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青春咿唔录
32671100000052

第52章 勿“交浅言深”

之前我也模模糊糊地清楚这个概念,理由是自己推心置腹说出一些话,一些故事,对方往往再也见不到了,当时我们几乎都互相感动,然后对方也会给我说很多真心的话,但似乎之后的见面反而更加无言了,有时间竟然因为知道了对方的秘密而感觉很尴尬。在这种情况下,一方可能怀着倾诉心声的心愿,另一方则未必就是合适的听众,况且两方的友谊未必达到如此的程度。生活中有这样两种尴尬,一种是曾经的挚友再次相对不知所言,觉得怅然若失,一种是点头之交偶尔谋面后好似“白头如新,倾盖如故”,让人觉得无所适从。而“交浅言深”往往造成后者的局面。

我们必须佩服西方人的严谨哲学,他们区分“严肃”和“肃穆”、“真诚”和“过分认真”,这可以从他们的词汇中体现出现;相反我国文化更多是体会细微的区别,并以此为傲。“拒绝过分认真的交流”是英国人的社交准则;我们可以从很多西方文学作品、影视作品中找到这样的情景:贵族的交际多是谈论表面的、浅显的常识;舞会上也多是嬉皮玩笑,没有深沉的哲学。而我们经常犯的一个错误就是喜欢吧自己的哲学、世界观、故事抛给别人--给那些交情不深的人,我们的初衷也许是不错的,为了分享自己的观点,为了加深双方的友谊,或者只是没有目的的交谈,但在对方的角度上,一般情况下,他们会震惊突如其来的吐露心声。

社会渗透理论指出,关系发展的过程是由较窄的表层交往,向较广范围的密切交往发展。我承认,我们有时候有太多的话又说,有千情万绪要表露,况且那股急切之情难以抑制,波涛汹涌,但归根结底,只是我们的一厢情愿;我们似乎存在这样一个误解,那就是真诚就是过分认真的交往,事实上,从我们的语境中,很难区分出两者的区别,于是我们便把越界的吐露当成了真诚--即使在大多情况下这的确是真诚,但因为表达的急切和不合时宜使得它变得失去了大半意义,同样对方未必能够保守我们的秘密。

从理性的角度考虑“交浅言深”,我们可以得到两种消极的反馈:一种是被人看作太年轻,总是和盘托出自己的秘密,失去了神秘感;一种是被视为心有城府,带着太明显的目的去交友。再者,我们会失去我们的神秘感,这是交友中维系感情的一种玄妙的东西,但是因为初次表现的太过激情,导致后面显得冷淡了。

从普遍意义来讲,“交浅言深”极其不适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