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传说
【天神与妖魔】
据传,在很久以前,天神降临到乞力马扎罗这座高山上,以便在高山之巅赐福他的子民们。但是,盘踞在山中的妖魔为了赶走天神,在山腹内部点点燃了一把大火,滚烫的熔岩随着熊熊烈火喷涌而出。
妖魔的举动激怒了天神,他呼来了雷神、电神、雨神各路天神把大火扑灭,又召来了雪神把冒着烟的山口填满,就形成了今天的赤道雪山。
知识百科
【攀登乞力马扎罗山】
攀登乞力马扎罗山有三条比较容易的道路,一般不需要专业的登山设备,每年都有大约15000人试图攀登乞力马扎罗山,其中有40%的人能成功地登上顶峰。但是,如果从冰川一侧攀登,必须是专业登山人员。
由于乞力马扎罗山是位于赤道附近的雪山,登山者在路途中可以体会到一年四季的所有气候条件。这也正是乞力马扎罗山的魅力所在。
【《乞力马扎罗的雪》】
《乞力马扎罗的雪》(Snows of Kilimanjaro)是美国作家海明威的短篇小说。小说以在乞力马扎罗山附近发现的一只风干的死豹为引子,讲述了男作家哈利与妻子海伦到********打猎旅行时,因卡车抛锚,哈利被荆棘刺伤膝盖,得了坏疽,躺在帆布床上等待飞机救援。当朋友驾着飞机,把他载往最近的城市时,他在高空处看见了壮丽的乞力马扎罗山,并回顾起了他的一生。海明威以流畅的笔法,倒叙作家(疑似海明威)生平,包括男主角的初恋、战争经历、作家生涯中的怠惰。篇末的雪山飞行象征死后灵魂不朽。
26.塞伦盖蒂大草原
奇迹概览
塞伦盖蒂大草原位于非洲东部、********和肯尼亚之间,它东邻恩戈罗恩戈罗自然保护区,北邻肯尼亚马赛马拉自然保护区,南接马斯瓦狩猎区,是最大规模野生动物群落的聚集地,这里生态系统庞大而复杂,野生动物和自然景观丰富多彩。
在广阔的1500万平方千米的塞伦盖蒂草原上,生长着非洲野牛、鹿、斑马等众多草食动物群,每年几十万只大型哺乳动物在草原上往返迁徙,形成世界上绝无仅有的壮观景象。
1981年,塞伦盖蒂大草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自然遗产。
⊙寻幽探秘:
1.塞伦盖蒂是什么意思?
塞伦盖蒂在马赛语中是“无边的平原”,形容这里有数不尽的野生动物在大自然中自由自在地生活,也指“永远流动的土地”,隐喻生活在这片草原上的动物每年大规模迁徙的习性。
奇境珍藏
【多样植物】
塞伦盖蒂大草原的植被以开阔的草原型植物为主,在湿润区和干旱区分布着不同的植被。草原中部为大片金合欢地草原,北部草木丛生、森林茂盛,覆盖着大面积的丘陵植物及长廊林,草原东南部和中部的植物相对于草原北部比较低矮,主要覆盖着金合欢。严重的干旱时期,草原几乎全部变成沙漠,主要植物变为马唐和鼠尾粟(盐碱土壤代表植物)等茅草。在比较湿润的地区,水蜈蚣属植物生长比较茂盛。
【野生动物】
塞伦盖蒂大草原以大规模的野生动物群而闻名。这里生活着35万只斑马、6.5万只汤姆森羚羊、7000多只大角颁令、2.7万头达马鹿、4000只长颈鹿、1.5万头埃塞俄比亚疣猪、3000只水羚、2700头非洲象、500多头河马、200多头黑犀牛。
同时它们的天敌也生活于此,包括2000多只狮子、1000多只豹子、200多只鬃毛豹、3500多只斑纹鬣狗和约300只狼。整个草原丰富的植物、食草动物和食肉动物构成了完整的食物链,维持着大草原生态系统的平衡。
