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预先将思想汇集整理
那么,准备讲演的恰当方法是什么呢?只能是这样:在你的生活背景中,搜寻有意义,曾经教导你有关人生内涵的经验,然后,收集由这些经验汲取来的思想、概念、感悟等。真正的准备,是要就你的题目加以深思。正如,若干年前查尔斯·雷诺·柏朗博士在耶鲁大学所做的一系列令人回味无穷的演讲中所说:“深思你的题目,至其纯熟,况味横溢……再把所有的这些思想写下,寥寥数语足够表达概念即可……把它们写在纸片上——这样在把资料整理就绪时,这些松散的片断便易于安排和组织。”听起来并不难吧?当然不。只需一点专注和思考,就能达到目的。
(3)在朋友面前预讲
讲演准备得有点眉目时,是不是该演习一下呢?应该的。
杰出的历史学家艾兰·尼文斯也对作家做类似的忠告:“找一个对你的题材感兴趣的朋友,详尽地把你的心得说出来。这种方式,可以帮你发现你可能遗漏的见解、事先无法预料的争论,以及找到最适合讲述的这个故事的形式。”
三、预下成功的决心
你应该记得,在第一章里,概略提到当众说话要建立正确态度时,就曾用过这句话。这则法则对于另一项特殊工作——尽量利用机会说出一项成功的经验——仍然适用。有三种方法可以奏效:
(1)融于自己的题材中
题材选好后,按照计划加以整理,并在朋友面前说出来,进行演习。这样的准备还不算完全。你要是让自己相信你的题材深具价值,你还必须具备那曾激励过历史上伟人们的态度,那就是——坚信自己的信念。怎样可以使讲演的内容煽起信服之火呢?详细研究题材,抓住其更深层次的意义,并自问:你的演说将怎样帮助听众,使他们听过之后成为更好的人?
(2)避免去想可能会使你不安的反面刺激
举例来说,设想自己会犯文法错误,或者讲至中途某处会突然地停顿,就是一种反面的假想,很可能会在你开始之前便抹杀了你的信心。开始讲演之前,尤其重要的是把注意力从自己身上移开。集中精神听听别的讲演者说些什么,把全部注意力放在他们身上,这样你就不会造成登台恐惧了。
(3)给自己打气
除非怀抱某种远大的目标,为此而奉献生命,否则任何一位演说者都会有怀疑自己题材的时刻。他会问自己,题目是不是适合自己,听众是不是会感兴趣等。他很可能一气之下便把题目改了。这种时候,你就该为自己做一番精神讲话。用明了、平直的言辞对自己说,你的讲演是非常适合你的,因为它来自你的经验,来自你对生命的看法。你比听众中任何一个都更具有资格来做这番特别的演说,并且,苍天在上,你将全力以赴,把它说个清楚。因为,由自我启发而产生动机,即使是假装的,也是导致快速学习最有力的刺激之一。那么,根据事实所做的真诚的精神讲话,效率不知道更要高出多少!
四、表现得信心十足
为了培养勇气,当面对观众时,不妨就表现出好像真有勇气一般。可是,除非确有准备,否则就是再怎么表演也是没用的。如果已经明白于自己所要讲的,那就迈大步而出,并且深深呼吸。事实上,面对听众之前,应该深呼吸30秒,增加氧气供应可以提神,给人勇气。杰出的男高音姜·德·雷斯基常说,你若气充胸臆,可以“席气而坐”,紧张自然消逝得无影无踪。
把身体站直,正视听众的眼睛,然后开始信心十足地讲话,好似他们每个人都欠你的钱一样。假想他们欠你债,假想他们聚在那儿是要求你宽限还债的时间。这种心理作用会对你大有帮助。
克服当众说话的恐惧,对于我们做一切事情都会有极大的潜移默化的功效。那些接受这项挑战的人,会发现战胜当众说话的恐惧,已使他们脱胎换骨,进入更丰富、更圆满的人生。
能够从当众说话中获得信心,你能以面目一新的胜利感迎战生活里的难题和困扰,从而满怀信心地面对每一天的献礼。曾是连绵难解的情况,也可以变成生活中增添情趣的愉快挑战。
别让对方产生心理距离
时间是应酬的最后一项要素,也是最重要的,好好掌握时间吧。
在应酬上,第一印象不好的话,如要挽回,就要做很大的努力,这一点非注意不可。
