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灵异茅山之捉鬼传人
32670800000032

第32章 皂阁山传人

我走到女鬼身旁,果不其然,她被我刚刚那一下伤的不轻,现在身体极为虚幻,有种要魂飞魄散的感觉。但说实话,这女鬼实力修为果然是远超其他鬼魂,就算是一般的鬼灵级别的鬼魂,被我在在离得那么近的情况下用阴阳八卦镜击中面门,下场只有一个,那就是魂飞魄散。而这红袍女鬼却只是身受重伤,可见其修为之深厚。来不及多想,谁知道她会不会突然恢复了,到时候我可打不过她了。我举起问天便朝着红袍女鬼的后心扎去,这一下肯定能让她魂飞魄散。可有时候上天就是这样,偏偏不让你如意。

眼见我手中匕首即将扎进红袍女鬼后心的时候,异变突生,我只觉得拿着问天的右手手臂一痛,还没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情况,身体便又倒飞了出去。我再挣扎着起身看去,只见红袍女鬼身边又多了两道身影,一个一身白衣,一个一身绿衣。我也不知道当时我脑子怎么想的,只觉得这特么不会是白娘子和小青吧。事实证明我多虑了,那一身阴气证明了这两位是鬼,并且脸颊左边都有一个“囚”字,完了,人家来了后援了,看来是天要亡我啊。

只见那白衣女鬼将红袍女鬼抱起,不断给她输送阴气,渐渐地红衣女鬼身体开始凝实,输送了一会儿之后,白衣女鬼也感到疲乏了,并且红袍女鬼也已经没有了魂飞魄散的危险,便停止了输送阴气。而那个绿衣女鬼见红袍女鬼没了危险,便转过身来用一双血红色的眸子狠狠地盯着我,又看到了我身边的阴阳八卦镜,用刺耳的声音说道:“你是茅山弟子?好啊,想当年我刚达到厉鬼修为,只屠杀了一个村子,还没玩儿够呢,便被一个茅山老道用这阴阳八卦镜收服并送入地府,被发配到幽冥矿山做苦工,要不是牛鼻子老道多事,我怎么会受那么多苦。今天老天有眼,让我又遇到茅山弟子,而且你又打伤了我大姐,咱们今天新账老账一起算。”

我听完她的话,心算是彻底凉了,拔凉拔凉的啊,杀个鬼九死一生,好不容易要杀了吧,结果碰见了人家的后援团,还特么和我茅山有深仇大恨,这下算是完了。那女鬼说完长啸一声,伸出鬼爪朝我脑袋抓来,此时我真想说你们鬼是不是就会一招啊,能不能换个新鲜的,全是抓人脑袋。此时我是没力量躲了,等死吧。就在此时我看到一个带着耳机的男生正朝我这个方向走来,我来不及多想,赶紧冲他喊道:“快跑,别过来,有危险,快走~”我朝那个男生喊的时候,绿衣女鬼的爪子已经距离我脑袋只有几公分了,我心想这回算是完了,那个男生我也管不了那么多了,自求多福吧哥们儿。我又想到,我现在的身份是茅山少掌门,虽然是只有历代茅山掌门仙逝后才会被封为阴司正神,我这少掌门会不会也被受封呢。事后想起来,我也不知道我当时为什么脑子里会想到这些。

言归正传,就在我觉得自己必死无疑的时候,突然听到一声含有天地浩然正气呵斥声:“孽畜,竟让赶在我面前伤人性命,好大的胆子。”紧接着就听见女鬼“啊”的一声惨叫。卧槽,什么情况,发生了什么?难道是我命不该绝,祖师派人来救我了?我赶紧睁开眼睛看去,只见绿衣女鬼较之前身体有些虚幻,显然是被人打伤了。我连忙向四周看去,看看是何方神圣救了我,竟然是我刚提醒他逃跑的那个戴着耳机的男生,此时的他左手掐着一个法诀,右手手里拿着一张黄符,冲着三个女鬼一脸警惕的看着。

此时红袍女鬼重伤,白衣女鬼因为刚刚为红袍女鬼传送阴气保命的缘故,此时也是实力大降,

而绿衣女鬼刚刚又被打伤,虽然此时只有耳机男一个人,但形势无疑是对我们这一方有利的。权衡利弊之后,白衣女鬼抱着红袍女鬼随着一阵阴风钻入了水塔之中,绿衣女鬼看了我们一眼说道:“我们姐妹三人就在这水塔之内修炼,不怕死你们就来,哼”,说完也伴随着一阵阴风消失不见。耳机男见危险已经消除了,便赶紧过来将我扶起,收拾好东西后,我俩连忙离开了水塔,来到了西教前面的篮球场上坐了下来。

此时已经很晚了,平时热闹的篮球场也早已无人影了。我赶紧向耳机男道谢说道:“真是谢谢你了,不然我今天就得死在那女鬼手里,以身殉道了。”耳机男说道:“不用客气,看你也是修道之人,如今世界,玄门衰退,所存之人本就不多,我等当然要相互帮助了。不知你是玄门弟子还是民间异士?”听完她的话后,我连忙用左手捏了一个茅山稽首礼说道:“上清茅山一脉刘夏,不知道友来自何处仙山?”

其实在他施法打退绿衣女鬼的时候我看见他施展的道法,我就已经大致猜到他是来自哪个门派了,只不过想在确认一下我的猜测是否正确。只见耳机男拍了拍我的肩膀说道:“原来你是茅山弟子啊,哈哈,咱们都是年轻人,就别用老一套的规矩说话了,多别扭啊。我叫张大山,来自皂阁山。”果然我的猜测是正确的,他是皂阁山的传人。要说这皂阁山和茅山还有很深的渊源呢。

唐末宋初,道教到达历史上最为兴盛时期,并逐渐形成了以龙虎山、茅山、阁皂山为活动中心的三个派别,即龙虎山的天师道、茅山的上清派、阁皂山的灵宝派。三山符箓分别为龙虎山的正一箓、茅山的上清箓、阁皂山的灵宝箓,历史上称之为“符箓三宗”。宋哲宗绍圣年间,朝廷下令,封以龙虎山、茅山、阁皂山为“经箓三山”。当时是三山分足鼎立,领导了整个江南地区的道教。后来到了南宋,皇帝因为龙虎山的张天师禳灾有功,封张天师为提举三山符箓兼御前诸宫观教门公事,龙虎山的地位因此超过了茅山和阁皂山。可以说龙虎山、茅山、皂阁山是同气连枝的,共同领导中原地区的玄门门派。后来我茅山因为五脉内斗而四分五裂,从此元气大伤,皂阁山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也很快就衰落了,所以现在虽然名义上中原大地的玄门还是以龙虎山、茅山、皂阁山为首,但实际上却是龙虎山主管,茅山和皂阁山算是有心无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