【动物迁徙】
每当食草动物迁徙时,形成大规模的动物大军,食肉动物紧随其后,伺机捕食。每年1-2月是草原上水草肥美的雨季,野生动物开始从肯尼亚一侧的马赛马拉旱季草原,成千上万地迁徙过来。每年5-6月,食草动物从平原中央向西部有水的地方迁徙。7-8月,一部分动物要从这里向马赛马拉草原迁徙。有时迁徙的动物群长达10多千米,场面十分壮观。
典故传说
【大草原上的杀戮】
行驶在塞伦盖蒂的草原泥路上,经常可以碰一些精彩的镜头:草原的一端有一只豹匍匐着向前移动,它慢慢地挪动着脚步,等待时机。它犀利的眼神注视着前方一群正在吃草的汤姆森瞪羚,而瞪羚群完全没注意到几百米外埋伏着一个危险的敌人。突然,豹向前冲刺,瞪羚警觉后,马上四散而逃。由于豹性急,没能等充分缩短与瞪羚之间的距离就采取进攻。豹的捕猎失败,证明纵有世界上跑得最快的动物,如果没有足够的耐性,不能把握好时机,也会无功而返。
草原的另一端却上演感人的一幕:一群狮子在围攻一只离群的犊牛,而母牛加以保护,单枪匹马地挺身而出,拼命地用角驱赶狮子群,最后徒然。犊牛被杀后,母牛还是不愿意离开,继续用角驱赶狮子,最后激怒了狮子,索性把母牛也杀了。最后,草原上留下一群狮子在围吃一只犊牛,不远处还躺着一只母牛的尸体。母牛舐犊情深的那一幕十分感人,它恰恰诠释了动物界包括人在内母爱的伟大。
知识百科
【塞伦盖蒂大草原的形成】
2000万年前,非洲出现了一道裂痕,由红海直到莫桑比克。裂痕中的土地下陷,熔岩溢出而形成火山。1500万年前,熔岩大量流出来一层层地掩盖了周围的土地,形成火山。其中一座,即恩戈罗恩戈罗火山,山口被岩石堵塞住了,熔岩被逼流向别处,内空的山锥承受不住本身的重量而向内陷塌,形成今天的破火山口。
这个时期出现了很多火山,并且活动十分活跃。约200万年前,这一带的主要地势已基本成形。克里马西火山后期的爆发,喷出大量饱含石灰的灰烬,被风吹向西边,覆盖在旧火山岩浆上,变成塞伦盖蒂和沙勒平原的肥沃土壤。
虽然塞伦盖蒂大草原的土壤肥沃,但不够厚,底下是火山岩,因此不适合高树木的生长。疏疏落落的石丘,是5亿年前形成的岩石层,被称为“戈壁”。戈壁虽由岩石构成,但因风化作用而产生的大量泥土,反而适合树木生长。在辽阔的大草原上,戈壁形成一个独立的生态环境,像沙漠中的绿洲,孕育了一些草原上找不到的生物,如蹄兔、岩羚。
27.恩戈罗恩戈罗火山
奇迹概览
恩戈罗恩戈罗火山位于********北部东非大裂谷内,海拔2400米,这是一座死火山。火山拥有一个外形与月球火山口极为相似的火山口,是世界第二大火山口。非洲人将其称为“恩戈罗恩戈罗”,就是“大洞”的意思。
恩戈罗恩戈罗火山以前为圆锥形,高度是现在高度的两倍。但在250万年以前,这座锥形火山最后一次爆发,将其所有的熔岩都爆发了出来,山顶部分向下塌陷形成了现在的火山口。
恩戈罗恩戈罗自然保护区是以火山口地区为中心的一处保护区,这里是非洲最重要的野生动物保护区之一。在火山口底部生活着近3万头野生动物。在恩戈罗恩戈罗火山附近,还有埃亚西、马尼亚拉、纳特龙等断层湖,以及梅鲁山、伦盖山等火山。
奇境珍藏
【火山口】
恩戈罗恩戈罗火山口从外观看上去就像是一只大盆。从地质学上来说,由火山爆发或塌陷而形成的火山口称为破火山口。而这只火山口,就是边缘保持完整的众多火山口中最大的一个。这只巨大的火山口是250万年前的火山喷发后的遗迹。火山口的直径约18千米,底部直径约16千米,面积达160平方千米。
