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仙侠造化仙境
32661900000015

第15章 第【0015】章 古修道场

林念正思索着,该想何办法,支持自己修炼“筑基诀”?

毕竟修炼“筑基诀”,非但需要海量贡献点来换取灵物,而且有些灵物,便是有贡献点也无处可换。

譬如需要一截“天雷木”,在某个时刻,利用其中的雷木灵力,刺激一下某条经脉;

又譬如需要六对“金蝉壳”,融入体内十二个气窍之中,充当金属性灵气之源;

又譬如需要一颗“七窍玲珑果”,代替耳目七窍,进入一种玲珑状态。

如此等等,或是一些可遇不可求、更或是已几乎绝迹之物,在洞灵宗内,恐怕便是等上几十年,也未必能够集齐。

当然这些东西,也不是没有可替代之物。但替代之物,也同样是稀少难寻。

林念为此是颇为苦恼。

但放弃修炼“筑基诀”,他却从没有考虑过。

为了修成“真仙”,他一定要打下一个牢牢的道基。何况修行本就困难重重,越到后来越是如此,又哪能一遇到阻碍,就立即想要放弃。

忽的一道传音光符飞来,是来自宗主段星河的传唤。

段星河这两年对他颇为照顾。甚至若没有段星河出面,替他收集一些灵物,他如今定然还未修成“筑基诀”第五层。

林念不是毫无情感之人,自然对段星河颇为感激。

不过他虽一心修炼,但对宗中之事,却也并非是一无所知。

尤其是在梁长老的刻意透露下(梁长老便是段星河派来,协助林念管理灵台峰之人。但实际上,林念根本就无心参与管理),知道如今宗中分为宗主与副宗主两系,而他自然被认为是宗主一系之人。

但林念只修炼“筑基诀”,便已费尽精力,毫无闲暇,又哪还管什么两系之争。何况他志在“真仙”,对宗门中的争权夺利,也无丝毫兴趣。

接过传音符,林念御起法珠,向灵秀峰而去。

一个时辰之后,林念返回了灵台峰。半柱香的时间后,他又御起法珠,这回却是向器灵峰而去。

他在段星河处得知了一个消息:宗中太上长老,与巨剑宗太上长老,两人在云魇泽中,发现了一处古修道场,如今已开启了一条通道,能供凝气期弟子进入道场。

这其中或有大福缘、大造化,七宗欲选出百名弟子,在一个月后前往古修道场,去其中一探机缘。

但林念却本能的认为,这其中或许也有大凶险。

但他只是略做思索,便决定要进入古修道场之中。

这两年平静的修行,都几乎要让他忘记,自己是“应劫之身”了。

或许也是该去历历劫了。既然是“应劫之身”,恐怕自己不去应对,也自有劫难找上身来。

而且不是说,辟开劫难便见机缘么?正好“筑基诀”难以修炼,说不定在其中便能寻到机缘。

但为了“辟开劫难”,应对可能会出现的凶险,他自然还得好好准备一番。

这两年的时间内,他除了修炼“筑基诀”,也经常观摩脑海中的圣灵灭敌景象,不断演练磨合之后,让他自行创造出了十大“圣灵神通”。

分别是“日月擒”与“巨猿托天”、“龙爪囚云”与“青龙吞日”、“虎啸”与“白虎爪”、“玄龟守护”与“怒海潮”、“凤舞九天”与“噬灵”。

这些神通的威能,在凝气境界,也应算得上是顶阶之类。而且全力施展时,只要他身躯承受的极限越强,神通的威力也就越大。

不过若比之他刚降生时,施展的圣灵霞光景象,那威力就是萤火比之皓月了。

实际上,他现在也不明白,为何他当时冥冥中施展出的神通,能有如此恐怖的威力,连金丹级凶邪,也能轻易灭杀!

他哪里知道,他当时施展出神通的威力,不在于他修为的高低,而是神通中蕴含的玄妙道韵。一切凶邪,都在道韵中灰飞烟灭。

那可以称得上是“大道神通”。

而“道韵”,是现在的他,尚不能领悟的。

至于五圣灵齐现的神通,在那一回尝试之后,在达到筑基境界之前,林念是再也不敢施展了。那绝对是伤敌一千,自损九百九,完全可算是同归于尽的神通。

除此十圣灵神通外,他便一心用在“筑基诀”上,再未修习过其它法术秘术。

而进入古修道场,面对可能出现的凶险,自然是掌握的神通越多越好。

但距离进入古修道场,仅仅一个月的时间。一个月的时间内,自然不可能再修成什么厉害的秘术。而威力一般的秘术,对他而言不过是鸡肋而已。

不过却也让他想出了应对之法:段星河赠送给他的两件法器,祭出之后,可不就像两种法术神通,而且是威力不小的那种。

他此去器灵峰,便是要再换取几件法器。一个月的时间,祭炼几件法器却是勉强足够了。

他首先去的地方,是灵器峰上“百宝阁”。

“百宝阁”是宗门一个特殊所在,在阁楼的顶端有一处特殊空间,空间内时刻悬浮有百件法器(若有人取走一件,宗门便会再放入一件,补足百宝之数),这百件法器,皆是威能非同小可之宝。

凡宗门弟子,只需交纳一千宗门贡献点,便可入阁取宝。

但这宝物可不是那么好取的,需将自身元气,探入百宝空间之中抓取法器。不达到凝气八层境界,根本撼不动其中的任何法器。而且威力越大的法器,便越难抓取。

排在最前的三件法器,在阁中有两百余年无人撼动。

直到洛九天觉醒龙鸣之体时,百宝阁中排在第二的法器“神龙印”,竟发出鸣响,自行飞离阁楼,飞到了洛九天手中。

这在宗门之中,成为了一段传奇。

(未完待续)