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有家新上的酒厂,向玻璃厂订购包装瓶,瓶子要求高,开价却很低,且无商量余地。玻璃厂当时日子很不好过,碰上上门主顾,自是非常珍惜。然而,经财务分析,对方开价实在难以承受。但精明的厂长经过仔细分析,发现接上这家关系,不会永远吃亏,就断然接受条件,与酒厂签订了一年的合同。
一年期限将满,酒厂等着玻璃厂来续签合同。但左等右等,玻璃厂没来。酒厂只好主动上门,玻璃厂自是热情接待。但是婉转提出,由于原材料涨价等因素,如不能提高瓶价,那就很不好办了。
酒厂的代表起初很不高兴,没有答应对方的条件,但没过几天,酒厂代表又来了,全盘接受了玻璃厂提出的方案。
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两家企业刚开始联系时,玻璃厂的厂长就预料到,将来酒厂要用自己的瓶型申请注册,他们生产的高档酒,一定要用彩色包装盒,那么纸盒上不光有瓶型,连颜色也有了。而酒厂指定采用的彩色玻璃的配方、工艺、技术,在省内惟有自己的企业能掌握,一年以后一定可以弥补过来。
事情果然如他分析的一样。酒厂在玻璃厂提出提价要求后,起初也想转到别处,但一联系,别的玻璃厂都干不了。这时如果改变瓶型当然可以,但有几点难处:一是瓶形已注册,二是仓库里还有几十万彩色包装盒,三是经过一年的销售,已初步给市场留下印象,如这时改变包装模样,损失将不可估计。至此,酒厂只好向玻璃厂妥协。
玻璃厂在不违背职业道德的前提下,深谋远虑,巧施“上屋抽梯”之计,终于使自己企业的正当利益得到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