我们每天的日常生活方式,在理论上,不管怎样,是谈不上合理的,有很多事情,由于长期的习惯和惰性,变成无理。但你不要企图把这些不合理的习惯打破,否则的话,在应酬的路上,要遭遇到对方心理上的抵抗。所谓心理上的抵抗,是对方认为你不近人情,既然对方有这感觉,你的应酬效果就会大大降低。
关于这些“不合理”的日常生活习惯和方式的例子实在太多,最普通的小事,是日常见面那种礼貌。比如我们与友人见面,分明并无失礼之处,但一定得说:“真是失礼得很。”明明是别人邀请你去,但临行时总会说句:“打扰你了!”去某公司任职,明明不是某人介绍的,但他问起你时,你会说:“托你的面子,我进了某公司。”
然而如果你不说这种不合理的话,别人就会认为你太不近人情了。不过,假如你到了欧洲或某些其他地方,你照上面的方式讲这种礼貌话,就不合适了。在日本,公共汽车售票员向每个下车的乘客说:“多谢你!”对登车乘客说:“对不起,让你久等了。”但中国的公共汽车售票员对客人这样说,恐怕客人要觉得这售票员的神经有问题了。所以不是合理不合理的问题,是因为每个地方的生活风俗习惯不同,为此要特别在意。
一个人的第一印象是非常重要的,别人对你,或你对别人都是如此。要有良好的第一印象,请注意服饰打扮。
有人会有异议:“服饰打扮哪会成为问题?应酬的内容最要紧。”
你看见一个成年人穿了一条牛仔裤,你会有轻浮的印象吗?你看某人穿的长裤裤管正中没有一条线,你会觉得不好看吗?如果你的答复都是正面的,那么你就没能正视现实。留意你的服饰打扮吧,这意思并不是叫你穿上最流行的、最时髦的衣服,只是请你穿得使人有整齐、清洁之感,至于衣服是新、是旧,质料是好、是坏,都没有关系。
美国有许多家大公司对所属雇员的装扮都有“规格”,所谓规格自然不是指定要穿得怎么好看或指定衣料,而是“观感”的“水准”。
专家们所著的书中,提出应酬前衣饰应注意如下六点:
1.鞋擦过了没有?
2.裤管有没有线?
3.衬衫的扣子统统扣好了没有?
4.剃了胡子没有?
5.梳好头发没有?
6.衣服的皱褶是否明显?
不只在美国如此,其实在世界上任何地方都一样。泰国有一家保险公司的外勤员向公司报告,当他们向农民进行劝说工作时,穿得整齐比穿得不整齐好,在生意成绩上相差甚多,可见农民们本身虽然穿得不好,但对穿得整齐的人,总是比较信任的。
因此,不要过分嘲笑“先敬罗衣后敬人”这种社会风习。我们进行应酬时,应该重视一下现实,要推己及人,否则的话,便要遭受一些不必要的失败。
对于陌生的人,我们该找个人介绍。以美国的人寿保险经纪人为例,他们去找新的主顾,现在都已采用“托人介绍”的方式,因为有人介绍,就绝不会吃闭门羹。当然,替你写介绍信的人,一定是在对方心目中很有面子的,假如那是一个对方讨厌的人,当然就不会有什么好结果了。
现在社会上逐渐流行用名片加批若干字句代替介绍信了,这是较好的办法,因为介绍信对方要拆开来看,有些人看了信拒绝信内所提事项时,会把原信退给来人,这时就使来者十分尴尬。如果写名片就不会有这种情形。
卡迪克在他所著的《应酬之道》中说:“和陌生人首次见面,最好用介绍人做初见面的话题。”这话是很正确的。
应酬时间的长短问题,在一种适当的应酬上,是很重要的内容。当然,我们要从应酬的本质、目的和种类去加以判定,不可一概而论。
但我们要知道,现在的市内公用电话规定基本通话时间是3分钟,这一规定是经过极深刻的研究才做出决定来的。它表示了一件小事情,应该在3分钟内了结;如果事情不是一说即合,或需要辩论的,就可能花上一小时也有可能。但是一种不变的原则就是,我们应该尽量缩短应酬时间,要提防自己和对方产生疲劳感。
因为时间这种东西,有物理方面和心理方面的区别,当你和一位知己朋友谈了一小时,而他一看手表,啊呀,十二点了,快没有公共汽车了,末班船也快开了……这样的应酬,会使人感觉到,分明物理的时间已有一个多小时,心理上却只有20分钟的感觉。
有些人参与应酬,对于物理时间毫不在意,却很重视心理上的时间,那就是说,当他对于这场应酬有兴趣时,他不计较究竟花了多少时间;否则,心理上就有度日如年之感。
然而,毕竟我们人类是被物理时间控制着来生活的,所以最好还是不要浪费时间,方便自己,也方便了别人,更要紧的是使应酬本身有效。
