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言高原彩虹之梦
32676000000021

第21章 国企改革

二十九

真是管理出效益,到了年底,公司利润增长50%,职工们的荷包也鼓了起来。李建国在厂里逐步树立起个人威信。郭厅长尤其感到高兴,自己没有看走眼啊,这个年轻人还真行,当时他力排众议,力挺李建国,可以说到了孤注一掷的地步,转悲为喜轮子感觉到在市场大潮的冲击下,这个厂子已经有点步履蹒跚了,再不下猛药,拖不了几年,又将面临关厂走人的局面。

化工厅下面就史剩这几家大厂,他得负起责任力保它们不倒。否则无法向上级交待。自从他看过李建国写的一篇关于国内化工行业发展趋势的分析文章后,他就对李建国留下了较深印象,再加上和肖俊在一起时,肖俊有意无意对李建国的夸奖和赏识,也在影响着他,所以他一直在观察李建国。后来的形势证明,李建国的分析是对的,随着民营企业的崛起和外资的大举进入,一些生产工艺落后,产品技术含量低的国有化工企业纷纷败下阵来,只有一些具有技术优势,人才优势和资源优势的大型化工企业(集团),尚能坚守阵地,一则这些企业所需投资太大;二则有国家政策支持的资源优势;三则技术门槛较高,民营企业尚无法涉足。

但这些企业如果不深化改革,不调整结构,不以市场为导向,鹿死谁手尚难预料。

看来李建国具备一定的战略眼光,说明他对企业管理和化工领域业务已经钻了进去,所以,他看好李建国。而他侄女的话在他心中是有一定的分量的,这不仅因为侄女余芳是个成功的商人,上上下下都有她的关系,在某些场合说话比他还管用,还因为自己多年未生育,一直把侄女当自己女儿看待,希望她将来能为自己养老送终,所以,对于侄女的事,他都倾力去办。多种因素结合在一起,李建国被推了上去,而他不负众望,做出了成绩,众人更是赞佩离涵的眼光,郭涵也为此得意万分。

当然,现在还不是高兴的时候,他希望李建国能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转变企业在机制方面杀出一条血路,为其他几家企业探索出一条发展壮大之路,而李建国已经按照他的意思迈出了第一步。在李建国上任不久,他就找李建国谈过一次话,把自己的想法跟他透过底。当时,他尽量把话说的很委婉,而且轻描淡写,点到为止。现在他可以放心了,响鼓不用重锤,一切都在按计划进行。

三十

李建国任公司一把手后,他和静萍更是聚少离多,家中日显冷清。在公司里忙里忙外,人累得不行,回到家只想能有口热汤喝,然后舒舒服服地靠在沙发上看电视,可每次回来,都不见静萍的面,孤零零一个人,不免有些心灰意冷,只能强打起精神搞卫生,然后下碗面凑合一顿。别的女人能做到事业、家庭两不误,为什么你张静萍心中却只有你的事业,对这个家就不管不顾,我们一个月都见不上几次面,那里还有什么夫妻情分,简直就是形同路人。他对这个家已经失望了。

就在这时,余芳用柔情蜜意不断的给他施加压力,让他觉得自己亏欠余芳太多,不但送他一台价值200多万的奔驰车,还给他那当兵回来的弟弟安排了一个好工作。就为这,他父母笑的合不拢嘴。一边是日渐陌生、逐渐疏远的静萍,一边是柔情蜜意、风情万种的余芳,他最终决定放弃抗争,缴械投降。跟静萍摊牌。

当他提出离婚后,静萍很吃惊。她承认自己由于忙于事业,确实分不出精力来照顾家庭,对李建国的生活冷暖也很少关心,但你李建国当初也表示理解,二人为此形成默契,这么多年过去了,现在就不能忍了?她不同意离婚。两人为此陷入冷战。李建国干脆到外面租了房子,正式开始了分居生活。

这天,李建国刚准备下班,余芳忽然打来电话,说是要请他吃饭,庆贺一下。李建国一头雾水,自己焦头烂额,有什么好庆贺的。余芳约他到自己家里来,说是搞了几个拿手菜,保证让他垂涎欲滴。李建国没喊司机,自己开车前去。一进门,看到桌上摆的几样菜,都是他家乡菜,李建国胃口大开,很久没尝到家乡菜了,舌头都快淡出鸟了。李建国有些感动,余芳真是心细,男人嘛,要想拴住他的心,就得先拴住他的胃。一样是事业有成的女人,人家余芳就出得厅堂,入得厨房。而静萍在家务方面,几乎一窍不通。不仅如此,家里的事情她从不过问,好像除了事业,没有什么其他兴趣爱好。

李建国正在发愣,余芳已经打开了酒:“今天是什么日子知道吗?”

“什么日子?”李建国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今天是你上任一周年呀”

“唉,整体忙的焦头烂额,那里还记得这些。”

“来,敬你一杯,祝你官运亨通。”

两人边喝边聊。李建国有些纳闷,自己已经上任一年了,可她没有跟自己厂里做过任何生意,这可不像是她的性格啊,他忍不住把这个疑问提了出来。余芳笑了:“生意是要做的,但还没到时候。”

“你葫芦里究竟卖的什么药,连我都要保密?”

“现在有几家企业的电石都是我在供应,虽然能赚不少钱,但大头被供应商拿走了,如果把你们公司的业务也拿下来。一年的总量就有近100万吨。我不想再做冤大头,让那些供应商躺着赚钱,我打算自己办厂,这样利润就更可观。”

李建国不由得暗暗佩服余芳的胆识和魄力,这可是一般人想都不敢想的事。

“办这么一家企业,少说也要投资上亿元,这笔投入什么时候可以回本,你算过帐吗?而且办厂子和做生意是两码事,这些你都仔细考虑过吗?”

“我当然算过,以目前的利润率计算,最多三年可以回本,办厂子固然有很多难题要解决,但最难的市场销售问题已经解决,有什么好担心的。”

“那么资金问题呢?”

“我自己可以拿一部分出来,不足部分可以考虑用银行贷款解决,到时候可能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