火山口中有许多野生动植物,被称为“非洲的伊甸园”。另外,火山口内还有两道泉水和两条河流,并且还有一个浅水碱湖--马加迪湖。
【马加迪湖】
马加迪湖是肯尼亚最南端的内陆湖泊之一,由断层陷落形成。南北长约48千米,东西宽约14千米。其面积则随着雨季或旱季,在900平方千米到300平方千米之间变化。
湖水中含有大量的碳酸钙,湖床几乎全由固体碱或半固体碱构成。旱季时湖边会有沉淀的盐层。湖底沉积厚约4米的天然碱,板结的湖底有苏打矿泉水涌出,将湖水染成粉红色。该湖出产盐及石膏,是肯尼亚天然碱和食盐主要产区,在湖边目前建有大型的天然碱炼工厂。
同时,在这里的湖边还可以看到大群的红鹤。
⊙寻幽探秘:
1.马加迪湖是肯尼亚天然碱的主要产区,那么什么是天然碱呢?
天然碱是一种蒸发盐矿物,为水合碳酸氢钠。通常所说的天然碱,是指主要化学成分为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一类矿物。它呈纤维状或柱状块,灰或黄白色或无色。具有玻璃光泽。在盐湖沉积地带和干旱地成盐霜状出现。
【恩戈罗恩戈罗自然保护区】
恩戈罗恩戈罗自然保护区,位于********中北部,占地面积80944平方千米。区内有闻名遐迩的恩戈罗恩戈罗火山口、奥杜瓦伊峡谷和已成深湖的恩帕卡艾火山口。
这里群峰环绕、山势险峻、树木茂盛、水源丰富,十分适合野生动植物的繁衍生息。保护区内几乎囊括了外面所有的动物品种,近30000头大型动物在这个半封闭的区域形成了自然的生态平衡。除了可以看到羚羊、犀牛、狮子、长颈鹿、大象等动物,还能看到鸵鸟、鸨、暗棕黑雕和白兀鹭等鸟类。另外还有白鹤等欧洲候鸟到此过冬,甚至还有火烈鸟来此觅食。这里是一个天然的生物乐园。
恩戈罗恩戈罗自然保护区曾发掘出距今125万年的“东非人”的头骨化石,以及距今190万年的古人类残骸化石,还有动物远祖的化石。
1979年,恩戈罗恩戈罗自然保护区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入选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典故传说
【马萨伊民族的来历】
在恩戈罗恩戈罗火山口附近,有马萨伊人居住,他们是一个在东非一带过着游牧生活的民族。马萨伊人以勇武彪悍著称,他们的族源神话讲述了他们作为狩猎、游牧部族的来历。
相传,马萨伊人心目中的至上神恩克艾(EnkAi)在太初洪荒时将人类的始祖马辛达(Maasinda)置于地上。马辛达有四个儿子,名字分别是丛林猎人、牲畜之王、农夫和工匠。
四个人曾经竭力攀登即将倾覆的一条名叫“凯里约河”的河堤岸,只有强健的丛林猎人和牲畜之王爬上堤顶,而成为狩猎和游牧的马萨伊人的祖先;农夫和工匠则皆被洪水冲走而成为其他民族的祖先。
知识百科
【奇特的马萨伊人的行走】
马萨伊人被誉为“世界上最擅长行走的民族”。马萨伊人放牧、出游、购物全靠两条腿,平均每天走的路要远远超过其他的民族。更重要的是,他们的脊柱和现代人的S形弯曲脊柱有所不同,为直的“一”字形。而且他们行走时的姿势也十分独特--挺直腰板,目视前方。每走一步,身体重心都沿脚后跟、脚外侧、小脚趾再到大脚趾的顺序移动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