与听众共同感受自己的演讲
听众的反应,决定演讲的成败。把他们当做企业里的伙伴,谦逊地包容,就已掌握打开听众心扉的钥匙。
罗素·康威尔著名的讲演《如何寻找自己》,先后讲过近六千次。他在一场接一场的讲演中是如何维系讲演者、讲演与听众间活泼愉快的关系的呢?“当我去某一城或某一镇访问时,”他写道,“总是设法尽快抵达,以便去看看邮政局长、理发师傅、旅馆经理、学校校长、牧师等,然后走进店里去同人们交谈,了解一下他们的历史和他们拥有的发展机会。然后,我才发表演说,对那些人谈论适用于他们当地的题材。”
康威尔博士深深地懂得,成功地沟通,依赖于讲演者使他的讲演成为听众的一部分,并使听众也成为其讲演的一部分。你可借此例而有所领悟:准备讲演时,脑海里应想着特定的听众。以下是一些简单的法则,有助于你建立与听众间强烈的和谐和密切之感。
一、根据听众的兴趣来演讲
听众感兴趣,是因为你的谈话内容和他们有关,和他们的兴趣有关,和他们的问题有关。这种和听众最感兴趣之事的联系,也就是与听众本身的联系,将肯定可以获得听众的注意,并且能保证沟通的线路畅通无阻。
很多人无法成为一名谈话好手,主要的原因是他们只会谈一些他们自己感到有兴趣的事情。而这些事情却令其他人感到无聊透顶。把这样的过程倒转过来吧。引导其他人谈论他的兴趣、他的事业、他的高尔夫成绩、他的成就——或者,假如对方是位母亲的话,谈谈她的孩子。要这样做,然后专心地聆听对方说话,你将给予对方乐趣;最后,你将被认为是一位很好的谈话对手——即使你话说得很少。
二、给予诚实、真心的赞赏
听众由个体组成,因此反应也如个人。公然批评听众必然导致愤慨。对他们做过的值得称赞的事表示赞美之意,你就已经赢得了通往他们心灵的护照。这是需要你自己去研究一番的。夸张、肉麻的词句像“各位是我曾面对的最有智慧的听众”,也为大多数的听众以为是空洞的阿谀奉承而感到厌恶。
要确保百分之百的真诚。没有诚意的话语,或者偶尔会骗过个人,却永远骗不了听众。
三、与听众化为一体
尽快地,最好是一张口说话便指出自己与听众之间的某种直接的联系。假如觉得很荣幸能应邀发表演说,就照实说吧!
另一种可以打开沟通线路的方法,是使用听众中的人名。要小心的是:假如要在演说里用上奇特的名字,这些名字是为了这个场合经询问而得知的,就必须确定它们准确无误;必须确实而完全地明白自己使用这些名字的原因;必须只能以一种友好的方式来提到它;而且使用它们时应有节制。
另外,还有个法子可以让听众的注意力保持在巅峰状态,那就是采用代名词“你”而不是用“他们”。这种方式可以让听众维持在自我感知的状态中。
四、让听众参与讲演
你是不是想过,用点小小的表演技巧,便可让听众亦步亦趋地注意着你的每一个词?在你挑选听众来协助你展示某个论点,或将某个意念戏剧化一一表现出来时,听众对你的注意便会显著地提升。由于觉知自己是听众,当听众之一被演说者带入“表演”中时,听众们便会很敏锐地觉知所发生的事。假使如很多讲演者说的,讲台上的人和讲台下的人之间隔有一堵墙,那么利用听众的参与,就可推倒这堵墙。
五、采取低姿态
能够激起听众敌意的方法,是指出你自认为在他们之上。当你讲演时,就好比展示在橱窗里,你个性中的每一面都一览无遗,稍有自夸的显示便会功败垂成。而就另一方面言之,谦虚谨慎可以激发信心与善意。你可以谦虚,却不必显出患得患失、动辄得咎的样子。只要显示出自己决心要尽力讲好,何妨略提自己才识有限,听众会喜欢你、尊敬你的。
亨利及丹纳·李·托马斯,在他们的《现代宗教领袖伟人》一书里,这样说孔子:“他从不以自己独具的知识去炫耀别人,他只是以自己包容的同情心去设法启迪他们。”我们如果也能有这种包容的同情,我们就已掌握打开听众心扉的钥匙了。
亨利及丹纳·李·托马斯,在他们的《现代宗教领袖伟人》一书里,这样说孔子:“他从不以自己独具的知识去炫耀别人,他只是以自己包容的同情心去设法启迪他们。”我们如果也能有这种包容的同情,我们就已掌握打开听众心扉的钥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