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我有这样一个错觉:因为每天我从各个网络平台、自媒体上获取大量的快餐文化,这些知识涉及到各个领域,跨越了很长的时间段,这让我误以为我掌握了很多知识;而且在摄取这些食粮的时候,因为他们的新鲜性不断地冲击着我,所以我总能感受到学习的快感。于是我更加坚定自己学到了很多。然而,知识是需要检验的。每每遇到要分享的时候,我的这些知识或者为人所知而拿不出手,或者我自己已经忘了大半。这就像草草地浏览了一本世界名著,里面人物的名字还没有记住,故事却读完了,没有思考作者的布局、作品的寓意、故事的原因。
那么现在就需要重新思考一些这些知识的类型。我平日里走马观花所获得的那些知识都是基础知识,也就是人人见之可得之的,或许高于常识,但也属于基础层面的,而这些基础知识很难划清专业的界限,因为所谓的专业都是这些基础的一个个精准、深入的分支;比如说,一个概念,可能即属于物理,有属于地理,也属于化学,甚至也可以归结为生物的范畴。那些对于这类知识的获取自然对我们开阔视野是有用的,但过于广阔则毫无深度,把我们变成一个浅显的“公理型人才”。那么第二个层次,自然是专业基础知识,这也就意味着我们已经从第一层面脱胎而出;比如说刚才的概念,我们选择了物理方向的研究。其实到达这个层面,我们还或多或少地与其他领域有重叠,这就说明我们的深度依旧不够。于是我们需要自己知识的金字塔继续升高,达到第三层次,专业知识。这才是专家,能在这个领域独树一帜。
可以说我们这个时代的好处之一就是基础知识泛滥,只要处处留心就永远不会缺常识,但是这也是我们时代的一个缺点,那就是极大地干扰了我们纵深学习的兴趣。有一句话是,了解你的兴趣,精通你的兴趣,这就意味着我们需要自己的知识金字塔而不是知识地平;我们可以建造很多金字塔,但总有一座是最高的,他的高度足以让我们立于不败之地。
职业中关于构建自己知识体系的步骤:一、为什么学习(目的)。二、获取知识(途径)三、知识的整合(让知识专业起来)四、分享知识(实用化,个性化)五、应用知识(实践)六、创新。七(归零)。这提醒我们循环体系中归零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