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言高原彩虹之梦
32676000000012

第12章 升任县长

自从与孟倩签订协议后,向志就全身心投入到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中,就在向志放开手脚,准备大干快上的时候,他却发现,自己在碰到一堵无形的墙,让他有劲无处使,他不明白,这么好的项目,为什么还有人左挑刺右找茬。

先是说重大项目要经过县委、常委集体讨论,又说要经过人大批准。他早就准备好了相关资料,并向********马忠多次汇报,希望常委会能讨论此事,********马忠口头上非常支持,但却迟迟不见动静,拖了几个月,向志已是疲惫不堪,他也听到一些小道消息,说项目老板是县长的同学,他们早就谋划好了,利用这个机会大捞一把,扩大县城面积,发展县城经济是假,利用搬迁机会中饱私襄才是真,他逐渐醒悟过来。这个项目虽然是个好项目,却是你向志一手在操办,而且项目投资人又是你同学,搞好了,功劳还不都是你向志一个人的,再说了,无利不起早,你向志对这事这么积极,没有好处你能干吗?唉,看来想做件事,还真是难啊。

此事一拖又是几个月,向志明白********马忠的真实态度了,看来这件事基本没希望了。他不知如何向孟倩交待。

十三

这天,他利用到南方出差的机会,到了深圳。一下火车,孟倩和她的秘书便把他接是了孟倩的座驾奔驰600,向志还是第一次坐这么高档的轿车,他知道这辆车价格不菲。孟倩打扮得非常得体。一套白色的女式西装非常合体,波浪发型烫的很精致,脖子上挂着白金钻石项链,熠熠生辉,身上隐隐散发出高档香水的特有香味,向志不禁有些感叹,今非昔比,物似人非了,虽然只有十来年的功夫,孟倩还是原来那个孟晓吗?向志忽然对自己不是很有信心了。

到酒店里安顿好后,孟倩设宴为向志接风洗尘,坐陪的除了孟倩的生意伙伴,还有不少政界官员,向志明白,在深圳能请动这些人绝非易事,看来孟倩的能耐,比他想象的大的多。是啊,一个女人,经过短短的十余年的打拚,迅速跻身亿万富豪阵容,不简单啊。

席上喝的是洋酒,向志有点不习惯,好在这里和内地喝酒不同,没有人拚命劝他。吃了些什么,他也没记住,其他人谈笑风生,感情融洽,看来关系都不一般,他这个局外人,一时插不上更多的话。好不容易熬到酒席散场,一算账,这餐饭吃了一万多元,向志不禁咋舌,乖乖,这在内地简直是不可想象的事,可这些人和孟倩似乎习以为常,什么叫大进大出,向志似乎有点儿明白了,饭后,孟倩送向志回酒店,向志在孟倩身旁耳语道:“孟倩,去陪我吃碗面吧,我好象肚子里还是空空的,再说,现在回酒店早了点,我有些话想跟你单独谈”。孟倩笑了:“好吧,既然你没吃饱,我就舍命陪君子,再去陪你吃点”俩人驱车车到一个排档,点了几个小菜,上了几瓶啤酒,俩人边吃边聊,向志望着孟倩,欲言又止。

孟倩笑着说:“一定是想问我的发家史,又不好意思吧,我主动坦白算了,省得你心里痒痒的,我曾经给你说过,我父亲在这边有很多部下,他们都或多或少拥有一定实权,靠着他们我先设法从银行贷到款,然后做进出口贸易,只要能拿到进出口批文,利润相当丰厚,有些人见我能拿到批文,就天天找我,承诺,只要把批文转给他们,不用我出资金,也不用我跑腿,给我利润分成,我就这样挖到我的第一桶金,之后,我看准深圳的房地产市场,迅速转向,投身房地产行业,就这样一步一步起来了。向志感叹道:“也就是你有这个能耐,要是我们来深圳闯,恐怕打拚十年,瞠不一定能熬出头,深圳真是个神奇的地方,确实让人开眼界,多少人挥金如土,又有多少人苦苦拚搏,但很少有人选择离开,因为这是充满希望和机会的城市。孟倩,和深圳比起来,内地办事效率确实要低很多,你那个项目有人从中作梗,恐怕一时半会很难拿下来。”

“我明白了,能让你县长感到为难的,恐怕已经不是什么小困难了,也罢,这个项目不过是我想试水内地的试金石,搞不成,最多损失路费而已,你也不必太内疚,唉,官场上的事太复杂,我看依你的性格,不一定有什么大发展,有没有兴趣到我这里来,我正好想到浦东开疆辟土,你来助我一臂之力,如何?”

“有点突然,容我考虑一下。我承认,在官场上混,的确不是我的强项,咱们这些喝了点墨水的人,一些低三下四的事确实做不来,官场上的一些潜规则,至少目前我还无法适应。”

“向志,我劝你一句,经过社会上这么多年的磨炼,我已经悟透了,清高不能拿来当饭吃,无论是官场上还是商场上,这句话都适用,你要想干点事,就得放下知识分子的臭架子,放下你所谓的做事原则和崇高理想,要知道,是我们去适应这个社会,而不是这个社会来适应我们。等你真正脚踏实地,融入某个圈子,你才能做成点事。等你做成了事,你才有话语权,才会有人听你的”

“我不同,我总觉得,做人也好,做事也好,必须要守住自己的底线,这个原则,决不能动摇。好了,今天不说这些,我们喝酒。”说着,端起啤酒干了一杯,俩人边喝边聊,直到深夜,才回到酒店,孟倩这晚没有回去,俩人相拥而眠。向志仿佛又回到了俩人初恋的岁月。

十四

这天,适逢星期天,按惯例,黄援朝携妻女一起到岳父家吃饭,岳父是个退了休的厅级干部,共三个女儿,罗薇是最小的。老大罗英在银行上班,老二罗梅在政府机关,大女婿在广播电台,二女婿在家企业做销售员。黄援朝跟这两个姨丈没有多少共同语言,所以三个平时来往不多。

饭桌上,岳父罗兴旺在问黄援朝:“小黄啊,听说你最近升了教授,学校还给你奖了一套一百三十平米住房?”“唉,不值一提,这点小事,那里还烦你老人家挂在嘴边”“行啊,有出息,我熬了一辈子,也只有这套九十平米的房子,罗薇没有看错人哪,我们当年就是书读的少了,目光短浅哪”大女婿赵前进和二女婿王怀仁脸上有些挂不住。

“是啊,援朝是我们家率先奔向小康的人哪,毕竟肚子里有墨水,跟我们就是不一样。”俩人虽然嘴里说着恭维话,心里却着实有些不服气,罗薇的两个姐姐心里也有些不舒服,老爸这么偏向黄援朝,明摆着嫌贫爱富,平时老爸就最宠罗薇,三姐妹中唯有罗薇学了器乐演奏,并最终考大学音乐系,并不是她们缺少音乐细胞,而是老爸偏心,只舍得在罗薇身上投资,俩人对罗薇有些嫉妒,为什么好事总让她一个人占全了,这时候看到自己的丈夫矮人一截,心有不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