耐基先生只是对他女儿带回家的年轻人表示关切而已。

克朗说:“我说的第一句话是:‘卡耐基先生,很高兴能见到您。’”

“噢!请你叫我戴尔就可以了,卡耐基先生听起来太严肃了。”卡耐基说。

接着卡耐基又说:“我听别人说你是内布拉斯加州同盟市出生的。”

我说:“是的,没错。”

他又说:“我几年前在那里办过卡耐基训练,知道那里的民风良善,那里现在还同以前一样好吗?”

我说:“是的。”他说:“那么,跟我谈谈当地的人们,当然还有你自己。”于是克朗开始谈论起来。

往后的一切进展都很顺利。克朗说道:“我们一起在公园散步,我和他一起到他的玫瑰园工作,一起去看戏。我们坐地铁进城,看的是《七年之痒》的电影,当时在百老汇上演,电影内容我忘记得差不多了,但我清楚记得我们在附近的公园散步,他认识那个小公园中的每一个人。他认识警察,也认识那些遛狗的人,甚至叫得出他们的名字。他们都会停下脚步问候他。我当时还不了解那有什么不同。以我这个中西部小城来的人看来,还以为纽约的人都是那样友善的呢!”

美国商业银行现任副总裁史蒂芬·盖瑟则是以一种痛苦的经验学会对人感兴趣的重要性。

盖瑟很早就获得了成功,可谓少年得志。20世纪80年代末期,刚刚大学毕业,他就任职一家大规模投资公司的主管。他在洛杉矶西区拥有住宅,又开着一辆奔驰轿车,而他当时不过才25岁。他说:“当时我自认为呼风唤雨,应有尽有,而且我在人前毫不掩饰这种自大的态度。

“但是,1990年以后美国经济开始萎缩,有一天,老板叫我进去对我说:‘史蒂芬,你的能力没话讲,可是问题出在你的态度上。公司里没有人愿意与你配合,我恐怕不得不请你离开公司。’

“真是晴天霹雳,像这样的成功人士,居然被开除了。我认为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要找个高薪的主管职位应该不难。但是我大错了。迎接经济萧条吧!

“经过了几个月求职的挫折,以前那种自大的态度已不再存在,现在只剩下厚厚的一层恐惧。生命中我第一次感到缺乏自信,恐惧紧紧地攫取了我。既然以前我以那种态度待人,当然也就无人可倾诉。我当时是完全孤独的。”

从那以后,盖瑟才学会应该对他人感兴趣。他开始聆听,开始对除了自己以外的人关心。他渐渐了解自己的问题所在,并开始帮助处境比他还糟的人。他打开心胸,变得比较有人情味,更可爱,更能共事。

他回忆道:“我换了一种态度去待人。我觉得自己变了。我的忧虑减轻了,心胸开阔了,我周围的人也注意到了。我的生活品质提升了,即使我已不再拥有宅第与轿车。”

“三年后,我又回到高层主管的职位,只不过这一次,我周围的同事都真正是我的朋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